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中介紹,賈詡規勸張繡投降曹操以後,曹操很高興,給賈詡和張繡都封了官,這個時候,曹操讓張繡給劉表寫信,要招安劉表。賈詡說要一文士,孔融推薦了禰衡,然後禰衡就被召見,可是禰衡把曹操和他手下的文武大臣都罵了一遍,被曹操趕著去了荊州。
禰衡作為一個文士,他怎麼就敢當眾辱罵曹操,他憑什麼,他背後有沒有人指使本文就來分析看看,其實有這麼幾種情況,
第一,可能是孔融故意的
曹操讓孔融去招降劉表,孔融知道這是個艱難的任務,推又不好推,去又不能去,所以孔融想了個損招,讓禰衡去,禰衡平時就愛罵罵咧咧,在無意識中已經得罪了孔融,孔融是有德君子,又不好當面說,這次抓住機會,好好的整一整禰衡,最好能夠死在荊州。也算為自己出氣,然後想曹操舉薦了禰衡,也不怕他打擊報復,因為他去了荊州後,能不能回來都是一回事。
第二,可能是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
禰衡有愛罵人的習慣,那麼他的家裡人也都會罵人。因為互相言傳身教。禰衡可能在家裡的時候,跟他老婆大吵一架,腦子衝昏了,正好這個時候,皇帝下詔召見,又不得不來,來了以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忍不住的想要發洩出來,然後就開罵了
第三,可能是為漢獻帝出頭
漢獻帝在當時是曹操的傀儡,但是他確實是一個人,本來自己的國家讓奸賊曹操給霸佔,心裡肯定有些怨恨。漢獻帝利用孔融禰衡的給他講課的機會,說出了自己所想,禰衡作為漢室的臣子有種君辱臣死的氣節,所以他覺得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曹操的不滿,然後就脫衣服開罵了,
第四,可能是賈詡給張繡出氣
賈詡帶著張繡投降曹操以後,曹操給了他們兩個一人一個小官,心裡很不爽,,張繡埋怨賈詡不好,所以借著這個機會,說讓曹操去招降劉表,他料定劉表不會投降,這樣曹操就可以出個醜,替張繡出氣。讓他沒想到的是,在選去荊州人選上,就讓曹操出來個大醜,很解氣。
或許我說的不是很正確,您覺得禰衡辱罵曹操背後的主謀是誰,可以寫在下面一起交流,歡迎關注我的自媒體帳號,陸小雞讀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