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節入手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

2020-12-01 中國社會..
從細節入手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

2020年05月18日 09:0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宇燕

字號

內容摘要: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4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5·17」講話中集中談到了「三個體現」,即體現繼承性、民族性,體現原創性、時代性,體現系統性、專業性;具體到學科體系建設,則要注重發展優勢重點學科,要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使這些學科研究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突破點。

關鍵詞:

作者簡介: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4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5·17」講話中集中談到了「三個體現」,即體現繼承性、民族性,體現原創性、時代性,體現系統性、專業性;具體到學科體系建設,則要注重發展優勢重點學科,要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使這些學科研究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突破點。

  一、在學科設置上強化跨學科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由兩個二級學科組成,即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七十年代末,兩個研究所合併時的初衷,便是強化和促進跨學科研究。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而國家安全問題,便是一個典型的集經濟與政治於一身的、關係我國民族復興偉業的全局性重大問題,加強國家安全學研究,必須深化政治與經濟之間的交叉學科研究。為了加強正在被列為一級學科的國家安全學研究,我們所黨委決定抽調國際政治和世界經濟兩方面的研究人員,成立國家安全研究室。目前在院領導和科研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正在積極申請創辦國內第一本國家安全學學術期刊《國家安全研究》。

  除了成立國家安全研究室,在加強跨學科研究方面,我們還設立了世界能源、全球治理和國際政治經濟學等三個交叉學科研究室。能源安全事關我國經濟、社會、國防等多個領域的發展與穩定,只有通過跨學科研究才能較好把握。鑑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不斷上升,我們開始考慮將世界能源研究室更名為世界大宗商品研究室。

  二、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主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問題導向研究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中的作用,並明確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通過學習和分析比較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具體情況和國家現實需求後我們發現,全球治理不僅是一個關係我國國家利益和人類命運的研究領域,也是跨學科色彩非常濃厚的研究領域,還是一個有著巨大理論創新潛力的研究領域。

  2016年G20杭州峰會期間,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被中國外交部指定為G20首腦會議重要配套活動之一T20(智庫20)的首席牽頭單位。相對新的研究議題或研究領域、帶有顯著跨學科的研究特點、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學術積累人才存量以及全面深入參與T20組織協調活動的實踐,這四條構成了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絕對優勢」,並最終讓我們將全球治理研究作為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的突破口。為此,我們決定設立研究課題,聚焦作為全球治理載體的國際規則,出版系列研究成果。

  三、從打造概念入手加強話語體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在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上,我們應該最有發言權,要善於提煉標識性概念,打造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這項工作要從學科建設做起,每個學科都要構建成體系的學科理論和概念。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主要從事國際問題研究,在對外交往中特別注意在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中國偉大實踐中汲取營養,弘揚中國外交理念,並取得了一點點成績。

  在西方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概念,叫「帕累託改進」,應該講能實現「帕累託改進」是很好,但在中國人的思維深處則有著更高的追求,即孔子所講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則達人」。趙汀陽據此提出了「孔子改進」概念,作為「帕雷託改進」的中國參照系,而且是道義水準更高的參照系。

  我們有意識地把「孔子改進」這一具有典型中國元素的概念作為T20智庫峰會閉幕詞結尾句,這一概念一經傳播便收到了積極正面的回應,並已經成為我們對外交流的必備內容。我們的體會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實乃我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新源泉。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三大體系」建設引領哲學社會科學邁向未來
    近三年來,哲學社會科學界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引,努力進取,積極開拓,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為己任,以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宗旨,學科體系不斷健全,學術體系不斷完善,話語體系不斷增強。  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大體系」建設的重要論述,成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指導方針。
  • 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崇高使命
    3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不斷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和創新,為使哲學社會科學真正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而探索努力。本版今天特刊發3篇文章,圍繞建設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進行探討。
  • 人文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相互關係
    作者簡介:   人文社會科學的「三大體系」,指的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這裡所說的「人文社會科學」,也就是在我國特定語境下所說的「哲學社會科學」。  有關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建設問題,是具有豐富內涵的時代課題,也是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論述的重要主題之一。
  • 嚴書翰: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需正確處理「三大關係」
    這是對加強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簡稱「話語體系建設」)提出了更明確、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充分認識加強話語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及其艱巨性,扎紮實實地做好這方面的基礎工作,正確處理三個重要關係,把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推向新的階段。 一、加強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及其艱巨性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 加強科研誠信體系建設 促進哲學社會科學健康發展
    加強科研誠信體系建設 促進哲學社會科學健康發展 2020年01月02日 10:44 來源:雲南日報 作者:何祖坤 字號 內容摘要:科研誠信是哲學社會科學的基石,是優良學風的主要體現
  • 推進藝術學三大體系建設
    藝術學是哲學社會科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構建中國特色藝術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用中國化的理論闡發中國藝術經驗,是藝術學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藝術學研究者的職責和使命。辯證看待西方理論事實上,中國藝術學的發展從西方汲取了很多營養,在中國藝術學三大體系建設中如何處理中國藝術學與西方藝術學的關係,也是藝術學領域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劉悅笛認為,要在中西藝術學之間實現視界融合,必須處理好中西雙方藝術理論的關係。
  • 不斷健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
    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科研機構 作者簡介:   近年來,我國高校科研機構在健全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方面,緊跟時代需求,不斷更新觀念,勇於創新,學科體系建設展現出蓬勃生機。「學科是科學在探討未知中所建立的學術體系,也是針對某一學術領域的人才培養體系,故而學科是科學事業最為基本的學術單元。」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李宇明提出,推進學術事業的發展、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基點都是學科建設。
  • 張樹華、陳承新 | 自立自為自強 推進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在世界文明百花園中,我們有我們的歷史文化,有我們的體制機制,有我們的國情,我們的國家治理有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也有我們自己長期積累的經驗和優勢,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上要有眼光、有底氣、有自信。
  • 加強學科建設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以重視和加強學科建設為著力點,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新時代全體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作為來自社會科學界的委員,黃浩濤十分關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問題。習近平總書記「5·17」重要講話發表即將兩年,黃浩濤表示,我們應該結合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狀況和問題,不斷加深對講話精神的理解,更好地貫徹落實講話精神。 黃浩濤認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一個重大命題,包含豐富的內容,有著多方面的任務。其中一個著力點,是重視和加強學科建設。學科是按照學術性質劃分的門類。
  • 武漢大學專家共議新時代一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建設
    為了探索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的創新路徑,更好地開展學術傳播和交流,更好地服務於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 10月31日,武漢大學召開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暨《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90周年座談會。來自國內期刊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評價及轉載機構、國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及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專家圍繞主題深入研討交流。
  • 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體系
    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體系 第六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峰論壇在京舉辦 2019年11月27日 09:5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畢雁 字號
  • 哲學社會科學與時代同行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隊伍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主力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關係到整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構建。當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體系還不夠科學、學術研究的現實感還不夠鮮明等方面。這種狀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 專家:哲學社科話語體系建設要堅持「五統一」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賀迎春) 「第二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理論研討會」近日在北京召開。與會專家指出,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要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統一、科學性與價值性相統一、內容與形式相統一。
  • 在哲學社會科學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力量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誌。近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自覺性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保證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正確方向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發揮其指導作用,確保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
  • 我校召開2020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推進會
    12月2日下午,學校在行政樓一樓報告廳召開2020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推進會,總結經驗,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對2021年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進行部署。校黨委書記劉祖漢到會講話,黨委副書記薛浩作工作報告,副校長王路明宣讀表彰決定。
  • 推動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五年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立足中國實踐,融通古今中外,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成效顯著。五年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以研究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和戰略需求建言獻策,不斷推出有思想含量、理論分量、話語質量的研究成果。實施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計劃,首批遴選25家單位開展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初步形成各類智庫協調發展、定位明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布局合理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哲學社會科學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能力不斷提升。
  • 新時代廣東哲學社會科學的使命與擔當
    就今後一個時期的研究而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其理論來源、實踐基礎、理論體系、理論品格、歷史地位、世界意義作出科學的闡釋和概括;二是立足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回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提煉中國經驗、中國智慧;三是立足廣東,總結廣東改革開放的經驗,建構關於廣東改革開放的話語體系
  • 習近平: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比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戰略還不十分明確,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水平總體不高,學術原創能力還不強;哲學社會科學訓練培養教育體系不健全,學術評價體系不夠科學,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還不完善;人才隊伍總體素質亟待提高,學風方面問題還比較突出,等等。總的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還處於有數量缺質量、有專家缺大師的狀況,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 周濟部長在2006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科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04年8月中央16號文件進一步明確提出,要「努力形成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緊緊抓住這個核心,全面推進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全面推進高校的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和基地建設。
  • 努力建設哲學社會科學的基礎學科——歷史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既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不斷發展的光輝前景,也指出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緊迫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克服目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不足的途徑和辦法,給予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極大的鼓舞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