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蟒的天敵是什麼?面對它們人該如何逃脫?

2020-12-03 科學黑洞

地球上的物種數百萬,蛇類應該是最令人恐懼的生物之一,在全世界範圍內除了南北極都有蛇類的分布。這種在一億多年前就存在的爬行動物,在發展的過程中退化了四肢,只靠著軀體蜿蜒曲折前進,看起來非常的「賞心悅目」。

當然這也是非常脆弱的一個群體,它們的生存空間很容易就被人類活動所破壞。其實在蛇類大家族中大部分的蛇都是對人類毫無威脅的,全世界範圍內共有3000多種蛇類,其中只有15%左右是毒蛇。

但即使是毒蛇也有些從來不主動攻擊人類,例如陸地最毒的蛇細鱗太攀蛇,就天生「膽小害羞」很少主動攻擊人類,但是它的一口毒液就可以放倒100個成年人,二十萬隻老鼠。

在所有無毒蛇中有這樣一大類非常具有代表性,它們不屑於用毒來魔法攻擊,捕獵只靠著自身的力量進行物理攻擊,它們就是蟒蛇。

在蟒蛇科下共包含8屬28種蛇類,它們都是體型較大的無毒蛇,靠纏繞來絞殺獵物。蟒蛇科下包含蟒亞科和蚺亞科,其中的代表分別是網紋蟒和森蚺,它們兩個代表著現存最長的蛇和最重的蛇。大部分蟒蛇體長都在3米左右,比較少見的是5-7米的個體,非常罕見的是超過7米的蟒蛇。

它們會捕殺其它爬行類動物、哺乳動物以及鳥類,例如森蚺就曾捕殺過同生存領域內的凱門鱷,並且吞食過。還出現過牲畜被巨蟒吃掉的案例,例如大蟒蛇吃羊和鹿的情況。不要看蟒蛇體型大,但是人家速度也非常快並且靈活,至少人類是難以跑過蟒蛇的,只不過它們一般而言都採用隱蔽伏擊的捕獵方式,當你看到它的存在,一般而言都是非常近距離的情況下,幾乎無法逃脫。

蛇類是所處區域食物鏈食物網中比較重要的一環,普通大小的蛇天敵還是非常多的,例如獾、鼬、浣熊、刺蝟以及鳥類中的鷹和雕等,平頭哥吃蛇就像是吃辣條一樣,面對毒蛇也毫無畏懼。

但是蛇中的巨無霸蟒蛇就很少有天敵了,因為體型巨大要想捕獲蟒蛇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並且不一定能夠成功。例如森蚺和凱門鱷的鬥爭,有的時候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是貓科動物對蛇有著天生的優勢,貓科動物反應速度都十分迅速,小貓逗小蛇,大貓捕大蛇。同樣生活在南美洲的美洲豹就會捕獵森蚺以及凱門鱷,並且吃的很香。

但如果說專門以蟒蛇為生,那麼這樣的天敵是不存在的。

接下來就是下一個問題,如果野外碰到巨蟒如何逃生?在這裡要強調一個問題,由於受到一些影視作品的影響,大家感覺巨蟒吃人會經常發生,但實際官方的記載巨蟒食人的記錄為零,就是一起都不存在。很多紀錄片中,蛇類專家都是近距離去觀察森蚺,並不會發生突然攻擊的現象,當然主要也是這些蟒蛇已經填飽了肚子,沒空搭理他們。

面對巨蟒靠著力氣完全無法和它們抗衡,它們捕獵會先咬之後身體快速的纏繞,甚至會把獵物的骨頭纏碎,在此之前我們應該找到結實的棍子,朝著它們的洩殖腔插進去,這個時候蟒蛇會卸力,趁此機會快速的逃跑就行了。洩殖腔是蛇類方便和產卵的地方,蟒蛇的洩殖腔也很好找,腹部靠近尾巴的位置,那裡有兩個未完全退化掉的殘肢,中間就是洩殖腔。但是一般人很難這樣冷靜,都會使勁地掙扎,這樣蛇就會勒的越緊。

巨型蟒蛇的數量越來越稀少,主要還是生存變得更加困難,到處都是人類活動,無法正常捕獵生存。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巨蟒有沒有天敵?是什麼?
    俗話說「蛇大為蟒」,蛇本身就是一種讓人恐懼的生物,就更別說體型龐大的巨蟒了,而且在自然界中,只要是能稱得上是「巨蟒」的,都是鮮有天敵的存在。那麼,在自然界中,巨蟒到底有沒有天敵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巨蟒的天敵是什麼?
    巨蟒的天敵是什麼?由於很多人對於蛇類的圖片會感到不適應,在此就不放相關圖片了。在現今地球上,蟒和蚺是最大的蛇類動物,它們雖然都屬於蛇類,但不屬於一個科,這個要知道的。森蚺、網紋蟒只能算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蛇類,如果把它們扔到5000萬年以前,讓它們與泰坦巨蟒相比較,那它們就是渣渣。泰坦巨蟒是人類已知最長且最重的蛇。在6500萬年以前,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的恐龍滅絕於一場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災難,在這場災難中,陸地上大部分的生物都已滅絕。
  • 巨蟒的天敵是什麼,為什麼?
    巨蟒有沒有天敵,天敵什麼?如果沒有天敵,它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瀕危物種的? 巨蟒的天敵 蟒蛇,頂級掠食者,如果不考慮毒蛇,蛇類中霸主的存在。蟒蛇也分大小,當飢餓的大蟒蛇遇見較小的蟒蛇,也會「食慾大開」。
  • 巨蟒有天敵嗎?為什麼它們的數量如此稀少?
    小時候看過一部關於蟒蛇的怪獸電影,講述的是一群人去亞馬遜叢林探險,結果遭遇一條巨蟒的故事。從此,這條大蟒蛇就成為了我的童年陰影。我時常在思考,大蟒蛇這麼厲害,大自然中到底有沒有天敵能制衡它?老虎、獅子、鱷魚等一系列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行嗎?這些動物雖然兇猛,但要說是蟒蛇的天敵,似乎還有些不夠。
  • 蟒蛇的天敵是什麼?與恐龍對抗,勝算的機率大嗎?
    比較大的蟒蛇才稱得上巨蟒,長的可以達到3米以上,它們獲取食物的方法就是靠偷襲,把自己隱藏起來,當獵物從身旁經過時,不注意的時候就會抓住地方。獵物被巨蟒纏住以後,根本就沒辦法逃脫,要不了多久就會停止呼吸,蟒蛇就可以享受美餐。
  • 泰坦巨蟒的天敵是誰,泰坦巨蟒為什麼會滅絕?
    泰坦巨蟒是人類發現的一種最大的蛇類,它在遠古時代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沒有天敵,在泰坦巨蟒的那個時代是沒有一種動物能夠打敗它的。
  • 世界上身體最長的蛇是什麼?亞馬遜森蚺有天敵麼?
    2016年法國巴黎大皇宮曾經展現了一個巨大的蟒蛇骨架作品,這條盤旋在貨櫃上的蟒蛇重達133噸,體長高達254米,其巨大粗壯的骨架讓人望而生畏,不過這個巨蟒骨架是藝術作品,歷史上並沒有如此巨大的蟒蛇。《山海經》中的巴蛇體型大到能吞掉一隻大象,神話傳說中的巨蟒同樣不存在。
  • 把鱷魚當成小魚乾的泰坦巨蟒,竟真存在過?滅絕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恐龍時代的恐龍,是地球獨一無二的主人,但在恐龍滅絕之後,地球上的各種動物有了新的生存空間,為了爭奪霸主地位,它們讓自己的體型狂飆猛漲,在當時,大型動物比比皆是
  • 巨蟒肚內驚見好友 碰到巨蟒該這麼辦?盤點動物吃人事件
    近日,印度尼西亞發生一件巨蟒吞人的事情,迅速傳開並引起熱議。某男子晚上出門後離奇失蹤,家人多方查找無果。第二天晚上,村民發現一條巨蟒,將其肚子剖開發現這名被整體吞下的男子。那麼,巨蟒是如何吞人的呢?碰到巨蟒該這麼辦?
  • 地球上的新霸主泰坦巨蟒,因天下無敵被大自然滅絕!
    史前巨獸泰坦巨蟒大家知道嗎?泰坦巨蟒雖然已經消失在地球上幾十萬年了,但是其兇猛殘暴的性格依舊讓人記憶猶新啊!
  • 連泰坦巨蟒都甘拜下風的普魯斯鱷,遇到霸王龍能打贏嗎?
    在普魯斯鱷生活的時代,它絕對是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基本沒有對手,我們可以來橫向對比一下,當時同時代生活的利齒豬、西班牙犀這些體積龐大的動物,基本都是普魯斯鱷的食物,而我們再縱向對比一下,似乎鱷魚的天敵並不是很多
  • 食物鏈頂端的巨蟒怕誰?以身體為餌的獵蟒人,是非洲叢林中的殺手
    以身體為餌的獵蟒人,是非洲叢林中的殺手   蟒蛇本身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如果一定要給它找個天敵,應該只有人類了。 巨蟒體形粗大而長,是世界上最大的無毒蛇類,其纏繞力相當強,動物一旦被其纏上則大多會窒息而死。兇猛的老虎、獅子、美洲豹、鱷魚無不見之繞道。可以說,成年後的蟒蛇,鮮有敵手,它們肆無忌憚地纏繞在樹幹上或者是盤繞在巖石下。
  • 巨蟒一口咬住小羚羊,羚羊媽媽拼死相救,結果讓人淚目!
    ,它的天敵還是不少的,獅子豹子不用說,就連體型較小的蜜獾也經常把蟒蛇當做「大辣條」,儘管如此,它仍然是非洲大草原上許多食草動物的噩夢,巨蟒的攻擊獵物的手段很簡單,就是咬住之後用身體纏繞住對方,然後慢慢收緊直到把獵物勒死,因此巨蟒在選擇獵物時會避開體型較大的野牛等動物,那麼,體型中等的羚羊就成為了巨蟒經常捕獵的對象之一。
  • 人類的天敵是細菌,細菌的天敵是什麼?科學家:它們的樣子很科幻
    在過去的幾百萬年時間裡,被細菌奪走生命的人類多得難以計數,因此如果要說人類在地球上的天敵是什麼,細菌絕對是「最佳候選者」之一。現在問題就來了,人類的天敵是細菌,細菌的天敵是什麼?對此,科學家告訴我們,其實細菌也有天敵,而且它們的樣子很科幻(如下圖所示)。
  • 哥倫比亞出土6千萬年前史前巨蟒化石
    Titanoboa版本的巨蟒在2009年2月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初次亮相。這個龐然大物不僅對當今蛇類的研究至關重要,還對科學家了解地球氣候變化有很大幫助:如何在平均溫度達86華氏度和93華氏度之間的環境下生存,相比之下,那裡的溫度已經變為82華氏度。或許,地球以後的溫度會達到那麼高的水平。
  • 遠古時期泰坦巨蟒之謎,6000萬年前滅絕,世界上最大的蛇
    泰坦巨蟒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蛇類,泰坦巨蟒是遠古時期一種特大的類,但留給後世一些未解的泰坦巨蟒之謎。泰坦巨蟒是什麼時候滅絕的呢?根據科學研究,早在6000萬年前就已滅絕,一起來看看泰坦巨蟒之謎。世界上最大的蛇類
  • 影視作品中能一口吞掉一個人的巨蟒存在天敵嗎?
    顧名思義,巨蟒就是巨大的蟒蛇。蟒蛇是一種大型原始蛇類,屬於爬行動物,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就有很多蟒蛇。大多數是陸棲或者半水棲,少數是樹棲。蟒蛇雖是自然界中最頂級的獵食動物之一,不過好在無毒。
  • 巨蟒吞人!《勇敢者遊戲2》強森帶隊勇闖絕境
    巨蟒吞人!巨石強森飾演的「勇石博士」依然展露出標誌性的「深沉眼神殺」,其他三位隊員「性感打女」凱倫·吉蘭、「地質學家」傑克·布萊克、「龜速行李手」凱文·哈特的表情或吃驚或恐慌或無奈,令人好奇他們面對的究竟是何種威脅。同時,四人被「猿猿不絕」的怪獸團團圍困,大量面無表情的怪獸們更增添了恐怖與懸疑的氛圍。
  • 天敵有巨蟒、大貓,越小的鱷魚天敵越多
    爬行類捕食者:巨蟒和巨蜥鱷魚的爬行類捕食者包括10種龜、7種蛇、14種蜥蜴和12種鱷魚。在印度北部,恆河鱉捕食過食魚鱷的初孵雛鱷。皺面長頸龜在動物園裡曾殺死並吃掉過幼年澳洲淡水鱷;在野外,皺面長頸龜和鋸齒癩頸龜經常在淡水鱷的育幼場所附近出沒,許多鱷苗身上帶著龜的咬傷。皺面長頸龜大型蟒蛇捕食鱷類很普遍。在南美,水蚺就以幼年和亞成年凱門鱷為食。
  • 命名「失誤」的貓科貓屬動物,傳說中曾智鬥6米長巨蟒
    命名「失誤」的貓科貓屬動物,傳說中曾智鬥6米長巨蟒貓科貓屬一共包括5種貓科動物,它們分別是荒漠貓、沙漠貓、叢林貓、黑足貓、野貓。要說其中哪種貓科動物最「名不副實」,恐怕非叢林貓莫屬了。叢林貓是在1776年被人命名的,其英文名字叫「jungle cat」,翻譯過來就是「叢林貓」。事實上,人們發現,叢林貓極少出現在叢林中,反而多出現在草地、沼澤地、灌木叢、蘆葦叢以及鄉間田野之中。因此,有不少學者認為叢林貓的命名是一種失誤。但由於全世界的人都一直這樣叫了很久,就不好改了。在我國,叢林貓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人們還叫它狸貓、麻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