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真才實學的人必定具備的幾種素質:有真才實學不會嫉賢妒能;有真才實學不會畏懼自己的才學沒有別人高;有真才實學必定有高遠的心境;有真才實學必定有海納百川寬闊的胸懷;有真才實學首先要道德高深;有真才實學一定要對自己和外在事物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
不具備這些素質的人,或者說言行與這些素質背道而馳的人必定是卑劣之徒。如果一個時代這樣的卑劣之徒充斥著整個社會環境,那麼這就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樣的時代會小人得志,會有太多的賢人遭小人之害,社會風氣會每況愈下,社會環境中再也看不到風清氣正的朗朗乾坤,取而代之的是歪風邪氣瀰漫的惡劣氣候。在這樣的環境中會有越來越多的志士仁人選擇放棄這個現實社會,他們會選擇迴避現實的苦害,以一種避世悠閒的態度對待這個時代,那麼現實俗世中就只剩下那些卑劣之徒在那裡耍弄著無才無德的手段,在那裡以骯髒汙穢的心思和想法與自己的同類共同把人間俗世搞得越來越不堪入目令人厭煩。
請問:如果你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你怎麼會嫉妒有德有才的人呢?因為你自己就是有德有才的人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和與自己同樣德才兼備的人在一起共事應該是再愉快不過的事情了,怎麼還會相互嫉妒呢?!如果情況正相反,你是一個品行和德才都很低劣的人,那麼你一定會擔心有德有才的人在某些方面勝過你。因此你就起了嫉賢妒能之心,因此小人害人之心在心底萌芽,最後付諸行動,坑害賢能之士的卑劣勾當最終害人害己。
請問:如果你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你怎麼會擔心別人的才學勝過自己呢?因為當你掌握了真正的才學,你就會明白:天下的學問浩如煙海,一個人終其一生只能學得滄海一粟。不同的學問家有各自不同的擅長領域。那麼各抒己見,各有所長是必定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妄自菲薄的認為自己在所有領域獨佔鰲頭,因為那是不能的事情。所謂的真才實學就在於廣博加精深,有廣泛的興趣愛好並有獨到精深的專長。這樣的人他們的思想和學識是平等的,相互之間是可以取長補短的。因此他們之間不會存在什麼誰擔心誰比自己強,誰小看誰的問題。這才是有真才實學的人相聚在一起的狀態。如果有人是品行卑劣之徒,他是萬萬做不到這樣的狀態的。他會以「面子」和虛榮心做為自己立身之本,一切弄虛作假的行為都會大行其道。這樣的人是可笑的和可憐的。
請問:如果你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你在擁有學識的同時是否要具備心境、胸懷、道德和思維呢?答案必定是肯定的。因為這四個方面的素質是一個人掌握高深的學識必備的條件。在現實社會,有很多無才無德的卑劣之徒,他們自身沒有讓人信服才學,所以他們就利用旁門左道來壓制甚至是迫害賢能之人,致使社會環境烏煙瘴氣。最終賢能的人看透了他們的斑斑劣跡,選擇放棄這個俗世,悠悠閒閒的過自己的生活。因此再也沒有德才兼備的人為了這個俗世貢獻自己的學識,推動社會的進步,只留無恥之徒在這個俗世興風作浪。可以說是害人不利己,最終的結局是令人惋惜的。
如果某個人擔心別人比自己強,擔心別人勝過自己,只能證明一件事:這個人對自己根本沒有信心,也就是說這個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一切的禍根就在於人們的心靈到底是用虛偽和虛假填充的,還是用真實和實力充滿的?一虛一實,就是人間俗世萬千表象的根源所在。但願人們能夠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用心去對待自己和外在的世界,不要讓虛假和骯髒的名利佔滿了自己的心靈。因為那樣的話不光自己的人生會黯然失色,這個俗世也會變得令人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