今天,佛山市教育局公布了《佛山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推進佛山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公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
《實施意見》提到,從2020年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實施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含等級)、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
錄取計分科目採用「4+4」模式,除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與健康科目4門科目外,根據文理兼顧、負擔適度的原則,將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4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文化科滿分660分,體育與健康科滿分60分,兩項合計為滿分720分。
逐步探索英語聽說考試,從2021年起入學的初一學生實施英語聽說考試,代替英語聽力考試。
總體目標
到2023年完善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依據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模式,構建更加公平科學、規範有序、監督有力的管理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維護教育公平。
完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1.考試性質
實行初中畢業考試、高中招生考試「兩考合一」,統稱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考核結果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基本依據。
2.考試科目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科目涵蓋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7~9 年級,以下簡稱:《課程方案》)規定的全部科目, 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13個科目,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達到合格要求,確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質量。
3.考試內容
嚴格按照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7~9年級,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科學確定各學科考試命題內容,提高命題質量。試題體現立德樹人根本要求,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注重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質和實踐能力,增強基礎性和綜合性,著重考核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寬度和廣度,試題試卷整體難度適當,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杜絕偏題、怪題;增強應用性,注重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和科技發展等的聯繫,側重考核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創新性,增加探究性和開放性試題的比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等9個學科的考試採用省統一命題的試卷。
體育與健康科由市確定考試內容。
物理、化學和生物等3個學科實驗操作(以下簡稱:理化生實驗操作)。
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科目考試由市統一組織命題並實施。
4.考試方式
各科考試結合學科特點,以筆試為主,探索現場測試、口試、 實踐考察、實驗操作和計算機輔助測試等多種方式。
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等科目採取筆試的考試方式。
理化生實驗操作。
體育與健康主要採取現場測試的考試方式。
音樂、美術、信息技術考試採用計算機輔助測試的考試方式。
逐步探索英語聽說考試,從2021年起入學的初一學生實施英語聽說考試,代替英語聽力考試。
5.考試時間
各學科考試時間依據《課程方案》和「學完即考」的原則確定,一般安排在學年(期)末進行,學生按《課程標準》修完某學科後,方可取得該科目的考試資格,其中由省統一命題科目的考試時間由省確定。
地理、生物(含實驗操作)考試安排在八年級下學期。
音樂、美術、信息技術考試安排在九年級上學期。
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物理(含實驗操作)、化學(含實驗操作)、歷史考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
體育與健康考試單獨組織實施。
6.成績呈現
考試成績採用分數、等級兩種形式呈現。
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物理(筆試部分)、化學(筆試部分)、歷史、地理、生物(筆試部分)、體育與健康以分數形式呈現。
其他科目(含理化生實驗操作)以等級形式呈現。
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1.科學確定評價內容
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和分析, 是培育學生良好品行、發展個性特長的重要手段。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初中學校要根據義務教育的性質、學生年齡特點,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充分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查學生的日常行為和突出表現。綜合實踐活動、地理、生物、音樂、美術和信息技術等沒有作為錄取計分科目的學科,在綜合素質評價中予以反映和體現。
2.完善評價程序和辦法
根據省教育廳制定的綜合素質評價統一要求,市教育局統一制定完善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相關方案另行通知。以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利用全省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為每位學生建立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客觀、真實和準確記錄學生日常行為和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
各學校要指導學生及時做好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動和典型事實證明材料。檔案材料要突出重點,簡潔明了,便於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使用。每學期結束時,初中學校要將用於招生使用的活動記錄和事實材料進行審核、公示,並及時將公示後確認無異議的事實材料統一導入信息管理平臺。學生畢業時,學校要根據評價內容和標準,綜合學生各學期的各方面表現,分別對5個方面作出寫實性評價,並以等級呈現。
3.切實做好評價工作
各區各學校要根據省、市關於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要求,健全工作機制,明確本校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要求和措施。要建立由年級長、學校行政人員、班主任和相關教師組成的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具體負責所在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確保綜合素質評價客觀科學、真實可信。班主任、相關教師及學校黨、 團、學生組織要充分利用寫實記錄材料,圍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標準,對學生成長過程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發展進步。
改革招生錄取辦法
從2020年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實施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含等級)、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
1.錄取計分科目和分值
錄取計分科目採用「4+4」模式,除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與健康科目4門科目外,根據文理兼顧、負擔適度的原則,將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4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防止群體性偏科和加重學生負擔。體育與健康考試滿分值權重不低於錄取總分的8%,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鍊。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文化科滿分660分,體育與健康科滿分60分,兩項合計為滿分720分。其中: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五科按卷面分值計入總分。
道德與法治、歷史兩科各按卷面分值的50%的比例,折算計入總分(卷面分值乘以 0.5,再四捨五入取整數)。
物理、化學和生物實驗操作考試成績採用等級方式呈現,按物理、化學和生物每門科目總分的10%設定卷面分值並轉換為等級。
未納入錄取計分的其他科目,在綜合素質評價中予以反映和體現。
錄取計分科目設置詳見下表:
2.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計分方法
理化生實驗操作納入考試範圍,3個單科考試成績以A、B、C、D四個等級形式呈現。其中優秀為A級,良好為B級,達標為C級,考試不達標或缺考為D級。考試過程以10分制計分辦法,單科評分表滿分為100分,考生的現場得分乘以0.1並四捨五入折算為該科實驗操作考試分數,該科成績經轉換後,以等級形式呈現。因突發疾病、事故等原因未能參加考試的考生,由各區核實情況後安排補考,不能動手操作實驗的殘疾學生可申請免考。
2023年前,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成績記入考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不與錄取掛鈎。自2023年起,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成績作為招生錄取的依據,考生報考提前批學校必須達到3個C級或以上,其他批次暫不作要求。具體操作考試方案另行公布。
3.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使用
充分發揮綜合素質評價過程的教育功能,引導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初中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之一。實行初中學業水平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合錄取模式,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作為普通高中招生(含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據,其中,國家示範性高中錄取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不低於B等級。錄取投檔時根據「同分比較原則」,對總分相同的考生,先比較是否符合優先錄取政策,再比較綜合表現評定等級,優先錄取綜合表現評定等級高的考生。
4.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下同)招生工作
切實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確保普職招生比例大體相當。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註冊入學機制。加大職業教育宣傳,讓社會更全面了解職業教育,引導學生發現職業樂趣,感受職業教育特色與魅力,增強招生吸引力。根據招生計劃和考生成績適當劃定普通高中錄取最低資格線,合理引導初中畢業生有序分流,鼓勵並引導動手能力強、職業傾向明顯的學生接受職業教育,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奠定基礎。拓寬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上升通道,提升中等職業教育吸引力。適應佛山產業轉型升級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率先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推廣現代學徒制試點和中高職教育貫通(含五年一貫制、三二分段)培養試點工作, 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
加強考試招生管理
健全完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管理制度,保障考試招生工作規範有序,確保考試安全和考試誠信。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由市教育局統籌,各區各學校通過招生錄取平臺,按照考生網上自主填報的志願,在規定的時間內在網上統一錄取。
1.做好招生計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
市教育局完善招生計劃編制辦法,進一步優化招生錄取批次(層次)設置,根據普職招生規模大體相當以及區域學校布局、辦學規模和班額等因素,科學核定招生批次和計劃,並監督學校嚴格執行。市、區教育部門和招生部門嚴格規範學校招生行為, 明確招生條件與招生範圍等基本要求。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按審批機關統一批准的招生計劃、範圍、標準和方式同步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審批區域招生、提前招生,嚴禁無計劃超計劃招生,嚴禁招生亂收費和有償招生,維護正常的招生秩序。
2.優質高中名額分配辦法
完善優質高中指標生名額分配辦法,原則上按比例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含民辦),每所優質高中學校招生名額不低於50%,採用單獨批(層)次、單獨錄取的辦法。從2020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起,普通高中指標生名額原則上不得設「限制性」分數線。
3.進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
完善和規範高中階段學校自主招生政策,促進高中學校多樣特色發展,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發展需要。逐步給予有條件的普通高中一定數量的自主招生名額,其中公辦學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的10%以內。自主招生方案突出對學生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要求,招生學校報市教育局審核批准後,主動向社會公布招生方案。學校根據招生方案、學生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開展自主招生,招生錄取的各環節和錄取結果等事項應及時向社會公開。市、區教育部門加強對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各環節的監管,做到招生規範有序、公開透明。
4.嚴格控制加分項目和分值
取消國家規定以外的所有地方性鼓勵性加分項目,體育、藝術和科技類等相關特長和表現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規範執行國家規定的特殊群體等加分政策,嚴格控制加分分值,規範資格審核程序,實行加分項目、分值、資格和名單公示制度,加強監督管理。
5.狠抓考風考紀 規範考點管理
嚴格執行保密制度和巡考制度,健全對考風考紀的督察機制,落實對考試的監督檢查和評估;加大對中考的管理力度,進一步規範考點的考務工作,建立健全培訓、考核和獎懲制度,增強考點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各學校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收費規定,不得擅立收費項目和提高收費標準,對違反規定亂收費的,要追究領導責任。
6.深入實施「陽光工程」 加大監察監督工作力度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部門要按照深入推進「陽光工程」的工作要求,嚴格執行招生工作「四制度」「六公開」「六不準」「六監督」的規定,進一步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完善公開透明的招生工作體系,加強考試招生工作隊伍廉政建設。規範成績發布機制,堅持立德樹人正確導向,克服唯分數論,不得炒作考試「狀元」和升學率,嚴禁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升學率排隊排名、表彰獎勵。
7.保障隨遷子女入學
保障本地區進城務工和港澳人員隨遷子女公平享受教育權利和升學機會。參照廣東省異地高考方案和佛山非戶籍常住人口子女入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相關文件精神,經審核認定符合隨遷子女政策的考生,可與本市戶籍初中畢業生享有同等報考資格。
意見徵集時間
2020年12月14日至12月25日
意見反饋方式
信函:佛山市禪城區同濟西路9號市招生辦
郵編:528000
電子郵件:發至郵箱zhaokao@foshan.gov.cn
佛山新聞網報導
記者:黎方慧
審校:蘇結華、陳婉萍
原標題:《採用「4+4」模式,英語聽力改聽說考試……佛山中考將有重大變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