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語:
1949年在新中國成立前的半個月,楊虎城一家和他們的副官,親密隨從,被殘忍殺害了。
在楊家被害之前,楊虎城一家已被蔣介石軟禁長達12年之久,而他們被殺害的那一天,他們一家被傳喚去到蔣介石位於郊外的一幢隱秘的別墅內,誰承想竟是滅門之災,楊虎城的長子楊拯民由於當時並不在家中,因此逃過一劫,也正因為楊拯民撿回了一條民,才使得曾經的歷史面紗得以被掀開,使真相公之於眾。
一、老年張學良對西安事變,閉口不談
楊拯民成年之後,在為共產黨做統戰工作,所以他一直想方設法地要弄明白,當時遠在美國的張學良會不會回國。在1994年,張學良被蔣介石解除軟禁之後,楊拯民就打算要去拜訪張學良。但不幸的是,楊拯民因故去世,沒能一探真相,因此留下了遺憾,於是,他便將弄清西安事變的真相這項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楊瀚。
楊瀚曾兩次拜訪張學良,後來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楊瀚回憶起小時候張學良經常來家裡和爺爺楊虎城在書房裡交談。他們幾乎能和對方說任何事情,而且還說張學良當時,風度翩翩,說話幽默風趣,而楊虎城自己則十分正經,但也經常被張學良逗得哈哈大笑。所以,楊虎城和張學良可是稱得上是摯友,楊、張兩家的關係也十分親密,是世交。
楊瀚第一次拜訪張學良是在美國,楊瀚和張學良相約在外面見面,彼時張學良已是鮐魚之年,頭髮花白,牙齒都要掉光了。楊瀚震驚於當年那個和自家關係緊密的少將,如今對自己十分冷漠。幾乎不怎麼和自己交談,楊瀚見狀,也開始拘謹起來,只說了句:"我來看你了。"張學良也只是淡淡地道了聲謝。幾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交談。
二、張學良鬆口,真相水落石出?
第二次,楊瀚陪伴張學良在海邊散步,才聽說了或多或少當年的真相。當年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和楊虎城帶頭領著各自手下的兵力,兵諫蔣介石,迫使其抵抗日本,參與抗戰。關於此事的普遍說法都是,本次的兵諫是由張學良和楊虎城聯合引發的。但張,楊誰是背後主謀,民眾們不得而知。甚至當多年以後,楊瀚在海邊詢問張學良這個問題時,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新中國成立後,蔣介石追問張學良,當年的西安事變誰是主謀,張學良公開表示,西安事變是自己的主意,而楊虎城只是附議罷了,但後來在楊瀚的追問之下,張學良又說,西安事變其實是楊虎城的主意,但我卻被當成了擋箭牌。於是楊瀚得出結論,實際上,楊虎城是事件的主謀,這個想法就是楊虎城提出來的,並且也是由他發動的。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當年參加兵諫的軍隊是東北軍呢?楊瀚這麼解釋,"西安事變的重要目的是為了脅迫蔣介石下發抗日命令,至於究竟是誰手下的軍隊抓他都可以,針對的並不是蔣介石本人,所以這個問題不重要,並不能說是誰的兵抓了蔣就是誰的主意。"
三、只有楊虎城遭暗殺,原因為何?
西安事變之後,張,楊二人雖然受到了人民的支持與愛戴,但當時他們效力於國民黨,可他們卻發動事變抵抗國民黨,因此事變之後,等蔣介石感到已無壓力時,便下令把所用參與事變的國民黨人抓起來,其中就包含了張,楊二人。可是為什麼就只有楊虎城在被軟禁十二年後被殺害,張學良卻能在美國頤養天年呢?
原來在他們被軟禁之後,蔣介石曾多次派人到楊虎城府邸勸說他,蔣介石站出來公開表示,西安事變,是由於被人所蒙蔽才做出的無奈之舉,但楊虎城一直不願低頭鬆口。因此而惹怒了蔣介石,才招致殺身之禍。
至於蔣介石為什麼要在新中國成立前半個月殺害楊虎城,外界有多方猜測,最為人所接受且認可的說法是,蔣介石早對楊虎城抱恨於心,但由於政治因素,不得不暫且放下私人仇恨,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在自己的蔣家王朝土崩瓦解,喪失政治權力之前,還是派自己手下毛人鳳將其殺害。
在西安事變之時,蔣介石剛開始並沒有妥協,是楊虎城出面使用了非正常手段,這才迫使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所以蔣介石怎能不對楊虎城抱恨於心?在古代,楊虎城的罪行是犯上之罪,這是殺頭之罪。不僅如此,蔣介石還將自己逃跑時摔傷腰部的錯怪罪於楊虎城,可以說,蔣介石的殺人動機很早就埋下了。
四、中央曾出手營救,為何失敗?
楊瀚還了解到,共產黨方面曾兩次組織營救活動,希望能把被囚禁的楊虎城解救出來。第一次是在1942年,中共中央曾寫了一封信給國民黨,希望國民黨方面可以解除對楊虎城的軟禁。最後一次的營救行動是在1946年,在一次重要的國民黨會議上,主席提出要假釋楊虎城,但是被蔣介石堅決否決。於是,兩次的營救行動都以失敗告終。
結語:
楊虎城和張學良都是愛國人士,儘管他們是處於與共產黨對立的陣營之中,但當日寇來襲時,他們能夠認清局勢,應該要以大局為重,大家都是中國人,在有外敵入侵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才是最明智的選擇。抗日八年,國共兩黨同仇敵愾,擊退日軍,可以說楊,張二人引起的西安事變是偉大的。
可以說西安事變至今都是迷霧重重,有許多的疑點。其中,最令人不解的就是為何蔣介石要在當時迫在眉睫的情況下下令不抵抗日本的侵略。外界對此眾說紛紜,有不少人指出蔣介石是為了自身利益,或者是與日本人有勾結等等神秘原因,這些在後來他的回憶錄裡也只是含糊其辭地糊弄過去了。但是,不論如何,它的結果導向是好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進,每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都有功有過,不論領導者的意圖是什麼,西安事變都具有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