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研製出自己的「北鬥」?到底可不可信,專家:不能小看

2020-07-24 青梅娛評君

大家對於導航衛星這種東西,可能了解得不是很多,但是它可以說是滲透了我們的生活了,我們手機的定位其實就依靠這種衛星,像我們經常說的GPS就是一種導航衛星,不過這是美國的,我們中國的衛星系統叫做「北鬥」。

印度已研製出自己的「北鬥」?到底可不可信,專家:不能小看

我們的鄰居印度一直和我國是不對付的,印度這個國家一直喜歡跟在別人的後面模仿,美國有一個好萊塢,印度就自己弄了一個寶萊塢。現在看我們的「北鬥」這麼好,也跳出來說自己也研製出自己的「北鬥」了,而且專家還說不能小看他們,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當時,我們的北鬥宣布研製成功的時候,印度人就馬上著手準備他們的衛星計劃,並且把他們的系統命名為IRNSS。

印度已研製出自己的「北鬥」?到底可不可信,專家:不能小看

印度總是覺得,中國跟他一樣,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所以中國能夠辦到的事情,印度也一定能夠辦到。

其實,印度想要有一個自己的衛星系統,也不全然是為了跟中國比較,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經常受到了美國的衛星制約。

印度已研製出自己的「北鬥」?到底可不可信,專家:不能小看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也就是說,印度如果在和別的國家發生衝突的時候,如果美國中斷了它的衛星信號,那麼印度那些需要依靠衛星的武器就沒法用了。

美國的GPS是覆蓋率最廣的,所以能夠輕鬆地對別的國家進行軍事幹預,現在俄羅斯已經想要引進我國的北鬥系統了,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北鬥也可以發展得更好。

不過印度想要實現「衛星自由」還是有點難的,因為技術總是不過關的,前陣子不是還有一顆衛星發射後就沒有回來了嗎,現在或許已經變成一堆宇宙廢鐵了。

印度已研製出自己的「北鬥」?到底可不可信,專家:不能小看

專家對於印度的想法還是很看好的,認為他們只要多學習一些技術,將來完善IRNSS也不是不可能的,將來可能還會成為我們的威脅呢。

對於印度研製衛星,你們看好嗎?其實我認為短期之內可能追不上北鬥。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哦,也給小編來個點讚加關注吧,謝謝你們啦。

相關焦點

  • 印度媒體:中國北鬥領先GPS
    從古自今,人類都會通過繪製地圖來判斷具體的地理位置,不過那時候的科技水平較為落後,所繪製的地圖也十分粗糙,而如今在人類研製出衛星定位系統以後,繪製地圖就成了一件十分輕鬆的事情,並且我們還能得到高精度的地圖。
  • 成績逼近零,印度2020年航天原形畢露,疫情前後為何如此不同
    可是,如此讓人高看一眼的印度航天,2020年內,截止今天,一次發射都沒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印度連無人太空梭都試驗過,真的不能小看嗎?如今已快到10月份了,印度航天今年可能會吃個大鴨蛋。疫情截斷了外援,這才是印度航天在2020年突然吃鴨蛋真正的原因所在。印度的航天實際上是其他國家的專家在背後支持,疫情之下,專家沒有來,整個航天就垮了。
  • 原形畢露,印度2020年航天成績為零,我國發射任務接近40次
    可是,如此讓人高看一眼的印度航天,2020年內,截止今天,一次發射都沒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印度連無人太空梭都試驗過,真的不能小看嗎?如今已快到10月份了,印度航天今年可能會吃個大鴨蛋。疫情截斷了外援,這才是印度航天在2020年突然吃鴨蛋真正的原因所在。印度的航天實際上是其他國家的專家在背後支持,疫情之下,專家沒有來,整個航天就垮了。
  • 印度專家首次體驗中國科技,不禁感慨:北鬥導航比GPS強太多!
    現代科技當中,中國無疑是發展的比較迅速的,很多西方國家到現在都想不明白,為什麼中國的科技發展能夠這麼迅速,我們的鄰居印度就是經常喜歡和我國作比較。人家西方國家都知道我國的科技實力強大, 反倒是印度總覺得自己國家的科技水平比我們更強。印度專家首次體驗中國科技,不禁感慨:北鬥導航比GPS強太多!
  • 北鬥衛星如果被癱瘓,我國將失去反擊能力?專家稱已制定備用方案
    在北鬥衛星還未研發成功時,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一直處於霸權地位,為了擺脫美國這種牽制,我國選擇自主研發定位系統,將自主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北鬥衛星定位系統騰空出世。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
  • 不要小看印度,這領域印度搶先中國一步,成繼美俄後第3個擁有國
    但無論是海陸空三軍的發展,想要自己研製武器,就必須要有想配備的各種硬體,而眾多國家一是由於沒有技術,而是沒有自己國家的配備硬體,所以只有依靠武器進口來增強實力,而印度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武器進口大國,因為沒有自主創新能力,所以印度的軍事實力再強大,也不被各國重視。
  • 印度不願看到一幕出現?俄羅斯與中國籤下合作協議,北鬥又立大功
    ,這對於北鬥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發展機遇,未來北鬥將很可能因此獨霸4000億市場,同時這份協定也幫了衛星數目不足的俄羅斯一個大忙,可以說北鬥又立大功,而此次俄羅斯送上技術求合作,或將讓印度最不願看到的一幕出現,由於印度的武器裝備中有許多都是從俄羅斯採購而來,如若中俄未來繼續合作,印度的進口武器或許也會裝上北鬥晶片,這就意味著印度邊防又要吃虧。
  • 印度高喊:不用北鬥,要自己研究?結果讓全球刮目相看
    而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使用了35顆衛星,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精度也達到了2.5至5米,足見印度與我國的差距。另外,我國的導航系統覆蓋了民用和軍用,在國外也可以正常地使用。而印度目前的7顆衛星,加上未來或許要發射的10顆,也無法滿足覆蓋全球的幻想。
  • 切斷美監視,南海航道航標已換成北鬥設備,專家表示,這僅是開始
    據觀察網消息稱,9月28日,中國交通運輸部將安裝好嶄新航標的北鬥航標遙測遙控設備更換到瓊州海峽船舶定線制中8號與定線制北9號燈浮標處。這意味著瓊州海峽的156座航標遠程遙控設備至此已全部成功升級成北鬥設備。
  • 【北鬥背後的故事】銣原子鐘研製團隊:讓北鬥衛星的「心臟」300...
    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從單星研發到多星並舉,從艱難追趕到昂首超越,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鬥,讓中國的北鬥終成世界的北鬥。 北鬥的研製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我們的節目將為您講述。  作為北鬥衛星的「心臟」——銣原子鐘,它的每一次跳動都直接決定著北鬥衛星定位、測速和授時功能的精度。
  • 印度使用哪套導航系統?與「北鬥」相比,印度自建系統還有機會嗎
    就此看來,如果真的讓印度做選擇的話,印度應該既不想使用美國的GPS,也不想使用格洛納斯,他們想使用的無疑是自己的導航系統,畢竟自己的導航系統對於印度來說才是最安全的。其實印度也曾因為這事吃過虧,在一九九九年的印巴戰爭中,當時美國突然關閉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GPS,雖說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印度的困境,但是這種舉措也直接讓印度的軍隊變成了無頭蒼蠅。
  • 事關中印邊境,中國專家給出說法,不能慣印度的壞毛病
    ,絕對不能慣下去針對中印兩國的邊境問題,中國專家也給出了說法。在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劉友法表示,印度這種蠶食爭議領土的壞毛病,我們絕對不能再慣下去了。而如今,在面對我們的時候,印度又想故技重施,所以,劉友法認為,印度這個壞習慣,絕對不能再慣下去了。要知道,中印邊境問題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所以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印度可能隔三差五就會搞一些小動作,逼著中國做出動作。
  • 印度也有自主導航衛星,對比北鬥如何?巴鐵接入北鬥他慌了
    1985年,我國著名電子學專家中國的百姓用自己國家的導航系統用的也更加放心。航天技術上:而北鬥組網的過程也加強和磨礪了中國運載火箭方面的發展,北鬥組網也讓長徵三號運載火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更有勞模一稱。加上早期的試驗星長三甲系列火箭已經41次、護送55顆北鬥衛星進入軌道。
  • 我國正研製新一代原子鐘 有望用於下一代「北鬥」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記者白國龍、胡喆)記者28日從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鍾研製,這種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優勢,有望應用於我國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 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原子鐘,或用於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7月29日消息   據新華社今日報導,記者28日從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鍾研製,這種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優勢,有望應用於我國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 專家:北鬥系統≠北鬥地圖 地圖好壞與手機有關
    北鬥系統科學家徐穎對此回應稱,此APP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沒有直接聯繫,二者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大家不要被名字迷惑。並且,地圖軟體到底好不好用主要取決於其它的因素。 據悉,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進入全球組網的密集發射階段,迄今已累計發射29顆衛星,「全國一張網」一期已正式通過驗收,可在中國的21個省份提供實時動態釐米級精準定位服務
  • 從中國北鬥到時空道宇,一個青春的距離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信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
  • 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原子鐘 或用於下代北鬥導航衛星
    據新華社今日報導,記者28日從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鍾研製,這種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優勢,有望應用於我國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 你到底有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裡?一文看懂北鬥導航衛星系統
    於是,我國從1994年開始進行北鬥一號的研製工作,成為繼美國GPS系統、俄羅斯GLONASS系統、歐盟伽利略系統之後的第四個全球導航系統。從2000年10月31日成功發射第1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到2020年6月16日第55顆北鬥衛星升天,這20年間,我國共成功發射了59顆北鬥衛星。其中4顆為北鬥導航試驗衛星,55顆為北鬥導航衛星。20年!
  • 北鬥「心臟」之星載銣原子鐘研製:從空白到領跑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簡稱「武漢物數所」)研究員梅剛華率隊歷經20餘年攻關,研製出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星載銣原子鐘(簡稱「星載銣鍾」),整體性能實現國際領先。記者近日走近梅剛華及其團隊,揭秘星載銣鍾研製歷程。從零開始反覆試驗上世紀90年代,中國制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作為其中關鍵技術的星載原子鐘,在當時的中國屬於技術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