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4日
《徐州日報》刊發
《牢記囑託勇爭先 書寫賈汪新答卷 》
——賈汪「真旺」系列報導 3 )
《精心描繪全域旅遊新藍圖》
原文如下
冬日的大洞山風景如畫。徐報融媒記者 孫井賢 攝
今年9月份,美麗的泉城賈汪又收穫一個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大洞山旅遊度假區被省政府批准設立為省級旅遊度假區。這是賈汪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的又一重大突破,是賈汪全域旅遊再出發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的又一生動實踐。
近年來,賈汪始終堅持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為主線,按照「生態立區、產業強區、旅遊旺區、文明興區」戰略發展定位,持續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
隨著「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華麗蛻變,綠水青山嬗變成了金山銀山,休閒旅遊產業成為賈汪新的經濟增長點、惠民支撐點、城市形象新亮點。一條以核心景區引領、次級景區配套、鄉村旅遊串聯的具有賈汪特色的文旅產業發展之路逐漸形成,賈汪旅遊業也迎來了「山花爛漫的春天」。
全域旅遊 賈汪真旺
2019年9月20日,賈汪區獲批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20年9月19日,賈汪區作為全國5家單位代表之一在全國全域旅遊培訓會上作典型發言,賈汪經驗做法受到與會領導充分肯定,並在大會上予以推廣……今年賈汪區成功舉辦了首屆鄉村旅遊節、江蘇省首屆錦鯉文化節、桃花節等特色活動,權臺煤礦遺址公園、錦鯉文化產業園等項目穩步推進,賈汪旅遊發展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增強。「全域旅遊、賈汪真旺」已成為一張閃亮的黃金名片,賈汪已成為徐州名副其實的「後花園」。
在以生態轉型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實踐中,賈汪堅持把「生態立區、旅遊旺區」作為四個發展戰略的重要兩極,以發展全域旅遊為重要抓手,堅持做、持久做,在61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集聚了4個國家4A級景區,1個國家3A級景區,83個市級以上鄉村旅遊示範點和農家樂,實現了從「煤海」到「花海」,從「煤城」到「綠城」的根本性轉變,成為區域性旅遊資源集聚地和旅遊目的地。
在賈汪4個國家4A級景區中,大洞山和潘安湖遠近聞名。
大洞山,主峰海拔361米,為徐州市第一高峰,景區內核心景點茱萸寺,始建於北魏年間,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相傳唐代詩人王維曾來此訪友,寫下「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佳句。
現在,賈汪以創成「大洞山省級旅遊度假區」為新起點,進一步完善度假區規劃,堅持以「運動康養」為主題,以「溫泉康養、山水怡養、田園樂養、體育動養」為目標方向,加快實施建設「一帶四區」,即:山水大道度假產業集聚帶、石海溫泉康養區、體育休閒動養區、田園鄉村樂養區、山水花木怡養區。繼續強化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強化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高質量推進大洞山旅遊度假區各項工作。
潘安湖是國家級溼地公園,夏季遊湖觀荷,冬季漫步賞雪,美不勝收。潘安湖畔的馬莊村,堅持黨建引領、文化興村、產業旺村,不斷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路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馬莊文化」和「馬莊現象」。
生態轉型 綠色發展
目前,賈汪區正全力推進「一山一湖一河一村一文化」旅遊品牌建設,圍繞大洞山,將督公湖、鳳鳴海多點連片,全力提檔升級大洞山旅遊度假區;圍繞潘安湖,融入潘安故居、潘安水鎮等文化元素,持續增強潘安湖景區影響力,積極爭創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圍繞京杭大運河,深入挖掘運河支隊紅色文化,講好運河故事;繼續做好馬莊村文化品牌,讓馬莊村的影響力持續提升;圍繞煤礦文化,整合權臺礦遺址公園、夏橋公園、賈汪紅樓等文化,打造獨具賈汪特色的煤礦文化品牌,創新思維不斷推動賈汪旅遊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生態轉型,綠色發展,賈汪區正努力通過生態建設的全景化打造、融合旅遊的全業化轉型、品牌引領的全方位營銷、全域共建的全社會參與,實現了以全域旅遊帶動發展動能轉化、產業結構升級、鄉村振興發展、群眾脫貧致富的新局面。
徐報融媒記者:蔣新會 通訊員:史俊文
編 輯:遠 景
總監製:衡思葉
監 制:呂夫建
審 核:高 帆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精心描繪全域旅遊新藍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