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水鳥」紫水雞現身廈門翔安 擬申請設保護點

2021-01-15 閩南網

  核心提示 身披藍羽,輕巧地走在蘆葦地裡,鮮紅小嘴不時地啄食蘆葦根部。「最美水鳥」紫水雞現身廈門翔安區,央視新聞聯播4月4日報導後,引發關注。為更好地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水雞,昨天,廈門市市政園林局、翔安區農林水利局以及森林公安等部門,到翔安區張埭橋水庫巡查。翔安區農林水利局局長連海根稱,正在探討向區裡申請在此設保護點。

  而按照之前的規劃,翔安區的張埭橋一帶,將打造成以水庫為主題的溼地公園。接下來,會結合紫水雞保護,聯合規劃等部門,營造好這塊水鳥棲息地。

紫水雞現身張埭橋水庫(感謝「野鳥」供圖)

  發現:紫水雞飛入翔安繁殖

  張埭橋水庫因新修公路,被一分為二。雖然周邊建設,但溼地環境依然保存,30公頃的水面上,長著成片的蘆葦、水燭草。由於紫水雞生性膽小,廈門觀鳥愛好者還特意用黑色紗布做了圍擋減少幹擾。

  觀鳥愛好者「藍圖」早早地從廣東汕頭開車到此觀鳥拍照。昨天已經是他第三次來這了。看到人員眾多,他特意提醒大家要小聲一點。「藍圖」說,紫水雞特別敏感,看到人多,它們就不出來了。

  兩周前,廈門觀鳥協會會員來這做鳥類調查,發現紫水雞在此繁殖。2014年,此處也曾見到紫水雞,但這次數量較多。紫水雞在全世界一共有13個亞種,其中華南亞種是在廈門第一次被發現的。廈門市市政園林局林政處主任科員李俊傑介紹,目前發現的紫水雞是黑背紫水雞,是印尼亞種,不是華南亞種。加上張埭橋水庫,目前廈門共有兩個紫水雞的繁殖點,另一個是在杏林灣中的溼地生態小島。根據廈門觀鳥愛好者觀察,目前有4隻紫水雞在杏林灣生態小島棲息,至少8隻在翔安張埭橋水庫棲息。

  部門:24小時看護 擬申請保護點

  「原來這裡都是水葫蘆,水葫蘆清理後,生態環境恢復了很多。」翔安區新店鎮副鎮長鄭坤喬稱,附近村民大多不認識紫水雞,以為是普通水鳥。現在,他們已經挨家挨戶告知村民,並動員水庫邊上的養殖戶幫忙24小時看護。

  「正在探討向區裡申請在張埭橋水庫設置保護點,更好地保護紫水雞棲息地。」翔安區農林水利局局長連海根介紹,接下來,將在溼地周邊增加警示條幅,並在周邊村莊發放「致村民的一封信」,發動村兩委、老人會共同參與一起保護。同時,森林公安已經和當地派出所聯動,加強聯合執法,24小時進行看護,對捕鳥、電魚等行為進行處罰。

  4月~7月是紫水雞繁殖期,李俊傑呼籲,市民及觀鳥愛好者儘量不要打攪它們。按照之前的規劃,翔安區的張埭橋一帶,將打造成以水庫為主題的溼地公園。接下來,會結合紫水雞保護,聯合規劃等部門,營造好這塊水鳥棲息地。

  觀鳥愛好者「藍圖」說,看到紫水雞共有7隻,也是他看到最多的一次,而且中心島有紫水雞餵兩隻小崽。還有魚鷹、白骨頂雞,黑水雞、池鷺等多種水鳥。(海都記者 蘭京 通訊員 薛榕 文/圖)

  □說汝知影

  紫水雞

  紫水雞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中型涉禽,共有13個亞種。體長約44釐米。嘴粗壯,鮮紅色,短而側扁;鼻溝淺而寬,鼻孔小而圓,在鼻溝前部下方,額甲寬大,後緣呈截形,橙紅色。跗蹠和趾長而有力,暗紅色;能用腳趾抓住和操縱食物,這在秧雞科中很特殊。兩性同型,體羽大都為紫色或藍色,尾下覆羽白色,翅和胸藍綠色。棲息於江河、湖泊周圍的沼澤地和蘆葦叢中。以昆蟲、軟體動物、水草等為食。

  紫水雞在中國的數量極為稀少,僅見於雲南西部和南部、福建少數地區。1868年,英國鳥類學家斯溫侯在廈門採集到紫水雞,並將廈門定為紫水雞華南亞種的模式產地。不過在1900年之後,紫水雞有100年左右沒有在廈門出現。

相關焦點

  • 腿長貌美 「最美水鳥」紫水雞現身星雲湖​
    腿長貌美 「最美水鳥」紫水雞現身星雲湖​ 2020-07-11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廈門生態物種調查 這些動物都有見過嗎
    穿山甲在保護森林、堤壩,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據介紹,穿山甲在同安新民鎮、蓮花國家森林公園、金光湖、汀溪鎮、五顯鎮等低山、丘陵均有分布。近些年,在林業部門開展的同安、翔安野生動物資源常規調查中,由於人類過度捕殺,穿山甲數量呈明顯減少趨勢。「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傷害它是犯法的。」
  • 「最美水鳥」的紫水雞安家深圳
    大洋網訊 被稱為「最美水鳥」的紫水雞來深圳啦!7月9日,記者從深圳野生動物園獲悉,該園引進了10隻紫水雞。目前這些「紫色精靈」正在適應期,身體狀況良好,適應期過後將與遊客見面。據悉,目前10隻紫水雞正在隔離觀察與環境適應期,為確保它們舒適、安全度過適應期,動物園飼養員安排2-3隻紫水雞一間「宿舍」,專人負責它們的「飲食起居」。籠舍保持清潔,並定期進行消毒。 紫水雞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成年鳥兩性相似,啄鮮紅而粗大,暗紅色的跗蹠和趾長而有力,能用腳趾抓住和撕碎食物,在秧雞科中很特殊。其體羽大都為紫色或藍色,尾下覆羽白色,翅和胸藍綠色。
  • 北紅尾鴝出沒園林植物園 廈門正式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 就在廈門的……
    入冬以來 隨著氣溫逐漸降低 冬候鳥分批陸續抵達廈門 市觀鳥協會的會員們 通過鏡頭記錄下它們的身影 水鳥篇 入冬之後 五緣灣溼地公園的水面上變得更加熱鬧了
  • 洱海西湖——高原水鄉傾聽紫水雞之鳴
    #洱海西湖#汽勢Auto-First|烏韻中國最美人間仙境在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300多年前的徐霞客一定不以為然。這位大旅行家在一次泛舟洱源後,便在《滇遊日記》大慨:西子湖反出其下也!作為中國最稀有的原生態鳥巢,紫水雞、鳳頭鷹、白尾鷂……整個青藏高原最罕見的飛禽皆雲集於此。但同時,這些珍稀水鳥的保護也面臨著困境。8月21日,一汽豐田SUV家族生物多樣性守護者抵達雲南大理,「約會」紫水雞,共結一場人與自然最美妙的緣分。無懼高原山路 縱擎深入洱源湖畔一片瓊瑤水,千重翡翠山。
  • 候鳥「春運」開啟先頭部隊抵廈 廈門迎來觀鳥「黃金期」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劉少敏 圖/陳浩) 10月以來,隨著候鳥「春運」逐日熱鬧,廈門也迎來觀鳥「黃金期」。近日,不僅作為先頭部隊的鸕鷀、大濱鷸、仙八色鶇等已經抵廈,開始在杏林灣水域等處棲息,備受期待的水鳥遷徙高峰也逐日臨近,市民將有機會遇見稀有的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瀕危鳥類。  廈門有哪些值得推薦的觀鳥地點?又有哪些鳥中精靈值得期待?
  • 紀念一隻紫水雞
    圖/咖喱豬這種長腿尖嘴藍紫色動物被譽為最美水鳥,它有一個萌萌的名字:紫水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廈門上空熱鬧十足 冬候鳥們千裡迢迢來廈「赴約」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彭怡郡)近日,廈門上空熱鬧十足。冬候鳥們又拖家帶口地來到廈門,有的在此安營紮寨,有的繼續過境南飛。快和晨報記者一起來看看這些高顏值冬候鳥吧。  忠侖公園和植物園裡,鶇科類鳥數量不少。紫嘯鶇、鳥灰鶇、赤胸鶇、白眉鶇、白腹鶇、白腹地鶇……在觀鳥愛好者許書國的鏡頭下,這些鶇科類鳥驚豔非常。
  • 翔安隧道之解密篇 深入海底70米鑽爆施工
    廈門翔安隧道是我國大陸第一座大斷面海底隧道,總長約9公裡,其中海底隧道總長為5945米,其中跨越海域部分長約4200米,擬採用鑽爆法施工。專家經過評審後認為,由於東通道將穿越現有的白海豚、文昌魚自然保護區,從廈門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來講,暗挖隧道方案有利於對文昌魚等珍稀物種的保護。  資源利用方面,廈門是一個以港立市的城市,而東通道將穿越規劃中的劉五店深水港區,港區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為保護深水岸線資源和航道開挖利用,有利於廈門可持續發展,廈門市也希望能夠建設隧道。
  • 「世界上最漂亮的水鳥」——陽光下放射出絢麗的色彩的紫水雞
    紫水雞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中型涉禽,體羽大都為紫色或藍色,尾下覆羽白色,翅和胸藍綠色。紫水雞號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水鳥」,它那紫藍帶綠的羽毛在早晨的陽光照射下,放射出絢麗的金屬光澤。由於紫水雞常在水邊、漂浮植物上或稻田中覓食,這雙大腳能夠把體重平攤在漂浮的葉子上,行走時猶如「水上漂」。而且,修長的腳趾,意味著腳也能和「手」一樣靈活,尋找食物時可以用腳趾移動石塊和翻動植物,還能抓住和撕碎食物。常成對或成家族群活動。性溫順而膽小,多在清晨和黃昏活動,白天躲藏在蘆葦叢中。
  • 內地首條大斷面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動工興建
    (記者陳悅)四月三十日上午,廈門翔安隧道舉行了動工典禮。此間人士指出,這條隧道的興建,將為中國修建更多更長的海底隧道,包括正在熱烈討論中的廈門到臺灣的海底隧道積累經驗。   翔安隧道起自廈門島五通,止於翔安區西濱,總長為五千九百多米,其中跨越海域部分長約四千二百米。
  • 2020福建廈門翔安第一中學編外職員招聘1名公告
    2020福建廈門翔安第一中學編外職員招聘1名公告 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0-12-01 10:00 福建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廈門探奇:翔安呂塘「檳榔樹」實為「王棕」?
    我感覺呂塘段的九溪是最美的。借調區文聯期間,被有關部門邀請去討論幾家小學的易名時,我建議將「呂塘小學」改為「九溪小學」,結果,竟然入選了。這也算是我與翔安、與呂塘的一段緣份。 呂塘的九溪溪畔長著幾棵果實奇特的大樹,我原以為是檳榔,故在前幾天的《沒錯,閩南人曾經有嚼檳榔的習慣!》一文中引用了其圖片。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
    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 近日,雲南劍湖溼地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鵟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還有骨頂雞、普通鸕鷀、赤麻鴨、灰雁等大量候鳥到來,劍湖溼地進入冬季最佳觀鳥時間。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圖」
    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近日,雲南劍湖溼地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鵟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還有骨頂雞、普通鸕鷀、赤麻鴨、灰雁等大量候鳥到來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黑鸛為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鳥中大熊貓」之稱,近3年都在劍湖溼地拍攝到黑鸛亞成鳥。黑鸛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很長,嘴和腳呈紅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餘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變幻多種顏色,十分美麗。
  • 網友:交通改善配套升級 翔安將成廈門「尖沙咀」
    (XMHOUSE配圖)  XMHOUSE消息 (文/吳笑丹)翔安近年來發展迅猛,交通改善配套升級,從之前的翔安隧道、翔安新城,到翔安廈大校區的落地及投用,再到現在的翔安國際機場、翔安大橋將啟動建設……看到越來越多的項目落地翔安,網友「明智之舉」今日在本網論壇發帖表示,翔安備受「照顧」,未來勢必成為廈門的「尖沙咀」!
  • 廈門交通開掛!第三東通道/海滄海底隧道/翔安大橋都來了
    開掛了咱們廈門交通要爆發!海滄隧道、翔安大橋傳最新進展「五橋兩隧」跨島交通格局將形成!此外福廈高鐵迎最新進展第三東通道年內開工!未來將刷新400萬廈門人出行速度!  據了解,廈門第三東通道項目起於廈門島,  向東穿越廈門東海域,  終點位於翔安新機場, 新建設一條跨海通道,  跨海段長度約15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