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0年代:蒸汽機與工業革命

2020-11-22 騰訊網

本期提要

木材危機致使英國人大量使用煤炭,並利用氣壓等科學原理髮明蒸汽機解決煤礦的排水問題。後來瓦特對蒸汽機進行改良,使其得以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使英國實現了工業革命,極大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由此,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實現了歐洲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

中外大事記

中 國

公元1720年

康熙皇帝派兵安定西藏。

公元1722年

康熙皇帝逝世,雍正繼位。

公元1723年

清朝開始實行「攤丁入畝」政策。

公元1726年

清朝在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

公元1727年

清朝設立駐藏大臣。

公元1728年

中俄兩國正式籤署《恰克圖條約》。

西 方

公元1720年

英國南海公司破產,又稱「南海泡沫事件」,與密西西比泡沫及荷蘭鬱金香泡沫並稱歐洲早期的三大經濟泡沫。

公元1725年

彼得一世逝世。後來,馬克思評價他:彼得大帝用野蠻制服了俄國的野蠻。

公元1727年

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逝世。

公元1728年

丹麥探險家維他斯·白令發現白令海峽。

行走在18世紀20年代的英國原野上,人們會對眼前的景色大吃一驚:中世紀英國鄉村那種一望無垠的田園風光已然一去不返,大地上出現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挖煤礦坑。

一些煤礦還使用一種冒黑煙、吐白氣的奇怪機器,推動著形狀像蹺蹺板的抽水機日夜不停地上下做功,把礦坑裡的積水抽出地面,使得原先碧綠平坦的原野變成一個到處汙泥濁水、坑坑窪窪的大工地。

從木材到煤炭

這種變化是從16世紀早期開始的。從那時起,英國經歷了長達二百餘年的經濟增長,人口不斷增加,海外貿易和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整個國家欣欣向榮。

然而,木材不足的陰影始終威脅著這一片繁榮景象:人口和製造業的增長需要越來越多的木材作為生產、生活的原料和燃料,迅速消耗了原先遍布英國各地的大片森林。到16世紀晚期英國已經出現了「木材危機」。

木材短缺造成木頭價格高漲,嚴重影響了英國人的日常生活,他們不得不尋找一種替代的燃料做飯取暖,冶鐵煮鹽。

在英國,替代木材的燃料是現成的:煤炭。英國是世界上煤炭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它的煤不僅質量好,而且埋藏較淺、易於開採;八大礦區遍布英國各地,到處都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到煤炭。英國人很早以前就發現了煤炭可以作為燃料使用,但是煤炭燃燒時會發出刺鼻的氣味,留下難以清掃的粉塵,嚴重破壞室內環境、影響人體健康,人們對它敬而遠之。

16世紀以後隨著木材稀缺、價格高漲,人們已經顧不得燒煤禁令,紛紛改用便宜的煤炭生火,同時煙囪的應用大大改善了室內燒煤的條件,把煤煉成焦炭用於冶鍊金屬的技術也逐漸成熟,使得煤炭迅速成為英國人生產、生活的主要燃料,普及開來。煤炭需求的迅猛增長推動了英國採煤業蓬勃發展。

《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笛福在倫敦看到煤炭已經堆積成山,運煤船在泰晤士河上來回穿梭運送不停,不禁感慨「他們不會是掏空了整個國家吧」「哪裡的人能用完這麼多煤呢?」

煤礦挖過地下水位之後,地下水不斷湧入礦坑造成礦內積水,甚至會淹沒整個礦坑,導致停工停產。17世紀初,英國盛產煤炭的紐卡斯爾地區的礦主驚慌地向國會報告說,由於煤礦滲水問題越來越嚴重,紐卡斯爾的煤礦再過20年就會被地下水完全淹沒。

從水車到蒸汽機

為了解決排水問題,人們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辦法。17世紀早期,人們把原先澆灌農田用的工具——鏈式水車拿來給礦坑排水,使得採煤作業的深度能夠超過地下1000多米,於是開始大規模應用。但問題是:使用成本太高。使用人力驅動水車,需要支付的工資將是一筆天文數字,使用畜力進行驅動同樣花費不菲。

如何才能讓水車不分季節、不分氣候地有效運轉呢?有人指望發明一種能夠不藉助外力連續運轉的「萬能機」解決這一難題,但這是徒勞的,解決礦坑排水難題需要真正科學的助力。

1643年,伽利略的學生託裡拆利用水銀代替水進行試驗,成功地在玻璃管中造出真空,由此證實空氣有重量,發現了氣壓。

託裡拆利的試驗結果翻越阿爾卑斯山傳播到北歐,引起各國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在英國,科學家波義耳對空氣壓力進行了科學的分析,1662年提出了著名的波義耳定律:理想氣體的壓力與體積成反比。至此,人們對於空氣乃至一切氣體的壓力性質已經具備了比較科學的認識。

法國科學家帕潘曾經擔任波義耳的助手,他利用液體沸點隨氣壓升高而升高的原理,於1679年發明出世界上第一臺高壓鍋。

帕潘由此構思出蒸汽機的工作原理,並於1690年發表。之後帕潘試想了多種在實踐中運用蒸汽機的方式,比如推動船隻、發射炮彈等,都沒有獲得成功,他本人於1712年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英國軍隊工程師薩弗裡是把氣壓原理與礦坑抽水聯繫在一起的第一人。薩弗裡注意到家鄉德文郡煤礦的排水難題,於是借鑑帕潘的蒸汽機原理髮明了一種抽水機,取名為「礦工之友」,1698年取得專利。但是這種抽水機控制閥門全靠手工,操作複雜、使用不便,抽水高度有限,安全性堪憂,只能作為自然力抽水機的補充,沒有獲得推廣。

不斷改良的蒸汽機

薩弗裡的同鄉、五金商人紐科門和科裡曾經幫助薩弗裡製作蒸汽抽水機模型,他們按照帕潘的構思改進了薩弗裡的機器,由此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可以全天候連續運行、運行成本相對低廉的蒸汽排水機——紐科門機,並於1712年獲得專利,後來還成立專利公司推廣銷售這種機器。

到18世紀中期,英國各地的煤礦已經普遍使用紐科門蒸汽機進行排水,由此解決了煤礦積水的難題,推動著英國經濟繼續繁榮增長。

紐科門蒸汽機並非沒有缺點:它在運行過程中需要燃燒大量的煤,以至於完全無法離開煤礦,一旦距離稍遠,運煤速度就無法跟上燒煤速度,只能停火歇工。此時蒸汽壓力問題乃是科學研究的熱點,1763年冬天,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購買了一臺紐科門蒸汽機模型用於物理學實習,負責維護它的乃是實驗員詹姆斯·瓦特。

瓦特研究之後發現,如果把加熱和冷卻過程分離,在氣缸之外設置一個單獨的冷凝器專門用來冷卻蒸汽,就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通過反覆試驗,瓦特終於在1768年研製出樣機,次年取得專利。瓦特蒸汽機的工作效率是紐科門機的三倍,耗煤量卻只有後者的四分之一,很快就在各個煤礦取代了紐科門蒸汽機的位置。

此後瓦特不斷改進他的蒸汽機,在二十年中相繼發明了能夠實現圓周運動的齒輪傳動裝置、前後都由蒸汽推動做功的雙衝程氣缸、調節蒸汽機轉速並能穩定輸出動力的離心調速器,以及能夠指示氣缸壓力的氣壓計,不斷取得專利,從而完成了改良蒸汽機的全過程。

蒸汽機推動工業革命

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既安全又穩定,不僅運行成本低廉,還是一種廣泛適用於各種製造業領域的「萬能機」,除了在煤礦中抽水、運煤,還迅速被應用到冶金、麵粉、鑄幣、紡織等行業,在英國全面建立起以大機器生產為標誌的近代工業,使英國實現了工業革命,生產力水平獲得質的增長,國力猛增,最終成為世界霸主。

考察蒸汽機發明、發展的歷史不難發現:英國的資源稟賦限定了它解決社會生產危機的路徑;英國社會對新能源、新動力的需求乃是蒸汽機發明的最大推動力;科學知識的進步需要廣泛的交流傳播,它必須與現實生產活動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威力;專利權等制度的建立則為新發明的出現提供了充分保障。

自然資源、社會需求、科學技術和制度保障四種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蒸汽機的出現和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實現了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增長,這一歷史經驗是值得注意的。

作為推動工業革命的主要因素之一,蒸汽機可謂居功至偉。工業革命的主要標誌就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手工生產。瓦特改良蒸汽機後,帶來了一系列技術革命,推動著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飛躍。

一言以蔽之,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實現了歐洲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

工業革命是翻天覆地的,所創造的巨大生產力,極大改變了社會面貌,並帶來深刻的社會關係變革。從此,社會上出現了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而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則利用技術進步帶來國力強盛,通過船堅炮利、拓展殖民等,逐步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深刻地影響到後來一戰和二戰的世界格局。

(本欄目總撰稿為卜憲群,本期作者為山東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孫文棟)

更多內容,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瓦特發明蒸汽機、開始進行工業革命
    今天為大家講解瓦特發明蒸汽機、開始進行工業革命!瓦特(JamesWall,1736物: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法4等1年),美國著名的發明家的式展汽機,提高了黑汽機的熱效率和運行穩定性,對人類對幕利的認識和利用,經歷了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1690年.法國人巴比首先發明了第 臺話塞式系汽機。被稱為「礦山之友」.但受當時材料和技術限制,無法推廣。直到18世紀。
  • 瓦特蒸汽機的重大改進者,工業革命的關鍵人物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年1月19日—1819年8月19日),是英國著名的發明家,是工業革命時的重要人物。他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愛丁堡皇家學會院士,是蘇格蘭著名的發明家和機械工程師。1776年製造出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闢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標誌著工業革命的開始。
  • 蒸汽機不是瓦特最先發明的,但是他卻成功引發了工業革命
    瓦特蒸汽機前人的步伐如今普遍認為是瓦特發明了蒸汽機,進而引領了英國的工業革命,蒸汽機確實標誌著工業革命的開始,但是卻並非是瓦特發明的。早在公元1世紀時,埃及亞歷山大裡亞學者希羅就利用蒸汽噴射反衝力做功,製成蒸汽轉動裝置。1680 年,法國物理學家巴本發明了高壓鍋,10年後他又創造性地設計出最早的汽缸——活塞裝置。1698年,英國工程師託馬斯·塞維利製造出第一臺實用的無活塞式礦井抽水蒸汽機。1712年,英國鍛工託馬斯·紐可門綜合巴本的汽缸活塞和塞維利形成真空的凝汽器裝置的優點,研製出更為有效的大氣活塞式蒸汽機。
  • 蒸汽機引發工業革命 "無論怎樣誇也不為過"(圖)
    蒸汽機引發工業革命 "無論怎樣誇也不為過"(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9日 23:35 來源: 來源:國際在線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蒸汽機的發明對世界來說是多麼重要,人們好像一直在等待瓦特的成功。不僅僅是瓦特的合作夥伴馬修·博爾頓,全世界都在等待蒸汽機帶來的奇蹟。  第一次工業革命始於18世紀的英國,「珍妮紡紗機」、「騾機」的出現,提高了紡織品的產量和質量,為英國全球貿易和擴張提供了一次加速,這也使英國與其他強國之間的經濟實力差距拉大。蒸汽機出現後,英國已經把其他國家遠遠地甩在後面。
  • 偉大的科學家瓦特,發明蒸汽機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
    偉大的科學家瓦特,發明蒸汽機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提起瓦特,人們就會想起蒸汽機,想起他發明的蒸汽機給工業革命注入的新的活力。經過幾年時間的反覆實踐,1782年,瓦特終於試製成功能夠帶動其他機器一起工作的聯動式蒸汽機,而且運行安全可靠,工作效率明顯提高。1784年,瓦特取得了萬能蒸汽機的專利權,不久這種新式機器就在全英國的各個行業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萬能蒸汽機的誕生是人類科技史上劃時代的輝煌篇章,同時也有力地推動了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
  • 工業革命時期的蒸汽機現在居然還有用
    提及工業革命,我們是不能忘掉蒸汽機的,因為蒸汽機的發明,是人類最開始能夠隨心所欲的利用能源,最早利用能源的就是蒸汽機,蒸汽機是怎麼樣工作的呢?顧名思義,蒸汽機就是靠蒸汽來獲取能源的。先給大家科普一下蒸汽機的原理,前一陣網上有人不是做了一個酒精燈做的小發動機,簡單來說就是依靠燃燒,產生熱量,通過氣體的熱膨脹係數,產生的推力,進行做功。蒸汽機可能工序要稍微多一點兒,他不是用柴火或者說燃燒物燃料,直接產生熱量,因為用柴火直接產生的熱量,它擴散的比較厲害,會有很多浪費,所以他用才火山給水加熱,而且這個柴火他會放在一個類似於爐子裡面,儘可能讓熱量損失少一些。
  • 蒸汽機不是瓦特發明的,又是誰發明的呢?
    第一次工業革命進入高潮得益於瓦特改良了蒸汽機,使蒸汽機投入工廠使用,因為它能產生巨大的動力,而且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使工業革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那麼問題來了,蒸汽機不是瓦特發明的,那是誰最早發明了蒸汽機呢?
  • 蒸汽機
    不僅僅是瓦特的合作夥伴馬修·博爾頓,全世界都在等待蒸汽機帶來的奇蹟。第一次工業革命始於18世紀的英國,「珍妮紡紗機」、「騾機」的出現,提高了紡織品的產量和質量,為英國全球貿易和擴張提供了一次加速,這也使英國與其他強國之間的經濟實力差距拉大。蒸汽機出現後,英國已經把其他國家遠遠地甩在後面。1712年,蘇格蘭鐵匠紐克曼發明了空氣蒸汽機。
  • 蒸汽機的發明與原理
    【每日科技網】   蒸汽機是現代火車最初的雛形,蒸汽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甚至還創造了蒸汽時代,工業革命產生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瓦特對蒸汽機的改良,而瓦特並沒有發明蒸汽機,他只是對蒸汽機進行了改良。那麼蒸汽機是誰發明的呢?蒸汽機的原理又是什麼?
  • 看工業革命的實質,瓦特改良蒸汽機引領世界走向了蒸汽時代
    在格拉斯哥大學的經歷,為瓦特以後改進蒸汽機,引領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人類對於蒸汽動力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據說在公元前2世紀的時候,埃及人和希臘人就已經開始認識到蒸汽可以作為動力,希臘人甚至還發明了一種利用蒸汽轉動圓球的裝置。不過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對於蒸汽動力的探索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 第一次工業革命 快要被遺忘的製造變革
    隨著現在製造業的高速發展,雲計算,物聯網,機器人,3D技術等一系列新型技術的出現,第三次工業革命到來。然而那些被我們快要遺忘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又給製造業帶來哪些製造變革呢?這場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誌的。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係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同時給製造業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 胡翌霖 | 蒸汽機的發明
    ▲瓦特蒸汽機示意圖(1797版畫) 另外,鈕可門蒸汽機只產生往復運動,而瓦特讓蒸汽機帶動輪軸的旋轉,這就使得蒸汽機的應用領域大大擴展了,當然它最初還是在煤礦那裡普及的。瓦特蒸汽機的普及除了因為效率高之外,也得益於瓦特高明的營銷手段。話說當時的礦場都用慣了鈕可門蒸汽機,對於瓦特蒸汽機究竟有多好並沒有明確的概念,而重新更換一臺機器成本很高,怎麼說服他們換機器呢?瓦特的辦法是直接先把蒸汽機送給你用起來再說,然後按照新機器相比原先使用鈕可門蒸汽機節約下來的燃煤費用的一定百分比來收取租金。
  • 從智慧聯想的發布談人工智慧革命 - 智慧聯想,人工智慧,工業革命...
    在本次發布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向我們闡述了聯想的AI戰略,他認為,此前,我們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科技)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機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高新技術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而現在,我們迎來了一次以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
  • 瓦特:世界公認的蒸汽機發明家 歷史上的優才人物 No.41
    詹姆斯·瓦特是英國著名的發明家,是工業革命時的重要人物。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法蘭西科學院外籍院士。他對當時已出現的蒸汽機原始雛形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進,發明了單缸單動式和單缸雙動式蒸汽機,提高了蒸汽機的熱效率和運行可靠性,對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他改良了蒸汽機、發明了氣壓表、汽動錘。
  • 蒸汽機:小人物的大發明
    《文匯讀書周報》第1548號「書人茶話」版(2015年1月12日隨《文匯報》發行) 蒸汽機:小人物的大發明李宏圖在邁向現代工業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人們一直公認,詹姆斯·瓦特發明的蒸汽機成為最為重要的基石,沒有瓦特的蒸汽機,也就沒有後來的工業革命。
  • 蒸汽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後來才逐漸被內燃機和汽輪機取代
    蒸汽機的工作原理是非常簡單的,就是將蒸汽時產生的能量轉化為一種機械功。它的出現作用非常大,直接導致了世界上第一次工業革命。20世紀剛開始的時候,蒸汽機在世界範圍內仍然廣泛的使用。大家一定很好奇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是誰發明的?
  • 改變世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工業革命,準確的說是第一次工業革命,起源於1759年,一般認為結束於1840年。在這場革命中,人類的生產方式開始出現重大轉變,出現了以機器來取代人或獸力的趨勢。由於機器逐漸開始廣泛使用,歷史上這個時代稱為「機器時代」。
  • 你知道超級爭氣的蒸汽機是怎麼誕生的嗎?
    蒸汽機的出現使人類從依靠人力、畜力等原始動力中解脫了出來,實現了機器大生產,帶領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有說法說紐可門曾受僱於塞維利)進行了協調統一。1800年英國的特裡維希克(Richard Trevithik,1771-1833)發明了高壓蒸汽機,他的目的是牽引蒸汽機車,並於1802年申請了專利。特裡維希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實用性輪軌蒸汽機車,他的蒸汽機車在結構上初步具備了早期蒸汽機車的雛形。例如:機車由鍋爐、煙囪、汽缸、動輪、搖杆、連杆、飛輪等部件組成,並實驗了載客和貨運功能。
  • 蒸汽機發明的介紹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學的一臺教學用的紐可門蒸汽機模型壞了。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蒸汽機模型,送到倫敦請名匠修理也未修好。後來修復這臺蒸汽機的任務就落在了瓦特身上。瓦特很快就修好了這臺機器。之後,他又對這臺蒸汽機模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虛心向人求教。刻苦的鑽研加上紮實的基礎使瓦特終於找到了紐可門蒸汽機耗煤量大、效率低的原因。
  • 蒸汽機發展史告訴你,必須要有兩個前置條件
    長大後,他繼續研究蒸汽,最終發明了偉大的蒸汽機。蒸汽機有力地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爆發,瓦特由此改變世界,成為偉人。小瓦特觀察蒸汽這個故事,很明顯是杜撰的,因為蒸汽機這東西,並不是瓦特發明的,瓦特只是改良了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