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陸沒有全副武裝的一次「臨時」野採
這就是咬傷小陸的紅龍蜈蚣,有15釐米長。
核心提示
說到「野採」這個詞,很多人應該不明白究竟指的是什麼。還記得本報曾經報導過的那個在南寧玩蛇的高中男生小陸嗎?小陸說,他養的很多爬寵是通過「野採」得到的,所謂「野採」,就是在野外採集自己感興趣的小動物。但是,野採可不像郊遊,它更刺激也更危險。近日,小陸向我們介紹了他的野採經歷。
神秘行動
沒摸到看到之前 不知會獲得什麼
登山包、軍靴、蛇鉤、機關籠、鐵棍、小網帶、帳篷、指南針,這些是小陸每次外出野採的時候的必備裝備。什麼地方適合野採呢?小陸家住得比較靠近郊區,附近就有山,有時也會去到伶俐等地方的山林。不過,即使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在野外也不能掉以輕心,有伴是很重要的。
帶小陸進入爬寵圈的是他哥哥,小陸初三時第一次外出野採,也是跟著他哥哥。青蛙、蜘蛛、螳螂、蜈蚣、鳥、蛇、魚、蜥蜴等都是野採時能碰到的。這些小動物,不是看到了就非要帶走,小陸的習慣是拍照留念,能放在手上的就把玩一下。野採的魅力就在於,鳥獸蟲魚大多數不是在你一眼就能看見的地方,它們也會有自己的偽裝,需要你挖泥、掏洞甚至出動獵狗,沒有摸到、看到之前,你永遠不知道你會獲得什麼。
危險經歷
兩次輕微中毒 是被蜈蚣咬的
在野採中,常常會接觸到野生的毒蟲、毒蛇。小陸自詡是個「重口味」之人:「不是毒的我不愛。」但是,小陸至今為止有幾次經歷,是讓他回想起來都要拍拍胸口的。
「如果說第一次野採比較平淡的話,第二次野採差點就要了我的命。」小陸說,那天,他們發現了一個小洞,大家憑經驗認為,這個洞裡一定有些什麼東西。小陸便自告奮勇地去掏那個洞,沒想到,手剛伸進洞內,一條蛇就從洞中躥了出來,衝他的臉去了。也許是蛇沒瞄準,也許是小陸反應快,躲開了;大家定睛一看,居然是一條眼鏡蛇,如果被咬到,後果相當嚴重。上個星期,小陸又差一點歷史重演:晚上去野採時無意間踩到了一條眼鏡蛇,眼鏡蛇出於自衛朝小陸的腳脖子上咬了一口,幸好小陸穿著他的軍靴,又一次免於中毒。
但這個月來,小陸去野採時還是有兩次輕微中毒,都是被紅龍蜈蚣咬的,毒液讓他頭暈、低燒、傷口疼。小陸說,這種小傷經常有,他也積累了一些處理經驗。
知多點
野採防毒小提醒
1.儘量減少皮膚的裸露程度,穿長衣長褲、厚一些的鞋子等。
2.為防止被誤傷,儘量使用蛇鉤、棍等工具去掏洞。
3.如果不知道動物有沒有毒,就不要離得太近,也不要直接用手觸摸。
4.萬一被咬傷,要記住看清楚是被什麼東西所傷,有毒的要儘快排毒、就醫,無毒的則要用酒精、消毒水等清理傷口。
5.可在身上帶水、小刀、酒精、繃帶等,以備不時之需。
6.一個人去野採比較危險,至少兩人以上結伴去,而不至於有中毒危險無人幫助。(當代生活報記者 李望舒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