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大小的氣體流來源是這個

2020-12-06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300,000光年長的麥哲倫星流是我們銀河系周圍的拱形氣體雲。它太黯淡,無法直接研究,因此天文學家通過尋找遙遠的類星體來探測它。

  天文學家在2018年3月23日表示,他們現在已經證實了我們銀河系周圍的巨大氣體雲的來源。這個氣體雲被稱為麥哲倫星流。它的星系尺寸為300,000光年,而我們銀河系的直徑是10萬光年。麥哲倫星流似乎遠離大小麥哲倫星雲,那是繞銀河系旋轉的眾多矮星系中的兩個。

  麥哲倫星流來源於哪些星雲? 現在,通過仔細觀察氣體的化學組成,天文學家說他們有信心宣稱麥哲倫星流的一個被稱為主臂的分支,來源於小麥哲倫星雲。

  根據這項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的研究,大麥哲倫星雲的引力把星流從它的小夥伴那裡拉了出來。

  麥哲倫星流中的氣體很難直接研究,因為它黯淡無光。追尋氣體來源的天文學家並不直接觀測氣體。相反,他們瞄準位於麥哲倫星流後面的遙遠類星體。當類星體的光穿透氣體時,氣體中的微量元素吸收了類星體光的特定波長。該團隊利用類星體光的光譜分析揭示了氣體雲中的化學豐度。測量結果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宇宙起源光譜儀以及西維吉尼亞州綠岸望遠鏡的光譜儀。

  麥哲倫星流是一種微弱而瀰漫的氣體雲

  天文學家在1965年第一次觀測到了麥哲倫星流。在1974年,天文學家首先將它與麥哲倫星雲聯繫起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個氣體流把麥哲倫星雲與銀河系連接在一起,它比我們的銀河系年輕,只有10到20億年。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說,關於麥哲倫星流的知識將幫助天文學家改進他們的模型,以說明大小麥哲倫星雲如何繞我們的銀河系運行。研究者表示:"我們仍然不知道銀河系是如何形成的。 有如此大量的氣體圍繞銀河系周圍,我們仍然不知道它的起源。知道它來自哪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包括我們的銀河系在內的星系如何形成。"

  從南半球,麥哲倫星雲出現在天空中,成為銀河系星空軌跡的模糊分支。儘管它包含有數億個太陽的質量,但仍然無法直接用眼睛看到。

  從南半球觀測到的大小麥哲倫星雲

  天文學家說這種氣體可能有會進入我們的星系,並引發新的恆星形成。

相關焦點

  • 20萬光年外,巨大氣體流環繞銀河系!質量是太陽的10億倍
    有這些氣體雲十分靠近大小麥哲倫星系,並且化學結構也和後者相似,所以很多科學家相信,它就是從麥哲倫星系中被銀河系的引力拖出來的,因此也被命名為麥哲倫星流。據觀測,麥哲倫星流和銀河系的平均距離大約是20萬光年,相當於銀河系的直徑。不過,最讓科學家震驚的是,這條麥哲倫星流的質量非常巨大,達到了太陽的10億倍。
  • 仙女座星系有巨大氣體光環
    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繪製出了仙女座星系周圍環繞的巨大氣體光環。仙女座是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這張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地圖顯示,圍繞這個螺旋星系的等離子體(帶電氣體)光環向著銀河系方向延伸約130萬光年(約為距銀河系距離的一半),在某些方向則高達200萬光年。
  • 「曲線救國」測星系氣體密度—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家探測到黑洞周邊氣體響應的突變信號「複合時標」法成功獲取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周邊電離氣體密度
  • 英媒:仙女座星系有一個巨大的氣體光環
    英媒稱,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繪製出了仙女座星系——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周圍環繞的巨大氣體光環。據英國《焦點》雜誌網站9月6日報導,這張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地圖顯示,圍繞這個螺旋星系的等離子體(帶電氣體)光環向著銀河系方向延伸約130萬光年(約為距銀河系距離的一半),在某些方向則高達200萬光年。報導稱,這個光環是看不見的,但研究人員說,如果可見的話,其寬度將是北鬥星的3倍左右,從而將成為夜空中最大的特徵。
  • 宇宙星系大小排名,銀河系只是滄海一粟
    在良好的觀測環境下,三角座星系能以肉眼直接看見。    三角座星系相對於天空平面略微傾斜,所以其旋臂、氣體雲、明亮的恆星都能很好的呈現在面前。    M33位置靠近仙女座星系,在這兩個星系的觀星人,彼此都可以看見天空上有個非常壯觀的螺旋星系。
  • 《天體物理學雜誌》:仙女星系氣體「光暈」與銀河系氣體「光暈」發生碰撞
    「光暈」與銀河系氣體「光暈」發生碰撞(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已經繪製出了銀河系附近星系仙女星系的一個巨大的隱形區域。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詳細描述了仙女星系氣體「光暈」的大小和結構--並發現它已經在出現宇宙碰撞之前,與銀河系的氣體「光暈」發生碰撞。
  • 星系的邊界在哪裡?
    除去氣體,這團暗暈中存在諸多恆星、星團及較小質量的衛星星系等天體。廣義上,星系的邊界應被定義為包含這些天體的一個合適的距離。但我們無法直接觀測暗物質,對這團暗暈邊界的定義往往較為模糊且需要依賴於理論模型。
  • 銀河系黑洞的強烈閃光照亮了遠在我們星系之外的氣體星雲
    他們向我們星系的更遠處看去,發現黑洞的亮光強到照亮了銀河系旁的兩個著名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LMC)和它的伴星,小麥哲倫星雲(SMC)。因此產生的爆發將熾熱的紫外線輻射錐體發射到星系的上方與下方,並由此到達太空更遠的地方。從銀河系南極噴出的輻射錐照亮了一個巨大的稱為麥哲倫流(Magellanic Stream)的巨大帶狀氣體結構。這道閃光照亮了部分氣流,通過剝離原子中的電子,電離了其中的氫(這足以形成1億個太陽)。圖解:一股不尋常的氣流橫跨天際,一直延伸到麥哲倫星雲,這就是麥哲倫流。
  • 銀河系黑洞的強烈閃光照亮了遠在我們星系之外的氣體星雲
    因此產生的爆發將熾熱的紫外線輻射錐體發射到星系的上方與下方,並由此到達太空更遠的地方。從銀河系南極噴出的輻射錐照亮了一個巨大的稱為麥哲倫流(Magellanic Stream)的巨大帶狀氣體結構。這道閃光照亮了部分氣流,通過剝離原子中的電子,電離了其中的氫(這足以形成1億個太陽)。
  • 宇宙射線正在「撕裂」大麥哲倫星系
    來源:新浪科技大麥哲倫雲是距銀河系最近的星系之一。圖為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的VISTA望遠鏡拍攝的大麥哲倫雲照片。這些射線在擊中大麥哲倫雲中的任意一團氣體雲後,會逐個擊中氣體雲中的各個分子,在釋放部分動能的同時,使氣體溫度激增。氣體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後,大麥哲倫雲的引力便不足以將其留在星系中,因此這些熾熱的氣體便會向外逃逸。麥哲倫星流不過,這一過程並不會發生得那麼快。
  • 英媒:仙女座星系有一個巨大的氣體光環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繪製出了仙女座星系——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周圍環繞的巨大氣體光環。據英國《焦點》雜誌網站9月6日報導,這張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地圖顯示,圍繞這個螺旋星系的等離子體(帶電氣體)光環向著銀河系方向延伸約130萬光年(約為距銀河系距離的一半),在某些方向則長達200萬光年。報導稱,這個光環是看不見的,但研究人員說,如果可見的話,其寬度將是北鬥星的3倍左右,從而將成為夜空中最大的特徵。
  • 人馬座星流 有了第一張3D畫像
    星系「拉麵條」的傑作「人馬座星流是由無數顆恆星構成的『星帶』,散布於人馬座矮星系的前方和後方,就像這個星系向前吐出的火焰、在後遺留的尾巴。」李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銀河系和人馬座矮星系可能都形成於100多億年以前。
  • 銀河系在已知宇宙星系大小排名中只是滄海一粟
    在良好的觀測環境下,三角座星系能以肉眼直接看見。        三角座星系相對於天空平面略微傾斜,所以其旋臂、氣體雲、明亮的恆星都能很好的呈現在面前。        M33位置靠近仙女座星系,在這兩個星系的觀星人,彼此都可以看見天空上有個非常壯觀的螺旋星系。
  • 從地球質量大小到超級星系團質量大小
    本報北京9月3日電(記者齊芳)3日凌晨出版的科學期刊《自然》發表了一項由我國科學家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理論發現:科學家們利用中國和歐洲的超級計算機,採用一項全新的多重放大模擬技術,在當前標準宇宙學模型下,首次模擬出從最小的類似地球質量大小,到具有最大質量的超級星系團的暗暈內部結構的清晰圖像,跨越了20個數量級。研究認為,宇宙中物質成分的約85%是暗物質。
  • 宇宙全尺度暗暈什麼樣 從地球質量大小到超級星系團質量大小
    來源:光明日報本報北京9月3日電(記者齊芳)3日凌晨出版的科學期刊《自然》發表了一項由我國科學家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理論發現:科學家們利用中國和歐洲的超級計算機,採用一項全新的多重放大模擬技術,在當前標準宇宙學模型下,首次模擬出從最小的類似地球質量大小,到具有最大質量的超級星系團的暗暈內部結構的清晰圖像,跨越了20個數量級。
  • 用蜘蛛網結構的氣體流困住6個星系,10億個太陽質量黑洞神秘力量
    黑洞是宇宙間一種密度極大的天體,黑洞有像離地球最近的麒麟座恆星級小黑洞,也有像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這樣的星系超大質量黑洞,最近歐洲南方天文臺通過望遠鏡就發現在宇宙深處有一個約10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通過類似蜘蛛結構的氣體牢牢控制這附近的6個星系,刷新了天文界對於黑洞的認知。
  • 宇宙幽靈——被困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宇宙氣體蜘蛛網中的星系
    在天文學家的幫助下ESO氏超大型望遠鏡天文學家發現了六個星系圍繞著一個超大質量的星系,ESO的VLT的新觀測揭示了圍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幾個星系,所有這些星系都躺在一個宇宙的「蜘蛛網」中,氣體的體積是銀河系的300多倍。
  • 宇宙黑洞十大不可思議事件:超級黑洞電子流
    這是距離地球7億光年之遙的RX J1242-11星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曾將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撕裂。黑洞重心牽引力使這顆恆星延伸,實際上只有大約百分之一的恆星被黑洞所吞噬。恆星其他部分通過交互動能被拋入星系之中。
  • 8000萬光年外星爆星系產生劇烈星系颶風
    整個視場大小約為3度。 北京時間9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近期拍攝到一張壯觀的圖像,顯示一個充斥恆星新生區域的星系正向外產生劇烈星系颶風。 這一星爆星系編號為NGC 4666,距離地球8000萬光年,是一個孕育新生恆星的溫床。
  • 黑洞吞噬恆星「吐出」行星質量大小氣體團塊穿行星系間
    ▲當一個黑洞吞噬一顆恆星,它會同時將一團行星質量大小的氣體物質「嘔吐」出來,這些氣體團會在星系內部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