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科學技術局與重慶市合川區科學技術局籤訂《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
加強交流合作激活科技發展「新動能」
11月30日,遂寧市科學技術局與重慶市合川區科學技術局籤訂《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約定從涪江流域科技創新走廊共建、雙創活動共辦、專家團隊共用、科學儀器共享、產業優勢互補、科技展會共展、科技特派員共派等10個方面加強兩地科技交流合作,促進創新資源共享。
為推動各項合作事項落地落實,下一步,兩地科技部門將確定專門機構和專人聯繫對接,負責科技交流合作相關事宜。
多類科技資源共享 在「共享」中實現倍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意發揮科技資源的外溢效應,整合配置科技資源,起到「四兩撥千斤」和倍增效應。此次《協議》將兩地的科技資源進行共享,讓科技資源在「共享」中實現倍增。
《協議》提出,將整合兩地科技特派員力量,跨區域開展貧困村幫扶和技術指導。加強兩地科技特派員團隊交流合作,共同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優勢特色農業開發。
「整合兩地科技特派員力量,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優勢特色農業開發只是我們資源共享的一方面。」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協議》,兩地還將整合專家人才資源,建立兩地統籌共用的「專家人才庫」,互派專家人才開展創新規劃、技術指導、成果評價、項目評審、創新創業培訓等創新合作。同時,鼓勵專家人才跨行政區域創業,並享受人事關系所在地和創業所在地激勵支持政策。「專家人才跨行政區域服務,還可以優先享受服務地人才政策,這對專家人才,對當地的科技創新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兩地科技局還將分別對當地現有大型科學儀器家底進行摸排,建立統一的「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支持科學儀器上線共享,支持市場主體便捷享受共享服務。在此基礎上,逐步提升兩地科研基礎設施、科學數據平臺、科技文獻、智慧財產權和標準等各類科技資源的共享和服務能力。
打破體制壁壘 共同培育高端成長型產業
科技創新券是由市科技局面向科技型企業、創新團隊和創業者無償發放,用於創新主體向科技服務機構購買科技服務,並抵扣一定比例服務費用的記錄憑證。此次《協議》提出推動兩地科技創新券互認。
「我們將打破體制壁壘,推動科技創新券互認。」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協議》籤訂後,凡符合當地科技創新券使用方向、範圍,並向當地科技服務機構購買科技服務的企業,可以跨行政區域申領、兌付科技創新券。同時,兩地互相支持創新主體聯合申報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共同承擔國、省(市)重大科研任務。「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對兩地全面創新改革、工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涉及的科技創新政策進行梳理,逐步實現政策同頻共振。」
此外,兩地還將梳理自身的優勢特色產業和成長型產業需求,定期組織高新技術產業對接活動,建立高新技術產業生產鏈、供應鏈和創新鏈優勢互補機制,共同培育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產品和高端成長型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加強區域協同配合 打造涪江流域科技創新走廊
打造「成渝雙城經濟圈涪江流域科技創新走廊」是市科技局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所採取的重要舉措。當天籤訂的協議明確提出:與涪江流域相鄰地區共同發起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涪江流域科技創新走廊」,共同發起成立「成渝雙城經濟圈涪江流域科技創新聯盟」,建立工作會商機制,統籌部署,合力打造涪江流域科創帶。
「今天與合川科技局籤訂協議後,我們涪江流域科技創新走廊成員就全部到位了。」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涪江流域相鄰地區主要是指遂寧市和重慶市的潼南區、銅梁區、合川區。目前,遂寧已經與潼南區、銅梁區、合川區都籤訂了協議,下一步將就具體事宜進行協商。「後期,我們將會開展一系列活動,推動涪江流域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與此同時,兩地科技局還將共同推動籌建「涪江流域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協調政府、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和資本共同發力,圍繞兩地現代產業核心關鍵技術和產業緊迫需求,運用市場手段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持續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
活動共辦平臺共建展會共展 積極壯大兩地科技力量
雙創活動共辦、創新平臺共建、科技展會共展……此次《協議》圍繞雙創活動、創新平臺、科技展會方面也提出了合作路徑。
「雙創活動共辦是我們這次《協議》籤訂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年我們已經和潼南共同舉辦了『遂潼杯』創客大賽,以後將和重慶市的潼南區、銅梁區、合川區一起共同舉辦『創客大賽』。」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後期兩地將互相組織企業參加科技金融對接、科技成果發布、創新人才培訓等雙創活動。同時,支持中小型科技企業、科技服務機構、創新人才團隊和創客跨區域開展雙創活動。
同時,支持兩地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創新創業示範基地、技術服務機構共同組建「雙創聯盟」,實現兩地孵化器、雙創平臺、導師資源共享。
創新平臺實現了多方創新主體的融合與創新成果的共享,是驅動科技創新的必然選擇。《協議》提出,要推動創新平臺共建。積極支持兩地高新區、農科園等科技園區建立緊密合作關係,促進園區合理配置要素資源、積極優化產業布局,探索共同申報創建國家級科創園區。支持兩地企業聯合引進高校、科研院所創新資源,跨行政區域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
《協議》對推動科技展會共展也作出了安排。按照《協議》,兩地將積極組織企業、展品等參與對方舉辦的科創類會展活動。共同爭取在綿陽科博會、重慶智博會等大型科技展會,集中展示「成渝雙城經濟圈涪江流域科技創新走廊」科技企業和先進產品,組織企業、投資主體、科研機構利用展會平臺開展大規模、多領域的科技交流合作,為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升提供展示平臺和技術示範,進一步促進產學研用融會貫通。
(全媒體記者 範晶)
責任編輯:陳豔 編輯: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