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真的能「劇透」人生嗎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基因與命運:什麼在影響我們的信念、行為和生活》

[加]史蒂芬·J.海涅著

高 見 劉淑華譯

中信出版集團

「只需1毫升唾液,你就可以輕鬆在家獲取基因檢測報告,包含祖源、運動、營養、美膚、健康、心理9大類的200項報告……」幾個月前,我看到了這條廣告,於是花了幾百元,並寄出了我的唾液。

兩周後,拿到報告的一瞬間,坦白講,我被震撼了。這一毫升唾液「出賣」了我太多的信息。比如,我是60.55%的北方漢族、38.41%的南方漢族,至於還有0.90%的韓國人血統,似乎和家族記憶中,祖上曾往返東北做木材生意有一絲微妙的關聯。

基因不僅暴露了我的現狀,似乎還將「劇透」我的未來。比如,我患「老年性黃斑病變」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4.98倍——我外公目前正受此病困擾,而患「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概率又是普通人的2.17倍——我爺爺因此病逝。

在惴惴不安中,我翻到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與文化心理學教授史蒂芬·J.海涅的《基因與命運》一書。DNA雙螺旋是否編織好了我們無可逃脫的宿命?

必須要承認,人類有一些性狀受到基因的影響,比如身高、體重、眼睛的顏色、新陳代謝率;很多心理性狀也可以遺傳,研究表明,基因對智力、性格、自尊,乃至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都有很大影響。接下來說的可能你不信,但基因的確還能影響更多:是否喜歡爵士樂、看多長時間電視、是否願意買很多巧克力……

比起看手相、測星盤,基因佔卜學簡直太科學了!基因似乎是不可抑制的核心力量,最終決定了我們是誰。

2014年英國播出過一檔電視節目《已故名人的DNA》,主持人馬克·埃文斯就是基因宿命論者的典型代表。愛因斯坦為什麼那麼聰明,瑪麗蓮·夢露為什麼那麼迷人,希特勒為什麼那麼邪惡,他相信只要讀取這些名人的基因信息,就能得到問題的答案。

有一期節目,埃文斯試圖解釋貓王的死因。他得到了一份貓王的頭髮樣本,基因檢測結果顯示了可能導致偏頭痛、青光眼、肥胖症等疾病的因素,而貓王生前恰恰受到這幾種疾病的困擾。埃文斯由此總結,貓王的早逝是基因決定的宿命。

真的是這樣嗎?海涅教授表示,事實上,大部分症狀都不是基因直接導致的。比如,大約有97種常見的基因變異會增加患肥胖症的可能,而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帶有。與其說,貓王死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他生前吸食多種毒品),顯然人們更願意相信死於基因。

而事實上,就算是身高,可遺傳性高達80%-90%,但與人類身高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竟然多達294831個,而且所有基因變異組合在一起,也影響不了人類身高差異的一半。這意味著,想通過基因工程定製後代的身高,就必須調整胚胎裡的近30萬個基因,成功概率還只有一半。與其費這個功夫,不如多喝點牛奶。

「就像醉漢在路燈下面尋找鑰匙——因為那裡光線好,我們也常常容易用『開關思維』來理解基因,有這個基因會怎樣,沒有又會怎樣——因為這是思考複雜問題的簡單方式。」海涅說。

社會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讓史丹福大學的白人和黑人學生做一個很難的語文試卷。第一組直接考,白人和黑人的成績沒有差別;第二組在考試之前要求他們說明自己的種族,結果,白人答對的題目數量是黑人的兩倍。還有類似的測試,在數學考試中提醒女生注意自己的性別,那她們就會考得更差。

所以,如果你相信基因,你就可能真的被基因影響,即便那不是基因的鍋。還記得嗎,除了基因,我們也曾相信過血型,這方面日本人是專家。他們認為,O型是樂觀向上、意志頑強、善於交際的人,但又有點以自我為中心,同時是個工作狂。

小時候,我曾在爸媽的書架上看到過一本講「血型與性格」的書,從書中分析,我應該是個妥妥的B型(正好我爸也是B型),直到多年後體檢,才知道自己是O型。更有趣的是,我對照O型特徵,居然也覺得很符合——這大概就是算命的原理。

我們被基因的「力量」所折服,有時候我們也願意相信「罪魁禍首」是基因,因為這聽上去比自己的不作為更容易讓人接受。比如,我的基因報告說,我是一個「主觀幸福感弱、情緒穩定性弱、抗職業倦怠能力弱、抗焦慮能力弱」的人。這樣一來,工作以來的種種不快都找到了不可抗的原因,心中一下子舒坦不少。

(文化副刊部編輯)

相關焦點

  • 基因改造能讓人變成超人嗎?
    我們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能看到,某某人接受了基因改造,然後變得飛簷走壁,力大無窮,甚至移山填海,從此走上人生巔峰。那麼,通過改變遺傳物質真的能使人變成超人嗎?但這並不是一個一一對應的關係,往往越是強大的性狀牽扯到的基因越多。就拿鳥飛行來說吧,光影響翅膀發育的就不曉得有多少基因,更何況鳥能飛不止是靠的翅膀,它還有發達的胸肌,胸肌又是長在龍骨突上的,這更不知道要牽扯多少了。如果想讓人能像鳥一樣飛,只轉基因是沒有用的,怕是要把整個染色體都打包過來。你以為這樣就可以了嗎?
  • 基因技術真的能讓女人重回青春嗎?
    基因技術讓女人重回青春第二:細胞衰老,死亡。 我們人體的每個部位都有無數的細胞構成,這些細胞每天都在隨著時間而漸漸衰老。更新速度跟不上細胞的衰老速度就會導致人類壽命期限,也稱為死亡周期。 假設:一個體重7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衰老,愛美人,死亡的細胞大約為2X1011個,這些細胞就要適時更新。在人體中,那些能分裂增殖的細胞分裂次數是有限的,平均為50次。
  • 對歪果仁怎麼說「拒絕劇透」呢?
    而在首映的當天,幾乎開啟了一波全名拒絕劇透的熱潮!而最為崩潰的無非就是這些歪果仁了。《復聯4》在國內首映對於外國觀眾非常不友好,而歪果仁也是害怕劇透呢!那劇透的英文該如何表達呢!spoil【動詞】劇透/spɒɪl/,spoiler【名詞】劇透的行為,劇透的人。spoil 有糟蹋、破壞的意思,畢竟劇透行為會破壞對電影的期待。例句:Dr.
  • 「逆天改命」的基因剪刀,真的能解決遺傳病問題嗎?
    據報導,在2020年頒發的諾貝爾化學獎中,兩位女科學家因為改寫了生命的密碼,而獲此殊榮,同時,也讓「基因剪刀」一夜間成為了熱門詞彙,那麼,基因剪刀真的可以做到「逆天改命」,幫助人類徹底和遺傳病說再見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 基因真的決定了智商嗎?我們能通過改造基因來改造智商嗎?
    基因真的決定了智商嗎?我們能通過改造基因來改造智商嗎?我能分辨出來別人說的大多數事情只是一部分真實的,這個我知道。2017年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在分析了數萬個基因組後,科學家們將52個基因與人類的智力聯繫在一起,儘管單個基因對智力的貢獻遠遠不及一個百分點。
  • 如果有一天,量子力學被證明是對的,人生真的就毫無意義了嗎?
    你聽說過「拉普拉斯妖」嗎?早在1814年的時候,一位名叫拉普拉斯的法國物理學家,他提出一種大膽的假設,即假設宇宙之外存在著一種超級智慧的生物,他能將所有原子和整個宇宙的運動現時狀態瞬間確定下來,這樣他們就可以對宇宙的過去未來了如指掌。
  • 測疾病風險測癌症,商業基因檢測真的靠譜嗎?
    基因檢測究竟能測什麼「擰開蓋子,吐一口白沫,合上,封裝,郵寄到相應的地址」,儀式感滿滿完成上述動作,然後就可以開始等待結果,畢竟「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種人生終極問題,誰不期待呢。確實,大部分基因檢測公司提供了「祖源分析」的檢測——分析你及你的祖先分別是來自於中國乃至世界的哪個種族的人。
  • 幾毫升唾液 就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
    原標題:幾毫升唾液,就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電子算命」火了,反正我不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追求和願望。如果有人告訴您,只要幾毫升唾液和幾百元的檢測費,就能知道您的孩子,適合學畫畫還是跳舞,將來會成為藝術家還是運動員,這樣的人生「劇透」,您覺得靠譜嗎?
  • 「劇透」「老戲骨」「劇情翻轉」這些影視詞彙英語能怎麼翻譯?
    1.spoiler 劇透對於為了一時口癮而劇透的人,罐頭菌是非常討厭的。spoil相信大家都知道,有「破壞」的意思,spoiler則是「破壞者」。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破壞我們享受劇情的樂趣」的行為,就是「劇透」。Spoiler alert - if you haven't seen Sunday's episode, stop reading now!
  • 人類真的能讓恐龍復活嗎?
    人類真的能讓恐龍復活嗎?相信許多人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它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人類真的能讓恐龍復活嗎?目前來看,復活恐龍在科學上存在一個主要的挑戰。這個挑戰就是恢復原始恐龍的DNA。在電影中,DNA來自一隻充滿恐龍血的蚊子,然後它誤入了樹液之中,樹液變硬了,最終變成了琥珀,巧妙地將這隻昆蟲保存了六千多萬年。
  • NMN的長壽基因對人體真的有效嗎?
    近期,NMN可是大火了一波,不僅是因為哈佛大學教授首次發現的能抗衰老修復DNA,更是因為nmn的價格僅為日本美國同類nmn的幾分之一。那麼這款nmn真的對人體有效嗎?看看大家怎麼說吧。以上是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看到用戶們的 近期,NMN可是大火了一波,不僅是因為哈佛大學教授首次發現的能抗衰老修復DNA,更是因為nmn的價格僅為日本美國同類nmn的幾分之一。那麼這款nmn真的對人體有效嗎?看看大家怎麼說吧。
  • 永生真的能實現嗎?
    不過對於壽命的提升人類是永遠不會滿足的,永生才是他們最終的目標,那麼永生,真的可以實現嗎?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永生還是不能實現的。不過人們對於永生的研究,已經有了幾個方向。這種技術是否真正能實現永生,目前來看還是不清楚的,因為未來科技的發展能否實現永生還未可知,而且過了幾百年之後,解凍之後人是否還可以恢復意識也未可知,不過這也算是未來實現永生的一種方式。
  • 「雙子星座」與雙胞胎,傳說中的「雙胞胎基因」,真的存在嗎?
    或者就像遺傳學家說得一樣,這些人攜帶「雙胞胎基因」,所以生養「雙子」是人生的必然呢!它們一般質量比較大,亮度高,能在眾多恆星中「脫穎而出」。在古代,人類科學和技術不發達,人們通過肉眼或者藉助簡單的「望遠鏡」就可以觀測到雙子星的存在。因此,各個國家也都流傳著雙子星的神話故事。
  • 基因與命運:什麼在影響我們的信念、行為和生活
    基因檢測是否真能「劇透」人生?我們是否終究逃不脫,DNA雙螺旋結構編織好的宿命?大眾媒體對「肥胖基因」「智力基因」「癌症基因」等的大肆渲染,一再激發人們設計完美人生的衝動,然而,能夠直接、顯著地決定人的生理特徵和心理傾向的單一基因非常罕見,...
  • 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但是,這些橋段並非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在自然界中,基因突變在頻繁發生。那麼,人類行為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又是誰發現了這個秘密?為了提高基因的突變頻率,穆勒決定採用強有力的、由放射源產生的短波電磁輻射這樣的「利器」來幹預基因。從1921年開始,整整10年穆勒在德克薩斯大學的一間地下室裡,不知疲倦地探索用射線誘發基因突變以及檢測這些突變的方法。他採用X射線照射果蠅,發現X射線能大大提高基因的突變頻率,在一定範圍內突變率與輻射劑量成正比。
  • 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那麼,人類行為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又是誰發現了這個秘密?為了提高基因的突變頻率,穆勒決定採用強有力的、由放射源產生的短波電磁輻射這樣的「利器」來幹預基因。從1921年開始,整整10年穆勒在德克薩斯大學的一間地下室裡,不知疲倦地探索用射線誘發基因突變以及檢測這些突變的方法。他採用X射線照射果蠅,發現X射線能大大提高基因的突變頻率,在一定範圍內突變率與輻射劑量成正比。
  • 綠蘿真的能淨化空氣?基因修飾使其變成現實!
    很多人家裡都會養綠蘿來淨化空氣,尤其是剛裝修完,恨不得放個幾十盆,然而真的有用嗎?當然有用,但要選擇經過基因修飾的。近日,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們綠蘿進行了基因修改,以使它們可以去除周圍空氣中的氯仿和苯。經過基因修飾的綠蘿可以表達一種叫做2E1的蛋白質,這種蛋白將可以將氯仿、苯這些化合物轉化成用於自身的生長物質。
  • 花幾百元就能做的"基因檢測",真能預測疾病嗎?
    2000年6月,中、美、日、英、法、德、六國聯合宣布:人類基因組計劃「工作圖譜」繪製完成,這也標誌著人類生命科學進入基因應用時代,基因檢測技術也逐步開始造福於民。自此之後,很多醫療機構將基因檢測推向公眾,而且基因檢測的各種功效宣傳也是讓人趨之若鶩。那麼,基因檢測是什麼?基因檢測真的能夠發現你的潛在健康威脅嗎?
  • 【諾獎中的「基因」】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那麼,人類行為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又是誰發現了這個秘密?為了提高基因的突變頻率,穆勒決定採用強有力的、由放射源產生的短波電磁輻射這樣的「利器」來幹預基因。從1921年開始,整整10年穆勒在德克薩斯大學的一間地下室裡,不知疲倦地探索用射線誘發基因突變以及檢測這些突變的方法。他採用X射線照射果蠅,發現X射線能大大提高基因的突變頻率,在一定範圍內突變率與輻射劑量成正比。
  • 32歲,我終於去做了人生的第一次基因檢測……
    畢竟只是她的基因患癌機率比較高(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概率高達87%和50%),還沒有到非切除不可的地步,會不會手術做得太早了些?但我卻覺得,朱莉這種防患於未然的行為,很勇敢,也很理智。既然現代科技已經可以讓我們全面了解自己的身體,那我們就應該好好利用這種便利,積極地面對自己的人生,提早一些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