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三國:另類視角解讀三國演義人物陣營變化_有數_澎湃新聞-The...

2021-01-11 澎湃新聞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三國演義》為我們展示出了一幅波瀾壯闊亂世英雄爭天下的歷史畫面,故事情節隨著幾大人物陣營的演變緊緊抓牢看客眼球。那麼隨著時間推移,三國人物陣營是怎樣變化的呢?狗熊會根據《三國演義》原著電子版漢語文本,應用文本分析、關聯規則挖掘和社區探測技術,從數據角度分析三國各個時期的人物陣營情況。

數據說明

1、本案例數據來源於《三國演義》原著電子版和《三國演義》人物總表,人物總表說明如下:

(1) 人名總表中包含1152人。

(2) 不包含「單于」、「督郵」、「山神」、「梨樹神」、「師婆」等不確切指代某一個人的人名。

(3) 收集了人物的姓名、字號和別稱。有些人物的字號,雖史書上有記載,但在《三國演義》中未提及,不列入此表。

表1 《三國演義》部分人物表

2、對每一自然段出場人物進行統計

根據人物總表中的姓名、字號、別稱,統計每一自然段中出現的人物。例如,某自然段中提到「曹操」或「孟德」或「阿瞞」,均認為「曹操」在該段出場。有兩種情況需要特殊說明:

首先,根據作者用詞習慣,若某一自然段中用某人物的「名」代替該人物,則上一自然段中提到過此人。例如:

「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卓出入宮庭,略無忌憚…」

「…『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發大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汝欲為篡逆耶?』卓視之,乃荊州刺史丁原也…」

處理方法為:如果第i自然段出現了人物x,則在第i+1自然段需對人物x的「名」進行匹配,並以此遞歸。

其次是特殊人物的處理。例如:「張飛」和「張翼」。為了準確地統計此二人的出場頻次,將「張翼德」統一替換為「張飛」。再如:兩個「馬忠」。一個來自吳國,一個來自蜀國,並非羅老筆誤,三國時期確實存在兩個「馬忠」。由於二人出場時間不同,遂將第八十五回之前的「馬忠」替換為「馬忠(吳)」,第八十六回之後的「馬忠」替換為「馬忠(蜀)」。

3、把原著一百二十回,根據故事情節劃分為八個部分。

描述分析

1、人物出場次數

圖1 《三國演義》中人物出場段落數的頻數直方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三國演義》的三大男主角為曹操、劉備和諸葛亮,他們擁有極其複雜的人物關係,於整套書中出場次數最多。重要配角有很多,如關羽、趙雲、孫權、張飛、司馬懿、袁紹等人物,他們出場次數也相當多,配合三大男主角演義,為小說增添故事性和藝術性。毛宗崗稱三國有「三絕」: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奸絕-曹操,均屬於前四號人物。由此圖還能看出,《三國演義》主要講述了男人之間的故事。

2、親密二人組、三人組

Apriori算法是一種關聯規則挖掘方法,最早被應用於購物籃分析。在本案例中,Apriori算法用於準確並快速地發現多次在同一自然段中出現的二人組和三人組,並統計這些人物組合的共同出場頻次。應用Apriori算法挖掘出的「親密二人組」和「親密三人組」如下:

表2 親密二人組

經典故事和相關人物: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劉備),白帝城託孤(劉備、諸葛亮),鞭打督郵(劉備、張飛),火燒新野(趙雲、諸葛亮),千裡走單騎(關羽、劉備),赤壁之戰(曹操、諸葛亮)。

表3 親密三人組

《三國演義》故事情節圍繞曹操、劉備、諸葛亮三大男主角展開。由於蜀魏兩大陣營的戰爭較多,三男主經常一起登場。涉及到曹操、關羽、劉備三人的經典故事有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掛印封金、千裡走單騎等;涉及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經典故事有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古城相會等。

3、三國人物關係網絡

圖2 《三國演義》全文人物關係網絡(僅顯示度大於100人物)

網絡中的節點代表三國人物,邊的粗細正比於兩個人物共同出場的段落數。某節點的度即網絡上與該節點相連接的節點數量。某人物的度就是和他一起出場過的人物數。為了可視化方便,左圖僅展示了《三國演義》全文人物關係網絡中度大於100的人物及其相互關係。該網絡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後文將通過社區探測算法挖掘網絡上潛在的人物陣營。

4、人物在網絡上的重要性

本案例用節點的度來刻畫三國人物的重要性。如圖:

圖3 《三國演義》全文人物網絡度排序

從度的排序可以看出,最重要的三個人物仍然是曹操、劉備和諸葛亮。

曹操結束割據局面,統一北方,打擊匈奴、烏桓、羌等少數民族對中原的入侵。「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詐又坦率忠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 ——易中天評曹操

劉備慧眼識才,建立了蜀國,使漢朝劉氏香火延續四十多年。「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陳壽評劉備

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促進巴蜀地區經濟恢復和發展,是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後出師表》

各階段人物陣營探測

第一階段: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朝廷腐敗、邊疆戰事、沉重賦稅使貧苦農民揭竿而起,為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揭開了序幕,更為三國分立種下遠因。黃巾起義時期主要劃分為七大陣營,分別以劉備、封諝、朱儁、蹇碩、張讓、曹節、張舉為各陣營核心。其中,規模最大的陣營是以劉備為核心的,起義後劉備討伐黃巾軍有功,混得一官半職。

圖4 黃巾起義階段人物陣營探測

第二階段:董卓之亂

董卓之亂發生在東漢中平六年(189年),董卓率兵進入洛陽,廢少帝,立劉協為帝,自為相國獨攬朝政。次年,袁紹討伐董卓,董卓敗,西遷前大肆燒掠,後被殺。此為三國亂世之開端。漢淪喪於董卓,曹操、袁紹等諸侯紛爭,郭汜、何進等亂世豪傑,孫堅、劉備等英雄輩出。董卓之亂,亂,亂,亂!其中,規模最大的陣營以曹操為核心。這一時期,曹操招精兵,伐董卓,嶄露頭角,逐鹿天下。董卓之亂是曹操霸業的序幕。

圖5 董卓之亂階段人物陣營探測

第三階段: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河南中牟東北)展開戰略決戰,曹操以少勝多,擊潰袁軍主力。曹操是官渡之戰的核心。袁紹及其武將謀士在曹操陣營中相愛相殺。劉備及其下屬流竄與兩方之間,本想借臺唱戲,結果意外頻出只得匆忙跳河。此時的孫策,隔岸吃瓜觀虎鬥。此戰是曹袁兩家爭奪北方霸權的轉折點,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圖6 官渡之戰階段人物陣營探測

第四階段: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軍的戰役,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一部分。這一時期,大概就是兩個農民劉備、孫權鬥曹操這個地主吧!此次戰役,曹操成功浪費一個賽點,失去了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孫劉雙方實力迅速壯大,三分天下雛形形成,三足鼎立已為大勢所趨。

圖7 赤壁之戰階段人物陣營探測

第五階段:三足鼎立

三足鼎立是指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羅老把這一時期的筆墨都留給了以劉備和曹操為核心的蜀漢和曹魏兩大陣營。問題是,孫權為什麼會被劃分到了蜀漢陣營?這說明,三足鼎立時期的主要矛盾,產生在曹魏陣營和蜀漢陣營之間。也就是說,劉備扛起了鬥地主的大旗!經常在一起的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敵人,如馬超被劃分到曹魏陣營。

圖8 三足鼎立階段人物陣營探測

第六階段:吳蜀之爭

吳蜀之戰的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孫吳之間爭奪荊州的重要戰役,蜀漢慘敗,永遠失去荊州。此時陣營核心多為吳蜀之英雄豪傑,如韓當、諸葛亮、關羽、關興等;曹丕羽翼已豐,成為陣營核心。這一時期,關興隨先主劉備一起伐吳,諸葛亮持反對意見,孫劉兩敗俱傷,曹丕本可趁機滅蜀卻進攻東吳,從而缺錯失了統一全國的大好機會。

圖9 吳蜀之爭階段人物陣營探測

第七階段: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是諸葛亮恢復與吳聯盟、平定南中後,曾六次從祁山出兵攻魏。諸葛亮必然是這一時期的最關鍵人物。諸葛亮六出祁山長達七年之久,雖苦心籌謀,奈何國力不濟,師勞而功微。「孔明六出祁山前,願以只手將天補;何期歷數到此終,長星半夜落山塢!」

圖10 六出祁山階段人物陣營探測

第八階段:三國歸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蜀漢滅亡,公元265年司馬炎為相國、晉王,同年十二月代魏稱帝,滅蜀漢,公元280年滅東吳,三國歸晉。三國歸晉不應該司馬懿為核心嗎?為什麼會是諸葛亮?由此看來,我們的直覺可能都錯了!諸葛臥龍英魂尚在,冥冥之中也阻礙著司馬家族統一的進程。

圖11 三國歸晉階段人物陣營探測

接下來,介紹一下三大男主角的陣營變化。

曹操於董卓之亂後盡顯雄才偉略,官渡之戰以少勝多,壯大了以自己為核心的陣營,赤壁之戰戰敗,自此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劉備於黃巾起義後嶄露頭角,赤壁之戰中實力迅速壯大,形成以自己為核心的一大陣營,此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吳蜀之爭損失慘重,此後形成以諸葛亮為核心人物的陣營。

諸葛亮於赤壁之戰階段出山,而後在蜀漢為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去世後接替劉備統領蜀漢陣營,為蜀漢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研究結論

總結一下,《三國演義》人物陣營的劃分主要告訴我們四個道理:

第一、亂世出英雄;

第二、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第三、敵人也可以很親密;

第四、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相關術語/參考文獻:

1、網絡上人物親密度

親密度:定義兩個不同人物之間的親密度為他們同時出場的自然段數,也稱共現數。

自信度:每個人物的自信度定義為該人物出場自然段數除以所有人物平均出場自然段數。

由親密度和自信度構造出人物之間親密度矩陣。有了親密度矩陣,就可以對三國人物進行陣營探測了。後文將針對每一階段計算親密度矩陣。

2、Affinity Propagation算法

Affinity Propagation(以下簡稱AP)是一種聚類算法,它根據樣本點之間的相似度進行聚類,不需要事先確定類數,而是根據輸入的調節參數來調整類數,同時能夠給出每一類的代表點(或中心點)。

AP算法在本案例中用於三國人物網絡的社區探測(Community Detection),發現各階段人物陣營劃分以及各陣營的核心人物。把親密度矩陣作為相似度矩陣即可。

參考文獻:Brendan J Frey & Delbert Dueck (2007). Clustering by Passing Messages Between Data Points. Science, 315(5814) ,972-976.

3、Apriori算法

參考文獻:Agrawal, R., Mannila, H., Srikant, R., Toivonen, H. and Verkamo, A. I. (1995). Fast discovery of association rules, Advances i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AAAI/MIT Press, Cambridge, MA.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輕鬆了解歷史的5種書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輕鬆了解歷史的5種書 2020-11-2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三國演義》經典,吸引人眼球的是故事還是人物?還是說兩者皆是
    《三國演義》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部作品為什麼能夠名列四大名著之一這是有原因的,書中所刻畫的人物雖然繁多,可是卻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色,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講一件,在三國演義的故事當中,會給自己帶來什麼。
  • 李逵如果到了《三國演義》裡,他的武力能排第幾?
    說起《三國演義》裡的武將,大家就一定會想到那個著名的「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許九姜維」的排行。在大家熟悉的《三國志》系列遊戲裡,呂布的武力一定是最高的,後面緊跟著的關、張、趙數值也可圈可點。曹魏陣營中,擔當武力魁首的則是曹老闆的兩位親衛隊長典韋和許褚。
  • 羅貫中《三國演義》人物命名拾趣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吳.蜀.魏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全書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 羅貫中《三國演義》足足虛構了一百多個人物,哪些出乎我們意料?
    編一些人物出來不就行了,既能體現某些武將(絕大部分都是蜀國的武將)的勇武,又不用擔心改變歷史事件,關鍵是看著過癮啊,我想編多少編多少!那咱們看看羅貫中到底在《三國演義》中虛構了多少人物呢?很多很多......下面我一一向您介紹。
  • 「三國二十四名將」之評說
    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三國24名將這二十四人當中,不屬於魏蜀吳陣營的就有呂布、顏良、文丑,張繡是後來降的曹操,雖然曹操沒殺他,但是曹丕沒有曹操的度量,據說曾經指著張繡的鼻子罵過,然後張繡憂憤而死,所以把張繡也排除在魏國陣營之外(竊以為只能說曹丕的度量小,其實張繡是間接幫了他的忙,如果曹昂不死的話,接任魏王的八成是曹昂,那就沒有曹丕什麼事了)。
  • 是和《三國演義》中說的一樣嗎?
    除了中國,另外三國都已泯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作為世界僅存的文明古國,中國相比於其他國家,更是擁有更加悠遠歷史文化底蘊。從夏商周到元明清,中國的封建社會歷經多個朝代和時代的演變。而其中,雖然三國時期在朝代變更表裡只佔了短短90多年,但其歷史故事、傳說確是流傳範圍最廣,人們最為津津樂道。
  • 美食紀錄片的「三國時代」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如果說《風味人間》和《舌尖上的中國》都是精緻原旨主義,區別僅在「人本位」和「食本味」。那麼《人生一串》的出現,則使美食紀錄片進入了「凡俗覺醒時代」。既講美食也說故事,只不過店子或許就在你家樓下。在大紀錄片進入「三國混戰」時,短視頻的入侵顯得姍姍來遲。
  • 在三國歷史上,關羽沒有「溫酒斬華雄」,那麼斬華雄的到底是誰?
    此時各個王侯將相也開始有了改朝換代的狼子野心,群雄逐鹿,各路英雄紛紛摩拳擦掌,選擇陣營。三國之中,有三個結拜兄弟——張飛、關羽、劉備,此三人十分有名氣,而關羽的名聲更是裡面最好的。在《三國演義》之中,最早讓關羽名聲在外的,當屬「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了。東漢時期,董卓曾經把控了朝政,在朝中做出許多無道之事,引起了關東軍閥聯合討伐。
  • 濟寧日報社融媒體建設暨《甏視頻·三國談》專欄50期座談會召開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發展,兩微一端迅速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新聞逐漸開始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現,文字記者編輯正在轉型為全媒體記者,他們拍視頻、當編導、自己出鏡、剪輯,憑藉從業的積累和敏感性,找到與讀者的契合點,提供深度的內容。濟寧晚報也在轉變與堅守中適應著新媒體形式的變化。
  • 趙雲和關羽如果是敵對陣營,兩人對上了,誰將斬對方於馬下
    導讀:趙雲和關羽如果是敵對陣營,兩人對上了,誰將斬對方於馬下趙雲和關羽都是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之一,各自在《三國演義》中都是戰績輝煌。單挑幾乎未有敗績。關羽因為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從桃園三結義開始,一直跟隨劉備徵戰三國。與劉備關係匪淺,所以關羽在多人中的威望也是最大的。趙雲功勞也不小,在長坂坡救得後主劉嬋,為劉備保存了後代。兩人的威名在三國中不相上下,趙雲和關羽如果是敵對陣營,兩人對上了,誰將斬對方於馬下?在《三國演義》中,關羽非常高傲,能被他放在眼裡的人,也只有那麼幾個,都是當世頂尖之人。
  • 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09-08 0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眼睛也會騙人
  • 兩大相似點證明,白馬銀槍高思繼的故事,很可能參考這位三國名將
    按照不少人的觀點,《殘唐五代演義》的作者,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但實際上,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這一點,起碼老樂個人不太認同這一說法。然而,傳統歷史演義小說中,有很多相互借鑑的內容,比如,殘唐中有一位被譽為第三高手的白馬銀槍高思繼,作為歷史真實人物的他,在小說中的故事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但很多內容都是杜撰出來的,而這些故事的參考原型,很可能就是《三國演義》中的一位名將。
  • 三國文化在日本很受歡迎,柯南和fate系列是典型代表
    這裡一共有4集,而在這裡出現了一個叫諸伏高明的警官,這個警官的名字的來源,是因為這個名字和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的名字日文發音是十分相似的,所以青山剛昌,就取了一個這個名字的警官,其實不止青山剛昌,日本很多的動畫中都有三國有關的東西。
  • 睡不著|命懸一線_有戲_澎湃新聞-The Paper
    睡不著|命懸一線 清涵 2016-09-07 22:00 來源:澎湃新聞
  • 《三國演義》中出現在四個人物身上的靈異事件,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盤點三國演義中的四大靈異事件,每一個都堪稱匪夷所思至今未解。 第一件靈異事件發生在孫堅身上,孫堅藏匿玉璽的事情,想必對三國稍有了解的人都是知道的,但孫堅錯就錯在不應該信口開河立下毒誓
  • 「三國殺」卡牌遊戲將推英文版
    新華網北京8月16日電(記者杜傑 郭沛然)當一千多年前的三國之爭風起雲湧之時
  • 他是三國時代的「平頭哥」,不畏強敵,勇於挑戰,永不屈服
    呂布是三國時代的天下第一勇士,坐下赤兔火龍駒,掌中方天畫戟,橫行沙場,所向披靡;關羽是三國時代斬殺名將最多的猛人,「威震華夏」,青龍偃月刀下英魂無數。這兩位的戰鬥力可謂強悍無匹,罕逢敵手。大家都知道,在蜀漢陣營中,與呂布交鋒次數最多的是張飛,一共打了四次。
  • ...網開設「新聞人追夢新時代」專欄 唐緒軍黃楚新解讀新媒體藍皮書
    傳媒每周熱聞第431期:中國記協網開設"新聞人追夢新時代"專欄 唐緒軍黃楚新解讀新媒體藍皮書--傳媒--人民網▇中國記協網開設"新聞人追夢新時代"專欄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將迎來第20個中國記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