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效應由德國物理學家赫茲與1887年發現, 它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而神奇的現象。在高於某特定頻率的電磁波照射下,某些物質內部的電子會被光激發出來。
那個時代的科學家都認為光是一種波, 是能連續地傳遞能量的。 而光電效應有幾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卻是波的理論不能解釋清楚的。 一是光波長小於某一臨界值時方能發射電子,即極限波長,對應的光的頻率叫做極限頻率。臨界值取決於金屬材料,而發射電子的能量取決於光的波長而與光強度無關,這一點無法用光的波動性解釋。還有一點與光的波動性相矛盾,即光電效應的瞬時性,按波動性理論,如果入射光較弱,照射的時間要長一些,金屬中的電子才能積累住足夠的能量,飛出金屬表面。可事實是,只要光的頻率高於金屬的極限頻率,光的亮度無論強弱,電子的產生都幾乎是瞬時的,不超過十的負九次方秒。
正確的解釋由愛因斯坦提出, 光必定是由與波長有關的嚴格規定的能量單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組成。光束裡的光子所擁有的能量與光的頻率成正比。假若金屬裡的自由電子吸收了一個光子的能量,而這能量大於或等於某個與金屬相關的能量閾(閥)值(稱為這種金屬的逸出功),則此電子因為擁有了足夠的能量,會從金屬中逃逸出來,成為光電子;若能量不足,則電子會釋出能量,能量重新成為光子離開,電子能量恢復到吸收之前,無法逃逸離開金屬。增加光束的輻照度會增加光束裡光子的「密度」 ,在同一段時間內激發更多的電子,但不會使得每一個受激發的電子因吸收更多的光子而獲得更多的能量。換言之,光電子的能量與輻照度無關,只與光子的能量、頻率有關。
做一個簡單的比喻, 照在我們身上的光不是像水管噴出的水噴在身上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而是像一個個以光子為單位的蛋糕砸向我們, 並與我們身上的分子碰撞發生互動。 在A-level物理的學習中, 光電效應是非常重要的一塊知識, 幾乎次考試中都有光電效應的題。 一般來說, 問答題題會讓學生描述光電效應, 以及解釋為什麼從波的角度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和為什麼從粒子的角度又可以解釋這種現象。而計算題則會考察光子能量的計算, 以及愛因斯坦光電效應公式的應用。
A-level業餘制優勢介紹:
1.在國內就可以上英國高中課程,一方面提早讓學生適應國外課堂做好與國外大學的銜接,另一方面則是更加省錢;
2.學習時長一般為兩年制,較普通高中時間利用率跟為靈活;
3.Alevel每年三次考試機會,取最高成績,避免了高考「一考定終身」;
4.Alevel主要側重理科學科測試,對於非英語母語的中國學生來說,語言壓力較小。
新通A+學院除了引用愛德思考試局教材之外,還配有學院老師自編教材作為輔助,這是其他機構所沒有配備的。
詳情可致電諮詢:0571-87902121
Xiao Du
A+學院優秀理科教師
教育背景
史丹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機械工程碩士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UIUC)
-工程物理學士 (最高榮譽畢業)
教學風格
留學歐美七年
對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有深刻理解
個性化輔導,注重實戰效果
擅長科目
A-Level 物理, GRE閱讀, 數學
託福,SAT,GRE高分
留學考試實戰經驗豐富
學生評價
「率性和認真的完美結合。」
-「理科藝術家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