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那天,廈門是非常好的天氣,陽光明媚,你可以明顯嗅到了冬天就要過去的味道,那天中午跟家人吃過午飯,閒來無事就拿上裝備想到山上碰碰運氣,先讓大伙兒感受一下當天的天氣,相當適合全身心放鬆~
選的地點是廈門磨鑫山,有廈門的蟻友應該也會比較熟悉,廈門島內基本上沒啥非常稀有的螞蟻,加上剛冬天還沒過,路上基本看不到什麼活物,只有少量的鋪道大頭活動。
當然我還準備秀一下裝備哈哈哈,戰術手套不是用來防止螞蟻叮咬的,而是在走山路的時候手腳並用防止劃傷的,起到一些保護作用,露指的相對靈活,個人比較喜歡。
藏獒鏟是年前買的,可以換鋤頭或者是鏟子,但是實際用起來不夠順手,特別是當鋤頭用的時候,螺口很鬆,反而讓我比較懷念工兵鏟。
另外除了背包放了水和乾糧、漏鬥等不太需要用到的東西以外,還有一個腰腿包,裡面放了兩根離心管(方便發現新後的時候可以隨手拿不用再卸背包了,雖然這個月份根本不會有新後。),腰腿包大口袋裝了裝螞蟻的罐子。腰腿包長這樣:
雙肩背包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普通的Adidas經典款,左右兩個側袋分別放了礦泉水跟手電筒。還有在飄雪那買的吸塵器和裝螞蟻的罐子。還有小毛刷、漏鬥。其實吸塵器應該要放在手電筒的位置,比較方便抓取。
最後說說成果,這趟按照野採來說基本上算是白跑了一趟,爬了3個小時的山,前2小時一隻活的昆蟲都沒看著,但是也算活動了筋骨了吧~最後關頭發現了一隻臭蟻屬的螞蟻,傻傻的爬在樹葉上一動不動。只好在周圍挖了些白蟻當開春飼料就草草撤退了。
現在想起來還十分懷念當年用泥水工具挖螞蟻的時光,用抹灰刀+塑膠袋挖螞蟻,2塊錢一把,經常一次用完就變形了,下次還得買新的。因為之前野採很少拍照片,所以能保留下來的照片很少,也沒啥連續性,今天放出來一些,各位就當圖個樂吧!
抹牆灰的玩意,是不是很高端!
2010年11月份在路邊的一片瓷磚,我已經不記得是啥螞蟻了,不過能把瓷磚整成這樣也是牙口太好了,這邊隆重推薦翻石頭是最簡單省事能找到各種小群落螞蟻的好方法,當然還是要有一些運氣~
2011年在石獅用抹灰刀挖的20後大頭,工蟻只挖了一小部分,在另一個塑膠袋裡。
2011年在三明看到的紅足,可惜的是,找不到它的巢穴,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紅足本尊。
三明某後山發現的山大齒,已經嗝屁了,也沒有找到巢穴。
2012年5月在三明五仙姑,相機沒辦法對焦,樹葉上是螞蟻和卵,這是很奇怪的行為,把卵放到太陽底下曬?違反常識啊!至今沒有弄懂。
2011年9月在山東,看到的應該是一隻針毛,當時我還不懂這種螞蟻叫什麼。
異物鎮樓!2011在沙縣,瓶子裡的小竹葉青,最後與搭檔商量後還是放過了這條小生命。
2010在永安,聽說這玩意能吃?表示從來沒吃過,只記得這貨力氣特大。
歡迎各位蟻友投稿~迫切渴求~
長按二維碼可以給作者打賞咯,聽說調戲作者可以打賞1毛錢啊!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寵物螞蟻
每周三篇,科普更多螞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