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從開創性的NASA數據確認了50顆新行星

2020-09-05 一葉知秋1806

機器學習為從可能的行星瞄準中發現有意義提供了希望。

我們的尋星望遠鏡在工作中表現出色,以至於它們已經將數千個可能的行星定位在太陽系之外。這意味著科學家必須篩選大量數據以找出什麼是真正的星球,什麼是偽裝者。

英國沃裡克大學的大衛·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領導的研究小組研究出了如何利用人工智慧來處理一些繁重的行星確認工作,從而為天文學家提供了一種新工具來幫助驗證遙遠的世界。

像NASA的「過渡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這樣的望遠鏡會尋找亮度的明顯下降,以表明某物正在通過恆星。有時這是行星,有時是小故障,小行星,塵埃或雙星系統的怪癖。

研究團隊創建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並使用來自NASA退役的克卜勒任務的已確認行星和假陽性數據對它進行了訓練。然後,他們也從克卜勒數據中輕鬆地分析了一組未經確認的行星候選者。首先,人工智慧系統從那一堆中確認了50顆行星。

阿姆斯特朗周二在沃裡克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 「我們開發的算法使我們可以跨越50個候選行星進行行星驗證,將其升級為真實行星。」 驗證行星可以幫助科學家將資源引導到太空中有趣的地方,而不會浪費時間在「假」行星上。

使用這種方法確認行星的能力是向前邁出的一步。科學家一直在使用機器學習對候選人進行排名。「我們現在不必說出哪些候選者更可能是行星,而是可以說出確切的統計可能性是什麼。如果候選者的誤報率小於1%,它就被認為是經過驗證的行星。」阿姆斯特朗。

該技術有望篩選出TESS和ESA計劃中的PLATO任務等項目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僅TESS的主要任務便發現了 66名新系外行星和2100名候選人。

阿姆斯特朗說:「我們仍然必須花時間訓練算法,但是一旦完成,將其應用於未來的候選人變得容易得多。」 「您還可以結合新發現來逐步改進它。」


相關焦點

  • 歷史性突破:AI系統利用NASA老數據確認50顆新行星
    據外媒報導,我們的行星搜尋望遠鏡已經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它們的工作,它們已經確定了太陽系外數千個可能的行星位置。不過這意味著科學家們必須篩選大量的數據以確定哪些是真正的行星、哪些什麼是假扮的行星。由英國華威大學的David Armstrong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研究出如何利用人工智慧(AI)來處理一些繁重的行星確認工作,這給天文學家提供了一個幫助確認遙遠世界的新工具。
  • 歷史性突破:AI系統利用NASA老數據確認50顆新行星
    據外媒報導,我們的行星搜尋望遠鏡已經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它們的工作,它們已經確定了太陽系外數千個可能的行星位置。
  • AI首次「淘寶」宇宙:從NASA舊數據中確認50顆新行星
    可喜的是,英國華威大學已研究出一套計算機學習算法,可利用人工智慧(AI)來處理一些繁重的行星確認工作,毫無疑問,這給天文學家提供了一個有效減負、提升效率的新工具。該研究小組由天文學家戴維·阿姆斯特朗領導,他們通過創建計算機學習算法,讓AI對大量「候選行星」進行觀測。
  • 人工智慧的勝利!英國科學家從NASA老數據中發現50顆新行星
    英國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識別出了50顆新行星,標誌著天文學技術迎來重大突破。英國科學家從老數據中發現50顆新行星來自沃裡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天文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建立了一個計算機學習算法,來挖掘包含有數千個潛在行星的NASA老數據。
  • 突破性:AI從舊NASA數據中識別出50顆新行星
    英國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發現了50個新行星,這標誌著天文學的技術突破。研究團隊通過讓算法處理由美國宇航局現已退休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訓練,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深空進行了9年的全球狩獵任務。一旦該算法學會了準確地將真實的行星與假陽性的行星分開,它就可以用於分析尚未得到確認的舊數據集,這是找到50個系外行星的地方。
  • AI從舊數據中識別出50顆新行星
    來源:科技日報延伸閱讀AI從舊數據中識別出50顆新行星近日,由英國華威大學的大衛·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從NASA的舊數據中識別出該團隊已通過這一工具對一批潛在行星進行了識別,並從這些天體中確認出了50個新的行星。該研究的論文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天文學家有2種方法可以用來探測系外行星。一種是徑向速度方法,它用來監測恆星是否有行星引力引起的小反運動。第二種是更敏感的技術, 也是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和克卜勒採用的技術, 它主要依靠宿主星的亮度變化。
  • 50顆!AI用NASA老數據確認大批新行星;小豬佩奇?馬斯克展示「AI豬」|圖靈周報
    01 歷史性突破:AI系統利用NASA老數據確認50顆新行星天文學家戴維·阿姆斯特朗領導的研究小組,創建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該算法可以利用已經確認的行星數據和NASA之前的克卜勒任務的誤報數據對其進行訓練
  • 人工智慧剛剛通過瀏覽NASA數據確認了50個行星的存在
    該算法背後的團隊來自華威大學,向其提供了龐大的數據集,這些數據集來自美國宇航局現已退休的克卜勒任務和2018年發射的過渡系外行星測量衛星。 科學家們希望他們的研究能夠為未來的行星驗證技術鋪平道路。當前的用於發現和確認其他行星存在的技術很容易受到噪聲,背景中物體的幹擾甚至相機誤差的影響。
  • 該AI剛剛在龐大的NASA數據集中發現了50個新行星
    一種算法已經確認,存在世界上第50個新行星,用於天文學的機器學習。新系統旨在將這些誤報與對真實行星的觀測分開。[閱讀: 您可以變得更環保的4種簡單的方法 ]研究人員在克卜勒收集的兩個已確認行星和假陽性樣本上對該算法進行了訓練,該樣本 在TESS於2018年4月發射後幾個月就被美國宇航局退役。經過訓練,他們將該算法應用於另一個未經確認的行星候選數據集。
  • 天文學家使用人工智慧算法確認了50顆新系外行星
    該算法旨在區分現實世界和望遠鏡數據中的假陽性,確認了總共50個系外行星,範圍從海王星大小的天然氣巨人到小於地球的外星球。其中一個數據集由已經確認的行星組成,另一個數據集由已知的誤報組成。任何可能性小於百分之一的假陽性的系外行星都歸類為已確認。David Armstrong博士說:「就行星驗證而言,以前沒有人使用過機器學習技術。機器學習曾用於對行星候選者進行排名,但從未在概率框架中使用過,這才是真正驗證行星的必要條件。」
  • AI 從 NASA 的舊數據裡識別出 50 顆新行星
    >英國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 AI 從 NASA 的舊數據裡識別出50 顆新行星。華威大學的天文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構建了一個機器學習算法,用 NASA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訓練,一旦算法學會區分真實行星和假陽性,他們將其用於分析尚未證實的舊數據集,識別了 50 顆新的系外行星
  • AI從舊數據中識別出50顆新行星 該研究的論文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
    近日,由英國華威大學的大衛·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從NASA的舊數據中識別出系外行星——即太陽系外的行星。該團隊已通過這一工具對一批潛在行星進行了識別,並從這些天體中確認出了50個新的行星。
  • 50顆!AI確認大批新行星;馬斯克展示「AI豬」|圖靈周報
    01 歷史性突破:AI系統利用NASA老數據確認50顆新行星天文學家戴維·阿姆斯特朗領導的研究小組,創建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該算法可以利用已經確認的行星數據和NASA之前的克卜勒任務的誤報數據對其進行訓練,在訓練完畢之後,研究團隊讓該AI分析一組來自克卜勒的未經證實的候選行星數據
  • AI 找星星,發現了50顆
    他們確認了50顆系外行星的存在,從海王星大小的氣體巨行星到比地球還小的巖石世界,無所不包。方法是,計算出每個行星的成為候選星球的概率。歷史上天文學家一般相信在太陽系以外存在著其它行星,然而它們的普遍程度和性質則是一個謎。
  • 新機器學習算法確認50顆系外行星
    2020-08-27 04:57:03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已用其確認了50顆系外行星。這是天文學家首次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分析潛在行星樣本,並確定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假」或假陽性,從而計算出每顆候選行星為一顆真正行星的概率。最新研究結果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該研究還首次對此類行星驗證技術進行了大規模比較。
  • 英國科學家開發機器學習新算法 已用其確認50顆系外行星
    新機器學習算法確認50顆系外行星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已用其確認了50顆系外行星。這是天文學家首次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分析潛在行星樣本,並確定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假」或假陽性,從而計算出每顆候選行星為一顆真正行星的概率。最新研究結果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該研究還首次對此類行星驗證技術進行了大規模比較。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結論為未來使用多種驗證技術(包括他們的機器學習算法)統計並確認系外行星的發現提供了堅實基礎。
  • NASA克卜勒任務與谷歌人工智慧發現新太陽系?
    然而第八顆行星只在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上發現了軌道,所以不知道更遠的地方,包括如果還有更小的世界有待發現。行星被證明是正確的相對大小,但不是正確的軌道尺度。圖片版權:NASA/Ames Research Center/Wendy Stenzel上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重磅消息:克卜勒任務——歷史上最偉大的行星探測任務與谷歌的人工智慧合作有了一個開創性的新發現。
  • 已確認比鄰星的第二顆行星
    2016年,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一顆圍繞比鄰星運行的行星,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Centauri b)。就在幾天之前,天文學家宣布確認比鄰星恆星擁有第二顆行星比鄰星c(Proxima Centauri c)。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擁有三顆恆星,比鄰星是其中最小且離我們最近的一顆。
  • 行星「大爆炸」:克卜勒宣布發現715顆新行星!
    天文學家從克卜勒望遠鏡留下的數據中,一次性確認發現了715顆新的外星行星!圖片來源:NASA(文/Phil Plait)在2月26日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參與克卜勒項目的天文學家宣布了一系列堪稱重大的新發現: 他們在300顆恆星周圍,確認了715顆新的外星行星。 這些行星中有95%個頭比海王星小。 大約100顆新行星,大小與地球相當! 有4顆新行星,位於各自恆星的宜居帶內。
  • NASA「行星獵人」完成主要任務 發現66顆新系外行星
    在拍攝這幅巨大拼圖的過程中,TESS發現了66顆新的系外行星(即太陽系之外的世界)以及天文學家正在努力確認的近2100顆「候選」系外行星。位於美國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的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的TESS項目科學家帕特麗夏·博伊德說:「TESS正在產生大量高質量的觀測結果,為廣泛的科學論題提供寶貴的數據。」她說:「在進入擴展任務之際,TESS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