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猖獗的學術欺詐網站,還有沒有人管?!

2020-12-05 騰訊網

(圖源:東方IC)

「親,發論文嗎?」

面對這樣觸及靈魂的發問,在科研之路上勇攀高峰的學界中人,可能難有不心動的。但在發表論文的過程中,象牙塔內的眾生們極有可能踏上「陷阱重重」的旅程。

近年來,藉助網際網路之便利,各類學術欺詐呈現燎燃之勢。學人君耳聞過不少案例,但「紙上得來終覺淺」,隨著一次親身「探險」,不禁高呼「大開眼界」,以至忍不住與諸位分享這一「驚喜」。

一、《讀書》雜誌的「官網」?

某日,學人君在百度查詢著名期刊《讀書》的資料,搜索關鍵詞「讀書 雜誌」,首條顯示「歡迎訪問《讀書》雜誌官網-在線投稿」字樣的網站。

《讀書》(ISSN 0257-0270;CN 11 1073/G2)是一份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以書為中心的思想文化評論刊物」,創刊於1955年,當時名為《讀書月報》,1979年復刊後改為現名。它的內容介於專業學術刊物與大眾讀物之間,關注思想文化領域動態及書籍,在知識分子群體間擁有很大影響力,其簡約清新的裝幀風格也頗受讀者青睞。

初看,該網站首頁設計風格簡約精緻,內容排版也符合《讀書》風格。

面對這樣的網站首頁,毫無防備的讀者會產生懷疑的可能並不會太多。學人君第一印象也信以為官方網站。不過,學人君也有著多年網站的運營管理經驗,細看之下,才發現網站有不少「存疑」之處。比如:

(1)首頁ISSN(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是刊物具有唯一識別性的代碼)、CN碼錯誤;部分字符、段落錯位;

(2)內容更新滯後,且更新過於呈現周期性;

(3)投稿郵箱非官方域名、在線投稿頁面設計簡陋;

網頁右上角與左側選項欄ISSN、CN信息不一致

期刊導讀目前只更新到2015年。而正常網站通常會保持時間相差不多的同步更新

假冒《讀書》雜誌網站的投稿頁面非常簡陋。

聯繫方式只有郵箱,且並非官方域名

對於沒有太多學術刊物類網站瀏覽經驗的投稿者,很可能缺乏足夠的警惕性來甄別,進而忽略這些有疑問的細節。

二、揭開「《讀書》官網」的真面目

接著,學人君進一步驗證了網站的真偽:

1. 查詢備案號

網站首頁正下方列明備案號為「 京ICP備06074866 「,但在工信部網站(http://beian.miit.gov.cn/publish/query/indexFirst.action)無法查到備案信息。作為國有出版企業下屬的期刊,《讀書》在網站備案方面不可能存在太多障礙,更無偽造備案號的需要。

2. WHOIS查詢

通過whois(查詢與相關聯繫人、聯繫郵箱等關聯註冊的其他網站)進一步查詢網站註冊信息,竟發現該網站註冊人「鄭XX」及相關聯繫郵箱已註冊近百家與學術報刊相關的域名,並製作了相關徵稿網站,網站製作相對精良,很容易讓讀者相信為官方網站。

以下為通過whois反查隨機選擇點開的兩個網站:

《生物技術通訊》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三、「以身涉險」探虛實

為摸清這些網站的運營情況,學人君將一篇某老師已公開發表的文章投至該網站的投稿郵箱,數日後即收到回復。下為回信節錄。

尊敬的作者:

您向本刊投稿《XX》稿件本刊已收閱,您的稿件編號8529416,本刊初次審稿周期為十個工作日,錄取或退稿後會以郵件或電話的方式通知您,您的稿件若沒有錄取會退還您的審稿費用。

根據本刊規定,初次審稿需要繳納100元審稿費用,審稿費用不使用對公帳號,請您諒解。

個人銀行帳號:XX

註:請勿用支付寶轉帳

《讀書》編輯部

學人君未及時回復該封郵件。不久,對方又先後發來兩封熱情洋溢的郵件,對論文發表事宜,關懷倍切。第一封信中委婉提出可以代寫代發,第二封信則省卻客套,直接打起廣告。

第一封信:

尊敬的作者:

您好!您的稿件《XX》還需要發表嗎?我們可以幫您推薦發表。我們是文星核心發表網。本網站長期做核心期刊編輯組稿代理工作,在行業內接觸的審稿專家、主編、編輯部主任、編審較多,積累了大量可靠的人脈關係,您或您身邊有人發表核心期刊感到困難的,我們可以推薦發表到同類同級別的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雜誌的正刊上。經由我們推薦發表的稿件審稿周期短、採稿率高,但需要收取少量的推薦發表費用,推薦不成不收費。如果您對自己的寫作水平不滿意,我們也可以幫您代寫代發。您如有這方面需求歡迎隨時聯繫我們。

本信息長期有效,請妥善保留。歡迎QQ聯繫,方便詳談。

諮詢Q號:193****694 (陳老師)

《讀書》編輯部

第二封:

尊敬的論文作者:

您好!

您的稿件《XX》還需要發表嗎??我這邊是做期刊論文編輯組稿的老師,在行業內接觸的審稿專家、主編、編輯部主任、編審較多,積累了大量可靠的人脈關係,您或身邊有人寫發核心期刊感到困難的,我們可以幫忙dai寫dai發到同類同級別的南大核心或北大核心、統計源雜誌的正刊上。我們這邊會根據您的要求去針對性的安排寫作,文章質量保證,經由我們推薦的稿件審稿周期短、採稿率高,但需要少量的推薦發表辛苦fei。您如有這方面需求, 歡迎隨時聯繫我們!

本信息長期有效,請妥善保留。有意歡迎扣扣聯繫.

諮詢Q號:193****694

既然對方如此熱情,學人君閒極無聊順勢添加了對方的QQ,進行了更為深入的交流。大體不外乎承諾發表,但要求提前預付定金,不發表可退款之類的話術。

左右滑動查看

四、「報案兩次,都沒有結果」

事實上,真正的《讀書》雜誌根本沒有官方網站。

學人君將該造假網站信息發給《讀書》雜誌某位編輯。這位編輯向學人君確認網站是橫行已久的假網站,並曾收到過投訴。為此事,編輯部曾兩次向有關部門報案,但都沒有下文。這一假網站「安然無恙」活到今天。

從製造虛假學術期刊網站開始,誘騙「涉世未深」的潛在作者投稿,進而通過各種方式騙取版面費,是這些騙子的基本套路。對於不具備甄別網站真實意識與經驗的投稿人而言,將論文投遞出去,不僅可能被騙走錢財,還會造成論文被轉賣的風險。

據《科技日報》公眾號《假網站,假郵箱,假編輯部……期刊騙子們還要蹦躂多久?》的報導,某高校臨近畢業的研究生王麗(化名)因將論文投給了虛假期刊網站,不僅被騙子騙去了版面費,還面臨著個人信息洩露、論文被轉賣、畢業論文受影響等風險:

「論文要是被賣了,我自己的就發不出來了。更可怕的是,這篇論文是我畢業論文的一部分,如果被賣了、發表了,以後我的畢業論文就涉嫌抄襲,成了學術不端。

而在王麗之前,她的同學也剛在前一年被騙:

這位同學2018年通過同一個郵箱對《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投稿。整個流程和王麗的如出一轍——他被騙了審稿費100元加版面費900元。從去年12月轉帳直到現在,編輯部再無動靜。

《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的一位編輯也向科技日報記者確認,該期刊沒有官網。他知道有人假冒雜誌行騙,但是雜誌管不過來。「投訴了也沒用。」

「報案兩次,都沒有結果」「投訴了也沒用」——作為虛假期刊網站的受害者之一,真正的期刊編輯部在尋求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履行其應當的網絡監督管理職責時,後者卻似乎並沒有盡到應盡的職能。

面對假冒網站,正規雜誌的編輯勢單力薄,最常見的是在自己的網站或者期刊上發布公告,但是效果十分有限。圖為《華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上的編輯部聲明

在處理詐騙網站上,固然有許多棘手之處,比如:網站的伺服器可能設在海外,處理成本相對較高;即使將發現的虛假網址域名解析關閉,對方仍然可以將網站內容轉換到另外一臺伺服器。

但學人君認為這不應該成為對冒牌網站長期置之不理的理由。我們的網際網路監管技術日新月異,取得的成就可謂有目共睹,若拿來對付此類學術詐騙網站,料應並非難事?

五、餘論:那些主動上鉤的人

2011年海南非法學術期刊案的辦案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大部分人否認投過稿件、匯過錢,對辦案人員閉門不見,甚至惡語相加,取證比較困難。[《假報刊何以騙倒眾多知識分子——海南特大非法學術期刊案追蹤》,《 中國青年報 》(2011年04月01日 01 版)]而從其中透露出的,則是另一種別樣的心態與社會生態了。

面對虛假學術期刊網站,不乏年輕的科研人員因經驗不足上當受騙。但如上文所示,遇到像學人君這樣不太熱情的投稿者,騙子在後續的交往中便會漸漸暴露自己的真面目。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選擇聯繫對方進行深入交流的人,可能已是這場非法交易的潛在共謀者了。這種「主動」上當的行為,或許正反映出片面強調以論文為考量標準的制度弊病。許多科研機構對論文發表數量、級別做出了許多不切實際的「硬性規定」,從而製造了非法刊物滋生的土壤。

主動「上鉤」的論文投稿者,顯然違背了應有的學術操守。 「提升學者的學術倫理和學術道德也刻不容緩。」一位清華大學法學教授曾在海南非法學術期刊案後指出,「只有讓學術造假者身敗名裂,才能開創清明的社會創新風氣。」

無論是科研評價體系的改革,還是學界風氣的轉變,對今天的中國學界而言,都還有非常漫長的路要走。

附:學術詐騙基本套路

相關焦點

  • 除了中國知網,還有什麼學術網站?
    中國知網的名氣在國內是非常大的,大多人檢索下載文獻,都會選擇知網,但是知網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價格一直是大家吐槽的地方,還有一些文獻不能下載等等。那麼除了中國知網,還有哪些學術網站呢?小編整理了10個中外文獻學術網站,都已親測,均可打開,有付費的也有免費的,大家覺得哪個有用,就選擇去用吧!
  • 強化新常態下的網絡安全與欺詐檢測——訪SWIFT中國區總裁黃美倫
    Cnfinance主持人的話近日,SWIFT發布了《SWIFT gpi:推動支付變革》報告,進一步強調新冠疫情下的網絡安全與欺詐檢測的重要性,與兩個月前發布的《追蹤資金走向》同出一轍。面對疫情影響下,不法分子實施網絡攻擊更加猖獗的現實,報告意在引起金融業在這方面的警醒。
  • 電魚如此猖獗?釣魚人遇到電工,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電魚是一種滅絕性的捕魚方式,電工所到之處魚兒非死即殘,僥倖活下來的大多也失去了生育能力或變成畸形,不誇張地說這一活動已嚴重破壞了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其實國家早已出臺了相關法律,明令禁止電魚,但總有一部分人鋌而走險,可能在一些大城市還好點,但在偏遠的農村,電魚者依舊猖獗
  • 行為數據在線上消費信貸反欺詐中的應用
    一、「握不住的沙」:銀行反欺詐工作面對移動端詐騙的猖獗攻擊數位技術與金融的融合,以及金融科技的發展和其對傳統金融行業的滲透正成為一種不可逆的潮流,金融行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呈現。金融科技的應用大幅降低了金融領域的信息不對稱性,為健全多層次金融市場做出極大貢獻。
  • 資源||40個學術網站,滿足你的科研需求!
    原標題:資源||40個學術網站,滿足你的科研需求! 科研工作者每天日常莫過於看文獻、做實驗、寫論文。人生最鬱悶的事情不過於是導師說,那個XX,幫我下載下這個文獻,還有這篇文章很好,你把他的引用文獻都大概讀一下。
  • 港媒:假牛肉僅冰山一角 食品欺詐考驗全球監管
    中新網3月13日電 香港《文匯報》13日刊文說,歐洲「馬肉風波」令全球進一步關注食品欺詐問題。食品標籤與成分不符並不罕見,如南非已在香腸及漢堡驗出驢、水牛及山羊的基因。馬肉風波意味在全球一體化加速、經濟不景促使消費模式改變、食品生產技術提高等多種因素交錯下,未來可能有更多食品風波被揭發。
  • 國內外學術論文網站與常用的學術搜尋引擎推薦
    在此為大家分享國內外學術論文網站與常用的學術搜尋引擎,希望對各位奮戰在學術科研道路上的你有幫助哦!國外學術論文網站1.The NASAAstrophysics Data Systemhttp://adswww.harvard.edu/世界最大免費全文網站,超過300,000篇全文
  • 搞學術必須知道的25個學術網站
    這期內容介紹科研人員必須知道的學術網站,解決你不想下載軟體的心理,輕鬆上網,線上科研!25個學術網站合集一、資料庫文獻檢索1、CNKI中國知網,幾乎大學生都知道的文獻查閱網站,自己的學校一般都有這個資料庫。CNKI 以中文文獻為主、外文文獻相對較少。
  • 學術大咖屢曝造假!大科學時代,論文「質控」有解嗎?
    從今年9月左右起,陸續有40多篇塞門扎署名的論文被掛在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因此論文的質控,歸根結底是對人的把握——如何把人管好,把人用好。」科學網博主、中南大學教授喻海良對《中國科學報》說。
  • 多名學術大咖被曝造假!大科學時代論文「質控」有解嗎?
    近日,有消息稱美國某大學已開始對一名「大腕」級PI展開嚴肅學術不端調查,並已暫封其實驗室。該指向嫌疑較大的是美國東北大學教授託馬斯•韋伯斯特(Thomas Webster)。目前,他有72篇論文被掛在同行評議網站Pubpeer上。
  • 100個學術網站資源大匯總!
    我們平時可以見到不少學術資源,但是很多信息裡會有一些重疊網站、無效網站,導致我們雖然收藏了很多網址,但是卻並不都能用,特地整合了100個學術資源網站,每一個都是親自試過有效的,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讓我們一起學術進步!
  • 《猖獗》:古裝版「釜山行」沒有了火車,電影依舊很精彩
    《釜山行》給國內觀眾帶來了太多驚喜之餘也在感嘆亞洲人也可以拍出如此溫情的「喪屍片」。而《猖獗》模仿著《釜山行》的路子也在嘗試推陳出新,「殭屍+宮鬥+帥哥」的組合和古裝喪屍的新鮮感給這部電影帶來了很好的賣點。然而《猖獗》就像扶不起的阿鬥,不管怎樣加持,依舊口碑低谷。
  • 瀏覽器訪問網站的時候為什麼會出現綠色地址欄
    大量的帳號、密碼、私密信息在伺服器中傳遞,使得各種釣魚網站有跡可循,但是這些信息洩露的危險是可以被避免的。網絡安全需要用戶來警惕,同時也是各大網站的責任。就目前而言,最簡單有效得保護網絡安全的方法就是安裝SSL證書,而各種證書之中,能最直觀地展示安全信號的就是支持綠色地址欄的EV擴展型證書。
  • 丁香園:在學術網站做生意
    小心地平衡商業和學術氛圍的衝突,丁香園成為國內最具人氣的專業醫學網站。沒有什麼論壇比醫藥論壇更容易吸引廣告費了—那些平時想方設法見到醫生進行推銷的醫藥公司,這下可找到了出路。但前提是,你必須要讓他們呆在那兒—醫生可是一群嗅覺靈敏的用戶,如果感覺味道不對,他們就會走人了。
  • 免費學術文獻下載網站TOP3
    作為免費學術下載網站,如果沒有被學術出版巨商愛思唯爾 (Elsevier) 和美國化學學會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 ACS) 起訴過,那根本算不上有影響力的免費下載學術網站。
  • 360金融智能反欺詐成效顯著
    與此同時,在新金融業態下,團夥欺詐的的危害程度也明顯高於惡意欠貸、多頭借貸、偽冒欺詐等個人欺詐行為,呈現出「智能化、產業化、攻擊迅速隱蔽、內外勾結比例上升、移動端高發」五大趨勢,這讓金融反欺詐成為一個複雜而棘手的問題。1最怕騙子懂技術,黑產團夥欺詐 「技術含量」不斷提升。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米花:涉嫌欺詐...
    於是我打開連結下載了有米花的app,並填寫資料開始申請,當綁定銀行卡時來了一條簡訊,說漳州市龍文區通家興貨物運輸有限公司委託廣州銀聯網絡支付進行劃款,我當時就覺得奇怪,我申請的是借款,怎麼會跟貨物運輸掛上鉤呢,但當時已經綁定銀行卡,後來我在app裡發現了貓膩,在app的常見問題裡居然發現了要代扣299元的信息評估費,當時綁定銀行卡並沒有說明要扣除299元,這明顯是欺詐行為,也沒有看到所謂的信用評估。
  • 百度攜手多家學術數據網站開闢學術搜索領域
    騰訊科技訊 6月2日,百度近日悄然上線了「學術搜索」功能,通過與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維普諮詢網等多家國內領先的學術數據提供商合作,收錄上千萬篇學術論文,藉助百度領先的「框計算」技術和數據開放平臺,為廣大的網民提供全新的學術文獻搜索體驗,滿足用戶對學術資源的個性需求。
  • 最全的國內外學術論文網站與常用的學術搜尋引擎
    4、http://www.vascoda.de/Vascoda是一個交叉學科門戶網站的原型,它注重特定主題的聚合,集成了圖書館的收藏、文獻資料庫和附加的學術內容。17、http://infomine.ucr.edu/NFOMIN是由加州大學、維克森林大學、加州國立大學、底特律大學等大學圖書管理員建立的學術搜尋引擎。它主要為大學職員、學生和研究人員提供在線學術資源。
  • 「豆子鬼」猖獗過頭,公安治理遇難題
    如何遏制日益猖獗的電瓶盜竊違法亂象,再次引發社會關注。停車位上,在四輛電動車周圍,雨衣、充電器、座包等被零亂地丟棄在地,還沒有人處理。電動車放電瓶的位置,電線斷裂口平整,明顯是被剪斷的。其中一輛電動車尾留有派出所民警的紙條:「請電動車電瓶被盜車主到桂中派出所做筆錄」。 事發時,小區保安張先生剛好巡邏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