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艾瑞巴蒂,歡迎大家繼續鎖定每兩周一期的「平平無奇」,聽英俊又帥氣的吳彥祖給你們講專屬於「小人物」的傳奇故事。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呢,身世可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他的生平,那麼他一定是三國第一噴子。
說到這裡,大家肯定早就想到了這位是誰……能夠獲此殊榮,舍禰衡其誰?
正如我們所知,禰衡就是一把冠絕三國的超級噴壺。然而,這把噴壺除了容量拉滿外加口徑巨大,究竟又有多少真才實學呢?
老規矩,下面開始我們的探究時間。
禰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般縣人 。個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孔融著有《薦禰衡表》,先後事於曹操、劉表,皆因輕慢主君而被遣送。後被劉表送至江夏太守黃祖處,因出言不遜而被殺,時年二十六歲。
先來看禰衡的出場:
融曰:「吾友禰衡,字正平,其才十倍於我。此人宜在帝左右,不但可備行人而已。我當薦之天子。」於是遂上表奏帝。其文曰:「臣聞洪水橫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賢俊。昔世宗繼統,將弘基業;疇諮熙載,群士響臻。陛下睿聖,纂承基緒,遭遇厄運,勞謙日昃;維嶽降神,異人並出。竊見處士平原禰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質貞亮,英才卓躒。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之口,耳所暫聞,不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潛計,安世默識,以衡準之,誠不足怪。
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嫉惡若仇;任座抗行,史魚厲節,殆無以過也。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使衡立朝,必有可觀。飛辯騁詞,溢氣坌湧;解疑釋結,臨敵有餘。昔賈誼求試屬國,詭系單于;終軍欲以長纓,牽制勁越: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近日路粹、嚴象,亦用異才,擢拜臺郎。衡宜與為比。如得龍躍天衢,振翼雲漢,揚聲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門之穆穆。鈞天廣樂,必有奇麗之觀;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激楚、陽阿,至妙之容,掌伎者之所貪;飛兔、腰嫋,絕足奔放,良、樂之所急也。臣等區區,敢不以聞?陛下篤慎取士,必須效試,乞令衡以褐衣召見。如無可觀採,臣等受面欺之罪。」
孔融其人大家當然是耳熟能詳,身為建安七子之一兼孔老夫子後人,那是妥妥的帶文豪。就這樣一位大佬,卻評價禰衡「其才十倍於我」。若不是禰衡真有這個水平,依照文人們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個性,孔融即使有過「讓梨」的前科,也絕不可能有此評價。而再看孔融寫給皇帝的推薦信,只見通篇寫著兩個大字:NB,甚至以欺君之罪來為禰衡擔保……
這麼說吧,如果不是禰衡真的才華卓絕,那麼孔融的腦袋一定被驢開過光。
而作為當時朝政的實際把持者,曹操立刻向禰衡發起了「親切而友好」的會面邀請。
操遂使人召衡至。禮畢,操不命坐。禰衡仰天嘆曰:「天地雖闊,何無一人也!」操曰:「吾手下有數十人,皆當世英雄,何謂無人?」衡曰:「願聞。」操曰:「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機深智遠,雖蕭何、陳平不及也。張遼、許褚、李典、樂進,勇不可當,雖岑彭、馬武不及也。呂虔、滿寵為從事,于禁、徐晃為先鋒;夏侯惇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間福將。安得無人?」
衡笑曰:「公言差矣!此等人物,吾盡識之:荀彧可使弔喪問疾,荀攸可使看墳守墓,程昱可使關門閉戶,郭嘉可使白詞念賦,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牛放馬,樂進可使取狀讀招,李典可使傳書送檄,呂虔可使磨刀鑄劍,滿寵可使飲酒食糟,于禁可使負版築牆,徐晃可使屠豬殺狗;夏侯惇稱為完體將軍,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
操怒曰:「汝有何能?」衡曰:「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上可以致君為堯、舜,下可以配德於孔、顏。豈與俗子共論乎!」時止有張遼在側,掣劍欲斬之。操曰:「吾正少一鼓吏;早晚朝賀宴享,可令禰衡充此職。」衡不推辭,應聲而去。遼曰:「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操曰:「此人素有虛名,遠近所聞。今日殺之,天下必謂我不能容物。彼自以為能,故令為鼓吏以辱之。」
曹操「不命坐」自然是想看看禰衡到底幾斤幾兩,而禰衡啥反應?
遇上這麼個油鹽不進的老陰陽人,連向來沉穩的張遼都氣的準備砍人了。不過大佬畢竟是大佬,曹老闆身為當朝第一權臣,哪會幹這種殺人背鍋的事情?反手就打發禰衡去當宴會鼓吏,崗位JD主要是大宴賓客時在旁邊敲鼓助興,放到現在就和安排北大狀元去村口草臺班子唱戲差不多,堪稱噁心人的極致操作了。
於是,就有了這個震古爍今的名場面:
來日,操於省廳上大宴賓客,令鼓吏撾鼓。舊吏云:「撾鼓必換新衣。」衡穿舊衣而入。遂擊鼓為《漁陽三撾》。音節殊妙,淵淵有金石聲。坐客聽之,莫不慷慨流涕。左右喝曰:「何不更衣!」衡當面脫下舊破衣服,裸體而立,渾身盡露。坐客皆掩面。衡乃徐徐著褲,顏色不變。操叱曰:「廟堂之上,何太無禮?」衡曰:「欺君罔上乃謂無禮。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操曰:「汝為清白,誰為汙濁?」衡曰:「汝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濁也;常懷篡逆,是心濁也!吾乃天下名士,用為鼓吏,是猶陽貨輕仲尼,臧倉毀孟子耳!欲成王霸之業,而如此輕人耶?」
饒是曹老闆再有涵養,吃了這一波臭罵自然也是惱火至極了。無奈禰衡在士林中名聲太大,殺了後患無窮,於是乎又來了一招禍水東引:
衡至荊州,見劉表畢,雖頌德,實譏諷。表不喜,令去江夏見黃祖。或問表曰:「禰衡戲謔主公,何不殺之?」表曰:「禰衡數辱曹操,操不殺者,恐失人望;故令作使於我,欲借我手殺之,使我受害賢之名也。吾今遣去見黃祖,使曹操知我有識。
想來也很好理解,禰衡連當朝第一權臣都不鳥,又怎麼可能對劉表有所恭敬呢?不過劉表可也不是白混的,當場就洞悉了曹老闆的心聲:禰衡要殺,但不能死在我曹孟德的手上。於是又一個反手,就把禰衡送給了脾氣暴躁的武夫黃祖,這樣既不得罪曹操,又宣判了禰衡的死刑:
人報黃祖斬了禰衡,表問其故,對曰:「黃祖與禰衡共飲,皆醉。祖問衡曰:『君在許都有何人物?』衡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除此二人,別無人物。』祖曰:『似我何如?』衡曰:『汝似廟中之神,雖受祭祀,恨無靈驗!』祖大怒曰:「汝以我為土木偶人耶!』遂斬之。衡至死罵不絕口,」劉表聞衡死,亦嗟呀不已,令葬於鸚鵡洲邊。後人有詩嘆曰:「黃祖才非長者儔,禰衡珠碎此江頭。今來鸚鵡洲邊過,惟有無情碧水流。」卻說曹操知禰衡受害,笑曰:「腐儒舌劍,反自殺矣!」
就這樣,因為愛逞口舌之快,大才子禰衡的職業生涯還沒開始就結束了,時年僅僅26歲,還沒我吳彥祖大呢。
而在正史之中,禰衡的能力比演義中還要誇張。據《後漢書》中記載,「劉表及荊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賓禮之,文章言議,非衡不定。」這簡直就是CTO的待遇了。無奈這位老鐵還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想來也很好理解,即使在包容性極強的現代,恃才傲物也絕對是個沒朋友注孤生的臭毛病。若是生在當今,這位鐵汁或許還可以搞搞文學創作、科研項目等等,相對不那麼需求溝通能力的職業,然後邊工作邊成長,可偏偏這位老鐵生在戰爭年代……
那個,情商可真是個好東西……
而在《三國殺》中,恃才傲物的禰衡,正是一個能力超強的武將。他可以憑藉他出眾的才華,發動「狂才」連續抽牌秀翻全場;也可以倚仗他卓絕的口才,發動「舌劍」棄置對方手牌,打亂對手的部署。
只可惜,這老鐵明明有著極強的能力,卻把自己活成了一部鮮活的反面教材……
能力再逆天,可也千萬別拿嘴臭當個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