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哲學社會科學期刊: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是社會發展狀態的晴雨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期刊70年發展史就是新中國70年發展史的實錄或縮影。其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改革開放前30年、改革開放後30多年和黨的十八大以來的7年。
3個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哲學社會科學期刊都呈現著不同的風格和特徵。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期刊在引領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設方面自覺特徵鮮明,在引領學術理論創新方面明顯增強,在期刊總體出版質量和水平上顯著提升,展現出繼承性與民族性、原創性與時代性、系統性與專業性綜合發展的新業態。
哲學社會科學期刊的特色、風格、氣派,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成熟的標誌,是實力的象徵,也是自信的體現。因此,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引下,蘊含著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期刊繁榮發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這是新時代廣大哲學社會科學期刊界的新作為、新進展、新氣象。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的發展壯大,是新中國成立70年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服務學術理論和社會實踐的成功範例。
成立於1958年的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是新中國最早從事人文社會科學文獻資料搜集、整理、編輯、出版的學術信息服務機構。從製作學術信息卡片起始,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擁有148個刊號、每年出版1520期、發表2萬餘篇文章、海內外發行700多萬冊的自負盈虧的期刊出版單位。在2016年度「中國期刊海外發行百強排行榜」中,書報資料中心的期刊就有11種。
60年來,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始終堅守「學術為本,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辦刊宗旨,秉持「精選千家報刊,薈萃中華學術」的編輯方針,專於學術,服務學者。既忠實刊錄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歷史,又伴隨和培育著一代代學人的成長、成才,被譽為「中華學術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功德無量」的出版事業(季羨林題)。「人大轉載」已成為引領學術理論研究前沿的風向標,也成為客觀公正的學術評價標準之一。2011年複印報刊資料系列資料庫產品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物獎);2017年「壹學者·學術生態系統」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
風雨芳華六下載,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幾代人,久久為功。依託中國人民大學雄厚的學術資源,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挖掘業已形成的品牌和資源優勢,書報資料中心現已發展成為集期刊出版、數字出版、學術評價、智庫服務等業務於一體的綜合性、跨媒體的專業學術出版與評價研究機構。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我們深切感受到:國家興則期刊興,哲學社會科學期刊始終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的發展歷程中雖也經歷過停辦的短暫風雨,但最終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彩虹。「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現象」,是國家文化事業發展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代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期刊發展事業的一個縮影,也是世界期刊發展史上的獨特現象。
新時代,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將繼續創新發展,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兩個效益相統一,切實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再創新業績。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總編輯)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等與會並致辭。【詳細】
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