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走出非洲說」的新答案

2021-01-21 騰訊網

人類起源的理論演進,證明了科學發展不會停留在任何一種教條上。表面上非此即彼的選擇,完全可能被統一到更具包容性的框架中。(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10月3日《南方周末》)

人類在走出非洲的早期,可能早在五六萬年前,就曾經和尼安德特人發生過雜交,非洲人之外的其他人群某種意義上也是尼安德特人的後裔

依賴於DNA技術的突飛猛進,新世紀以來的古人類學幾乎是以光速發展,每過三五年,整個學科面貌就會變得大不相同。古人類DNA研究權威大衛·賴克的《人類起源的故事》(湛廬文化,2019.6)是這方面一部最新的力作,英文版出版於2018年,收錄了很多新鮮出爐的成果。前半部分就對於人類起源何處的老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讀來饒有趣味。

筆者對這個問題的關注,首先來自於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自從進化論問世以來,在亞歐非各處都發現了幾十萬到上百萬年的猿人(學名直立人)化石,比如中國的北京人、元謀人,歐洲的海德堡人等等,面對這種半猿半人的骨骼,人們很容易猜想:這些猿人就是當地現代人(智人)的祖先,白人、黑人和蒙古人種等種族的不同,就是因為從不同猿人進化而來。在各地還陸續發現了一些過渡的人種,稱為早期智人,比如歐洲的尼安德特人,中國的馬壩人、丁村人等,令整個進化鏈條更加完整。

不過到了二十世紀末葉,隨著DNA技術的發展,人們驚訝地發現地球上所有活著的人的DNA都非常接近,變異很小,於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理論「走出非洲說」粉墨登場:智人並非從多地獨立進化而來,而是大約20萬年前在非洲單線進化的。10萬-5萬年前,現代人開始走出非洲,擴散到全世界,並取代了當地的古人類。因為DNA證據本身的清晰有力,比起傳統古人類學家靠骨骼上的含糊特徵進行猜想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迅速佔據了上風。

按理說,這本當是一個單純的學術問題,應該由學術探討本身解決。然而卻因為一些學術之外的原因被複雜化了,比如一些人因循守舊,極力反對新說,讓其遲遲沒有得到正式承認;而在社會上,也有人望文生義,認為主張現代人直接來自非洲就是黑人的後代,從而陷入對立情緒。雖然稍一思索就知道,這些是完全不同層次的問題。

正如賴克在書中所闡述的,近期的研究也大大修正了「走出非洲說」:對人類全基因組的深入研究,在許多人基因池的深處發現了一些差異很大的片段,必然來自於一個關係很遙遠的世系。而這些古老的基因片段只存在於非洲人之外的人群上。對尼安德特人DNA的測序,證明了這些基因來自於和現代人分開五十萬年以上的尼安德特人,也就是說,人類在走出非洲的早期,可能早在五六萬年前,就曾經和尼安德特人發生過雜交,非洲人之外的其他人群某種意義上也是尼安德特人的後裔。

同樣,在歐亞大陸的東部,存在過被稱為丹尼索瓦人的古人類,他們是尼安德特人的姊妹群體,歐亞大陸的相當一部分人身上有他們的血統,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的原住民,但中國人中也有分布。

當然,這並不是推翻「走出非洲說」,因為和來自非洲的智人基因相比,無論是尼安德特人還是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所佔的比例都非常之低,尼安德特基因只有2%左右,而丹尼索瓦基因在比例最高的紐幾內亞人中有6%,在其他人群中只有千分之幾。這說明人類主體還是來自非洲的智人,混血只是偶爾發生。不過比例雖低,也並非無足輕重,這兩種古人類的基因能夠幫助智人適應歐亞大陸比較寒冷的氣候,丹尼索瓦人的基因還特別幫助了藏族人適應高海拔。同時也有一系列來自古人類的遺傳病通過混血傳了下來,包括二型糖尿病、抑鬱症等常見疾病。滅絕的古人類與我們今天的生活仍然息息相關。

甚至還可以進一步設想,幾十萬年前,當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祖先來到歐亞大陸時,他們是否曾經和更古老的人類發生過雜交呢?賴克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組被破譯後,人們發現,在他們身上中還隱藏著一些更為古老的基因,賴克稱為「超級古老型人類(superarchaic humans)」,與現代人分道揚鑣已經有一百萬年以上的歷史,他們分化出去時,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還沒有分家呢。這些上古基因的來源有沒有可能是更古老、和智人關係更遠的直立人呢?這似乎不無可能。看起來,遠古的各種古人類在一輪輪的融合和代替中,仍然將極少的遺傳基因傳到了我們身上。

賴克還提出一個有趣的猜想:為什麼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以及其他一些古人類都出現在歐亞大陸而不是非洲?一種可能性是,他們的祖先也是從非洲遷出去的,但暫時未發現這些化石,不過還有一種更革命性的可能:也許直立人在百萬年前走出非洲之後,在歐亞大陸開始進化,出現了不同的人群,然後其中部分人又遷回到了非洲,成為智人的祖先!畢竟在百十萬年的漫長曆程中,什麼都可能發生。如此一來,人類的多地起源,在歷時性上又是有意義的了。

人類起源的理論演進,證明了科學發展不會停留在任何一種教條上。表面上非此即彼的選擇,完全可能被統一到更具包容性的框架中。賴克將多地起源-走出非洲-走出非洲+雜交稱為「正」「反」「合」的辯證法。掩卷而思,其他的許許多多爭議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作者系學者、作家)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寶樹

相關焦點

  • 人類祖先何時又為何走出非洲?
    一些模型顯示,現今所有的非非洲人的祖先都可追溯至單一種群,而另一些模型則顯示,走出非洲是分時間分階段發生的。本周《自然》發表的3篇群體遺傳學論文報告了來自全球逾280個不同群體的個體高質量基因組。三項研究描述了通常研究覆蓋不足的區域的基因多樣性,共同為現代人類走出非洲的大遷移提供了新的認知,顯示人類如何「走出非洲」。
  • 以色列研究認為人類在冰河時期走出非洲
    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23日電(記者尚昊 陳文仙)以色列一項新研究認為,人類有可能在約20萬年前的冰河時期走出非洲,這與傳統認知相反。此前,研究人員曾在以色列北部一個叫「米斯利亞」的洞穴中發現距今約20萬年的人類頜骨化石,這是在非洲之外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之一。
  • 以色列研究認為人類在冰河時期走出非洲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23日電(記者尚昊 陳文仙)以色列一項新研究認為,人類有可能在約20萬年前的冰河時期走出非洲,這與傳統認知相反。此前,研究人員曾在以色列北部一個叫「米斯利亞」的洞穴中發現距今約20萬年的人類頜骨化石,這是在非洲之外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之一。以色列文物管理局的利奧爾·魏斯布羅德等人在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人類進化雜誌》上發表文章說,他們又分析了這個洞穴中13種動物化石,這些化石與之前發現的人類化石屬於同一地層。
  • 智人是如何穿越沙漠、走出非洲的?人類進化史9:走出非洲
    12.5萬年前我們恰巧趕上了一個小冰期,季風為撒哈拉沙漠送來了降雨,在非洲北部的山區打開了一條通道。產生一個通往地中海的走廊。這次氣候更迭為人類走出非洲打開了契機。當12萬年前冰期出現之時,智人開始走出非洲,當6萬年前到5.5萬年前之際,全球開始變暖,智人開始向澳大利亞,亞洲等地區移居,大約在1.6萬年左右前再度進入冰期之時,人類開始從西伯利亞踏過陸橋進入美洲,而在下一個全球變暖之時,海平面上升,一部分人類被隔絕在了美洲大陸。人類走出非洲向世界移民的步調與冰期和氣候實踐的變化時間一致。
  • 人類祖先如何走出非洲?
    人類走出非洲這個歷史事件很難有直接證據,所以旁證和考據就是重要依據。基因技術的出現,讓歷史研究中的旁證更加堅實,很多從前打嘴仗的內容,現在變得無可爭議。我們當前所在的地質年代,細說起來屬於是顯生宙的新生代的第四紀的全新世 ,比較複雜。
  • 中國考古走出國門首赴非洲探秘人類起源
    人類起源於非洲還是亞洲?李佔楊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現在,考古領域公認一個觀點:非洲是早期人類起源的地方。自從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後,多數人相信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現代人和現代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在李佔楊看來,「首先是在非洲進化成現代人」,然後這些現代人開始往歐洲、中美洲、大洋洲等地擴散,「這叫『走出非洲』。
  • 中國考古走出國門 首次奔赴非洲探秘人類起源
    說到人類起源地,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是古人類學家爭論不休的話題。人類從人猿主幹上分離,究竟發生在哪一地區?是在非洲,然後走進亞洲,還是開始就在亞洲?人類起源於非洲還是亞洲?李佔楊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現在,考古領域公認一個觀點:非洲是早期人類起源的地方。
  • 英媒:「走出非洲」的人類祖先又瘦又小
    英媒稱,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說,最先離開非洲的早期人類祖先又瘦又小,行走姿勢更像類人猿。這項研究結果向我們人類起源的現有理論發出挑戰。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30日報導,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認為,最先走出非洲並前往亞洲和歐洲的早期人類是高大強壯的直立人。但對早期人類化石的最新分析結果顯示,最先開始這一旅程的實際上可能是遠為瘦小的人類——能人。
  • 瘟疫與人(1)|為什麼說人類走出非洲意義重大?
    這種寄生方式貫穿著人類大部分的歷史時期,調節著人口的平衡,也成為歷史發展中重要的因素。首先讓我們回到人類誕生的源頭,看看傳染病如何影響早期人類。關於人類的起源,現在的主流觀點認為來自非洲。而在很早的時候,寄生物就開始與人類共存,尤其在熱帶雨林這種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的地帶。
  • 第一個人類是怎樣走出非洲的?事實證明,冰河時期擋不住人類始祖
    事實證明,冰河時期擋不住人類始祖審核-小文地質學家通過對不同大陸的同一類巖層的分析,發現在距今大約20多萬年前,地球正在經歷冰河時期。再加上考古學界認為最早走出非洲的人類應該是在那一次冰河時期之後,因此冰河時期就成為了阻止非洲古人類外遷的因素。
  • 人類「非洲起源說」被推翻了麼?
    而對道縣人類化石的研究顯示,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特徵的人類在東亞大陸的出現時間比歐洲和西亞要早至少3.5萬至7.5萬年。因而至少可以這樣說,福巖洞的考古發現,將東亞現代人的生存最早可以推到12萬年前。 接著,不知是不是出於樸素的鄉土情結,某報記者做了如下解讀《道縣發現古人牙齒化石力證東亞人起源於本地》
  • 非洲智人為何要走出原先生活了10萬年的非洲平原?
    對待這個問題,堅信網上曾也有過好多的探討,分別的人們給出了分別的答案,有人認為需要起碼幾萬年的時間才幹實現。也有人認為,只需要幾千年的時間就可以或許規復,尚有人認為只需要數百年。原來這個問題並沒有斷定的答案,因為生齒繁衍速率的快慢遭到好多作用的作用。有來自於大自然的因素,也有來自人類本身發展速率的因素等。
  • 現代智人也多次走出非洲
    現代智人也多次走出非洲人類走出非洲的劇情是越來越複雜了。舊版本的劇情是:現已滅絕的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我們的直系祖先——現代智人,三者共同的祖先是在東非進化來的直立人。我們的直系祖先則繼續呆在非洲,直到大約6萬年前,現代智人才走出非洲。現代智人進入歐亞大陸後,就逐漸取代了當地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不過,在不同人種之間也發生過雜交,所以至今我們身上都還留有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少量基因。在上述版本的劇情中,雖然人類分批走出非洲,但現代智人,則只走出過一次,而最近一個新版本告訴我們,現代智人不止一次走出非洲。
  • 現代分子生物學如何力證人類「非洲起源說」
    因此人類是否起源於非洲,亦或是世界多地,成為了今天研究古人類進化發展的主要爭議。」「非洲起源說」在1987年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正式提出,認為20萬年前非洲的直立人進化而來的早期智人進化為現代人,在約5萬年前這些現代人走出非洲,成為世界各地人類的祖先。「多地區起源說」即歐洲、亞洲直立人也獨立進化,同非洲直立人一般,變成了現代人。
  • 現代分子生物學如何力證人類「非洲起源說」?
    「非洲起源說」在1987年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正式提出,認為20萬年前非洲的直立人進化而來的早期智人進化為現代人,在約5萬年前這些現代人走出非洲,成為世界各地人類的祖先。「多地區起源說」即歐洲、亞洲直立人也獨立進化,同非洲直立人一般,變成了現代人。
  • 人類祖先曾兩次「走出非洲」,第一次最早的證據在中國發現
    考古學把人類的起源稱作「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即人類起源於非洲,之後才遷徙到世界各地。但其實「走出非洲」有過兩次。最近的一次是現代人(也叫「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走出非洲,考古學界目前找到的最早的證據是在以色列一處山洞中發現的一件距今 17.7~19.4 萬年的上顎骨及齒列化石。這個發現於今年 1 月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專家:人類"非洲起源說"是正確的 中國人源自非洲
    原標題:院士專家科普講壇上談人類起源之爭「非洲起源說」是正確的  東方網8月22日消息:上海書展為科學家與公眾交流搭建了平臺,昨天,由市新聞出版局、市科協主辦的暑期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舉行,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復旦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李輝,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為讀者介紹了「人類起源之爭」。
  • 為何說人類起源於非洲?
    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人類是由南方古猿進化而來的。不過,後來南方古猿是如何進化成世界上最早的人類——能人,而此後人類又是如何遍布全球等問題,似乎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有觀點認為,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類起源於非洲,不過,也有科學家相信,現代人類是各個地方進化而來。
  • 人類文明興衰(003)人類遷徙(走出非洲)和基因溯源
    1、人類遷徙和走出非洲在大約十萬年前,地球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除了少量現代智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其他人類都滅亡了。在非洲,氣候變得非常乾旱,森林草原變成了沙漠,不再適合人類居住。非洲存活的現代智人不超過一萬人。他們不但頑強生存下來,還發明了各種新的工具,這些新工具用更好的石料打制。
  • 現代分子生物學如何力證人類「非洲起源說」—新聞—科學網
    「非洲起源說」在1987年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正式提出,認為20萬年前非洲的直立人進化而來的早期智人進化為現代人,在約5萬年前這些現代人走出非洲,成為世界各地人類的祖先。   「多地區起源說」即歐洲、亞洲直立人也獨立進化,同非洲直立人一般,變成了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