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破「新冠人造」假說:病毒專有特性無法在實驗室獲得

2021-01-21 虎嗅APP



隨著科學家研究的不斷深入,新冠病毒的諸多陰謀論當中,絕大多數已經被證偽。


不過,圍繞病毒的來源,其最初來源是否為實驗室,還不是人類主動創造的「病毒武器」,目前爭議極大。


外國人士因為疫情首先爆發於武漢而歸咎於距離「原爆點」華南海鮮市場不遠的武漢病毒所,近日中國方面轉而指責病毒是從美軍去年關閉的一個病毒實驗室裡逃出來,被美軍帶到武漢的。


一篇3月17日發布在學術期刊《自然-醫學》上的通訊文章,引用、匯總和確認了最近以來多個權威專家團隊的研究。這篇文章,再次為病毒的「人造」假說進行了有力駁斥。


這篇文章指出,新冠病毒不可能通過實驗室操作相關的SARS類冠狀病毒而出現。


文章作者認為,新冠病毒「人造」的假說,缺乏可靠的研究依據,而且在科學上根本行不通。


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與人類細胞受體結合的能力,比已知的最優結合方式更低。如果新冠病毒是人工進行基因編輯的結果,更有效的方式應該是使用已知的乙型冠狀病毒作為藍本。


而且,新冠病毒獨有的一些基因特性,更可能在人畜共患或者人傳人的過程中發生,不可能在培養皿中發生。


這篇通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 Kristian Anderson,享譽世界的綜合性醫學研究和教育機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副教授。


受體酶結合機制低效


冠狀病毒得名於其表面大量的棘突蛋白,看起來很像皇冠。棘突蛋白也是新冠病毒和人體細胞結合的所在地。


棘突蛋白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在和人體細胞結合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第一個特徵是受體結合域


在新冠病毒的基因組中,有一段負責棘突蛋白,而在這一段上還有一小段,負責的是受體結合域。你可以理解為,棘突蛋白就是病毒抓住人體細胞的「觸手」,而受體結合域,就是「觸手」上的「鉤」。



受體結合域上有六個殘基,在棘突蛋白和人體細胞上的 ACE2 受體酶結合過程中扮演關鍵作用。但是,在新冠病毒的這六個殘基當中,有五個和 SARS 類冠狀病毒,以及2003年在亞洲流行的非典病毒不同。


研究人員發現,儘管新冠病毒和受體結合的親和力不錯,仍然不是最佳的。SARS 冠狀病毒和人體細胞的親和力比新冠病毒更佳,結合機制更好,並且這些信息都是已知的。



用外行話來說,在新冠病毒棘突蛋白上發生的突變,並沒有幫助病毒更好地和人體細胞進行結合。


一種極為可能的情況是:新冠病毒和人體細胞的結合機制是自然選擇,而非「人造」的結果。因為如果有人想要用基因編輯的方式製造出新冠病毒,他完全可以採用已知的,親和力更好的結合機制,而不是寄希望於結果不穩定的變異。


分子結構更接近動物冠狀病毒


文章作者進一步指出,新冠病毒棘突蛋白的第二個特性,是多鹼基弗林蛋白裂解位——更具體來說,是這個裂解位所引發的獨特效果。


你可以把這個裂解位理解為病毒的「刀」:棘突蛋白可以在抓住人體細胞之後,可以打開一個缺口,進行注入、融合等工作。如果沒有它的存在,病毒也只是被掛在細胞上,很難有效入侵。


在不同病毒的基因中,裂解位的差異能夠決定病毒的感染性和宿主範圍——比方說宿主是人,還是動物,還是可以人畜共患。


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的多鹼基對弗林蛋白裂解位,能夠使用弗林等其他蛋白,切開受體細胞。接下來,病毒注入的基因包括了一段脯氨酸,計算機分析指出,這個過程能夠在細胞的切口側翼形成一種 O-連接的糖基。


目前還沒有研究能夠發現這種機制的具體目的,但文章作者認為它有可能為關鍵殘基形成一層保護傘,起到逃避免疫系統的功效。


這一基因特性只在新冠病毒上具有,在其他 SARS 類冠狀病毒上都沒有出現。


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網站指出,如果有人想要製造出一個新的冠狀病毒作為病原體,他完全可以在已知致病性更強的冠狀病毒的骨幹上進行「開發」。


但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新冠病毒,其骨幹和已知高致病性的人類冠狀病毒都不太像,而是和在蝙蝠和穿山甲身上發現的冠狀病毒更為接近。



幾種可能的新冠病毒起源論


文章作者指出,新冠病毒的上述兩個基因特性,包括受體結合域的變異和病毒骨幹的明顯差異,排除了實驗室操縱作為新冠病毒潛在來源的可能性。


作者提出了兩種可以合理解釋新冠病毒起源的可能性,且兩種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1)人畜共患發生之前,在動物宿主中的自然選擇;2)人畜共患發生之後,在人類宿主中的自然選擇


第一種可能性:


已經有多項研究證明,大量早期確診病例都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考慮到這一點,市場中有可能存在新冠病毒的動物宿主。鑑於新冠病毒和蝙蝠 SARS 類冠狀病毒在基因譜系上的相似性高達96%,蝙蝠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祖病毒的儲存宿主。


也就是說,蝙蝠有可能是這個病毒在傳染到人之前的漫長過程中,攜帶病毒版本最早,時間最長的動物宿主。


在廣東省發現的走私馬來亞穿山甲體內,雲南大學團隊發現了和新冠病毒較為相似的冠狀病毒,在受體結合域的六個關鍵殘基上更是完全相同。



如果要說來自蝙蝠和穿山甲的病毒,是新冠病毒的直接祖病毒——目前沒有研究能夠證明這種說法。


不過,文章作者認為,從新冠病毒具備的受體結合域變異和多鹼基對弗林蛋白裂解位這兩大基因特性來看,最有可能的動物中間宿主,其種群密度應該非常高,才能允許病毒的變異有效率地發生。


因為如果密度不夠的話,用外行話來說,病毒很有可能變異就把自己己變死、變沒了。


第二種可能性:


也有可能是一個祖病毒從動物身上跳到了人類,在人傳人的適應過程中才獲得了前述的基因特性。


關於受體結合域的變異,作者認為,既然在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上發現了這一特性,同理也可以認為同樣的變異也在人身上發生過。


關於多鹼基對弗林蛋白裂解位,來自金銀潭醫院和愛丁堡大學的兩個不同的研究,共同指向一種可能性:也即在更早的時期裡,沒有裂解位特性的新冠病毒跳到了人身上的事件發生過足夠多次,然後在有限的人傳人過程中變異出了這一特性。


同樣的情況在中東呼吸綜合症上就發生過。


從實驗室中逃脫有可能嗎?


針對其它 SARS 類冠狀病毒的研究中,在實驗室細胞培養的過程中,曾經記錄到了受體結合域變異。但是,前面提到在穿山甲體內的冠狀病毒上發現了幾乎一致的受體結合域——它更容易解釋病毒是在宿主內得到了上述特性,而不是在實驗室的培養皿裡。


作者進一步指出,新的多鹼基對裂解位,此前只在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長期傳播中發現過。這一情況同樣指明新冠病毒實驗室培養的說法是缺乏依據的。


並且,如果要在實驗室中或者動物身上培養新冠病毒,還要讓它同時獲得受體結合域和新的多鹼基對裂解位,需要非常複雜的實驗環境。比如。需要一個和當前新冠病毒相似度極高的祖病毒,必須在含有 ACE2 受體酶的培養皿或動物環境中進行不間斷的、成功的複製培養。


最重要的是,新冠病毒在結合時產生 O-連接糖基,是不可能在培養皿中實現的,因為它需要活體動物的免疫系統的存在才可能發生。



相關焦點

  • 再破「新冠人造」假說:病毒專有特性無法在實驗室獲得-虎嗅網
    這篇文章,再次為病毒的「人造」假說進行了有力駁斥。這篇文章指出,新冠病毒不可能通過實驗室操作相關的SARS類冠狀病毒而出現。文章作者認為,新冠病毒「人造」的假說,缺乏可靠的研究依據,而且在科學上根本行不通。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與人類細胞受體結合的能力,比已知的最優結合方式更低。
  • 新冠病毒並非實驗室產物!自然子刊發文:有兩種自然選擇假說
    然而,關鍵的是,這些研究尚無法區分陽性血清反應是由於先前感染了SARS-CoV、新冠病毒或其他冠狀病毒所致。作者們認為,應該進行進一步的回顧性血清學研究,以確定之前人類在不同地理區域接觸過新冠病毒的程度。實驗室有意或無意洩露了新冠病毒的可能?
  • ...新冠病毒「非人造」,川普卻還賣力炒作「新冠源於武漢實驗室...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儘管美國國家情報局都承認同意科學界的廣泛共識:新冠病毒不是人造的,也未經過基因改造,川普卻依舊賣力炒作「新冠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的謠言。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辦公室在官方網站上發布聲明稱,情報界同意科學界的廣泛共識,即新冠病毒不是人造的,也未經過基因改造。 但在稍晚時候的白宮,川普卻依舊堅持對外宣稱,他有證據認為新冠病毒與中國武漢的實驗室有關。 當天在被記者問及是否有看到過任何證據讓他高度相信武漢病毒研究所是新冠病毒的來源時,川普稱:「是的,我有(看到過)。」
  • 新冠病毒是人造病毒的洩漏?新謠言錯在哪裡?
    科學家在嚴苛的安全條件下研究的結果,是為了證明野生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很有可能積累突變而再次獲得感染人類的能力。諷刺的是,這項本應受到足夠重視的研究不僅沒能阻止新的疫情,反而在新疫情中被陰謀論者曲解為「洩露病毒」的元兇。
  • 新冠病毒是實驗室造出來的嗎?科技還沒有那麼發達!
    很多關於新冠病毒的流言傳播於世界,其中很多人認為新冠病毒是實驗室造出來的,用來搞病毒戰的。一些美國人認為病毒是中國實驗室造的,一些中國人又認為是美國實驗室造的。兩家都找出了一些看似合理的證據。是不是真的呢?大家還是出門戴口罩,聽我慢慢嘮吧!
  • 美情報界:認同廣泛科學共識 新冠病毒非人造
    新華社華盛頓4月30日電(記者孫丁 徐劍梅)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4月30日發表聲明說,美國情報界認同廣泛科學共識,新冠病毒非人造或經過基因修改。4月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一處「免下車」新冠病毒檢測站的工作人員在取樣本。
  • 法國病毒學專家:「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法國病毒學領域權威迪迪埃·拉烏爾 教授多年來致力於傳染病、微生物以及病毒的研究,在他看來,所謂「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說法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而中國在防控疫情方面取得的成效,與一些西方國家形成鮮明對比,值得肯定和讚賞。
  • CCTV:所謂新冠病毒是人造的錯誤言論助長了極端政治人物的甩鍋
    德國專家再次駁斥了新冠病毒人造論。德國柏林沙裡泰大學醫院病毒學教授克裡斯蒂安·德羅斯滕12日再次駁斥了「新冠病毒人造論」。法國病毒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耶有關人造病毒的說法「純屬一派胡言」。以及我們在歐洲所做的研究均表明蝙蝠攜帶的毒和現在的新冠病毒
  • 世衛組織確定新冠病毒來源於自然!專家:即使全世界最好的實驗室也...
    該研究稱,這種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並非實驗室合成,而是自然產生的。「新冠病毒不可能通過實驗室操作相關的SARS-CoV樣冠狀病毒而出現。」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並不具有「之前使用的病毒主幹結構」,因此並非人類創造,可能是一種在蝙蝠體內發現的病毒和另一種穿山甲攜帶的病毒結合發展而成。研究人員呼籲,從動物來源獲得相關的病毒序列,將是揭示病毒起源的最可靠的方法。獲得有關新冠病毒的更多遺傳和功能數據,包括動物研究——也將有所幫助。
  • 史衛峰團隊《細胞》子刊發表論文:為駁斥「新冠病毒人造」陰謀論...
    外界一直在爭論導致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SARS-CoV-2病毒的來源,儘管研究人員認為蝙蝠最有可能是SARS-CoV-2的自然宿主,但這種病毒的起源仍不清楚。「自從SARS-CoV-2被發現以來,許多毫無根據的言論聲稱該病毒來源於實驗室。」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所長、資深作者史衛峰說,「特別是,有人提出S1/S2插入是非常不尋常的,可能是實驗室操縱的跡象。我們的論文非常清楚地表明,這些事件在野生動物中是自然發生的。這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證明SARS-CoV-2並非實驗室洩露。」
  • 多國專家再駁「新冠病毒實驗室起源論」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新冠疫情在全球繼續蔓延。近來,一些美國官員又在散布「新冠病毒起源於武漢實驗室」的讕言,為自身抗疫不力「甩鍋」。多國專家駁斥了這一說法。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主任湯姆·英格爾斯比日前對媒體說:「我的判斷仍然是,新冠病毒符合自然起源。」
  • 外行 再論「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是"自然"的還是"人造"的?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而非「行政"問題。理應由「科學家"回答,而不是「政客"胡說"。如同一棵柳樹上長出桃子,究竟是自然進化的結果,還是人為嫁接的結果?
  • 新冠病毒「非人造」再添力證!美國《當代生物學》文章稱其自然發生
    ◎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新冠病毒源於自然,「非人造」再添力證!這個病毒在基因組1ab區域與新型冠狀病毒親緣關係最近。最重要的是,與新型冠狀病毒類似,RmYN02在病毒刺突蛋白的S1和S2亞基連接處有數個胺基酸插入。研究人員表示,雖然RmYN02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祖先,但RmYN02的發現表明這些看似不尋常的插入事件實際在冠狀病毒進化過程中可以自然發生。「自從新型冠狀病毒被發現以來,許多毫無根據的言論聲稱該病毒來源於實驗室。」
  • 美國官員「甩鍋」,美英瑞等國專家再駁「新冠病毒實驗室起源論」
    新冠疫情在全球繼續蔓延。近來,一些美國官員又在散布「新冠病毒起源於武漢實驗室」的讕言,為自身抗疫不力「甩鍋」。多國專家駁斥了這一說法。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主任湯姆·英格爾斯比日前對媒體說:「我的判斷仍然是,新冠病毒符合自然起源。」
  • 新冠病毒起源「陰謀」滿天飛,讓我們來扒一扒這個事
    近日,俄羅斯衛生部網站上發布的一份《新冠狀病毒預防、診斷和治療》文件提到,「新冠病毒是一種由蝙蝠的冠狀病毒與未知來源的冠狀病毒重新綜合組成的病毒。」那麼,新冠病毒是不是人工製造或人為重組的病毒呢?讓我們追溯下面的故事。
  • 你相信新冠病毒是人造的嗎?勸你先別下結論,當心被打臉!
    而實驗的進行地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實驗室,由第一作者Vineet D. Menachery負責執行。 論調二 2年前新冠病毒已經被發現? 新冠病毒是怎麼出現的?為什麼會感染人類?
  • 超級計算機「看」新冠疫情,進一步觀察緩激肽假說
    根據該小組的發現,新冠病毒感染通常開始於病毒通過鼻腔中的ACE2受體進入人體時(已知病毒針對的受體在鼻腔中大量存在)。然後病毒進入體內,進入ACE2也存在的其他部位的細胞:腸道、腎臟和心臟。這至少可能解釋了部分疾病的心臟和胃腸道症狀。
  •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
    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開展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日益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漢一實驗室的可能,並稱研製目的並非是生化武器,而是為了彰顯中國在應對病毒的能力已不遜色於美國。然而,眾多科學研究者相繼指出了這一判斷的不實和漏洞,並通過最新研究進一步強調了該病毒起源於自然。
  • 美國CDC的實驗室出現汙染!拖了全美新冠病毒檢測工作的後腿
    簡單來說,就是美國CDC的實驗室出現了汙染問題,拖了全美新冠病毒檢測工作的後腿。 國內官媒也跟蹤報導了此事件: 關於美國CDC試劑盒的缺陷問題,早在一個半月以前外媒就曾報導過。當地時間3月1日,美媒AXios報導:新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實驗室可能已經被汙染。
  • 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當地時間 9 月 25 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這是加拿大政府首次正式承認已經發生第二撥新冠疫情。進入 9 月份以來,加拿大的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迅速增加,在此之前,已經有些省的政府認為發生了第二撥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