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晚19時,會東縣野租泉民俗生態度假區比往日顯得更加熱鬧,一場關於全域旅遊的討論正在展開,各相關部門、話題涉及的人員共計40餘人齊聚一堂,為會東全域旅遊發展建言獻策。
省委書記彭清華到涼山調研時提出要深刻認識涼山發展所具備的資源優勢,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會東擁有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老君峰、野租泉、姜州民權等正在積極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奇石谷、馬頭山、魯南山等景區也納入了下一步開發規劃。發展全域旅遊,架起一座連接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的橋梁,加快鄉村生活和城市文明的接軌和融合具有積極作用。
窗外,小雨瀝瀝;屋內,討論熱烈。
「會東要圍繞全域旅遊,加快構建『一核兩帶三大旅遊區一公園』,優化發展布局。」縣文廣體育旅遊局局長劉錫權說,要推進旅遊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旅遊+融合」發展,加強旅遊行業監管,全力推進品牌創建。
「今年將啟動縣城到金東大橋間的路段建設,全面完成縣、鄉、村道建設,加大項目推進力度,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助力。」縣交通運輸局局長蒲洪海介紹,隨著「一高、一鐵、一機場,三縱三橫多出口,城鄉多網加水運」交通新格局的逐步形成,會東發展全域旅遊的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
「發展鄉村旅遊首要條件是要加大鄉村環境治理,引導群眾改變陳規陋習,轉變傳統觀念,培養服務意識和誠信意識,樹立旅遊區良好形象。」縣農旅投公司董事長徐飛說,景區建設要圍繞「吃住行遊購娛」等六個要素開展建設,進一步完善景區內部條件,結合地方資源和氣候優勢,加快鄉村旅遊產業發展。
「老君峰景區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下一步將以芒果、石榴等水果產業為支撐,結合鐵柳臭豆腐、可河紅糖等特色產業,實現農旅融合,促進當地村民致富增收。」鐵柳鎮黨委書記廖宇超談到未來鄉村旅遊發展時信心滿滿。
藍光集團負責人建議通過網際網路營銷,圍繞經典故事,多方式多渠道傳播會東好聲音,建立會東好形象;會東拉瑪酒業負責人表示要把燕麥酒和鄉村旅遊結合起來,大膽嘗試體驗營銷模式,主動融入全縣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中;市民代表孫承華表示會東跟鰺魚河有著密切聯繫,建議把鰺魚河打造成為會東的一張旅遊名片。
會東發展全域旅遊任重而道遠。會東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曉博說,會東全域旅遊站在新的起點,全縣上下要堅定發展信息,發揮後發優勢,把全域旅遊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放大旅遊業在經濟、社會、環境方面的綜合效益,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進一步摸清家底和資源,找好旅遊資源點,以規劃為引領,優化資源布局,集中力量辦好金沙江文化旅遊節、「雙黑」美食節等重大文旅活動。
針對下一步工作,劉曉博要求,要以景區建設為重點,圍繞景區建設開展各項工作,提升全域旅遊質量;以文化活動為突破口,樹立自身品牌,提升全域旅遊影響力;以配套服務為關鍵,高標準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優化全域旅遊發展環境;以科技為支撐,建立大數據平臺,推動全域旅遊智慧化發展;以政府投入為基礎,引進社會資本,引導鄉鎮、村積極參與,形成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發展新格局;以「黨建+旅遊」為抓手,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作用和服務作用,進一步提升鄉村全域旅遊,為鄉村振興裝上新的「動力引擎」。(肖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