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機器人不再是冷冰冰的鋼鐵,不再是硬邦邦的工業產品,而是萌萌噠,甚至是傻乎乎的朋友或者是同伴,那會怎麼樣?很簡單,萌萌噠的機器人會成為眾人所喜愛的對象,成為很多人的回憶,並成為一種談資。所以,當氣球一樣胖乎乎的大白出現在《超能陸戰隊》裡的時候,人們對其的第一印象肯定不是機器人,而是一個可以久伴在身邊的夥伴。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這些萌萌噠的機器人,比那些拿著兵器參戰、沒有情感的純機械的機器要更具有人性化的一面,也更令人們懷念。
《超能陸戰隊》:大白
● 萌點:雪白胖子
一臉萌萌噠的樣子,沒有表情的表情帝,《超能陸戰隊》裡的這個長得像是氣球一樣的機器人大白——其實它就是氣球。圓滾滾的肚子,胖乎乎的臉蛋,很符合人們——尤其是廣大女性同胞對「萌」的定義。白胖子沒有什麼必殺技,它就是一個穿了鋼鐵俠戰衣那一類東西的氣球而已。其實,大白也沒有做什麼,只是在那裡一本正經的沒有表情地站著而已。但是,氣球有高科技,惡棍也擋不住。在最後,靠著賣萌,大白拯救了整個世界。只不過,對於妹子來說,胖萌這個事情在別人身上是好玩的,在自己的身上,就成了悲劇。
《機器人總動員》:WALL-E
●萌點:痴情
WALL-E的土髒舊,讓它身上的屌絲氣息無法掩藏,不過它賴以打動白富美Eva的手段,也不是高富帥的優雅和體面,而是痴情。痴情、任勞任怨、沒有牢騷,讓WALL-E成為機器人裡最最傻萌的一個。而它和Eva的愛情,堪稱絕美,也值得被載入
電影史。 WALL-E其實是孤獨的,它是地球上最後一個機器人,在孤獨的環境中獨自清理著垃圾,這種寂寞讓它開始質疑自己的存在是否合理。而當Eva出現的時候,WALL-E的生命有了色彩,它在此之前的等待也便有了價值。WALL-E的價值觀,在當下,或許會被一些人看做「傻」。只是,在愛情中,傻萌或許並不是什麼貶義詞。
《機器人總動員》:Mo
●萌點:強迫症
外貌很像一塊麻將的小Mo是專門司職擦地的機器人,原則上只能在規定的軌道內工作。不過,這個機器人似乎是有著強迫症,只要內部有汙染,它一定會不遺餘力地把汙染物清除,在此之後,它才會回去休息。放眼望去,整部影片裡那些出了問題的機器人,都不具備這種精神。這是一種螺絲釘的精神,哪裡需要哪裡釘。小Mo一直都是兢兢業業的,唯一的一次跳出軌道,還是在為了做好工作的情況下才「逾矩」的。其實,小Mo和WALL-E是同一類型的工作型機器人。只不過WALL-E在長期的工作過程中進化出了人性;而小Mo,只會工作。
《機器人歷險記》:羅德尼
●萌點:天然呆
羅德尼是整個機器人界裡的一個異數,不經人情世故,求知慾強盛,做事一根筋。很多時候,這些是天然呆的萌點,但是在更多的時候,這種性格確實令人唯恐避之而不及。羅德尼的性格,在今天看來,其實就是一個鄉村少年所應該有的帶著愚昧的純真,而這也和影片對它的來自社會最底層的設定有關係。不過,千萬別小看了小鎮青年,它們是這個社會裡最活躍的、最積極、最有希望的一群人。不過,為了照顧人們的觀影感受,影片在最後加上了一個happy ending,讓一切皆大歡喜,羅德尼也一躍成為了萬眾矚目的鳳凰男。
《鋼鐵巨人》:鐵巨人
●萌點:善良的大塊頭
《鋼鐵巨人》裡的鐵巨人,是一個卡西莫多式人物。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一顆熾熱的心。只是,隱藏的太深,外界所有人都不理會它,軍隊甚至還動用了原子彈來消滅它。整部電影的情節是意味深長的,因為影片的背景被放置在了冷戰的太空軍備競賽期間。很明顯,導演布拉德·伯德在影片中的設定和角色是有的放矢的。整部影片畫工精湛、煽情和笑點都恰到好處。伯德在影片開拍前就曾表示說要拍攝一部「讓孩子心動,讓大人觸動」的影片,他做到了。在電腦製作的3D動畫來臨的前夜,能有這樣一部輝煌的2D動畫,是整個時代的幸事。
《機器人9號》:9號
●萌點:碎布頭
用碎布頭做出來的9號,天生就有一種屬於廢物的質感。惶恐的眼神、行動不便的身子,讓它有了一種令人憐惜的味道。這種味道,來自人們內心對手工、縫紉的情感。不過,在9個機器人所組成的「對抗機器人大隊」中,9號是獨具領導力、判斷力和慧眼的一位。其實,用碎布頭做這種拯救地球的鬥士並不是導演申·阿克原創。最初的創意來自一個定格動畫狂熱粉絲。經過試驗後,申·阿克發現再也沒有什麼能比這個形象更適合拯救世界的鬥士了。首先,它們不是玩具,不是芭比娃娃,其次它們不是變形金剛那種不可能的東西。他們是活生生的、觸手可及的生命。
《51號星球》:機器狗
●萌點:寵物屬性
原本作為先頭兵的探測器在外星登陸後,就被當地的外星人誤認為是一隻寵物狗,於是外星人開始把一個機器當作寵物來玩弄。而探測器也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不辱使命地把自己當作一條狗一樣耍賤賣萌,拋物拾取,圍著主人團團轉。從《51號星球》來看,地球人到了外星,其實也是禍害。說到底,這是一部「惡搞電影」。影片中的情節,大都曾經出現在各式各樣的科幻片之中。不過,無論是地球人還是外星人,對寵物這個玩意都是沒有抵抗力的。而且,無論在什麼星球上,狗狗——或者是類似狗狗的機器人,都是不同生物們的最愛。
《賽車總動員》:板牙
●萌點:話嘮
髒兮兮、苦哈哈、沒有什么正經事的板牙大概是影片裡最令人惦念的角色了。也正是因為如此,《賽車總動員2》才會啟用這個小人物為主角。雖然只是輛汽車,但有機械、智能這樣的屬性,板牙也勉強算是個機器人吧。板牙的萌點,在於它那慢半拍的反應和永遠不停歇的嘮叨。這樣的特質,來自常年的鄉村生活和半隱居的狀態。板牙生性開朗、但卻因為一直久居鄉村,沒有見過什麼世面,從而有著一定的自卑感。這種鄉土氣息在成就板牙的質樸的同時,也讓它遠離主流,始終是一個「邊緣性」的人物。或許,這樣的角色,放到魯迅的作品中,也變成了「閏土」。
《阿拉蕾》:阿拉蕾
●萌點:軟妹子
軟妹子有三寶:音清腰柔易推倒。但是長了一副軟妹子面孔的阿拉蕾卻根本不是這樣。按照影片的設定,阿拉蕾有三寶:力大手重死不了。阿拉蕾是賣萌的鼻祖,大眼睛、齊劉海、小短腿、稀裡糊塗等等特質全部在她的身上。可是每當她嚴肅認真起來,她身上的那些機器人的屬性,諸如操作炸彈、力大無窮、海量存儲,又令人瞠目結舌。而且,阿拉蕾的人性設定有過於高明,高明到令人難以捉摸,即使是設計並製作她的博士也無法控制這個人形的機器人,只能任由她賣萌無底線、整人無極限了……
《哆啦A夢》:哆啦A夢
●萌點:萌胖子
哆啦A夢的萌和《超能陸戰隊》裡大白的萌是類似的,胖胖噠、萌萌噠的屬性,讓很多人對這個來自未來的機器人充滿了幻想。愛吃豆沙銅鑼燒的它擁有一個神奇的口袋,裡面有著無窮無盡的寶藏,可以滿足大雄的每一個天馬行空的願望。看上去是萬能的哆啦A夢,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它極害怕老鼠,原因是哆啦A夢在小時候,被老鼠咬掉了耳朵,結果它就開始害怕老鼠了。在哆啦A夢的帶領下,很多孩子開始了對未來的幻想,而且這種幻想帶著童真和美好。這和現今很多的動畫片完全不同,只能說,哆啦A夢不僅是大雄的好夥伴,更是很多人童年的守護神。
《銀河系漫遊指南》:馬文
●萌點:憂鬱症
據說,很多年前,馬文還是一個牛逼哄哄的超級機器人時,它曾經來到《星球大戰》的片場,想在裡面演個角色,但是喬治·盧卡斯瞎了眼,找來了R2-D2。後來,馬文便患上了憂鬱症。再後來,這個腦容量相當於一顆行星的聰明絕頂的機器人,只能在自己主人的指示下,做一些開門、關門的簡單工作。對此,它儘管非常鄙夷,但也只能聽話照做。250公斤的馬文,從此就變成了一個患有憂鬱症的250。影片中,阿倫·瑞克曼給他配音,一口英倫腔加上若有所思的憂鬱症臺詞,讓馬文成為了整部電影中,最有個性、最討喜的角色。
《星球大戰》:C-3PO
●萌點:神經質
雖然披著土豪金外殼,但是C-3PO卻一點不豪氣,這個有些神經質的多愁善感的禮儀型機器人總是用它那僵硬的、機械的肢體語言不負責任地調教著影片的氣氛。C-3PO是由沙漠行星塔圖因上一個九歲的天才用廢棄的殘片和回收物拼湊而成的。在材料有限的情況下,它沒有外殼,零件和線路都露著,生活在「赤裸」的羞恥中。C-3PO那慢半拍的反應讓它一直以來都遭受著「廢柴」的待遇和名聲。但是在《星戰6》中,它跟隨被派往恩多摧毀帝國護盾發電機的反抗軍突襲部隊一起行動。陰差陽錯下,被當地的原始民族被當作神來崇拜——想想這樣的場景,就令人忍俊不禁。
《星球大戰》:R2-D2
●萌點:憨態可掬的身材
看上去像垃圾桶的R2-D2是整個《星球大戰》裡最沒有人樣的角色。0.96米高的身材,看上去傻乎乎的支撐系統和輪胎,都讓人覺得它很可愛。R2-D2是一個宇航技工機器人,肚子裡塞滿了各種工具的附加臂,這使它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太空船技工和電腦接口專家。R2-D2的憨態可掬和英勇忠誠,讓它成為了整個系列中最讓人難忘的角色。雖然它不會說話,但是它的面板上所顯示的代碼卻能讓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R2-D2藍白的配色也極為經典,很多
掃地機器人這樣的商業產品,也會特別標註出,「該產品使用《星球大戰》R2-D2配色」。
《霹靂五號》:機器人五號
●萌點:機器故障
很多影迷都認為WALL-E在造型與神態上大膽的向五號致敬,這更說明了霹靂五號的受歡迎程度。非常有意思的是,霹靂五號的設定具有80年代主流時代價值觀:反戰環保、呼喚人性覺醒,雖然是被研製出來的殺人武器卻因為自身的突變而站到了暴力的對立面。當5號想打擊壞人時,卻遇上電池漏液等磕磕碰碰的事……這對於一個機器人來說,不能比它更慫了!雖然說這部影片帶著一股三觀正確的主流審美趣味,但是當年該片在《正大劇場》中放映之後,卻成為了很多影迷的最愛。片中的正義感,成功感染了一代中國影迷。
《鐵甲鋼拳》:阿託木
●萌點:熱血勵志
雖然《鐵甲鋼拳》的主要訴求點在父子情,但是機器人大戰,還是搶走了影片不少風頭。最關鍵的是,熱血勵志的故事,搭配上一個從垃圾堆裡撿來的機器人見證奇蹟發生的情節,再俗套的情節,也能如同擁有魔法一般令人炫目。影片中,機器人搏擊的場景是通過動作捕捉技術和真實尺寸模型合力打造。正式拍攝時,攝製組用攝像機實拍一個空拳臺,並把之前模擬的機器人打鬥場面合成在拳臺上,這樣他們就可以對機器人的動作進行實時修改。有人覺得,《鐵甲鋼拳》就是一部雜糅了父子情深的《洛奇》。其實,對於這部影片,勵志元素才是最關鍵的情緒爆發點。
《機器管家》:安德魯·馬丁
●萌點:痴情
雖然歷史上講述「人機戀」和機器人進化成人類的故事並不少,但是很少有哪一部電影能像《機器管家》這樣將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情感這般娓娓道來。機器人安德魯·馬丁造型普通外表簡陋,但是內心卻異常豐富而敏感。正是那一顆心,才成了點睛之筆,讓馬丁從它變成了他。這是一個新穎的攝製,也是一個令人醍醐灌頂的情節。機器人擁有了智能,就等於是人類了麼?很多導演在各種電影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而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告訴觀眾,唯有有了一顆跳動的心,並且真誠地去愛上一個人,才有可能真正地成為一個人——不管你之前是它還是他。
《剪刀手愛德華》:愛德華
●萌點:純情
在《剪刀手愛德華》中,蒂姆·波頓把存在於歐洲的哥特城堡移植到了世外桃源一般的美國小鎮,這種移植並沒有出現「水土不服」,反而讓人眼前一亮。在影片中,波頓送走了文森特·普萊斯(這是他最後一次出現在電影中),迎來了無與倫比的約翰尼·德普(這是德普的成名作)。這是一部童話電影,也是一部愛情電影。雖然說這部影片的情節依然是「美女與野獸」的老路子,但是它展示出來的獨特氣質還是讓人慾罷不能。德普是如此之純粹,似乎有一點人間的氣息就會將其玷汙。其實,不僅僅是孩子們,這個世界也一樣需要童話。
《阿童木》:阿童木
●萌點:包容
雖然肩負著拯救世界和人類的使命,但是阿童木始終只是一個孩子。即便在他的身上有強過美國隊長的正義感和使命感,他始終是一個死掉的孩子。在手塚治虫的漫畫中,阿童木的故事深刻而又雋永,讓很多家長都為之動容。拍攝成動畫片之後,阿童木身上的那種積極、向上、永不服輸的特質又成為了「新時代好青年」的榜樣。在2009年的好萊塢版《阿童木》中,這個孩子尺寸的機器人為了尋找父愛,差點毀滅了整個地球。不過,好在他幡然醒悟,才沒有釀成大禍。如果阿童木被漫威收至麾下,或許他真的可以和鋼鐵俠組成一對「好哥倆」。
《人工智慧》:大衛
●萌點:善解人意
假若我們的創造物被賦予了與我們一樣的情感與邏輯,智慧與思維,那麼他們是不是也應該同我們一樣?史匹柏接過庫布裡克的鋼槍在《人工智慧》打算對這一終極迷思做個了結,機器人大衛成了我們追尋答案的最佳切入口,他是一臺無法代替人類的機器,一旦失去了利用價值便可以隨時被處理掉。然而大衛卻擁有自己的完善心智與豐沛情感。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感,才讓他反襯出了人類的醜惡和兇險。大衛長著一張萌萌噠的面龐,擁有人類一般的情感體驗,但他始終不是人,無法取代「孩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