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仿生眼睛被澳洲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

2020-09-23 小章說科技圈那些事

澳洲墨爾本的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一個研究團隊打造了他們說能夠透過大腦移植來恢復盲人視力的仿生設備。該研究團隊現在正準備他們宣稱會成為全球第一次仿生眼睛的人體臨床試驗,並正尋求額外的資金,希望最後能在全球規模上生產。

根據報導指出,這個技術本質上是將智能型手機式的電子設備與植入大腦的微電極進行結合。格納裡仿生視覺系統(Gennaris bionic vision system)是一個已經進行了超過 10 年的計劃,會避過受損的視神經使得訊號得以從 Retina 顯示器傳輸到大腦的視覺中心。

這個系統是由包含了一臺相機及無線傳輸器的客制頭套所構成。一個處理器單元用來進行數據處理,而一系列植入大腦內的電極則是會傳輸訊號。

蒙納許大學電機與計算機系統工程學系的亞瑟·羅威利教授(Arthur Lowery)提到:我們的設計創造了一視覺圖案,是由多達 172 個光點(光幻視)的組合所形成,能夠為個體提供信息來幫忙引導室內及室外環境,以及辨識在他們周遭的人及物體。

在今年 7 月的試驗中,葛納裡陣列(Gennaris array)已使用氣動嵌入器安全地移植入三隻羊的大腦中,且在累積了 2700 小時的刺激後也沒有產生任何負面的健康效果。不過,還不清楚何時會進行第一次的人體試驗。

蒙納許大學生理學教授及蒙納許視覺組(Monash Vision Group,MVG)團隊成員之一的馬切洛·洛沙教授(Marcello Rosa)提到:若有額外的投資,我們就能夠在澳洲以所需要的規模製造這些大腦皮層植入物,來進展到人體試驗。

研究人員也希望能夠調整系統來幫助那些具有無法治療的神經狀況的病患,例如四肢癱瘓者,來恢復運動能力。羅威利教授說到:若是成功的話, MVG 團隊希望能打造新的企業,專注於將視覺提供給具有無法治療的盲症的人們,以及提供因為脊髓損傷而癱瘓的人們手臂運動,改善他們的健康。

這則新聞是在伊隆·馬斯克的大腦計算機界面公司 Neuralink 宣布其正在活體豬只內測試他們硬幣大小的界面原型後發布。最終目標都是相似的,要處理包括看不見及癱瘓等大腦問題。

不過,蒙納許大學的設備在技術上是否是第一個仿生眼睛可能取決於語義。在今年 5 月,已經有另一個由美國休斯敦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所研發的大腦移植視覺義肢設備能夠讓盲人及有視覺的人都能夠看到字母的形狀。

相關焦點

  • 盲人的福音 | 澳洲大學測試人體「仿生眼睛」|重見光明
    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準備測試人體「仿生眼睛」這個被稱為仿生視覺系統,其「眼睛」像是一副眼鏡貼在一個髮帶上就像是帶耳機一樣,腦後還連接了一個傳感器。儘管使用者無法完美地看清整個世界,但是他們可以看到由172個光點組成的形狀和輪廓。
  • 大連理工大學研發出防幹擾微納仿生偏振導航器
    大連理工大學研發出防幹擾微納仿生偏振導航器 2017-07-20 11:13:00來源:央廣網
  • 澳洲成功人工培育出首例新冠病毒!
    澳大利亞是除中國外,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成功人工培育出該致命病毒的國家。這意味著,澳洲科學家團隊可以在短期內研製出針對該病毒的測試套件,可以在患者尚未出現症狀前就確診,避免了潛伏期傳染的危險。位於墨爾本的皮特多赫感染及疫苗中心的負責人Mike Catton表示,會迅速將改成果送往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各受災國,讓各國科研團隊一起努力,儘快攻克新冠病毒。
  • 仿生角度研究鯨鬚,研發輕質高強韌的先進複合材料
    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在海洋生物材料及仿生研究方面取得新發現和重要進展,為仿生高性能複合材料研發提供新的設計與製備思路,該研究成果以「源自海洋的設計理念:鯨鬚的抗斷裂性」為題發表在材料領域權威期刊《先進材料》,論文第一作者以及共同通訊作者為深圳先進院天然生物與仿生材料課題組負責人王彬副研究員。
  • 深港高校聯合研發出世界上50米遊得最快的仿生機器魚
    鄧蘇 攝中新網深圳3月2日電(鄭小紅 鄧蘇)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2日向此間媒體透露,該校工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系教授王崢課題組與香港大學合作開發的仿生機器魚VAYU Fish(簡稱「VAYU」),近日以26.79秒的成績創造了「機器魚50米最快遊泳」世界紀錄,並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 浙大團隊研發神奇仿生材料 靈感來自北極熊
    一隻身披神奇馬甲的小兔子,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國際領先學術雜誌《先進材料》上亮相,馬上獲得《自然》、《新科學家》等多本雜誌的報導。它不光保暖,還能隱身理論上,如果我們能夠製造出類似北極熊毛的仿生材料,那麼人類也將具備極限環境中的抗寒能力。於是,柏浩課題組開始向這個方向邁進。
  • 全球首個人工眼睛恢復盲人視力 智慧型手機連接植入大腦微電極
    澳洲墨爾本的蒙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研發一個通過大腦移植來恢復盲人視力的仿生設備,目前已通過動物試驗,只要成功尋求額外的資金就能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蒙納什大學電機與計算機系統工程學系教授Arthur Lowery指出,團隊創造了由多達172個光點(光幻視)組合所形成的視覺圖案,能夠提供足夠信息以幫忙眼睛引導室內及室外環境,以及識別在其周邊的人及物體。在今年7月,團隊已順利將相關系統移植入三隻羊的大腦海中,且移植超過2700小時也沒有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 南科大研發出遊泳最快的仿生機器魚,破了金氏世界紀錄
    VAYU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測試現場  南方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組成的團隊在深圳市龍崗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遊泳館完成了金氏世界紀錄的挑戰。現場設兩名計時員和三名見證者。發令哨音響起,VAYU從始發點出發,直奔50米外的終點線。
  • 仿生「彩虹色套裝」點亮分子多彩世界
    多色系螢光蛋白,被廣泛應用於分子世界的精準動態成像。日前,天津大學化工學院齊崴教授、王躍飛博士團隊在新型仿生螢光多肽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其研發的「彩虹色仿生螢光多肽納米顆粒」,可作為天然綠色螢光蛋白(GFP)的潛在替代物。
  • 全球首個人工眼睛恢復盲人視力 智慧型手機連接植入大腦|硬核科技
    澳洲墨爾本的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研發一個透過大腦移植來恢復盲人視力的仿生設備,目前已通過動物試驗,只要成功尋求額外的資金就能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蒙納許大學電機與電腦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Arthur Lowery 指出,團隊創造了由多達 172 個光點(光幻視)組合所形成的視覺圖案,能夠提供足夠資訊以幫忙眼睛引導室內及室外環境,以及辨識在其周遭的人及物體。在今年 7 月, 團隊已順利將相關系統移植入三隻羊的大腦中,且移植超過 2700 小時也沒有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 仿生機器人——方興未艾的「機械戰士」
    去年6月,韓國國防部披露了研發軍用仿生機器人的消息,並預計2024年開始裝備軍隊。今年以來,世界多國相繼發布消息,加快仿生機器人的研究進度。世界上第一個仿生機器人是單臂仿生機器人。後來,其同系列的單臂仿生機器人被應用於空間站實驗。第一個用於執行軍事任務的仿生機器人是仿生機械蟹「Ariel」,被用於執行清除水雷等任務。
  • 科學家研發出抗菌抗生物粘附的仿生金剛石薄膜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團隊聯合醫藥所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中心研究員趙穎團隊,研發出一種兼具自清潔、抗菌、抗生物粘附、抗磨損以及抗腐蝕特性的新型仿生多級次金剛石功能膜,為醫療防護和海洋儀器防汙提供解決方案,研究成果「Robust
  • 廈門大學劉剛教授團隊在仿生納米藥物系統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廈門大學分子疫苗學和分子診斷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影像暨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劉剛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題為「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gnetic nanocages for cancer magneto-catalytic
  • 仿生「彩虹色套裝」點亮分子多彩世界
    多色系螢光蛋白,被廣泛應用於分子世界的精準動態成像。日前,天津大學化工學院齊崴教授、王躍飛博士團隊在新型仿生螢光多肽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其研發的「彩虹色仿生螢光多肽納米顆粒」,可作為天然綠色螢光蛋白(GFP)的潛在替代物。此項研究工作在線發表於《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
  • 人工眼球仿生腿?這不是科幻片這是當前的真實世界
    這款由香港科技大學和美國研究人員共同研發的特殊設備被稱為EC-EYE(EyeroChemicalEYE),是世界上第一個3D人工眼球。隨著人工智慧、3D列印等技術的進步,近年來仿生器官用在人類身體上的案例屢見不鮮
  • 重磅:超越人眼睛不是夢!
    最近,一則大好消息在網上被炒的是沸沸揚揚,頗有大博眾人眼球之意,這就是美國與香港範智勇團隊,共同研發的仿生眼取得了成功。隨後,這些信號會被解析為圖像,仿生眼就能成功「看」到了。據介紹,這款仿生眼的功能和真人的眼鏡功能十分的相似,而且今後可能會在醫療或者AI機器人的領域上有一定的幫助。據介紹,該團隊打造了這一款完全模仿人眼結構而來的電化學眼鏡(EC-EYE),直徑約為2cm,與人眼大小相當。這也是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這項研究成果,是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自然》學術期刊上的。
  • 科學家研發出仿生層狀關節軟骨潤滑材料
    過去20年,學術界對軟物質潤滑材料的研究,未能協同考慮界面潤滑、機械承載和抗磨損。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表/界面課題組聚焦於研究高性能仿生水潤滑材料。近期,該課題組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等合作,構築了新型仿生層狀關節軟骨水潤滑材料,實現宏觀粗糙尺度接觸工況下高承載、低摩擦和抗磨損性能的統一,促進高性能軟物質水潤滑材料走向實際工程應用。
  • 澳洲有多強悍, 來看看澳洲逆天的醫學發明就知道了!又一款新型噴霧將被一搶而空!
    (圖片來源網絡)▶澳洲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心臟起搏器;(圖片來源網絡)▶澳洲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耳蝸,且目前仍保持世界頂尖科研技術,讓其他國家科研團隊望塵莫及;(圖片來源網絡)▶澳洲研發出世界第一款孕婦都可以吃的感冒藥;
  • 加拿大發明仿生鏡片 世界上將不存在近視眼?
    「加拿大發明仿生鏡片,10秒內可恢復視力!」「2017年,世界上將不存在近視眼!」  文章指出,加拿大一公司日前成功研發出一款名為「Ocumetic」的仿生鏡片,最快將在2017年正式面市。這種仿生鏡片只需以注射的方式注入眼睛,大約10秒後,這種眼鏡就會自動在眼球中展開,原先不良的視力不但能夠被矯正,還能比1.0的視力好出兩倍。  這種治療近視的技術靠譜嗎?是否真的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 普渡大學研究團隊根據蜂鳥的身體構造和行為模式,製造了一款仿生...
    普渡大學研究團隊根據蜂鳥的身體構造和行為模式,製造了一款仿生蜂鳥機器人。無論從形態、動作,都非常逼真。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進行訓練,仿生機器人「知道」如何像蜂鳥一樣自行移動,例如辨別何時執行逃生機動。 蜂鳥是世界上體積最小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