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中核集團來說,據中核集團子公司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中核電 )201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2011年9月,中核電控股並已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8臺,總裝機容量578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10臺,總裝機容量985萬千瓦,項目總投資金額超過1500億元。最近三年及2011年前9個月,公司合併財務報表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0.03%、78.84%、78.66%和80.42%。截至2011年9月30日,中核電的負債總額為1135.58億元。
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核電站建設所耗費的資金非常的巨大,那麼為什麼核電作為新的替代能源越來越受到追捧呢?其實,核電站一旦投入運行所帶來的能源效益非常大,而且還能對所在地GDP和財政形成明顯的拉動效應,同時還能帶動地方的關聯產業迅速崛起。
投入運營後能源效益可觀
據中核電在201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中披露的數據顯示,中核電的江蘇核電1號、2號機組,2007年實現併網發電。截至2010年末,江蘇核電總資產為322.53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為61.41億元,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為56.17億元,淨利潤為25.45億元。據專家透露,這一淨利潤是扣除還本付息等固定成本的收益,這意味著投入運營3年後,核電廠投資方已經實現幾十億元的投資回報。
而且就核電站建設期間的各種風險因素,也是保持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並不會對企業造成嚴重的影響。
一位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專家表示,核電站建設的投入,以核定的造價為基數,20%是資本金,80%是商業貸款。其中,資本金是由投資方按照股份比例來投資,一般由一個控股方和幾個參股方共同組成的,資金壓力是分散的;另外,80%的貸款是要經過銀行風險評估;此外,還款保證書需要有抵押資產。從這個角度來看,財務風險是有明顯轉移關係的,因而是可控的。還有,在工程建設上,設計建造強調 安全第一 。這也是為了規避風險,另外工程建設也需要購買保險和進行再保險。同時,國家要求核電項目實行業主負責制,無論是投資、設計、建造,還是後期發電、安全運營和核設施退役,業主和所屬集團的主要負責人都要全權負責。
在這種情況下,核電項目的貸款及利益計入固定成本,發電後核電廠還會產生運行成本,這些都將計入電價,用售電的收入來還本付息。當然,在電價的核算中還包括給投資方回報,一般回報率在10%。從這個角度來講,投資是有保障的,一般15年就能完成還本付息,核電廠的壽命為40~60年,剩餘的25~45年都將是產出期。
我們再從過去幾年核電站的還本付息情況來看,情況顯示也是比較好的,而且核電站每千瓦的稅收要超過火電等其他電力廠。按照國家規定,核電廠的上網電價要在當地標杆電價(按區域或省平均成本統一核定的定價)以內。如今,隨著煤價等價格的上漲,火電上網電價普遍上漲,核電的上網電價已經能夠低於火電的標杆電價,以更便宜的價格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