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相融助推全域旅遊發展

2021-01-18 湘湘帶你看社會

本報記者周雲峰通訊員劉候峰

1月13日上午,參加市人大六屆五次會議的安化縣代表團討論組傳出一曲動聽的安化山歌,緊張嚴肅的會場頓時活躍起來。唱山歌的女代表來自安化縣茶旅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名叫黃葉利。

「發展全域旅遊,需『紅』『綠』相融,增強我市旅遊的內涵和吸引力。」當天上午,黃葉利接受記者採訪,向記者分享了她的《關於進一步推進益陽市紅色旅遊發展的建議》。

黃葉利說,益陽紅色旅遊資源極其豐富,點多面廣,特色資源鮮明。近年來,我市宣傳(文旅)系統注重以紅色研學旅行為主線,將紅色文化融入黨日活動、工會活動和工青婦活動,積極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基地,保護紅色土壤,弘揚紅色文化。

「紅色旅遊不能搞成說教式的模式,綠色旅遊也不是空泛的遊玩。」黃葉利認為,雖說我市紅色旅遊發展態勢良好,但因處於起步階段,仍存在著發展規劃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前瞻性,基礎設施相對滯後等問題。

黃葉利建議,全域旅遊要突出主題形象,打響紅色旅遊發展品牌。建議市委、市政府將其納入「十四五」規劃,出臺相關文件或決議,統籌自然生態環境、洞庭湖文化和梅山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的綜合開發,形成集休閒、養生、度假、觀光、會議、培訓為一體的特色文化旅遊產品。注重「紅」「綠」有機結合,即把紅色旅遊與生態旅遊相融,打造獨具特色的旅遊品牌。

她還認為,要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力度,將紅色旅遊景點串聯起來,形成以點帶線、以點帶面、多景區抱團式發展的文化旅遊發展格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加強對紅色導遊員和解說員的培訓,讓旅遊「紅」「綠」相融、「紅」「綠」相依,激發益陽文化旅遊體驗的新活力。

【來源:益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域旅遊看江蘇--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賦能全域旅遊發展之溧陽篇
    ,將其納入「十三五」發展的「三大工程」,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推動單純的自然「原生態」創新為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新生態」,推動「兩山」價值轉換在溧陽得到完美實現,讓生態創新成為溧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名片。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表示,廣東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在推出三批共47個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基礎上,將培育更多國家級和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增至47個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主導產業,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和全社會共同參與,通過旅遊業帶動乃至於統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旅遊發展理念和模式。
  • 精心描繪全域旅遊新藍圖
    徐報融媒記者 孫井賢 攝今年9月份,美麗的泉城賈汪又收穫一個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大洞山旅遊度假區被省政府批准設立為省級旅遊度假區。這是賈汪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的又一重大突破,是賈汪全域旅遊再出發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的又一生動實踐。
  • 民勤:發展全域旅遊 建設詩畫民勤
    「十三五」期間,民勤縣將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全力推動全域旅遊規劃與空間規劃相銜接、旅遊業發展與城鄉建設相協調、旅遊功能與基礎設施建設相貫通,著力打造「沙海綠洲·綠洲碧海」生態文化旅遊品牌,持續增強旅遊發展新動能,推動旅遊產業走上全域規劃、全景打造、全業培育、全民共享的發展快車道。
  • 「三養」綦江 全域旅遊發展風生水起
    遵義會議後,紅一軍團8000多人轉戰石壕開往赤水,為四渡赤水創造了寶貴的戰機。在這裡,你可以沿著石壕紅軍橋、邱石壩、紅一軍團司令部舊址再到石壕紅軍烈士墓,重走當年紅軍長徵的足跡。或者從安穩鎮九盤村廣場、過大埡口再到紅軍街,在楓香樹下聆聽老人講述當年紅軍的故事。「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色旅遊發展有著無限生機。」
  • 崑山:「新三度空間」布局全域旅遊
    圍繞蘇州「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目標,崑山旅遊度假區把旅遊放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維度、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消費拉動經濟的角度來推進、布局。「加快區域協同、資源整合、產品串聯,助力『六穩』『六保』,讓旅遊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嚮往和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勇當崑山旅遊高質量發展的熱血尖兵。」崑山旅遊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谷文華說。
  • 平陽鳳臥:念好「兩山」轉化的山水經 譜寫「紅+綠」融合發展新篇章
    如何做好「紅+綠」融合發展,推動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近年來,鳳臥鎮秉持紅綠融合促紅色小鎮高質量發展的理念,以突出紅色內涵、推進生態文明、強化產業聯動為著力點,擦亮紅色小鎮底色,拓寬「兩山」轉化通道,念好「山」字經、做活「水」文章,讓「紅+綠」成為鳳臥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 嘉興: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林埭樣本」
    原標題: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林埭樣本」 坐擁千年莊橋墳良渚文化遺址、「平湖九彩龍」「搖快船」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特色棒球運動基地、芒果小鎮、九畝灘百草園、老平湖生態園等休閒遊發展空間……近年來,擁有豐富旅遊資源和區位優勢的嘉興平湖市林埭鎮找到了以全域旅遊發展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向。
  • 海南全域旅遊:日月同輝滿天星,全省處處是美景
    一年多以來,海南跳出傳統旅遊謀劃現代旅遊、跳出小旅遊謀劃大旅遊,以深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點、線、面」相結合為方式,以促進旅遊產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為基調,以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為目標,全方位推進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基本形成了「日月同輝滿天星、全省處處是美景」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 如何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浙江發布一本「新昌秘笈」
    為了「共建世界級旅遊景區、助推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實現文化與旅遊產業的同步高質量發展,增進交流,形成共識,12月23日上午,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共新昌縣委、新昌縣人民政府、浙江省文化和旅遊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浙江省世界級旅遊景區建設暨全域旅遊(新昌)高質量發展研討會
  • 浙江全域旅遊現場會研討如何「比學趕超」:助力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
    浙江省2020年全域旅遊「比學趕超」現場會 全域旅遊是我國新階段旅遊發展戰略的再定位,是一種區域旅遊發展理念,也是一種旅遊發展價值追求和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變革。近年來,浙江省把全域旅遊作為「八八戰略」的重要實踐和全省大花園建設的重要載體,搶抓機遇、順勢而為、統籌推進,許多工作都走在全國前列。推進全域旅遊,浙江已經湧現出不少質量高、口碑好的「模範生」。
  • 涼山州會東:廣聚民智廣集民意 開創全域旅遊發展新局面
    4月30日晚19時,會東縣野租泉民俗生態度假區比往日顯得更加熱鬧,一場關於全域旅遊的討論正在展開,各相關部門、話題涉及的人員共計40餘人齊聚一堂,為會東全域旅遊發展建言獻策。  省委書記彭清華到涼山調研時提出要深刻認識涼山發展所具備的資源優勢,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總決賽在南平落幕
    11月21日,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總決賽在福建省南平市落下帷幕。30支大學生隊伍從來自全國298所高校的1800餘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圍繞南平紅色旅遊發展進行設計,比拼創意「金點子」。他們聚焦「紅」與「綠」,圍繞南平「世界遺產地,綠色生態城」主題,介紹參賽作品思路及方案,並結合作品特色進行情景模擬展示與現場答辯。設計作品涵蓋旅遊路線、文化創意產品、營銷推廣方案以及微視頻等。同時,大賽在表現形式上使用新技術、新概念,既有VR、APP小程序等科技元素與紅色旅遊規劃充分結合,又有紅色研學、紅色助力脫貧等全域覆蓋設計,全面展示新時代青年的創新思維和專業素養,體現出鮮明的創新性、實踐性。
  • 探索數字文化產業發展 推動全域旅遊「南雄模式」
    12月26日晚,「全域旅遊 紅色南雄」——南雄市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宣傳活動在我市三佳農業公園舉辦。本次活動旨在充分展示南雄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成果,大力推介「善美韶關·紅色南雄」品牌,打造全域旅遊「南雄模式」,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 「全域旅遊 和諧發展」主題論壇暨「雲上格爾木 玉出崑崙山」旅遊...
    青羚網訊(記者 聞皓)8月7日,由格爾木市文體旅遊廣電局舉辦的「全域旅遊 和諧發展」主題論壇暨「雲上格爾木 玉出崑崙山」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格爾木會議中心舉行。相關部門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旅遊界、文化界的相關人士以及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此次論壇推介會。
  • 羅源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近年來,羅源縣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一方面關停石板材加工企業、退養羅源灣水產養殖,一方面加大投入,深耕旅遊業,通過興建旅遊景點、提升景區配套設施、舉辦旅遊主題活動等措施,大力發展全域旅遊。9月27日,起步鎮桂林村的沐禾源休閒農場二期項目正式開工。
  • 篤定前行|青州:全域旅遊再出發~
    11月24日,青州市召開全市旅遊發展大會,分析研判新發展格局下文旅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加快推動青州市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此次大會開啟了青州市文化旅遊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吹響了全域旅遊再出發的號角。
  • 韶關旅遊為什麼行?全域旅遊示範先行...
    建成後成為市民遊客的網紅打卡地,陸續舉辦了多項國際、國內賽事,極大提升了閱丹公路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沿線旅遊、生態發展,鄉村遊客成倍增長,成為我省大旅遊融合發展的新平臺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戶外運動品牌。
  • ...綠」交相輝映 「創」與「策」激情飛揚 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紅色...
    近年來,我們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統謀劃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選準做優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綠色產業,創新推進「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建設,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遊,走出了一條「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相得益彰的全域旅遊創新發展之路,實現了紅土地上的綠色蝶變。
  • 讓紅色更紅、綠色更綠、生活更美好,陽新龍港鎮—— 奏響紅與綠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立足紅,著眼綠,在新時代的發展徵途上,今日龍港紅綠輝映,早已「換了人間」。(一)「龍山記載光榮史 港水流傳幸福歌」,7月12日下午,在夕陽溫熱的光輝裡,龍港紅軍街青石板鋪就的街面上,來往行人從容安詳。紅軍街又稱龍港老街,亦稱革命舊址一條街,全長800多米,有12處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