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SpaceFactory公布——火星上的小屋

2021-01-13 搜建築


AI SpaceFactory已公布了他們在火星設計的圓柱形小屋的細節,作為NASA「3D列印棲息地挑戰」的一部分。 MARSHA項目(火星棲息地)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認可,最高獎金為21,000美元,是從17個領域中選出的五個設計中的一個。


AI SpaceFactory has released details of their proposed cylindrical huts for the Planet Mars, designed as part of the 3D Printed Habitat Challenge organized by NASA. Project MARSHA (Mars HAbitat) was endorsed by NASA with a top prize of almost $21,000, one of five designs selected from a field of seventeen.



該競賽要求參賽者使用3D列印技術,為四名太空人建造一個棲息地,使其位於紅色星球上。然後根據其創新,架構布局和BIM建模的詳細程度對提交的方案進行排名。


The competition asked participants to design an effective habitat for a crew of four astronauts to be located on the Red Planet, us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enabled by 3D printing. The submitted schemes were then ranked based on their innovation, architectural layout, and level of detail in BIM modeling.



根據AI SpaceFactory,MARSHA代表了「與以前以低洼圓頂或埋藏結構為代表的棲息地方案的完全不同。」相反,MARSHA採用垂直丁向圓柱體,這是一系列空間和效率研究而形成的。該形狀允許棲息地成為針對火星的大氣壓力和結構應力進行優化的高效容器,並提供更大的可用面積與體量比。


According to AI SpaceFactory, MARSHA represents a 「radical departure from previous habitat schemes typified by low-lying domes or buried structures.」 Instead, MARSHA adopts a vertically-orientated cylinder, the result of a series of spatial and efficiency studies. The shape permits the habitats to be highly effective vessels optimized for Mars』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structural stresses, as well as providing a greater ratio of usable floor area to volume.



MARSHA完全依賴於在施工期間從火星表面收穫的材料。制定創新的玄武巖纖維(來自地球表面)和可再生生物塑料(來自火星上生長的植物)的混合物,該方案消除了對從行星地球運送物質的需求。施工過程也有助於圓柱狀的生境,呈現出最可印刷的壓力容器,減少了對移動性的需求。


MARSHA relies solely on materials harvested from the surface of Mars during construction. Formulating an innovate mixture of basalt fiber (derived from the planet’s surface) and renewable bioplastic (derived from plants grown on Mars) the scheme eliminates the need for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from Planet Earth.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also aided by the cylindrical form of the habitat, presenting the most printable pressure vessel with a reduced need for mobility.



為了響應火星劇烈的熱擺動而實現膨脹和收縮,MARSHA通過在滑道上移動的凸緣殼體固定在地面上,用夾鉗和土錨固定吊艙免受隆起作用。在內部,雙層殼體將壓力容器與可居住區域分開,從而產生一系列建築用途。


To enabl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in response to Mars』 drastic thermal swings, MARSHA is anchored to the surface by a flanged shell moving on slides, with clamps and soil anchors securing the pod against uplift. Inside, a double shell separates the pressure vessel from the habitable area, resulting in a range of architectural uses.



在建築的頂部,一個大型充水天窗允許居住區域沐浴在自然光線下,並由間歇窗戶輔助。內殼和外殼之間的空間進一步擴散了這種光,以更準確地反射地球上的條件,同時還包含一個樓梯,以增強維護,流通和獨特性。


Atop the structure, a large water-filled skylight allows for the habitable area to be bathed with natural light, aided by intermittent windows. The space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shell further diffuses this light, to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conditions on Earth, while also containing a staircase to enhance maintenance, circulation, and a sense of architectural intrigue.



棲息地分為四層,地面層有「車庫」,第二層有乾燥實驗室和廚房「樞紐」,第三層有獨立的客艙和水培池塘,第四層有明亮的休閒「空中小屋」。每個層面至少有一個窗口,結合起來創建一個完整的360度全景。布局旨在適應其嚴格的任務流程,同時也是一個有助於社交和令人回味的空間。


The habitat is split over four levels, with a 「garage」 at ground level, dry lab and kitchen 「hub」 at second level, individual cabins and hydroponic pond at third level, and bright recreational 「skyroom」 at fourth level. Each level has at least one window, combining to create a full 360-degree panorama. The layout is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the strict flow of tasks throughout a Martian day, while also serving as an evocative space to aid social and mental health.



AI SpaceFactory現在將通過構建棲息地的1:3功能原型來進行MARSHA項目,為NASA「3D列印棲息地挑戰」更大的難度。該計劃的消息發布之際,人們對火星生活的興趣日益濃厚,最近由Elon Musk和Foster + Partners提出了「月亮村」的計劃。


AI SpaceFactory will now proceed with the MARSHA project by constructing a 1:3 functional prototype of the habitat, for the next level of the NASA 3D Printed Habitat Challenge. News of the scheme comes at a time of heightened interest in life on Mars, with extraterrestrial visions recently put forth by Elon Musk and Foster + Partners.



建築師和設計師參與人類如何居住在火星的研究,也許因為激動人心的發現而具有更大的意義。在這篇文章發表的當天宣布,研究人員已經發現火星上存在液態水「湖」的證據。


The involvement of architects and designers in investigating how humans could inhabit Mars has perhaps taken on greater significance given the exciting discovery, announced on the day of this article’s publication, that researchers have found evidence of an existing liquid water "lake" on Mars.


平面圖


外部模型


內部模型--細節


模型--軸測圖

建築師:AI SpaceFactory


合作、宣傳、投稿

請加小編微信:soujianzhu2


關注微信公眾號搜建築」或微信號「sjz9999,回復對應的數字或關鍵詞,查看精品內容!

2018年全新回覆:

萬科回覆:1101或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10

龍湖回覆:1301或1302 1303

恆大回覆:1201

規範回覆:0901

車庫回覆:1001或 1002

高層辦公回覆:0101 或 0102 0103 0104 0105 0106

多層辦公回覆:0201 或 0202 0203 0204 0205

綜合體回覆:0301 或 0302 0303 0304 0305 0307

酒店回覆:0401 或 0402 0403 0404 0405

學校回覆:0501 或 0502 0503 0504 0505 0507

售樓處回覆:0601或 0602

文化展覽館回覆:0701或 0702 0703 0704  0707

圖書館回覆:0801或 0802

每周戶型回覆:0001或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相關焦點

  • AI SpaceFactory『超環保火星居所』可以讓人們在火星居住的建築
    Image AI SpaceFactory and Plomp(譯者:楊璐潞)AI SpaceFactory是一個多行星的建築技術設計機構,它推出了TERA,一個高科技綠色生態住宅,專為在地球上的離網生活而設計。這項設計受到美國宇航局獲獎的火星棲息地MARSHA的啟發,第一個TERA接受有限的Indiegogo預訂,將於2020年3月開始供應,為期一年,然後再回收並轉載到其他地方。
  • AI SpaceFactory 研發適用於火星列印的原型機
    Image Courtesy of AI SpaceFactory建築科技公司AI SpaceFactory已經完成了MARSHA的自主建設,這是為NASA火星表面棲息地提出的一個方案。這個3D列印的庇護所是一項國際競賽的5個決賽項目之一,該競賽旨在為前往火星執行任務的4名太空人設計和建造一個棲息地。
  • 美國AI Space Factory公司:用3D列印技術,在火星上建造一個「自律型建築」
    AI SpaceFactory火星建房的構想為什麼選火星建房子?人們把目光聚集在太陽系內,畢竟太陽系內的目標可能更適合太空移民,比如鄰居——火星。大體上說,地球和火星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千米,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千米。兩者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大約每15年出現一次。火星與地球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可以說是太陽系裡的「袖珍地球」。美國宇航局NASA曾經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火星上存在液態水,這是適合人類移民的重要條件。
  • 【I: project space 展覽】綠鑽 GREEN DIAMOND by Rachele Maistrello
    使用者在一系列肢體操作後,就能感受到陽光在皮膚上停留,還有微風吹過他們臉頰的感覺。GD was a factory of highly sophisticated hi-tech technology, whose aim was the development of refined microchips in diamond powder, called "GD sensors」, capable of provoking in the human body sensations
  • 美國公布火星1000多個洞穴資料圖!裡面真有生命?
    根據如今的探索情況來看,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可能性真的是「微乎其微」。而根據《space》新科學報告指出,最近天文學家們又在火星上探索方面獲得了重大的突破,那就是觀察到了大規模的「火星洞穴」,什麼情況?這些火星「洞穴」到底有什麼,裡面會有什麼。
  • 歐巴馬:2030年前送人類上火星並返回地球
    美國總統歐巴馬近日在CNN網站發布文章稱,美國政府將在本世紀30年代到來之前將人類送上火星並安全返回。在文章中歐巴馬提到,除了各領域的頂尖專家,美國還有上千個商業公司在從事航天研發業務。接下來兩年中會首次有私人企業送太空人去國際太空站。
  • Factory Market平臺是什麼
    Factory Market是歐洲電商平臺,它是屬於一種新零售模式的跨境電商平臺factorymarke,採用移動電商加線下零售。Factory market總部位於德國柏林,主戰場是在德國市場,但也開始慢慢將視線移向法國、荷蘭、英國和西班牙,而且投資比重超過德國站點。
  • space X首個民用宇宙飛行計劃公布,股價上漲
    由馬斯克領導的太空船企業美國space X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進行首次只有民間船員的宇宙飛行,包括科技企業家賈裡德·艾薩克曼在內的4人將參加此次任務。space X和艾薩克曼在1日發表的資料中表示,計劃在10 - 12月實施。他是從事支付服務的shift 4payments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對於命名為「靈感4」的使命,他表示是為了向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募集支援。
  • 歐巴馬發文章:2030年前送人類上火星並安然無恙返回地球
    美國總統歐巴馬近日在CNN網站發布文章稱,美國政府將在本世紀30年代到來之前將人類送上火星並安全返回。在文章中歐巴馬提到,除了各領域的頂尖專家,美國還有上千個商業公司在從事航天研發業務。接下來兩年中會首次有私人企業送太空人去國際太空站。
  • 火星上的沙子是藍色?NASA公布達尼爾森隕石坑照片 (1/2)
    火星上的沙子是藍色?NASA公布達尼爾森隕石坑照片 (1/2) "← →"翻頁 2019年9月21日報導,美國宇航局
  • 「好奇號」公布史上最高清火星全景圖、研究表明大量衛星星座對...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relnews/us/2020-03-05/doc-iimxxstf6560993.shtml「好奇號」公布史上最高清火星全景圖3月5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由「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拍攝到的迄今為止最高解析度的火星全景照片
  • 美國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最易獲得水冰的地點
    將人類送上太空或另一個星球最大的挑戰之一,是需要足夠的水來維持人類生命和燃料。這就是為什麼在其他星球上找到水對人類來說是如此重要。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4年將人類送上火星,在這次旅行之前,它公布了一張地圖,上面顯示了火星表面最容易獲得水冰的地點。
  • ai在真實的精確度上其實還有待檢驗
    在國內,deepfake泛濫已經達到上升到了一種民事侵權的高度,刑事上則只要查到是人工製作的,就處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拘留5天以下的刑事處罰。舉幾個例子吧用ai的照片來冒充黃曉明用ai的圖片來冒充歐巴馬用ai的圖片來冒充美國總統用ai的圖片來冒充黑人金星的圖片是我用人工智慧做的中國新華社的一條新聞,人工智慧可以模仿熊貓的腮紅。
  • 中國火星探測器定名「天問一號」,英文名竟是...
    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planetary exploration missions)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first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 英語詞彙指導:factory,mill,plant與works的區別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詞彙指導:factory,mill,plant與works的區別 2012-12-13 20:22 來源:可可英語 作者:
  • 馬斯克正式公布火星登陸計劃 將在2024年送人上火星
    人類的下一站真的是火星嗎?對於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來說是這樣的,這一點從他近日公布的火星登陸計劃就能夠看出來。近日,馬斯克透露了其殖民火星的時間表,引發了全球網友的關注。SpaceX計劃在2024年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在2050年之前建立一個可以自我維護的人類殖民城市。
  • 展望太空 2021:中國自己的空間站、火星上的聚會、馬斯克的野心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展望屬於太空的 2021。一次火星上的聚會2020 年 7 月是難得的火星探測窗口期,三個國家的火星探測器相繼出發,開啟火星之旅: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0 日凌晨 5 時 58 分,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搭乘日本 H-2A 火箭 42 號機率先發射升空,阿拉伯世界史上首個火星任務順利開啟。
  • 美宇航局本月公布千餘張火星最新照片 包括《火星救援》著名場景
    火星北半球阿西達裡亞平原的一處斜坡,該平原在電影《火星救援》裡非常出名。騰訊太空訊(桂林)自2006年3月抵達火星以來,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已繞這顆紅色星球運行了超過十年,並拍攝了數以萬計高清晰火星表面照片。MRO也是迄今對火星成像解析度最高的探測器,其攜帶的HiRISE攝像機能夠獲得0.3米/像素的高清晰火星地表圖像。
  • NASA 公布下一代太空衣
    來源:NASA video北京時間今日凌晨2時,NASA局長吉姆·布萊恩斯汀(Jim Bridenstine)在華盛頓總部公布了下一代阿爾特彌斯太空衣
  • 「好奇號」奉上視覺盛宴 火星高清全景圖公布 (1/2)
    「好奇號」奉上視覺盛宴火星高清全景圖公布 (1/2)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