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描繪全域旅遊新藍圖

2020-12-10 澎湃新聞

精心描繪全域旅遊新藍圖

2020-12-04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4日

《徐州日報》刊發

《牢記囑託勇爭先 書寫賈汪新答卷 》

——賈汪「真旺」系列報導 3 )

《精心描繪全域旅遊新藍圖》

原文如下

冬日的大洞山風景如畫。徐報融媒記者 孫井賢 攝

今年9月份,美麗的泉城賈汪又收穫一個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大洞山旅遊度假區被省政府批准設立為省級旅遊度假區。這是賈汪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的又一重大突破,是賈汪全域旅遊再出發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的又一生動實踐。

近年來,賈汪始終堅持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為主線,按照「生態立區、產業強區、旅遊旺區、文明興區」戰略發展定位,持續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

隨著「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華麗蛻變,綠水青山嬗變成了金山銀山,休閒旅遊產業成為賈汪新的經濟增長點、惠民支撐點、城市形象新亮點。一條以核心景區引領、次級景區配套、鄉村旅遊串聯的具有賈汪特色的文旅產業發展之路逐漸形成,賈汪旅遊業也迎來了「山花爛漫的春天」。

全域旅遊 賈汪真旺

2019年9月20日,賈汪區獲批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20年9月19日,賈汪區作為全國5家單位代表之一在全國全域旅遊培訓會上作典型發言,賈汪經驗做法受到與會領導充分肯定,並在大會上予以推廣……今年賈汪區成功舉辦了首屆鄉村旅遊節、江蘇省首屆錦鯉文化節、桃花節等特色活動,權臺煤礦遺址公園、錦鯉文化產業園等項目穩步推進,賈汪旅遊發展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增強。「全域旅遊、賈汪真旺」已成為一張閃亮的黃金名片,賈汪已成為徐州名副其實的「後花園」。

在以生態轉型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實踐中,賈汪堅持把「生態立區、旅遊旺區」作為四個發展戰略的重要兩極,以發展全域旅遊為重要抓手,堅持做、持久做,在61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集聚了4個國家4A級景區,1個國家3A級景區,83個市級以上鄉村旅遊示範點和農家樂,實現了從「煤海」到「花海」,從「煤城」到「綠城」的根本性轉變,成為區域性旅遊資源集聚地和旅遊目的地。

在賈汪4個國家4A級景區中,大洞山和潘安湖遠近聞名。

大洞山,主峰海拔361米,為徐州市第一高峰,景區內核心景點茱萸寺,始建於北魏年間,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相傳唐代詩人王維曾來此訪友,寫下「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佳句。

現在,賈汪以創成「大洞山省級旅遊度假區」為新起點,進一步完善度假區規劃,堅持以「運動康養」為主題,以「溫泉康養、山水怡養、田園樂養、體育動養」為目標方向,加快實施建設「一帶四區」,即:山水大道度假產業集聚帶、石海溫泉康養區、體育休閒動養區、田園鄉村樂養區、山水花木怡養區。繼續強化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強化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高質量推進大洞山旅遊度假區各項工作。

潘安湖是國家級溼地公園,夏季遊湖觀荷,冬季漫步賞雪,美不勝收。潘安湖畔的馬莊村,堅持黨建引領、文化興村、產業旺村,不斷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路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馬莊文化」和「馬莊現象」。

生態轉型 綠色發展

目前,賈汪區正全力推進「一山一湖一河一村一文化」旅遊品牌建設,圍繞大洞山,將督公湖、鳳鳴海多點連片,全力提檔升級大洞山旅遊度假區;圍繞潘安湖,融入潘安故居、潘安水鎮等文化元素,持續增強潘安湖景區影響力,積極爭創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圍繞京杭大運河,深入挖掘運河支隊紅色文化,講好運河故事;繼續做好馬莊村文化品牌,讓馬莊村的影響力持續提升;圍繞煤礦文化,整合權臺礦遺址公園、夏橋公園、賈汪紅樓等文化,打造獨具賈汪特色的煤礦文化品牌,創新思維不斷推動賈汪旅遊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生態轉型,綠色發展,賈汪區正努力通過生態建設的全景化打造、融合旅遊的全業化轉型、品牌引領的全方位營銷、全域共建的全社會參與,實現了以全域旅遊帶動發展動能轉化、產業結構升級、鄉村振興發展、群眾脫貧致富的新局面。

徐報融媒記者:蔣新會 通訊員:史俊文

編 輯:遠 景

總監製:衡思葉

監 制:呂夫建

審 核:高 帆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精心描繪全域旅遊新藍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濟南在新藍圖中描繪「美」的畫卷
    7月23日召開的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賦予了「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這幅濟南藍圖更加豐富的內涵,對城市之美提出了更加具體的目標任務,讓人滿懷憧憬和期待。新時代新濟南,必將在新藍圖中描繪出更美的的畫卷。自然生態美 山水間崛起一座綠色宜居城自然生態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嚮往。濟南的自然美,是與生俱來也是奮力保護的成果。至今,人們還記得,2019國際花園城市競賽總決賽上,濟南從全球100多個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獲2019國際花園城市競賽最高獎項金獎,同時獲得環境保護與綠色經濟唯一單項獎。
  • 浙江全域旅遊現場會研討如何「比學趕超」:助力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
    浙江省2020年全域旅遊「比學趕超」現場會 全域旅遊是我國新階段旅遊發展戰略的再定位,是一種區域旅遊發展理念,也是一種旅遊發展價值追求和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變革。近年來,浙江省把全域旅遊作為「八八戰略」的重要實踐和全省大花園建設的重要載體,搶抓機遇、順勢而為、統籌推進,許多工作都走在全國前列。推進全域旅遊,浙江已經湧現出不少質量高、口碑好的「模範生」。
  • 韶關旅遊為什麼行?全域旅遊示範先行...
    建成後成為市民遊客的網紅打卡地,陸續舉辦了多項國際、國內賽事,極大提升了閱丹公路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沿線旅遊、生態發展,鄉村遊客成倍增長,成為我省大旅遊融合發展的新平臺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戶外運動品牌。
  • 崑山:「新三度空間」布局全域旅遊
    圍繞蘇州「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目標,崑山旅遊度假區把旅遊放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維度、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消費拉動經濟的角度來推進、布局。「加快區域協同、資源整合、產品串聯,助力『六穩』『六保』,讓旅遊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嚮往和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勇當崑山旅遊高質量發展的熱血尖兵。」崑山旅遊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谷文華說。
  • 全域旅遊看江蘇--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賦能全域旅遊發展之溧陽篇
    ,將其納入「十三五」發展的「三大工程」,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推動單純的自然「原生態」創新為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新生態」,推動「兩山」價值轉換在溧陽得到完美實現,讓生態創新成為溧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名片。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陽江市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旅遊和外事僑務局供圖 文/羊城晚報記者 黎存根 雖然2020年文旅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但廣東省發展全域旅遊步伐不減。廣東將專門制定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工作方案,提出一批市場化程度高、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加快培育「文旅+」新業態、新模式,聯合將港珠澳大橋打造成為世界級地標景區景點,創建新一批5A和4A級景區,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 篤定前行|青州:全域旅遊再出發~
    11月24日,青州市召開全市旅遊發展大會,分析研判新發展格局下文旅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加快推動青州市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此次大會開啟了青州市文化旅遊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吹響了全域旅遊再出發的號角。
  • 英山縣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1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的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英山縣榜上有名,這是英山縣繼榮膺「中國茶葉之鄉」、「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漂流之鄉」、「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天然氧吧」之後斬獲的又一「國字號」名片。
  • 打造全域旅遊!鼓樓推出六條專題線
    隨後,《鼓樓我的家》《水秀》《山韻》等表演節目,多視角展現出了鼓樓旅遊文化的魅力。旅遊節向廣大市民重點推介了六條旅遊專題線路,包括:品行江岸遊鼓樓、民國風情遊鼓樓、航海逐夢遊鼓樓、紅色追憶遊鼓樓、石城牆上遊鼓樓和學府覓韻遊。記者了解到,在國際時尚文化旅遊節期間,遊客還可通過莫愁旅遊APP參與鼓樓區內「吃住行遊購娛」6大方面的系列活動。
  • 民勤:發展全域旅遊 建設詩畫民勤
    「十三五」期間,民勤縣將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全力推動全域旅遊規劃與空間規劃相銜接、旅遊業發展與城鄉建設相協調、旅遊功能與基礎設施建設相貫通,著力打造「沙海綠洲·綠洲碧海」生態文化旅遊品牌,持續增強旅遊發展新動能,推動旅遊產業走上全域規劃、全景打造、全業培育、全民共享的發展快車道。
  • 如何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浙江發布一本「新昌秘笈」
    為了「共建世界級旅遊景區、助推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實現文化與旅遊產業的同步高質量發展,增進交流,形成共識,12月23日上午,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共新昌縣委、新昌縣人民政府、浙江省文化和旅遊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浙江省世界級旅遊景區建設暨全域旅遊(新昌)高質量發展研討會
  • 涼山州會東:廣聚民智廣集民意 開創全域旅遊發展新局面
    會東擁有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老君峰、野租泉、姜州民權等正在積極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奇石谷、馬頭山、魯南山等景區也納入了下一步開發規劃。發展全域旅遊,架起一座連接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的橋梁,加快鄉村生活和城市文明的接軌和融合具有積極作用。  窗外,小雨瀝瀝;屋內,討論熱烈。  「會東要圍繞全域旅遊,加快構建『一核兩帶三大旅遊區一公園』,優化發展布局。」
  • 海南全域旅遊:日月同輝滿天星,全省處處是美景
    一年多以來,海南跳出傳統旅遊謀劃現代旅遊、跳出小旅遊謀劃大旅遊,以深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點、線、面」相結合為方式,以促進旅遊產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為基調,以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為目標,全方位推進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基本形成了「日月同輝滿天星、全省處處是美景」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 嘉興: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林埭樣本」
    原標題: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林埭樣本」 坐擁千年莊橋墳良渚文化遺址、「平湖九彩龍」「搖快船」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特色棒球運動基地、芒果小鎮、九畝灘百草園、老平湖生態園等休閒遊發展空間……近年來,擁有豐富旅遊資源和區位優勢的嘉興平湖市林埭鎮找到了以全域旅遊發展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向。
  • ...此心安處-杭州精品酒店賞鑑》暨《杭州全域旅遊地圖》發布...
    1月31日,由杭州市旅遊委員會主辦、商務印書館協辦的「《此心安處-杭州精品酒店賞鑑》暨《杭州全域旅遊地圖》發布會」在蝶來雅谷泉山莊酒店召開。杭州市旅委副主任趙弘中、商務印書館杭州分館總編劉玥妍、主創團隊、精品酒店、貓途鷹網站、媒體代表出席發布會。
  • 青海文化與自然「遺珍」開啟「地球第三極」全域旅遊新體驗
    青海文化與自然「遺珍」開啟「地球第三極」全域旅遊新體驗 2019-12-15 20:32:44作者:李玉素 責任編輯:李玉素   中新社青海黃南12月15日電 題:青海文化與自然「遺珍」開啟「地球第三極」全域旅遊新體驗
  • 巨有科技深耕全域旅遊智慧化三年,推出「一機旅遊」
    全域旅遊理念的提出,則強調了要從全要素、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全時空等角度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實現旅遊服務全域配套等。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中公共服務也是八大項之一,這充分證明了我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構建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特別是優質旅遊。
  • 「全域旅遊 和諧發展」主題論壇暨「雲上格爾木 玉出崑崙山」旅遊...
    青羚網訊(記者 聞皓)8月7日,由格爾木市文體旅遊廣電局舉辦的「全域旅遊 和諧發展」主題論壇暨「雲上格爾木 玉出崑崙山」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格爾木會議中心舉行。相關部門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旅遊界、文化界的相關人士以及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此次論壇推介會。
  • 「三養」綦江 全域旅遊發展風生水起
    弘揚紅色文化 打造國家級紅色旅遊新標杆山水若情深,英雄氣更長。綦江,更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歷史之地。沿著石壕鎮苗兒山麓拾級而上,巍峨矗立的「石壕紅軍烈士紀念碑」便映入眼帘。紀念碑後面,是莊嚴肅穆的紅軍烈士墓,安葬著紅一軍團長徵途經綦江時在石壕鎮英勇犧牲的5名烈士。
  • 探索數字文化產業發展 推動全域旅遊「南雄模式」
    本次活動旨在充分展示南雄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成果,大力推介「善美韶關·紅色南雄」品牌,打造全域旅遊「南雄模式」,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打蘇區牌、走生態路」的發展戰略,把全域旅遊作為推動第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著力做好旅遊精品景區、業態培育、要素保障、環境整治「四篇」文章,打造了姓氏文化旅遊節、梅花節、銀杏文化旅遊節等系列特色旅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