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基因"真的是可以遺傳的嗎?

2021-03-05 清華大學出版社

我個人有一大愛好,一般我不告訴別人,就是喜歡看臺灣的電視劇《萌學園》。

這部電視劇講的是發生在一所魔法學校的故事,有點像是《哈利·波特》和《蓋裡甘的島》(或者《憨豆先生》)的合成版。

故事的女主角烏克娜娜發現自己的父親是個黑魔法師,就逃學了,理由是「我有暗黑基因!」

照這種說法,烏克娜娜倒是提出了一個不錯的問題,即邪惡可以遺傳嗎?

 

XYY 型男性:是不是好鬥的超級男?(答曰:不是)

 

邪惡的產生,更準確地說是反社會行為的出現,有一個特定的遺傳因素。這一觀點於20世紀60年代首次被提出,當時在一些攜帶兩條Y染色體的男性體內發現了這一遺傳因素(他們是XYY型男性,正常的男性則是XY型)。

根據早期研究的記載,攜帶這種罕見遺傳性狀的人(每1000名男性中只有一例)最開始在囚犯中發現,而且不是偶然發現的。

1970年,美國科學促進協會的主席建議消滅社會上這些危險好鬥的超級男性,如果孕婦懷的胎兒攜帶了兩條Y染色體,那麼應該被強制墮胎。

後續的研究表明,雖然兩條Y染色體跟智力低下有關係,但是跟攻擊性和違法行為之間似乎並沒有明確的聯繫。然而攜帶兩條Y染色體的男性就是危險人物,這一觀點在大多數文學作品中根深蒂固。

 

儘管在犯罪行為中發現遺傳因素的研究不太順利,但基因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一點倒是眾所周知的,其中就包括人的行為,所以幾乎沒人會懷疑基因會以某種方式影響違反道德的行為。

然而,基因從來都不是確定性的,而且從來不會單獨發揮作用。因此現在的研究往往著眼於基因突變和其他社會因素如何共同影響反社會行為。

例如,研究發現血清素轉運蛋白基因的一種變體會讓人出現攻擊和掠奪心理,在弱勢環境中成長的兒童往往具備這一心理特徵。

圖源:網絡

編輯:祁蕊


《 基因啟迪 》

作者:[美]任博文(Brian Winston Ring)著

周慧君 楊巧 譯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人文清華」講壇是清華大學於2016年初開啟的大型活動,遍邀當代人文大家,闡述經典學說、獨特思考和重大發現,致力於構建一個人文思想持續發聲的公共空間,推動人文日新、社會進步。 本書匯集2016年「人文清華」講壇演講稿七篇,包括文學家格非、國學家陳來、社會學家李強、倫理學家萬俊人、歷史學家彭林、思想史家汪暉等清華人文學者,和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等,並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知名主持人張小琴女士對以上人士的精彩訪談。公眾演講呈現各位學者長期研究積累的人文成就和思想成果,深度訪談全面反映學者的成長經歷和學術經歷,使讀者不僅知其學術之所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歡迎各位愛書的朋友


踴躍在文末點讚及留言


我們將不定期選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費贈送一本圖書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科學家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摘除一種產生透明生物的色素基因,產生了基因變化的魷魚胚胎。研究小組使用 CRISPR-Cas9來"去除" Doryteuthis pealeii中的基因,從而消除眼睛和皮膚細胞中的顏色。
  • 獨領風騷,中國"人造月亮"光明喜人。面對自然規律,是利是弊?
    再次,"人造月亮"該有多大?這絕對是人們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至於說這個"人造月亮"有多大還真的不好說:其一、該設計團隊和該研製單位都沒有說明;其二、這種核心機密,笨想一下,哪個團隊和國家會透漏核心機密呢?
  • 令人驚嘆的遺傳密碼
    遺傳基因是很厲害的!
  • 溫哥華公園裡的那麼多"野兔",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那這些兔子是從哪兒來的呢?溫哥華公園管理局(簡稱VPB)表示,兔子和公園有一段歷史故事。VPB生物學家Nick Page說,這些兔子已經在公園生活了15年之久。起初,一些養了寵物兔子的人不想再養了,就把兔子放到這裡讓它們"回歸大自然"。傑裡科沙灘公園是溫哥華市第二大公園,市民們經常在此野餐、放風箏,曬日光浴或遊泳戲水。
  • 中國科考馬裡亞納海溝再獲新突破,"海鬥一號"首次完成萬米潛。
    另外,據說馬裡亞納深海處的壓強,可以直接把人壓爆!還有就是馬裡亞納海溝深度可達1萬米,那1萬米深的海水,它是液態的?還是固態的呢?真可謂一連串的問號,一連串的好奇。美國的強大和發達絕不是空穴來風,在深海探測器上就足可以說明這個問題。比如"阿爾文號"載人深潛器,它從1964年開始啟用直到退役,在長達46年裡共下潛了4637次,共把9270人次的科學家安全地送到了深海海底。另外,這艘深潛器的最大功勞是1977年在東太平洋科考時,發現了深海熱液和「黑煙囪」,並發現了周圍的「熱液生物群」。
  • 中科院2nm晶片研究突破瓶頸獲得成功,"無芯"之痛將為期不遠。
    因為,美國和他的一些所謂"鐵哥們",就是用這把"鹽"來擦抹我們這處已經受傷的傷口,也正因為我們的晶片研發落後,才讓這痛很難癒合。由此可以看出,晶片雖小,它被稱為電子產品的心臟卻是沒有絲毫的誇張,它的功能如同人類的大腦一樣重要那更是不必細說。當今世界,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晶片的主要消費大國而且是市場份額巨大。據統計,每年中國用於購買晶片的資金大約為為3000億左右,特別是2018年中國的晶片市場已經超過了4000億美元。然而,在這種繁華的背後卻難以掩飾國人的無"芯"之痛。
  • 添了這對雙胞胎女兒,一瞬間張杰的評論開始"炸"了!
    家人禮物準備了嗎?下面Costco,Superstore全部3折起!2月1日但對於謝娜張杰這對小夫妻來說卻是終生難忘的▼長按下圖二維碼,後"識別圖中二維碼"可直接進入"家園商城",或(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搶購區)
  • 你了解國家基因庫嗎?本文將帶你近距離接觸!
    你了解國家基因庫嗎?本文將帶你近距離接觸!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7-28 09:58:00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國家基因庫一直都非常神秘。
  • [喜訊] 強烈祝賀藍旗魚品牌創始人"藍狼"成功路亞真正的"藍旗魚」!
    以下是中國國慶當天,"藍狼"發自澳大利亞聖誕島的實戰情報。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精彩圖文附後,歡迎品讀!原本計劃三五年之內和朋友一起去美國拖釣馬林魚,怎麼都沒有想到會在澳洲聖誕島遇上了,竟然會釣起來,這樣的裝備會釣起來,船老大說,POPPING玩十年都未必遇的到馬林,畢竟在海洋裡密度太低了,遇到它真的是非常幸運,而且成功的避開了它的喙,前導線絲毫沒有磨到,著鉤位置非常好,上顎的前部![老人與海]中,那條巨大的馬林讓鯊魚啃剩了骨頭。
  • 上帝真的要放棄美國嗎?
    一些弟兄姐妹感嘆:上帝真的要放棄美國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了解上帝的品性和行事風格著手,即從研讀祂給我們的家書《聖經》著手。我們的神是慈愛的,同時也是聖潔的。看看以色列幾千年的歷史,她雖是神耶和華眼中的瞳仁,可耶和華對犯罪後的以色列的懲罰也是最嚴厲的。
  • "北境"就是在加國?《權力的遊戲》中的鐵王座在加拿大小鎮被發現!
    當然,她也沒忘記將收穫的福利與粉絲們共享,這位貼心的女士將王座所在具體方位告訴了大家,讓他們去拍照留念。Birgit告訴大家,要想找到鐵王座,就在52號公路上行駛到距離滕不勒嶺以南20公裡的地區,路過Core Lodge路上的Peace River煤礦岔道,往前再開1公裡,右側會出現一個出口,王座就在那裡。
  • 嫦娥四號在探索"秘境中的秘境"時,在月球的背面究竟看到什麼?
    記得阿波羅8號的太空人William Anders在飛過月球背面時,這樣形容他看到的景象:"月球的背面,看起來就像是我家孩子們玩了一段時間的沙堆,到處坑坑窪窪,亂糟糟一片"。另外通過嫦娥四號採集月球上的物質,可以揭開這些物質的形成是來自地球自身軌道碎片,還是來自遙遠外太空。值得一提的是,最早月球形成理論是這樣定義的:月殼的主要成分是由巖漿洋中較輕的斜長石組分上浮結晶形成的。那麼,月幔呢?月幔的形成是由橄欖石、輝石等較重的礦物質下沉形成的嗎?然而,由於科技的原因,月幔組成的理論至今也沒有被證實。
  • 思考力可以像基因一樣遺傳
    小編在這裡為大家開一個腦洞,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思考能力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看似天馬行空,但是並非沒有道理。人們已經知道了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遺傳的,比如心臟病,高血壓等,而且好像近視也可以遺傳給下一代,那麼思考能力,簡稱思考力,就一定不能遺傳嗎?既然世界是物質的,意識會不會也是某種物質,就像是電、磁一樣,基於這種理論,那麼思考力會不會也有可能像是物質一樣遺產給下一代呢?
  • 湮滅電影劇情全解析 年度最佳科幻片你看懂了嗎
    "X區域"人員嚴刑審訊莉娜,莉娜和丈夫凱恩的回憶這兩條故事線輔助莉娜小隊進入"閃光"調查這第三條線。通過三條時間線,從而讓我們沉浸在「湮滅」中無法自拔。  莉娜(娜塔莉·波特曼 飾)是一名生物學家,他的丈夫是一名美國軍人,在一次神秘任務過程中神秘消失。神秘任務,就是進入"閃光"調查。  這片被稱作"閃光"的地帶,皆因為三年前的一場外星異物墜落在黑水公園的燈塔上。
  • 恐怖都市傳說《黑瞳小孩之謎》,他們真的是來自地獄來的惡魔嗎?
    在1998年德州公路,記者Brian Bethel在路邊看見兩名在淋雨的男童,於是他把車停下,男童們對他請求:「我們好冷,又好累,可以載我們一程嗎
  • 2018人工智慧可以超越人類大腦運作思維嗎?你會怎麼理解?
    說穿了,人工智慧的設計哲學只在乎"做甚麼"(what)和"怎麼做"(how),而不在乎"為什麼這麼做"(why)。而"為什麼"叄個字,只有在能在事物上賦予價值(value)的情況下,才有意義。在沒有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和自我生存(Self-preservation)的情況下,一人工智慧並沒有必要去了解工作本身是否有價值(或意義)。
  • 基因真的能「劇透」人生嗎
    《基因與命運:什麼在影響我們的信念、行為和生活》[加]史蒂芬·J.海涅著高 見 劉淑華譯中信出版集團「只需1毫升唾液,你就可以輕鬆在家獲取基因檢測報告必須要承認,人類有一些性狀受到基因的影響,比如身高、體重、眼睛的顏色、新陳代謝率;很多心理性狀也可以遺傳,研究表明,基因對智力、性格、自尊,乃至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都有很大影響。
  • 基因技術直指人類天性 犯罪也可以遺傳嗎?
    那時刻,優生學、遺傳行為學聲名狼藉,乃至銷聲匿跡。華生更雄心萬丈的豪言:「給我一打健康的兒童,只要他們身體沒有缺陷,讓我在我自己特殊的世界中教養他們,我可以保證,在這十幾個兒童中隨便挑出一個,我都可以把他訓練成任何一種專家,如醫生、律師、藝術家、商界領袖,或者甚至可以把他訓練成乞丐或竊賊,而無需考慮他祖先的天賦、嗜好、傾向、才能、職業及種族!」
  • 學會如何開發孩子潛力,而非糾結於所謂的「基因決定論」
    試想,假如一個孩子因為Q值不高,還沒嘗試就先打退堂鼓,說「幹不了,幹不了」,他還能成功嗎? 但如果反過來,如果他能夠不斷從正面激勵自己,他的成績將使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大吃一驚。因為人類,我們所有人ー一尤其是身強體健的人都擁有無限的後天潛力哦。 我們擁有的能力足可以克服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