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前半部裡沒有過多的語言,從一開場,就是一個小機器人瓦利在辛苦地勞作著,唯一陪伴他的,就是一隻小強。瓦利不漂亮,甚至有點醜陋,而且髒兮兮的。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雖然自得其樂但其實在他金屬的軀殼下也渴望著些什麼。
那裡沒有樹,沒有花,沒有土壤。土壤是那個小不點負責清潔的小機器人眼中的「外星汙染物」。我們變成了肥胖的蟲子,每天坐在移動的椅子上,什麼事情都不用做,生活成了活著,live or survive. 肥胖的captain見到伊文帶回的綠色植物,興奮地要回家,回地球,卻被紅色眼睛機器阻止。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諷刺的是,最後解救他們的,卻是已經被他們遺棄在地球垃圾場的淘汰機器人瓦力,比起機器人的有情有義,人類顯得麻木不仁,艦長本來也是天天重複的日子,只靠電視廣播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在看到了地球生命一顆小樹苗的綠色時,徹底覺悟,內心的人性被激發了出來。
垃圾堆積的地球,只有瓦力還在一天一天的工作。七百年啊,儘管這是動畫片中虛構的情景,但那個一日又一日勞作的身影仍然不斷閃現在我眼前。具備人的意識的瓦力,應該明白這個星球應該是被拋棄了,可是卻從來沒有放棄拯救她。在令人發瘋的孤獨裡,還保持著別樣的生活情趣。
真的很像我們時下的人,但更讓人羨慕的是他對未來的憧憬,憧憬著某一天也能跟愛的人牽手,一起風花雪月,一起執手相看。憧憬著愛情,所以他在遇到EVA的時候一見鍾情是那麼自然的事情,他能那麼歡欣雀躍,想把自己的世界裡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捧到人家面前,在她莫名其妙的休眠的時候,不離不棄的守候,所以後來,他追隨她來到了陌生的星球,卻依然能夠緊隨其後,至死不渝。
其次,弱化了英雄的事實。再普通的女神愛上屌絲的故事,都少不了屌絲的英雄角色,比如「英雄救美」,他必須在女神心中塑造一個陽剛的男性形象,這樣才可能獲得女神的芳心,而「英雄」這一角色不僅可以塑造他在女生心中還可以塑造他在大眾心中的陽剛形象。
影片借小機器人瓦利諷刺了人類對地球家園的肆意揮霍,最終毀掉了自己的家,變成了宇宙的流浪兒,也失去了作為人類的勞動的能力,和享受自然壞境的快樂,影片也警告人們,要保護地球環境,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
儘管他們的愛情是那麼簡單,不過是我是地球上最後一個機器人,而你是我700年來看見的第一個機器人,於是我愛上了你,沒有總是從中作梗的「姑娘她媽」,也沒有世俗觀念的阻撓,有的只是,我看見你,儘管我低到塵埃,你卻遙不可及是太空女神,但我仍然敢大聲說出我的愛。
我們的敵人永遠是自己啊,是對一切視而不見,只求一時享樂的自己。如果你對這一切不滿意的話,就去改變,不要埋怨這個時代。 在這個時代裡,很多人才有了機會,有了掌握自己命運的機會。能不能掌握,就看你自己了。
最後的最後,這是一部讓你連結尾的字幕都捨不得跳過的電影。因為他在字幕中映射了電影後面故事的發展,而且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結尾的畫風是簡直就是一部西方美術史!從遠古壁畫到最現代的油畫,暗含了人類文明的第二次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