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採訪人簡介
範嘉雷,出生於義大利,博士註冊建築師。1995 年畢業於熱那亞大學,畢業後曾參與義大利熱那亞古城重建和 NUOVI LIGURE 地區 CAMBIASO 城堡的重建設計。2001 年被委派中國,之後 10年投身於中國照明設計行業,2003 年成立普洛特思照明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總經理。
普洛特思照明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範嘉雷
Q1:作為一名義大利註冊建築師,您在燈光設計領域從事了多久?
【Mr. Fezia】:近十五年,在從事義大利和中國的建築燈光中,得到了很多的經驗。
Q2:您來自義大利,能否簡單給我們介紹一下不同風格的義大利建築燈光設計是如何詮釋的?
【Mr. Fezia】:義大利以及西歐的建築經歷了不同時期的演變:從早期的基督教風格,拜佔庭風格,到羅馬式風格,哥德式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古典主義風格,以及由於文化交換而產生的混合樣式和風格。古老的羅馬風式建築,如羅馬圓形競技場。建築是要彰顯古代帝國的榮耀,有很多窗戶,開放空間,十字拱和拱形是主要的造型因素,燈光設計突出拱形,從內透外,體現開放的精神。中世紀的早期建築嚴肅,陰森,保守,因為那是一段陰暗沉重的時期,所有元素都是閉合的,窗戶很小,燈光要簡潔,洗牆就能體現這種建築風格。中世紀的晚期,哥德式建築採用坡度很大的兩柱面,旨在體現建築高聳入雲,當時已經能建到 70 多米高,這是從未有過的建築挑戰,引人遐想無限接近上帝,建築裡有很多人物植物和動物造型,非常形象化,所以燈光設計可以做一些形象的動態投影效果。
十五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是希望對基督教有新的理解,不再有稜有角,如 SANCARLINO ROME,這是第一個摒棄了哥德式的尖頂,建築高度不超過 20 米,主要展現大理石石材的曲線柔美,燈光要表現其柔美的曲線。之後的建築出現很多的裝飾細節,這種裝潢風格稱為巴洛克建築,燈光不需要太強烈,要柔和一些,因為建築本身已經很複雜,燈光不能反客為主,同時,隱藏光源和防眩光是一個嚴峻的課題。
20 世紀,建築回歸古典主義的同時有新的變革,立柱,窗戶,屋頂,還是羅馬風式,但是結合了混凝土,金屬的建築材料和 LED 光源的運用。
Q3:之前我們是對義大利不同時期不同建築風格的燈光演繹,現在您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您在中國的經驗嗎?
【Mr. Fezia】:我例舉一下在中國杭州的兩個主要案例。西溪溼地這個項目是一個旅遊綜合體,我們希望這個燈光設計是要賦予這個項目一個特別的標籤,設計要體現溼地的個性和獨特的定位。溼地具有湖泊和池塘交錯縱橫的主要特色,燈光表現的是千湖千鏡,凸顯水景照明。對燈具產品的使用中,希望能藉助濾光器,透鏡改變光束角,造成折射及反射,形成一種夢幻的浪漫感覺。作為設計師,我們需要融會貫通,用義大利的審美來演繹亞洲建築的精髓,如西溪溼地的杭州悅榕莊酒店,就是立意本土風情,含蓄內斂,琥珀色色溫主題,體現江南建築的迷離韻味。
第二個案例是錢江新城的總體規劃。錢江新城是一個新城,有其特徵和規劃的理性邏輯,不像香港維多利亞港有近百年的發展,不同建築的燈光設計很絢麗,樓宇之間可以允許沒有太多的關聯和統一,因為那是有歷史的,而一個新城,如果沒有規劃,就會凌亂無章,所以,區別於其它的投標單位,我們不是馬上從技術著手,多少米之間設置一個路燈,泛光和景觀設計的色溫和照度該有什麼標準,而是試圖探索,規劃師和建築師設計隱藏的理性邏輯,找到了規劃設計的分形原則。當你面對一個枝繁葉茂的大樹無從下手時,你要善於發現一片樹葉的紋理和整棵大樹上所有樹葉的紋理是類似的,所以錢江新城局部和整體是有很強的關聯性的,遵循規劃的原則進行燈光設計,才能避免之後城市亮化的詬病。
Q4:在您看來,未來的建築照明會有什麼樣新的革命?
【Mr. Fezia】:展望未來,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三維、四維技術的成熟,「步入三維空間」,會是接下來的一個新的燈光設計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