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考而言,「會而不對,對而不全」一直以來成為制約學生成績提高的重要因素,成為學生揮之不去的痛,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對決定學生的高考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考專家憑藉多年高三教學輔導經驗,精心挑選學生在考試中常見的易錯、易混、易忘典型題目,這些問題也是高考中的熱點和重點。做到力避偏、怪、難,進行精彩剖析並配以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作為相應練習,一方面讓你明確這樣的問題在高考中確實存在,另一方面通過作針對性練習幫你識破命題者精心設計的陷阱,以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助你在高考中乘風破浪,實現自已的理想報負。
下面我們就英語學科來看,分析下面題型致錯原因以及複習方法,用以提高整個做題思維,達到解答英語試題時「不被幹擾」、「不被誤導」、「不似是而非」的目的。我們連看10道容易誤導的題,希望大家有所體會,順便用英語單選的一條萬用準則來貫徹這些題型:語言精確度原則。
語言精確度原則:漢語是句子決定意思,而英語是由句意決定句子的。英語的多數語法句型,都是為了把話說明白,不產生歧義。或用於強調句子中的某一成分,點明中心。各種語法多圍繞所強調部分和中心部分展開。因此,讀懂句意,就能抓住答題的主要脈絡(即句子描述重心或突出對象),不管題目如何迷惑,我們都能輕易解答。語言精確度來源於客觀思維,英語語句中,是不允許產生主觀想像的。
1. They ______ on the program for almost one week before I joined them, and now we _____on it as no good results have come out so far.
A. had been working; are still working B. had worked; were still working
C. have been working; have worked D. have worked; are still working
本題容易誤選D。英語時態用法參考句意,首先看點,然後看段。及「時間點」和「持續段」。如果是過去已經結束的一段時間內,用過去完成時;如果持續到現在,用現在完成時。如果單純過去的點而不能持續,就用過去式。英語中不同的時態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說明了英語語言極其的精確。
根據語言精確度原則,句子強調部分為時間for almost one week before I joined them,以及後半句時間now,意思是「……到我加入他們之前」有著「持續到…加入之前」所以用過去完成時。後半句有「now」提示,故選A。
2.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to use a plastic bottle, ___cut off, as a container to grow young plants in.
A. of which the top B. the top is C. the top of which D. with its top
容易誤選A或C。很多同學對本題結構不熟(獨立主格),導致憑藉「感覺」做題,導致出錯。
我們來看語意:這將是個好主意,用一個塑料瓶____切斷,作為幼苗成長的容器。句意表面___cut off是描述瓶子的的狀態的,是對瓶子的補充說明(句意的重心放在瓶子上),故只有D項目符合。如果題為 ____is cut off,則表示特指這種切斷的狀態,(重心移到狀態上),那麼選A或C。
3. ______ is it _____ has made Peter _____ he is today?
A. What; that; that B. That; that; what C. What; what; that D. What; that; what
這道題讓人感覺無從下手,導致很多學生出錯。而我們看出句意是:到底是什麼讓Peter像今天這樣?強調的是「像今天這樣」,我們看is it後就是句子的重點,所以後面緊接著用特指that,前面用what,第三個還是表示怎麼的意思,因此選D。如果本題是___it is____,則句子強調的是「到底是什麼」,就必須用what it is that has made……。
從前面三道題,大家可以看出來,各種語法都為因為句子的重心或突出的對象不同,而衍生的不同表達方式。所以語法並不神秘,高考試題的迷霧完全可以根據語言精確度來衝開。我們要做的關鍵點是,怎樣把握住句子的重心?其實句子中有很多暗示點,如時間提前、滯後,或者代詞、冠詞提前、滯後,或很容看出是屬於「補充說明」的成分,都是一種句子「核心」提示。抓住了句子描繪的重心部分,那麼圍繞其展開,是一目了然的。做題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憑著感覺和「以前做過類似」的態度來答題,因為英語試題中稍微一變化,就把句子的重心移動,句意就會跟著變化(有可能中文翻譯不變,但是對於英語來說,對象變了)導致產生新的句子,因此選項也就跟著變化。。我們繼續看後面的題:
4. Before he went abroad,he spent as much time as he _____ English.
A. could learning B. learned C. to learn D. could learn
這裡句意強調的是出國之前的這段時間內。他在花費大量時間學英語(一直在幹什麼)。因此選A。如果句子改為he did what he ______, 則答案為could to learn.
2011高考英語必看:用語言精確度原則突破英語易錯題。
5. The person we talked about ____ our school last week.
A.visiting B.will visit C.visited D.has visited
根據句意很顯然The person是重點,we talked about僅僅是對The person加以說明。因此可以不管「we talked about」,就不會被句子所誤導。故句子就簡單了The person visited our school last week.
高考中,這類題非常常見,而且在考場上,很多學生非常容易被誤導,認為是詞組固定搭配而導致出錯。
我們觀察下面三個句子:
The person we spoke to ____ no answer at first.
A.making B.makes C.make D.made
根據句意,we spoke to 顯然可以不管,就不會被「to」所誤導。選D。
The person we referred to(提及)____ us a report tomorrow.
A.giving B.will give C.gave D.give
依舊是不管we referred to,故用將來時。選B。
The days we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____ soon.
A.coming B.will come C.came D.have come
句意中強調的是The days,「we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只是補充說明「the days」的,依舊可以不管,因此也不會被誤導。根據句中的soon,應用將來時,故選B。
6. Not far from the club there was a garden, ____ owner seated in it playing bridge with his children every afternoon.
A. whose B. its C. which D. that
根據句意,句子要描述的重心是花園。前半句說的是一個花園,後半句是說明花園怎麼樣。而我們看到seated,屬於「被坐落於」,所以選用物主代詞選B。
7. You should treat him (in) the way ____ suits him most.
A. that B. in which C. / D. why
根據句意,句子明顯重心是the way,要強調the way,後面接that作為特指。所以選A。
8. He is a strict but kind-hearted father, ____ the children respect but are afraid of.
A. / B. that C. for whom D. one whom
句子重心為father,後面只能C,D中選。而one表示特指「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選D。
9. --- You haven’t been to Beijing, have you? --- _____. And how I wish to go there again!
A. Yes, I have B. Yes, I haven’t C. No, I have D. No, I haven’t
很多同學誤選D。是因為沒有根據英語的語言意思出發。句子意思是「你從沒有到過北京,有嗎?」「有的,我去過,我好想再去啊!」選D一部分是沒有看到「again」,一部分是針對「have you?」。故這類對話類的題,一定要照著意思來做。
10. Not only ______the jewelry she ____been sold for her son’s gambling debts but also her house.
A. is; has B. has; had C. has; has D. 不填; has
本題容易誤選選B或者D。
本句的意思為:不但是她所有的珠寶而且還有她的房子一起已經被賣掉作為她兒子的賭債了。句子的重點是圍繞「還賭債」展開,那麼看句子,不論是珠寶還是房子,都是屬於一種「已經發生」的狀態了,並且影響持續到現在,所以用現在完成時。
從上面的題型來看(常考題型),高考某些命題比較刁鑽,常常用「固定搭配」、「隱含時態」、「隱藏主語」、「隱藏謂語」等形式,導致同學們明明讀懂意思,卻被誤導,導致丟分。但是英語的語言本質是始終不變的。當然,通過這麼幾道題並不能代表全部的題型。但是英語是一門嚴謹的語言學科。與中文表達習慣有著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英語純屬於「理科」思維,而不是「文科」思想。並不是死記硬背就能答對的。在英語表述習慣上,通常都是為了精確表達某一核心部分,所有語法句型全部圍繞這個核心部分展開。不像中文依靠語氣和少量的句子結構。對中文來說,我們很多同學未必能說全語文中句子所用的語法結構,英語亦如是。但是語文語法我們不知道,卻能夠做題,是因為我們習慣了語文的表達方式,能夠掌握句子中的精確意思。而英語我們大多都是通過翻譯,導致一些重心轉移,因此即便是整體意思差不多,但是很可能脫離了英語原文所表達的意思。比如說語法,被動語態是為了強調「被動的一方」,突出它的地位。如我們說「中國隊大勝美國隊,中國隊大敗美國隊」都是一個意思,也沒有明顯的側重點。但是英語而言,主動態用beat,被動態用be defeated形式表述,就不會造成人們的誤解。如果我們在做題的時候,能夠遵循英語語言精確度的原則,那麼就可以暫時性的忽略一切語法結構。畢竟英語考試不會出一個句子,問你這個句子用了什麼語法?句子結構怎麼分析?我們只需抓住其「精確」的本質,那麼結合平時所學的一些非常基本的語法(只需掌握基本時態、詞句引導詞,如時間引導詞when、地點引導詞where、稱謂引導詞who、which、原因引導詞what等)就能做到英語單選、完型填空一分不丟的地步。
當然,如果短期時間內我們沒辦法領會「語言精確度原則」,也不要緊,高考只要具備一點點基礎 + 一點點技巧,就可以考高分。我們來看帥哥梁晨老師是如何教會我們解答英語選擇題的。
(責任編輯:卜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