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最重要的一扇窗!來看華為下了怎樣一盤棋

2020-11-26 TechWeb

上周五,華為「躍見非凡」年度新品發布會如約而至。

整場發布會的亮點,自然是擁有強大硬體配置和各項軟實力升級的華為Mate40系列旗艦手機,配合全場景戰略中的多設備發布,使用戶向著全場景智慧生活再邁進了一步。

2020年是華為開啟了自我變革的一年,於時代背景和階段性困難之下,華為開始更為主動地拓展全新的發展方向。

「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是去創造未來」,這句話也被用在了這次新品發布會上。在長達2個半小時的發布會過程中,關於Mate40系列的介紹佔據了一半時長,而全場景下的其他設備和體驗與其平分秋色,同樣佔據了相當的時長。

從這一系列動作中能夠看到,華為的「1+8+N」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正在快速實現。

推動數位化融合,分布式技術成為關鍵詞

從發布會我們可以看到,系統升級帶來的多屏協同更新,以手錶為核心的運動健康解決方案,手機+車載智慧屏帶來的智慧出行新體驗,被稱為「分布式智慧眼」的智能攝像頭……

「1+8+N」戰略之下,各設備之間的能力相互促進、融合,為大家帶來更智慧的創新體驗,其中所隱含的重要關鍵詞,就是分布式技術。

「Mate40系列這代產品,從EMUI11角度來說,我認為是變化最大的一款產品,特別是把鴻蒙OS的很多分布式技術放進來了。」一如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在會後採訪中提到的。

「大家可以跟PC、Pad、手錶、手環、電視等產品去互聯體驗,邁出從手機走向多設備的第一步。我相信這一步邁出去之後,後續會越來越快,這種體驗上來之後就無法拒絕它。」

回顧以往作業系統為特定硬體品類所服務的歷史,Windows適配電腦,iOS和Android適配的是智慧型手機,用專門的系統去適配硬體確實獲得了很好的體驗,但卻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跨設備的兼容性差。

近年來,各家廠商都在跨設備協同上做文章,但系統交互卻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因為硬體生態的碎片化,我們不能指望為每款單一設備設計新系統。

由此可以明確的是,未來是萬物互聯的時代,小到一盞檯燈都可能是其中的一份子,構建萬物互聯必須要從系統底層解決。

這就不得不提到分布式技術。分布式技術的軟總線能力,可將孤立的硬體設備串聯在一起,在它眼中看到的是硬體、是不同的模組,而系統會把硬體的模組抽象成軟體底層的驅動。

分布式數據管理可以讓跨設備數據處理如同本地一樣快捷,數據不僅可以在各個設備間流通,而且當你在電腦上編輯文件時,它能自動同步到和它連接的設備上。

分布式安全則能確保正確的人、用正確的設備、正確地使用數據。

正是這三項分布式技術的核心能力,為萬物互聯背景下的數位化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撐。

加緊三方合作,打通設備間、應用間壁壘

在更早的9月HDC上,華為宣布未來將為更多三方設備廠商賦能,並展示了與美的、九陽等廠商合作的生態案例。

在這次發布會中,華為則為大家帶來了與大疆合作推出的OM4防抖雲臺,與新秀麗合作推出的手機NFC解鎖智能商務旅行箱。

從這些合作中可以看出,華為正加緊與第三方硬體設備廠商合作,為N設備合作夥伴釋放更多發展空間。強大而可靠的生態把華為以及合作夥伴聚集一堂,進而實現全場景萬物互聯。

華為WatchGT2 Pro與三方應用所構建的腕上智慧生活,讓我們看到了華為在應用層面的戰略布局。

華為Watch GT2 Pro的出現,將智能手錶的功能邊界進一步擴展,與華為手機高度協同,實現了更加強大的信息交互能力。

Mate40系列發布會現場展示了百度地圖、滴滴出行、掌上高鐵三款基於手錶開發的應用體驗,讓用戶直觀感受應用是如何在設備之間「可分可合可流轉」的。

以百度地圖為例,當用戶使用百度地圖導航時,基於分布式技術加持下的協同能力,無論是步行還是騎行,都可以將導航信息流轉到手錶端同步顯示,遇到轉彎的時候還會有振感提示,帶來更便捷的導航體驗。

針對目前高頻剛需的網約車場景,用戶使用滴滴出行應用時,可通過手機下單,的士動態、行程費用等信息將實時推送到手錶端。

在漫長的高峰期叫車等待過程中,用戶不需要頻繁查看手機,也能讓的士動態等關鍵信息抬腕即得。

同樣,在出差、旅行等出行場景中,用戶使用掌上高鐵應用,可將票務信息、出行提醒通過手錶直接顯示。讓手錶成為腕上出行助手。

目前,華為只展示了與部分應用的合作案例,未來還將有更多智能應用持續上架,構建成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

在分布式技術的有力支撐下,華為將三方設備廠商、應用合作夥伴緊密聯繫在一起,通過技術手段與生態發展雙管齊下,匯集多方能力,打破設備之間、應用之間的壁壘。

隨著分布式技術的更廣泛應用,未來不僅是智能手錶,所有基於華為分布式技術打造的智能設備都將流暢互聯,協同如一,從而真正構建一個互聯互通的全場景生態。

寫在最後

「如果說我們真的萬物互聯,快速的出現更多的設備智慧化以後,如果不走系統級互聯這條路,我相信沒法去應對那麼多的連接,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有這麼大的工作量來解決」。

王成錄在採訪中表示,「IoT談了這麼多年,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仍然把每一個設備當成一個孤立的設備來看,這種IoT是沒有發展的。」

分布式技術將設備的硬體能力拆散,當用戶需要調用某個功能時,可以隨時從「硬體庫」裡抽取出來,跨設備協同來擴展設備的邊界,最終提高生產力效率。

從目前來看,這種分布式能力,是面向單個終端設備的Android或iOS系統所不具備的。

機遇和挑戰總是並存的,在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分布式技術迎合了時代的風口。

面對當前複雜的市場環境,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表示,華為現在處在非常艱難的時刻,但不管處境多麼艱難,華為都承諾會持續展開技術創新,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沒有人可以熄滅漫天星火,面向萬物互聯,華為希望能夠與合作夥伴一起,共贏移動終端產業的下一個十年。

相關焦點

  • 華為鴻蒙,告別 PPT
    但對於華為來說,這是禁令緩和期結束的日子,從這天以後,華為一切業務面臨的,都將會是完全不同的光景。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上,華為開發者大會 HDC 如期而至。圍繞著這屆開發者大會的,是鴻蒙、HMS、麒麟處理器等等一系列備受關注的字眼。9 月 10 日的主演獎,是為期三天開發者大會的主菜。外界期待的鴻蒙手機還沒來,但鴻蒙正按照既定軌道發展,去年畫的餅,今年的就吃到了。
  • 鴻蒙內外:華為的燈塔和星光在哪裡?鴻蒙和HMS到底是什麼?
    在大家紛紛叩問華為硬體供應鏈的同時,另一邊,華為的軟體生態鏈艱難地破土而出,去年鴻蒙OS推出後,越來越多的人在詢問:「華為真的要做軟體了嗎?」一、松湖會戰:生態突擊時間線回到2019年的8月的開發者大會上,當時萬眾矚目的鴻蒙OS正式登場,向大家展示了華為發力軟體層面的決心。而構建移動的生態,只有作業系統還遠遠不夠,對標谷歌移動服務GMS的HMS,剛剛起步。
  • 華為鴻蒙 OS手機開發者 Beta 版12月16日發布 「人因研究」成EMUI...
    9 月 10 日華為正式發布了 EMUI 11 系統。新系統重新設計滅屏顯示,採用 「一鏡到底」新動效,帶來了全新藝術主題,以及更靈活的 「智慧多窗」和效率更高的多屏協同。  對於 EMUI 11 的這些新變化,不少網友表示,和之前的 EMUI 10.1 相比,新系統似乎改進不大、感知不強。
  • 關於鴻蒙 2.0,那些開發者不知道的一切
    我這裡試圖推測下分布式、虛擬化設備這兩個概念提出的原因:華為的核心強項之一是它在通信/連接這塊有著非常深厚的技術積累。而分布式最重要和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解決設備之間的高效和穩定的連通。所以,分布式是華為在設備間聯通能力的一個自然而然的升華。接著說為什麼有虛擬化設備(或者設備虛擬化)的概念。這是因為看問題的視角不一樣。
  • 鴻蒙或讓華為走出困境:因為它不僅是手機作業系統,更是新的生態
    而華為的 loT 是以」1+8+N」全場景戰略為主體,通過鴻蒙系統來打通硬體設備的互聯互通。也就是說,華為的鴻蒙系統,可以應用在各類智能設備上,而不單單是一個手機系統。目前已經發布的搭載鴻蒙系統的設備除了華為自家的智慧屏以外,其他家電廠商的家用電器有些也已經搭載了鴻蒙系統。除了華為,目前很多廠商都在搭建自家的loT生態,其中效果比較突出的應該是小米的生態系統了。
  • 華為鴻蒙的生態悖論
    昨天,9月10日,華為開發者大會開始舉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發表主題演講。華為正式發布新版鴻蒙OS,明年起華為智慧型手機將全面升級支持鴻蒙2.0,同時該系統還將會向第三方設備開放。
  • 華為鴻蒙2.0發布後,天降祥瑞:國產作業系統這次一定要成!
    被無數網友期待的鴻蒙2.0系統終於在今天亮相,而當餘承東宣布鴻蒙2.0將面向智慧型手機時,華為直播間沸騰了。 我們先來看下華為發布鴻蒙2.0系統時的背景:
  • 華為王成錄:鴻蒙OS不是安卓和iOS的拷貝 2016年已立項
    1月12日,新浪主辦的「2020科技風雲榜」活動上,華為消費者BG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鴻蒙OS的出現,不是為了應對美國制裁而做的替代系統。鴻蒙OS不是安卓的拷貝,也不是iOS的拷貝,它是真正面向未來IoT時代的一個全景作業系統。
  • 華為明日公布鴻蒙戰略,鴻蒙系統已具備商用條件
    11月19日消息,華為高級副總裁 Vincent Pang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回應了大家關心的鴻蒙系統問題,他表示目前鴻蒙系統進度已具備相應的商用條件,華為公司目前正考慮是否推出搭載鴻蒙系統手機。鴻蒙國產作業系統商用華為董事長梁華在第二屆全球科技大會上也談到了鴻蒙系統的問題,他表示,華為公司將在11月20日對外公布鴻蒙相關的整體戰略。
  • 方舟子質疑華為是否有鴻蒙系統,「打假鬥士」為何「捅刀」華為?
    2019年6月20日消息,華為產品經理餘承東在媒體表示,鴻蒙IOS系統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就可以面世,這對支持華為的粉絲來說,確實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華為在5、6月份,受到美國實體管制禁令,不僅很多美國企業對華為實行斷供,拒絕供應很多工業元器件,而且還不讓華為參加很多世界組織的學習交流大會,不讓世界大學參與華為的研究合作。不過華為也有很多支持者,從市場來看,6月18日華為歐洲5G訂單又加入一位新成員,那就是西班牙的老牌電信運營商沃達豐。
  • 餘承東:鴻蒙系統準備好了,華為 P40 成首款鴻蒙手機?
    9月9日消息,華為消費者終端 CEO 餘承東近日在 IFA 展會接受採訪,對於網友關心的首款搭載鴻蒙系統手機的問題作出回應,餘承東表示目前鴻蒙系統已經基本準備就緒,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華為手機可能會在明年的 3 月份發布,華為 P40 或成為首款鴻蒙系統手機 。
  • 華為手機明年會搭載鴻蒙系統?生態鏈建設未完成前這屬於妄想!
    華為高管曾多次表示鴻蒙有必要的話隨時可以上手機端,近期餘大嘴也公開提到明年有可能應用到手機上。但是從現實狀況來說,明年華為手機上鴻蒙系統幾乎不可能!其實,如果你仔細分析華為在正式公開場合的表態就能發現明年並不會上鴻蒙。
  • 外媒:華為鴻蒙系統基於旗魚OS開發 兼容安卓並非從零開始
    目前已知的消息是,華為鴻蒙作業系統將會完美兼容安卓,並且不會局限在手機上,同時在華為電視、電腦等設備上都會無縫連接。正當外界對華為鴻蒙作業系統十分期待的時候,近日外媒卻爆料宣稱,華為鴻蒙作業系統是基於旗魚OS開發的,並且也並非從零開始。Aurora OS是俄羅斯開發的行動作業系統,基於開源的Sailfish OS(旗魚)研發而來,Aurora OS可以理解為旗魚OS的分支。
  • 華為HMS生態日益完善,有利於手機使用鴻蒙系統
    不過好在華為在別的方面這幾天又傳出了好消息,在與美國的交手中HMS幫助華為找回了一些『場子』,華為HMS用戶日活量在全球已經超過7億。這意味著華為的鴻蒙作業系統也有了底層堅實的生態支持,我相信支持鴻蒙系統的手機也會很快和大家見面的。目前華為HMS的生態圈已經日益完善,全球在華為HMS註冊的開發者也達到了160萬,接入HMS Core的應用數量也超過了八萬。
  • 華為P50Pro渲染圖,麒麟9000+鴻蒙OS,拍照有望全球第一
    按照以往的新品節奏,2021年第一季度華為將推出華為P50系列,雖然美國的禁令仍然在,但就目前的消息來看,這並不會影響華為P50系列的發布,而且隨著2021年的到來,網絡上關於華為P50系列的消息開始逐漸增多。
  • 華為鴻蒙作業系統全解讀:先進在哪?為何不現在用於手機?
    一.華為作業系統開發陣營初步成形整個華為開發者大會最重要的一張圖,可能是這個:圖上有45個圖標,都是超級手機APP或者知名APP,但估計沒幾個人能認全。這些APP和方舟編譯器合作是什麼意思,和鴻蒙有什麼關係?其實對於APP公司,編譯器就是最關鍵的平臺,是通向作業系統的核心。
  • 為孩子打開一扇窗
    他們渴望有人給他們打開一扇窗,偶爾也能隨心所欲望一望窗外的世界,想一想屬於青春時不著邊際的夢想、做一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眼裡最好的安排往往不是孩子需要的,也不是她能夠承受。我們是第一次當父母,他們也是第一次當孩子,教育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試著尊重他們的意願,試著走進他們的內心,試著給他們打開一扇窗,他們才能大膽放飛夢想!
  • 華為鴻蒙系統2.0終於面世 未來手機生態系統或將「換新天」
    從2018年遭遇谷歌限制華為使用安卓系統開始,有關於華為自研手機系統的傳聞,就開始在網絡上流傳開來,只不過最開始的版本並不是人們今天所見到的鴻蒙系統,而是一個代號為「麒麟OS」的系統。從2019年正式公布鴻蒙系統開始,華為在輿論場上就一直被人所詬病,因為人們遲遲沒有見到這個系統在手機上得到應用,最終在12月16日,華為正式開放了鴻蒙系統2.0的Beta版本,人們也第一次真正接觸到了這個隱藏在迷霧之中的系統。
  • 華為開始行動,鴻蒙+麒麟9010,新機堪稱「史詩級」升級
    從爆料的第一手資訊來看,華為麒麟晶片接下來將有大動作。3nm製程的麒麟9010據悉已經提上日程,說白一點「藉助自研的EDA軟體、自研GPU,再加上自研的鴻蒙系統優化」,該晶片所帶來的功耗將更低,性能更突出。那麼,這麼強悍的硬體處理器,我們大家什麼時候才能見到呢?據爆料,麒麟9010或將由華為Mate 50 Pro首發加載,也就是新的2021年下半年華為高端旗艦布局。
  • 華為斥巨資開啟「抓蟲」計劃,鴻蒙系統更進一步
    而最近根據11月7日TechCrunch報導,華為將在本月邀請全球各地的知名黑客在德國慕尼黑召開秘密會議!不僅如此,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華為此次召集全球各地黑客開會的目的便是為鴻蒙系統開啟「抓蟲」計劃,意圖進一步完善鴻蒙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華為不僅效仿之前的谷歌、蘋果,開啟「抓蟲」計劃,甚至還推出了獎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