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是什麼意思?是否是封建迷信?

2020-12-04 甜甜達人笑

中國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文化,作為一個中國人,咱們都為中國擁有源遠流長的文化感到自豪。雖我國古代曾有過四大發明,不過整體來講,古代的科學技術跟現在是沒法比的,過去的老百姓,有很多都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近乎每個人,都期待著能過上美好的生活。可是,現實是殘酷的,當這種期待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人們馬上會寄希望於迷信,作為心靈的慰藉。在此背景下,有很多在今天覺得很荒誕的說法,古代卻盛行一時。

不得不承認,古代文化有它的時代局限性,有很多說法早已被淘汰了,不過一些農村人,還是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對一些俗語深信不疑,比方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是,男孩最好不要初一出生,女孩最好不要十五出生。現今覺得,這就有點好笑了,不過對我們研究古人的生活習性和文化風俗,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古代人,做任何事都講究挑選黃道吉日,比方說:結婚的時候,要排八字挑選喜慶日子;做生意的人,店鋪開張的時候會專門請人擇吉日;連搬家,也要選個適合「入宅」的日子,請灶神,做儀式。更有甚者,為了讓孩子能夠有個好命,甚至還專門選擇好日子來剖腹產。事實上,這種「擇日」的觀念由來已久,人們對小孩的出生日期,是更為看重的。

有關於小孩子出生,這裡面的初一、十五,尤其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五月初五、七月十五最為忌諱。

正月初一,是傳統文化中的春節,是最喜慶的日子。人們勞累了一年,正想在這幾天好好輕鬆一下,玩一下,過個輕鬆愉快的新年。假如這一天有小孩子出生,那麼大人馬上會很緊張、忙碌、甚至還要擔驚受怕。因此 ,古人覺得小孩子在這一天出生的話,長大會妨礙父母,換種說法,這叫「克父母」。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自古便有元宵節賞花燈的習俗,賞燈是一種娛樂活動,假如這時候小孩子出生了,那麼大人肯定是賞不了燈的。由此,古代人就覺得,這個時候出生的孩子,是貪玩的孩子,不服管教的,今後很有可能成為逆子。如果是女孩子的話,那麼就是一個瘋丫頭。並且,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觀念很嚴重,一個瘋丫頭毫無疑問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因此 民間對正月十五出生的女孩子,很多人就狠心拋棄。

還有一個日子,五月初五,有句俗語說,「五月五日,生子不舉」,在全國各地都有這種說法,因為「五」的發音與「父、母」諧音,因此 好多人覺得,這一天出生的孩子會妨害父母,如果是兒子就克父,如果是女兒就克母。甚至一些地方,如山西一帶,好多人覺得整個五月出生的孩子都不吉利,而「五月初五」則更為嚴重。

至於七月十五,很多人都曉得這是傳統文化裡的鬼節。民間有種說法,「七月半,鬼門開」,這一天出生的孩子,易於沾染不乾淨的東西,對父母是大不利的。在山東一帶,甚至有種罵人的話,叫「你是七月十五生的!」

不得不承認,古人對於文化的傳承,有著卓越的貢獻,但與此同時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因此 古人的好多經驗之談,在目前來看都只不過封建的糟粕。就好比今天講的這句俗語,便是典型的封建迷信。因此 ,我們對於老祖宗的話,既要相信,但也不能盲目全信。

當然,我們也要理解古人,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想活下來簡直太難了。當人找不到出路的時候,常常將生活中的不幸,怪罪在這些虛無縹緲的荒誕之言上,來告慰自己,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事實上,像這樣的俗語,好多都已經失傳了,只有農村的一些老人才曉得。當中不乏飽含智慧的經典之作,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向善」、「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等。

要學習這些俗語的智慧,其實最好的辦法便是看書,假如你能認真地去體會書中為人處世的道理,那麼你的人生就會走得更順暢一些。

小俗語,大智慧,是對人世百態的匯總和提煉,縱有危言聳聽之嫌,但也有醍醐灌頂之效,對咱們往後的人生道路也有非常大的啟迪和幫助。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的智慧,口耳相傳的民間智慧、俗語智慧。雖不見於史書,卻深得人心,反映的都是社會的現實。

《乾卦·象傳》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卦·象傳》說: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不就是天之晝夜不息地"運行",人當效法其精神,也要自強不息嗎?

同理,《乾卦·文言》說:"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乾卦之元,之亨,之利,之貞,作為象徵天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則分別代表著仁、禮、義、智。這就是人與自然的相和、相融。

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暗藏著更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

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將《易經》奉為第一經典。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59.9塊錢,就是一場電影的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古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但是古人比較迷信,覺得男孩以及女孩的命運在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甚至流傳出這樣一句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為什麼男不得初一?在古代,初一對於每個月來說都是重要的日子,與十五相互對應。在這個日子裡經常舉辦一些隆重的活動,比如祭祀或者是集市的開市等等。
  • 農村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孩童出生的時日,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但在農村,你還是會聽到一些看似迷信的俗語。比如「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男孩最好不要初一出生,女孩最好不要十五出生。如今看來,這就有點好笑了,但也不是全不可信!古代人,做什麼事都講究挑選黃道吉日,在現代,無論是結婚、開門做生意、還是搬家,都要挑選一個好的日子。
  • 「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是什麼講究?老祖宗的告誡字字珠璣
    古代文明有很多瑰寶,「俗語」就是其中的一個。民間的俗語可不是農民隨口的一句順口溜,而是經過數千年經驗積累總結而成的真理。短短的一兩句話,即順口押韻,又通俗易懂,其中不乏精彩的總結、豐厚的經驗和深刻的道理。俗語是平凡古人總結的哲理,是古代人民驗證的科學,畢竟十句俗語九句真。經常聽村裡的老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男孩不能初一,女孩不能十五出生,這些日子出生的人命不好?
    結果,朋友父母說,有句老話叫:「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初一出生的男孩大多命不好,克母、早亡。這話聽的我都驚呆了啊,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這麼一說,簡直是扯淡啊。在孩子王群裡說起來這個,竟然很多人都表示,她們那也有這個說法,只不過意思不太一樣。關於「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至少有這麼些個版本:1、 古代生孩子風險大,又沒有剖腹產,就會出現寶寶難產、夭折等情況。
  • 農民老話「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這話到底有什麼含義
    那麼接下來,就跟隨小編去了解幾句農村的老話吧,看看你們都是否聽過。第一句,寧可給人停喪,不能給人成雙。在以前的那些年代,農村人民普遍認為,棺材象徵著升官發財,所以在家中的一些老人去世之後,寧願把那一間房屋讓逝去的人在裡面停喪,用來增加福氣,也不願意將那間房留給外來的男女入住,因為這樣的話,其他老人覺得男女入住會減少家裡的福氣,所以說,老一輩人有著很傳統的封建迷信,當然,這句話也存在著一定的封建迷信思想。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的出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時辰決定命格?生孩子還要看這一條件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每天都會收到各個粉絲私信給木蓮媽媽的小問題,昨天有讀者的一條提問吸引到了我:「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是什麼意思?「男怕初一,女怕十五」這句話來自於河南一帶,當地農村流傳的俗語,過去的人們往往根據出生的日期來決定未來的命數,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男孩怕初一生,女孩怕十五生。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快看看你是否符合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快看看你是否符合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民間俗語,俗語呢,是起源於百姓的生活中的,是人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但是有對的,也有不適合現在的。由於封建社會的限制,這些俗語受制於社會的發展,又會有很多的不完美,我們在讀這些俗語的時候呢,也要做到「取其精華」,我們只保留那些在我們如今看來是正確的。我們要講的俗語是「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看起來好像跟生辰有關係啊。在古代,生辰八字是很重要的,在婚配和時候都要看生辰八字看看兩人是否能相配。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其中不乏充滿道理的農村老話和風水俗語,即使放在現在也可以站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還有一些就有點帶有迷信、恐嚇的色彩,之所以寫這個系列不是為了宣傳封建迷信,而是讓大家辨別清楚這些究竟是糟粕還是精華。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俗語就是「屋內添瓦,財走人敗」。
  •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婚嫁慶典,現代人都喜歡燃放煙花爆竹,用來增加喜慶氣氛。其實古人最早燃放鞭炮,和現在人的作法截然不同,那時候是因為家裡日子不好過的人,才會去燃放煙花爆竹,意思是想要把目前的黴運驅散。
  • 俗語「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是什麼意思呢?並非迷信!
    老祖宗給我們留下很多俗語,有很多流傳至今,有的人覺得這些都是迷信,其實不然。能夠跨越時空流傳至今的,都是經歷了時間和歷史的檢驗,有些俗語甚至對我們如今的生活還有很大的借鑑意義,並非迷信!「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蓋房子也是有講究的。由於蓋房子是一件大事,為了有一個好的兆頭,房屋主人在蓋房子、選擇位置的時候,總要請一位高人來選個位置,來指點一番。而高人們做這種事情久了,自然有說服房屋主人的道道,讓主人聽的一愣一愣的。
  • 今日臘月初一,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臘月初一,離過年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老話說得好,「進了臘月門,轉眼就是年」,一進入臘月,人們就已經開始準備過年的年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臘月的到來意味著新年的臨近,但是對於農民來說,臘月的天氣卻決定了未來的天氣變化。
  • 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今年管用嗎?
    臘月初一也剛剛過去,對於一些地方的農村來說,到了臘月也就正式進入了過年的氣氛當中了。家家戶戶也開始進行過年的準備和來年農事的籌備了。在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今年還管用嗎?今天荳子就根據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諺語解析:我們先來簡單地看一下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 的字面意思。
  • 農村老人常說:「陰曆十五搭初一,家裡幹活多注意」什麼意思?
    一,男怕初一,女怕十五在農村老人們常說的「男怕初一」指的是正月裡的初一,並不是每個月的初一。因為在正月初一這天,正是是大過年的閒暇熱鬧日子,如果男孩趕在正月初一生,俗以為是嬰兒性鬧,不讓父母安生,好不容易過年想輕鬆一下,歡樂一下,一生孩子,又很緊張、又繁忙,甚至於還要擔心、害怕、受苦、受累,所以忌諱此時生的孩子,說是長大妨父母,而「女怕十五」說的是十五正是元宵節,因為生了女孩子大人不能觀燈遊賞事小,還擔心女孩生在這個時辰,長大了會貪玩耍,無管教,成為一個「瘋丫頭」,克傷父母。
  •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是什麼意思?為何晚上不能梳頭?
    「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是舊時農村常常可以聽到的一句俗語,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那麼這句俗語是怎麼來的呢?怎麼就會變成晚上不能梳頭,白天不能說夢話呢?這還要從以前農村低矮破舊的房子開始說起,以前的農村窮呀,房子住的是矮平房,窗戶上連玻璃都沒有,只能貼紙。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什麼意思?
    俗語,也就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對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結的句子,這些句子讀起來我們覺得很舒服,但是又不是詩句,或者說有那麼一點詩句的成份在其中。但是,這些俗語的實際意義可是非常大的。有句俗語是「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句話我們乍一看會把「三更子」和「午時辰」當成一種事物或者是什麼怪物之類的東西。但是,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我就來給大家淺顯地說一下吧。如果大家不了解「三更」,那麼一定知道「「三更半夜」」是什麼意思。其實如果這樣就容易理解了,「三更子」就是「在三更半夜生的男子」。
  • 農曆三月初一生的男孩好嗎 臨沂小夥伴不要盲目信命
    中國民間有句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意思是說男人怕初一出生,女人怕十五出生,這則俗語有什麼可信之處嗎?   這是指男的初一得了病不好治,女的十五得了病不好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初一十五,太陽月亮和地球之間的所處的相對位置與其他的時間不同。   它們相互間的引力場變化大,引起地球上的水分的大變化。
  • 農村俗語「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啥意思?今天晴天好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農曆的十月初一。今天還是寒衣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的祭祀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會祭奠掃墓,紀念仙逝的親人,所以又稱為送寒衣。在農村中關於十月初一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晴天好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