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瑰麗的反封建迷信詩篇,玄幻又理智

2020-12-05 亭子說詩詞

詩鬼李賀,中唐的浪漫主義偉大詩人,以其瑰麗奇幻的詩風著稱。在那個封建迷信,上層階級沉迷煉丹求長生的時代,他理智而清醒地認識到,要維持良好的身體素質靠的是營養補給而非神仙丹藥,他寫下了詩篇《苦晝短》,詩篇用玄幻的敘述方式破除迷信,嘲笑吞服金丹追求長壽的愚昧行徑。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這瑰麗的詩篇。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食熊則肥,食蛙則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為服黃金,吞白玉。誰似任公子,雲中騎碧驢。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李賀是唐朝最好的玄幻大師,這篇文字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玄幻文學的寫作功底,他以架空的手段,以神話的姿態來反迷信,嘲笑愚昧,既神奇瑰麗,又冷靜理智。

開篇他便感嘆時光的飛逝,一去不復還。時光,是飛動的日月之光,簡稱飛光。李賀端起美酒,攔住光速行使的時間,朗聲說:「時間,你可悠著點,來來來,且和我喝杯酒。」能敬時光一杯酒,何等的豪氣!

我們都知道物質是恆定的,時光是流動的,慧眼如李賀,一下就看破這一點,於是質問時光:我不管青天有多高,不管黃土有多厚,它們都不隨時光流逝而蒼老,可我們人類,每天被熾熱的日光,寒冷的月光煎熬,壽命就在這煎熬當中一點點消散,失去。你說說,到底是什麼決定我們容顏的變換?

李賀接著闡述他的觀點,也是我們的常識:長壽靠的是營養。吃熊掌的因為營養豐富就會發胖,吃青蛙的因為營養相對不如就會變瘦。而世上有神仙嗎?沒有,「神君何在?太一安(怎麼)有」?神馬都是浮雲,神仙也是浮雲鬼才李賀,借,酌酒質問時光。將一整套神話系統全盤推翻打破,那時光到底靠什麼主宰?下面,就是詩鬼帶我們展開的玄幻之旅:

李賀認為,時光的掌管者就是一條龍。在宇宙的東邊,有一株神木,叫做若木,樹下面有一條神龍,燭龍。神龍口中銜著一根巨大的蠟燭,照亮宇宙空間。而李賀,願意揮動他手中的長劍,與燭龍進行搏鬥。

李賀揮劍而上,一番惡鬥,終於成功屠龍,然後卸下龍足,用劍剔開龍甲,挖出龍肉,就地燒烤咀嚼龍肉。神龍一死,不能再朝夜巡視,晝夜停止更替,時光之河,頓失滔滔。於是,人們幸福地實現長壽的理想,老者不死,少者也不用悲傷地哭泣。

李賀接著用詩繼續諷刺嘲笑世間可笑之人:說什麼吃了黃金就壽如黃金,說什麼吃了玉石就壽如玉石,哪裡有什麼任公子那樣的神仙在雲上騎毛驢,都是浮雲。說什麼漢武帝劉徹死後身體上天成神仙,其實他屍骨滯留在茂陵發臭,可笑秦始皇四處找神仙,最後還是病死沙丘,用鮑魚來掩蓋臭味。

李賀笑的是古人,其實笑的是當時人們的愚昧無知,笑唐太宗唐憲宗都愛吃丹藥,結果性命就斷送在丹藥上。連他老友,那位堅決反對迷信的韓愈也不能免俗,用丹藥餵雞,自己吃雞這種間接吃丹藥追求長壽。在那個時代,有多少人能如李賀這般,理性而富有文採地揭露封建迷信,他真不愧為一代鬼才。 

相關焦點

  • 建築風水學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封建迷信」 的?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這漫長的文化之旅中,建築風水從逢宅必用變為封建迷信逐漸被人們所摒棄。古代皇宮、皇陵的規劃建設,到普通民宅無不流露了建築風水的魅力。建築風水學中其中涉及到陰陽五行,太極等古代學說,所有建築風水往往被冠以封建迷信的帽子。
  • 【以案說法】相信科學,別被封建迷信蒙蔽雙眼
    【以案說法】相信科學,別被封建迷信蒙蔽雙眼 2020-12-28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中西「封建」概念的差異看對「封建」的誤解
    「封建」或「封建主義」在中國恐怕是概念最為混亂,最為人所誤解和濫用的名詞。由於它在中國社會中長期和廣泛地流行,以致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對它的誤解和濫用也就比其他術語引起的混亂更為嚴重。反過來說,正是因為濫用「封建」,才促進了它的廣泛流行(缺乏嚴格規定性的東西當然更容易流行)。可以說,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 「封建迷信」官員盤點:政府院內挖坑埋靈符
    除了此番被中紀委通報的李春城,搞封建迷信的高官還包括原鐵道部部長、黨組書記劉志軍。劉長期在家燒香拜佛,還在辦公室布置了「靠山石」。一些項目開工竣工,他都會請「大師」選擇黃道吉日。其中,李春城「濫用職權進行封建迷信活動,造成國家財政資金巨額損失」令多人感到訝異,儘管被查處的官員中,存在封建迷信思想的官員不在少數,但被歸為「罪名」頗為少見。縱覽近年案例,落馬官員的封建迷信主要集中在風水、燒香拜佛和喪葬陋習等方面。
  • 6500年前的《易經》,到底是預測未來的宇宙奧秘,還是封建迷信
    這套體系直到今天都披著神秘的外衣,有人說它是沒有根據的迷信,也有人說這是最超前的科學;只是我們的文明發展,還沒有達到完全理解的程度。這套體系究竟是什麼?為何我們遠古時期的先祖可以領悟我們至今還無法企及的尖端科學呢?這套終極哲學理論體系來自於一本古籍叫做《易經》。
  • 科學家這樣解釋,並非封建迷信
    關於人去世後託夢給親人,大眾看法不一,有人認為純屬封建迷信,也有人認為,這類超自然現象是真實存在的,科學還無法解釋。其實科學家普遍認為,夢境與大腦活動有關。2004年的學術界的「連續活化」理論就指出人入睡之後,大腦內的無意識部分會與有意識部分活動產生衝突,使大腦聯想編造出特定夢境,並且隨著脈衝的改變,夢境也會轉換。
  • 這三本超越《植物崛起》的玄幻小說,每一班都完爆《天醒之路》!
    這三本超越《植物崛起》的玄幻小說,每一班都完爆《天醒之路》! 哈嘍,大家好, 我是老羅,今天給大家推薦三本超越第一:《玄幻實名制》1、 這是一個神奇的玄幻世界。因為這個世界的修者,可以將彼此的神識連在一起,組成類似網際網路一樣的神識網。
  • 中國/世界礦物精品:神奇瑰麗,豔壓群芳!
    她,是一本圖冊; 她,與「中國礦物精品2018」專題展同名; 她,展示了中國境內產出 最具特色的礦物,神奇瑰麗,豔壓群芳!
  • 總說「封建、封建」,「封建」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我們經常會提到「封建」,通常會當成一個詞理解,但實際上,封和建是兩個動詞,封的意思許慎解釋為「爵諸侯之土」,就是在分封諸侯的時候,要給他一片領土,並且要劃分出明確的疆界。封完了,並不算完事,還要「建」,就是要立法,給給這片土地制訂規矩。合在一起就是最原始的「封建」。「建」的用法複雜,今天會講到。
  • 是否是封建迷信?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當這種期待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人們馬上會寄希望於迷信,作為心靈的慰藉。在此背景下,有很多在今天覺得很荒誕的說法,古代卻盛行一時。不得不承認,古代文化有它的時代局限性,有很多說法早已被淘汰了,不過一些農村人,還是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對一些俗語深信不疑,比方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 推薦你5本最好看的玄幻小說,熬夜我都要看完
    我很喜歡看玄幻小說,每次看都覺得作者腦洞奇大無比,情節跌宕起伏。在玄幻小說裡,可以不受科學與人文的限制,也不受時空的限制,勵志,熱血,熬夜我都想看完。你喜歡什麼類型的玄幻小說?、最暢銷的網絡奇幻經典之一,被譽為「本土奇幻扛旗人」、「當代新神話主義浪潮的領軍人物」。
  • 內蒙神秘「吃人湖」,人與動物到此頻頻消失,不是封建迷信
    當然這些都是封建迷信或者都市傳說,實際上這些人失蹤另有其因。 因此,如果我們要去外地旅遊的話,自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事,畢竟人類在面對自然時生命實在是太脆弱。
  • 奶奶迷信致13歲孫女被性侵自殺 算命同行揭秘騙局
    經警方查明,墜亡女子王萍,女,13歲,廣安華鎣市陽和鎮人,是留守兒童,因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跟隨其封建迷信思想極端嚴重的奶奶唐某某一起生活。由於王萍疑似便秘,其奶奶唐某某多次帶王某找陽和鎮「八字先生」李某以迷信方式為其治病。  5月底,李八字稱要治療此病需要「圓房衝喜」,得到奶奶唐某某的同意。
  • 這些都被稱為迷信,你啥也不迷信,卻對自己擁有迷之自信
    迷信,按百度詞條解釋為:1、相信神靈鬼怪等超自然的東西存在2、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現在看到我們說到因果報應,命運輪迴,或一些古老傳統之類,有些人會一言蔽之:封建迷信。迷信暫且不論,但中國長達2000年的封建時代,創造了無數的輝煌,延續了中華文明並推向其它文化無法企及的高度,四大文明古國,唯有我中華文化綿延不斷,中國的封建時代居功至偉。到了現在,封建成了貶義詞了。西方世界,比如美國,某些人眼中的天堂,他們是信上帝的,也沒迷信這個說法,更不會被評為封建迷信,幾百年歷史的美國,不知道封建是啥。
  • 聽信封建迷信將狗狗丟掉,陰陽眼真的存在嗎,真相讓人可恨
    而傳說中的那些長相劣勢的狗狗,也就被說成了封建迷信,甚至說成會給家裡帶來災禍等等,下面這位網友就經歷了一件這樣的事。昨天網友像往常一樣在門口晾衣服,看到鄰居家的小朋友手裡抱了一隻小狗往家中跑去,網友比較好奇,就觀察了一會,只見那人的母親出來看到了那隻小狗,連忙從兒子的手中奪了回來,然後一把扔了出去,網友當時很是震驚,就趕緊下樓想上前詢問一下是怎麼回事,就是聽到了那個母親對她兒子說。
  • 科學這樣解釋,並不是封建迷信
    可不可以過不了多久,女子被弟弟託夢,弟弟在夢中說自己被人殺了,屍體埋在某火車站附近,警方最開始不當女子的話當真,後來證實女子的弟弟確實在那裡!這位遼寧女子叫張燕,她的弟弟叫張永成,姐弟二人都是老大不小的人,都要為各自的生活奔波,不能天天粘在一起。張永成幾年前從遼寧老家出來,來到吉林省長白山市做山貨生意。
  • 歷史上最迷信的皇帝,發家全靠一句話,不服都不行
    漢光武帝當時起兵就是以封建迷信作為代表與標誌。王莽篡漢,民間開始流傳《赤伏符》的圖讖書,講了一句:「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鬭野,四七之際火為主。」意思就是天下大亂,有一位叫劉秀的英雄,帶著各種神跡來拯救大家了。最有意思的是,還真的有人信了。
  • 看完才明白不是封建迷信
    看完才明白不是封建迷信從古到今,中國這麼多年的傳承文化,大家也都非常清楚,在以前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科學這個東西,當時的大家,都是一些封建迷信,信奉一些鬼神之說,而且對於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常識,都會有一種農村諺語去了解,甚至去預測,不過這是在東方的文化傳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