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歡度中秋 喜迎國慶
今天,
是舉國歡慶、
祝福祖國的重要節日
今天,
是闔家團圓、
共享天倫的傳統佳節。
在這雙節同慶、家國同心的時刻,讓我們一起重溫新中國航空歷史上那一幕幕動人的瞬間,見證航空工業與偉大祖國的壯麗航程,感受航空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如山信仰、如鐵信念!
69年前
新中國航空工業在抗美援朝烽火中誕生
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政務院頒發《關於航空工業建設的決定》,新中國航空工業正式創立。4月18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分局、軍區並財委發出通知,決定成立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統一負責所有飛機的修理工作,段子俊任局長。4月29日,周恩來籤發中央人民政府文件,正式批准航空工業局成立,局址瀋陽。
66年前
新中國第一架飛機首飛
1954年7月3日,飛行員段祥祿、刁家平駕駛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飛機初教5在江西南昌飛上藍天。這對於從修理走向製造的新中國航空工業來說,是一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
64年前
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首飛
1956年7月13日,全部採用中國自製零件的第一架殲5完成總裝,6天之後成功進行了首飛,這也使我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為數不多能夠成批生產噴氣戰鬥機的國家之一。
63年前
國產飛機首次參加國慶閱兵
1957年10月1日,第9次國慶閱兵期間,我國自行生產的伊爾-28噴氣式轟炸機、殲5殲擊機首次參加國慶閱兵。
62年前
第一架自主設計的噴氣式飛機首飛
1958年7月26日,于振武駕駛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殲教1完成首飛,新中國自主設計研製飛機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61年前
國產飛機參加「十年大慶」
1959年,是新中國成立10周年。這年國慶閱兵,由轟5轟炸機和殲5殲擊機等155架戰機組成的空中受閱編隊,分6個梯隊飛過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
60年前
殲6交付部隊
1960年,殲6戰鬥機正式投入批生產並開始交付部隊,人民軍隊正式進入超聲速時代。殲6飛機也成為我國空軍、海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噴氣式戰鬥機。
51年前
高空高速戰鬥機首飛
1969年7月5日,殲8飛機成功實現首飛,宣告了我國不能研製高空高速戰鬥機的歷史正式結束。
36年前
多型國產戰機接受祖國檢閱
這一年的國慶閱兵空中梯隊中,轟6、殲教5、強5、殲7 等國產戰機首次飛越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檢閱。
22年前
第一架自主研製三代機首飛
1998年3月23日,第三代戰鬥機殲10飛機首飛成功,實現了我國航空工業研製能力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歷史性跨越。該機採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和鴨式氣動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聲速、全天候空中優勢戰鬥機。殲10的研製生產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整個航空工業的技術進步,為航空工業的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1年前
132架國產戰機驚豔亮相世紀大閱兵
199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閱兵被稱為世紀大閱兵。這次閱兵中,總計9個機種、15個機型的132架國產戰機驚豔亮相。轟油6、「飛豹」、殲8、直9等國產戰機首次飛越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檢閱。
20年前
「新舟」誕生
2000年3月2日,「新舟"60首飛成功。該機是中短程客貨運輸機,是運7-200A飛機的改進改型,採用上單翼,雙渦槳發動機,可布置60個座位,最大起飛重量21.8噸,最大商載航程1260千米。「新舟」60飛機是嚴格按照中國民航適航條例CCAR-25進行設計、生產和試飛驗證的飛機,是中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通過對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和實施產業化工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12年前
民機研製取得重大突破
2008年11月28日,中國自主研製生產的首架噴氣支線客機ARJ21-700飛機在上海大場機場首飛成功,標誌著中國民機研製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11年前
展現信息化人民軍隊
2009年建國60周年國慶閱兵,15型151架國產飛機,展現信息化的人民軍隊。殲10、殲11、教8教練機、空警2000、空警200,這些中國戰機首次飛越天安門廣場。
10年前
第一架自主研製大型民用直升機首飛
2010年3月18日,由中國自主研製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機在江西景德鎮首飛成功。該機是中國第一款大型民用直升機,完全按照適航條例研製,整機性能達到國際第三代直升機水平,填補了國內大型民用直升機研製的空白,使中國和歐、美、俄一樣具備自主研製大型直升機的能力,在中國直升機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9年前
第四代隱身戰鬥機首飛成功
2011年1月11日,殲20首飛成功。
8年前
艦載機第一次起降試驗
2012年11月24日,中國首型重型艦載戰鬥機「飛鯊」殲15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完成首次起降飛行試驗,標誌著中國已經掌握了艦載戰鬥機艦上起降技術。
7年前
第一架大型運輸機首飛
2013年1月26日,大型運輸機運20首飛成功。2016年7月6日,運20列裝部隊。
3年前
第一架大型客機首飛
2017年5月5日,國產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成功。飛機在規定空域內平穩飛行1小時19分鐘,完成預定試飛科目,並安全返航著陸,標誌著項目研製取得重大裡程碑進展。中共中央、國務院對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發出賀電。
2年前
第一架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
2018年10月20日9時05分,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我國首架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圓滿完成水上首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電錶示熱烈祝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表示祝賀。
1年前
參閱機型數量、先進性和體系完整性創歷史之最
2019年10月1日上午,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34型168架軍機組成12個空中梯隊,馭風飛越天安門廣場上空;3型4架高端軍用無人機隨地面裝備方隊亮相……此次參閱機型數量、先進性和體系完整性創歷史之最,全面展現了新中國航空工業70年來取得的成就。
今年
第一架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完成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附近海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至此,AG600完成了陸上首飛、水上首飛和海上首飛。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 ,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幾代航空人自強不息、艱苦奮鬥、薪火相傳、矢志報國,推動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今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航空大國,正向著航空強國的目標奮進。
鐵粉必看
航空工業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
決勝2020 | 航空人的日出前時刻
製作/高新宇
責編/姚旭東
主編/劉 煊 監製/程曉敏
來源/中國航空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航空工業,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