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二日《尼爾:人工生命》正式發售於PlayStation 3上。
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二日《尼爾:完全形態》正式發售於Xbox 360上。
《尼爾:完全形態》與《尼爾:人工生命》
雖說初代《尼爾》有著《尼爾:人工生命》與《尼爾:完全形態》兩部作品構成,但其實就像《精靈寶可夢:紅》與《精靈寶可夢:綠》之間的關係一樣,這兩部《尼爾》在遊戲結構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唯一的區別就是《尼爾:人工生命》講述了一個哥哥拯救妹妹的故事,而《尼爾:完全形態》則變成了父親拯救女兒。
至於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在PlayStation 3佔有率較高的日本地區,玩家們會更加傾向於操控一個年輕的主角來演繹一個哥哥拯救妹妹的故事,而在歐美地區,年長的主角去拯救女兒則比較契合相應的文化氛圍。
《尼爾:完全形態》遊戲畫面
既然提到了《尼爾》,那麼肯定不得不提橫尾太郎這個非常獨樹一幟的遊戲製作人,相信很多玩家知曉橫尾太郎的契機應該是一張流傳甚廣的《龍背上的騎兵3》GIF圖片或者是《尼爾:機械紀元》這部作品,這個永遠戴著頭套的「神谷英樹」一直秉承著自己的獨到的美學理念來進行遊戲製作,那種「喪」到骨子裡的精神被巧妙糅合進了遊戲的每一處,從《龍背上的騎兵》到《尼爾》就可見一斑。
《龍背上的騎兵3》
《尼爾:人工生命/完全形態》在背景上繼承了《龍背上的騎兵》E結局之後的故事,講述了一段為了拯救心愛之人就算世界毀滅也毫無關係的故事,而遊戲的數個結局也印證了這一點,無論是那一個結局,人類都一定會滅亡。
雖然有著出色的世界觀與劇情支撐,但是《尼爾:人工生命/完全形態》在Gameplay部分的表現著實一般,充斥著畫面與建模粗糙、任務設定不合理與動作系統僵硬等等問題,而本作的兩個版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評,雖然因為《尼爾:機械紀元》大賣的影響,最近的整體評價有所回升,但其最終全球銷量定格在了七十萬份左右。
《尼爾:人工生命/完全形態》遊戲畫面
而值得一提的是,那個橫尾太郎永遠也不願意摘下來的頭套,其形象來源於《尼爾:人工生命/完全形態》中的埃米爾,一個在遊戲中為了拯救被石化的同伴最終導致外貌大變的美少年。
還沒有變成「橫尾太郎」的埃米爾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旨在為你帶來這浩瀚歷史中每一個閃光之處的點滴故事,也許它並不是那麼耀眼,也沒有那麼值得銘記,但是我仍然希望在這洶湧的長河中將其撈起,讓你回想起在許多年前的今天,曾經有一個人與你看著同樣一片星空。
我是銀河正義使者,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