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0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改革偉力驅動「三高四新」
——七論學習貫徹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
瀟湘平
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永州,是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確定的重大戰略決策,一個全新命題、一次全新挑戰。縱觀新中國改革發展歷程,哪一次閃耀星空的突破不是改革先行、改革探路。於此,我們要應勢而變、主動革新,把新戰略堅定推進到「縱覽風雲天地闊,縱橫捭闔自從容」的新高度。
用「精」的標尺識改革。在「兩個百年」交匯期,永州改革又到了一個緊要關頭,既有「十三五」時期奠定的堅實基礎、貫徹新發展理念孕育出來的「機」,也有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和我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方面暗藏的「危」。深化改革是化危為機的根本出路。我們已經啃下了不少硬骨頭,但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我們攻克了不少難關,但還有許多難關要攻克。要深刻理解「國之大者」,準確把握永州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充分挖掘新優勢,全面促進高質量發展。為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永州,全市人民必須迅速行動起來,以捨我其誰的霸氣、篤定絕決的拼勁,打一場聲勢浩大的改革攻堅戰。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推動永州改革的重要標尺,凡是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就毫不猶豫地幹、滿懷激情地幹、只爭朝夕地幹;反之就要立行立改,徹底地改、全面地改,努力把廣大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凸顯出來,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出來,匯聚成改革合力,形成全社會為改革而歌、為創新而舞的生動局面。
用「創」的勁頭謀改革。現代化新永州應該是一個創新源泉持續湧動、市場要素流動有序、群眾面貌昂揚向上的新時代。抓改革就是抓發展,謀改革就是謀未來。我們要緊緊扭住創新這個「牛鼻子」,把「三高四新」戰略置於改革大局中來謀劃。通過創新產業鏈提升「六大工程」,為全省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作出永州貢獻;通過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七大計劃」,為全省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創造永州成果;通過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強化「五大改革」「五大開放行動」,為全省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貢獻永州力量。謀棋有招,方能落子有力。改革千頭萬緒,我們要緊緊抓住關鍵環節、重點領域,聚焦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抓改革、聚焦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抓改革、聚焦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抓改革、聚焦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抓改革、聚焦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抓改革。要把接續推進改革同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結合起來,推進創造性、引領性改革;要把深化改革攻堅同促進位度集成結合起來,提升改革綜合效能;要把推進改革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結合起來,推動改革行穩致遠;要把激發創新活力同凝聚奮進力量結合起來,推動改革在新發展階段打開新局面。
用「闖」的精神強改革。「建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引領區、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對接東協開放合作先行區、國家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文化生態旅遊名城」,是我市「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間馳騁未來的新疆場。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勇氣,在「三區兩城」中找到攻堅的結合點、改革的突破點,實現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的融合發展。要進一步突出制度建設,推動制度、政策間的有機銜接、融會貫通,讓各項改革相得益彰、發生化學反應。比如,結合「雙循環」「產業鏈」和「新基建」等謀實謀深改革路徑、做精做細全鏈條,向新一輪科技革命要戰力,向產業升級要推力,向強大內需市場要效力。「闖」是擔當和情懷,也是智慧和能力,我們不僅能在抗擊重大風險的戰場上策馬揚鞭、化危為機,也可在稍縱即逝的機遇面前相時而動、捕捉時機,確保改革始終貫穿於「三高四新」戰略的全領域、全過程,為永州的高質量發展闖出一片新天地。
用「韌」的執著推改革。改革之路無坦途,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當前改革不是攻堅期就是深水區,不僅要打「白刃戰」,還要打「持久戰」,將改革進行到底拼的是鬥志和耐力。用真心維護,「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領導幹部要從自身改起,警惕「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風險,主動攻破自我思想「防城河」。用真功推動,「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面對憂柔寡斷,要勇於壯士斷腕;面對急功近利,要敢於鍥而不捨;面對「和氣一團」,要鐵面無私。用真情抓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作為改革的出發點,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的情懷作為改革的奮進坐標,把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評判改革成敗的唯一標準,不管是萬丈深淵、還是地雷陣,都要一往無前、義無反顧。
「歷史從不等待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抖擻精神再出發,爭做新時代改革的堅定促進者、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堅定實踐者、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永州的堅定推動者,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來源:永州日報
原標題:《瀟湘平:以改革偉力驅動「三高四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