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土「金陵第一神罐」 至少一千萬歲(圖)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南京出土「金陵第一神罐」 至少一千萬歲(圖)

2015-11-20 10:32:10來源:新華報業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2015年11月20日 10:32 來源:新華報業網

參與互動 

19日上午,交匯點記者接到市民報料稱,有村民在南京六合區方山地質公園附近挖土時,發現一個「神罐」,記者趕往現場時,這個被村民挖出來的神罐已經被當地橫梁雨花石館的一名老闆高價收購走,記者隨即趕到橫梁雨花石館,一探究竟。

  記者在橫梁雨花石館交易市場的三樓電梯口,看到了這個剛剛被眾人弄上樓的石疙瘩。記者發現,這個石疙瘩又像個大石罐,石罐身上粘連著許多大大小小不同規格和顏色的雨花石,令人惋惜的是,石罐上方有一個人為損壞的口子。據收購石罐的主人葉某回憶,有村民在附近方山地質公園附近的廢棄砂礦挖土時,無意間在地下1米深的地方挖到一個「石疙瘩」,並沒有在意,後來,越往下挖越挖不動,這位村民便告訴了平時常來收購雨花石的葉某。

  葉某得知消息後,立馬趕到現場,仔細查看後感覺這個石疙瘩可能是個寶貝,便找來一臺挖掘機挖取,可駕駛員是個新手,作業時不小心將石疙瘩上方的一塊碰碎了。石疙瘩弄上地面後,收藏雨花石多年的葉某立即將石疙瘩身上包裹的泥土清理掉,石疙瘩立馬露出芳容。葉某不由大吃一驚,一眼就認出這個眼前這個石疙瘩可能是「金陵神罐」。葉某說,以前他在南京雨花石館看到過類似的金陵神罐,號稱「金陵第一神罐」,但體積和重量都只有這個的一半,19日出土的這個才是真正算得上「第一神罐」。

  經協商,葉某從村民手裡收購了這個罐子,並將其運回了橫梁雨花石館,準備把它奉為鎮館之寶。當著記者面,葉某拿來尺子量了一下, 「神罐」長110釐米、高70釐米,葉某喊來雨花石館四個朋友一起幫忙抬,都沒有抬起來,估計石罐重500公斤以上。記者發現「金陵第一神罐」身上粘著大大小小的五顏六色的雨花石,就像鑲嵌在石罐上的一顆顆「寶石珍珠」。葉某希望有專家能到現場勘察一下,看看砂礦地底下還有沒有類似的「神罐」,如果有的話,能否組織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挖掘,以免這些「神罐」遭到人為損壞或盜挖。

  記者帶著現場拍攝的視頻請教了南京雨花石鑑賞專家、六合區旅遊局副局長王曉鍾。王曉鍾在仔細看完了視頻後,很興奮。他告訴記者,2009年,在六合橫山山腳下,有村民在砂石裡首次發現一個雞蛋大的神罐,不久,央視十套《科技之光》欄目聞訊趕到六合,聚焦「金陵神罐」。中國地科院火山礦產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陶奎元曾在現場揭秘:「石罐是由火山爆發、河流搬運過程中無數個巧合拼湊而成。它的生成,需要特殊的河床、漫長的風化以及深厚的巖層。」這種圓石球前幾年剛剛從六合地下被發現,由於外形像罐子,罐體上粘滿了許許多多的雨花石,不但數量少,而且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現,經文物部門考證只有南京才有。說其『神』,是因為它形成的玄妙過程讓人費解,『罐』是說它的肚子是空的。」陶奎元認為,「金陵神罐」的研究價值不亞於雨花石。

  「在一些沒有完成最後風化的石罐內,我們發現了玄武巖,謎底隨之揭開。」陶奎元說,玄武巖是火山爆發時生成的一種富含鐵的巖石,經過風化成為碎塊,在河床裡與其他卵石形成砂巖。其間,玄武巖碎塊經過河水的過濾,一些不穩定的元素如氧化錳、氧化鈣、氧化鈉等被遷移走了,形成空腔;剩下相對穩定的元素如二氧化矽、氧化鐵,成為罐壁。

  「整個過程,充滿巧合。」專家說,首先是玄武巖的生成,接著要有特殊的河床,水流速度不能太急,否則會把玄武巖衝走,風化過程相當漫長,最後『藏身』的雨花石砂礫巖層厚度不下10米。這種大自然的作品鬼斧神工,數量極少。據他推測,「金陵神罐」與六合的石柱林產生於同一時代,距今至少有一千萬年。

  王曉鍾分析後認為,「金陵神罐」形成,是地地道道的六合特產,在一萬年前,六合這個地方是一片窪水平地,很多的砂石匯聚在六合這個地方。一千萬年之前,我們六合橫梁方山率先火山噴發,照這麼推算,這個罐子至少「一千萬歲」了,火山噴發時把匯聚在這裡的雨花石石層得到抬升,所以形成了六合地區現在的24座火山口。王副局長告訴記者,六合地下埋藏著許多雨花石、鵝卵石、瑪瑙石、白土、紅砂等礦產資源,「金陵神罐」過去幾年偶然也發現過,但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石罐,小的只有雞蛋大,最大的也只有水桶那麼大,但從來沒有出土過像這麼大的「神罐」,這在全國範圍內也極為罕見。(交匯點記者 範曉林 通訊員 葉方龍

相關焦點

  • 南京村民挖出「金陵神罐」
    南京村民挖出「金陵神罐」  2015年11月19日消息,江蘇省南京市,揚子晚報記者接到市民報料稱,有村民在南京六合區方山地質公園附近挖土時,發現一個「神罐」。記者趕往現場時,「神罐」已經被當地橫梁雨花石館的一名老闆高價收購走。  在橫梁雨花石館交易市場的三樓電梯口,揚子晚報記者看到了這個剛剛被眾人弄上樓的「石疙瘩」——其實形象地說,這應該是個大石罐。石罐渾身上下粘連著許多大大小小、不同規格、不同顏色的雨花石。石罐上方有一個人為損壞的大口子,裡邊是空的。
  • 南京出土千萬年前"金陵神罐" 身上粘著多塊雨花石
    南京出土千萬年前"金陵神罐" 身上粘著多塊雨花石 2015-11-20 09:07:05通訊員 葉方龍 攝  晨報訊(通訊員 葉方龍 記者 盧斌)昨日上午,有市民報料稱,在南京六合區方山地質公園附近挖土時,發現一個「天然神罐」。而這個「神罐」已經被當地橫梁雨花石館的一名老闆高價收購了。記者隨即趕到橫梁雨花石館,一探究竟。  在南京六合橫梁雨花石館交易市場的三樓電梯口,記者看到了這個剛剛被眾人弄上樓的石疙瘩。
  • 南京挖出千斤「神罐」 系玄武巖恰巧被鑿成空心
    南京挖出千斤「神罐」 系玄武巖恰巧被鑿成空心 2015-11-20 15:05:26,發現一個「神罐」。他認出這石疙瘩可能是「金陵神罐」——以前他在南京雨花石館看到過類似的東西,號稱「金陵第一神罐」,但體積只有這個才出土的一半。換句話說,這個剛出土的東西更配得上「第一罐」的稱號。  葉某拿尺子量了一下,「神罐」最大直徑110釐米、高70釐米;他喊來四個朋友一起幫忙抬,都沒有抬起來,估計重量在500公斤以上。
  • 六合高崖邊又現「神罐王中王」
    專家稱這個「神罐」國內最大   南京雨花石鑑賞專家、六合區旅遊局副局長王曉鍾聞訊也特地趕到現場,在仔細看完罐體後,他特別興奮地告訴揚子晚報記者,自2009年在六合橫山山腳下砂石裡首次發現一個雞蛋大的神罐後,國內外地質專家對此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和關注。
  • 村民地質公園邊挖土 剷出1000萬年奇怪石疙瘩 據說是「金陵神罐」
    >之後,也找來了一位當地的專家鑑定,專家剛看到這塊神奇的「石罐」,一下子就想起了「金陵神罐>而金陵神罐和金陵礫石板狀母巖,都是雨花石礫石層誕生地,一路搬運到南京、儀徵礫石層。這才有了今日的「金陵神罐」。
  • 揭秘一千多年前金陵香爐廟慘案虢國皇太子遇害真實經過
    在金陵城大多數老百姓眼裡,不知道內情的人,肯定覺得剛建好南京最有名香爐廟,是一座豪華氣派,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寺廟,其實不然,皇帝用意豈非等閒,皇帝用意非常明確,宗廟作為皇帝產物,除了,舉行重大祭祀活動外,廟宇內供奉族人自己的東西,這樣可以讓更多的族人團結起來,效忠於朝廷。至此,宗廟也自然成為族人,祭祀祖先的一處家廟。
  • 南京這座山,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歷史上五王十四帝曾登臨
    南京是江蘇省省會,是歷史悠久的古都城市,古稱金陵、建康,享有「六朝古都」的美譽。大家都知道南京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除了夫子廟、中山陵、明孝陵之外,棲霞山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旅遊景點,自古有「春牛首、秋棲霞」的說法。
  • 「1420:從南京到北京」展覽再現大明風華 蚌博藏品亮相金陵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市博物總館、首都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主辦的「1420:從南京到北京」文物特展於近日拉開帷幕,展期至明年4月。作為承辦單位,蚌埠市博物館與北京、南京兩地四家文博單位,共同講述600年前「太祖稱帝、永樂遷都」的戎馬往事。
  • 假期打卡南京,認識不一樣的「金陵」,揭示金陵男女愛情故事
    不如放下所有的糾結,直接去江蘇南京開始不同的旅行。說起南京,很多人會想到南京小吃,南京板鴨,桂花糯米藕,梅花糕,牛油鍋貼等等。每一道南京菜都讓遊客無法停止對當地旅遊的期待。南京是吃貨的天堂,也是歷史悠久的古都。早在清代,作家就編戲《桃花扇》來揭示金陵男女愛情故事。雖然沒看過《桃花扇》,但是親自去南京,可以體會到劇中男女主角的獨特氣質。
  • 在家也能遊南京,「漂亮100」帶你掠影金陵之美
    ,擁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稱的梅花山,了解一下!作為中國第一座國立植物園,往年春遊秋遊的時候你來過嗎?,作為南京第一座從美學角度闡釋江南絲綢文化的專業主題博物館,以豐富的表現手法再現了江南絲綢文化的前世今生。
  • 南京大學教授方惠群逝世,曾參與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建設
    1月11日,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官網刊發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退休教師方惠群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月10日10時55分不幸逝世,享年81歲。
  • 金陵造月《楚留香》南京超級大月亮邀君共賞
    恰逢中秋月圓圓,《楚留香》打破次元壁,在現實中的金陵——南京市打造了巨大月亮邀大家共賞,快來一探究竟。 官網地址(http://clx.163.com/) [金陵造月 摘下月亮送少俠] 2018年中秋節三天假日期間(9月22日-24日),《楚留香》在南京大學金陵學院開啟了金陵造月活動
  • 60萬歲美女頭骨露真容 被贊眼睛大萌萌噠(組圖)
    >   原標題:60萬年前資深美女頭骨露真容   圖為南京直立人化石許興昆 攝   圖為南京直立人化石 許興昆 攝   11日,距今50-60萬年前的南京直立人一號頭骨化石、距今24萬至50萬年前的二號頭骨化石,在闊別21年後,又回到了他曾出土的地方——南京直立人化石遺址公園,並在這裡亮相於世人眼前。
  • 南京最好的5所大學,南京大學排名第一,南航排名出人意料
    南京大學辦學歷史:南京大學其學脈可追溯自公元258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範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 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60萬歲美女是北京周口店人遷徙來的?
    帶著興趣,我們來了解一下60萬歲美女緣何出現在南京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1993年,南京湯山葫蘆洞出土了兩個猿人頭骨化石。其中一號頭骨保存稍完整,有頂骨、額骨、左眼眶及部分面頰、鼻骨和枕骨等,初步分析為成年女性個體頭骨;二號頭骨僅存額骨、頂骨及部分枕骨,屬成年男性個體。一號頭骨被確認為女猿人,二號頭蓋骨則被確認為智人。
  • 2021年01月05日 15 :金陵晚報全資南京虎鳳蝶旅遊文化有限公司您...
    金陵晚報數字報    備案號蘇 ICP備10119344號-2金陵晚報簡介    廣告刊例價統一刊號:CN32-0087主辦:南京報業傳媒集團網址:www.jlwb.net    地址:南京市龍蟠中路233號 郵編:210002熱線  新聞熱線:025-84686500
  • 1952院校大整合,五大母校之曾經的「亞洲第一大學」:南京大
    豪不誇張的說,直到1952年以前,國立中央大學絕對是當時的亞洲第一大學,遠比清華北大厲害。然而,在1952年的院系大調整中南京大學也成了被拆的最慘的大學。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主要繼承者南京大學現在依然是中國排名前十的大學。
  •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遊棲霞山,憶金陵舊事,做一場斑斕秋夢
    棲霞山棲霞山位於南京棲霞區,又名攝山,被稱為「金陵第一明秀山」,南朝的時候山中有一個叫「棲霞精舍」的名字,棲霞山自古以來就以「秋棲霞」而聞名,「棲霞丹楓」是金陵一絕,金陵新四十景之一,棲霞山和北京香山、湖南嶽麓山、蘇州平山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獎項的紅地。
  • 金陵腫瘤學論壇在南京召開 綠葉醫療克利夫蘭醫學聯合項目廣受矚目
    南京2019年11月13日 /美通社/ -- 腫瘤治療的發展日新月異,迅速崛起的免疫療法,蓬勃發展的靶向用藥,不斷演進的放、化療方案,引領腫瘤治療進入精準醫療時代。 創新引領未來,循證指導臨床 11月9日,2019年第五屆金陵腫瘤學論壇在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400餘名專家學者聚焦腫瘤臨床學科新進展,共同探討精準醫療時代下的腫瘤治療策略。
  • 南京:雨汙分流工程3年內主攻新城區(圖)
    大氣治理  3月初將出臺汙染天應急預案  汙染企業搬遷時間表  第一階段:2014-2015年,加快推進金陵石化及周邊地區、大廠地區、梅山地區和長江大橋這四個地區中小企業整治,推進區域內中小企業的關停和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