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村民挖出「金陵神罐」

2020-12-08 中國網

南京村民挖出「金陵神罐」

  2015年11月19日消息,江蘇省南京市,揚子晚報記者接到市民報料稱,有村民在南京六合區方山地質公園附近挖土時,發現一個「神罐」。記者趕往現場時,「神罐」已經被當地橫梁雨花石館的一名老闆高價收購走。

  在橫梁雨花石館交易市場的三樓電梯口,揚子晚報記者看到了這個剛剛被眾人弄上樓的「石疙瘩」——其實形象地說,這應該是個大石罐。石罐渾身上下粘連著許多大大小小、不同規格、不同顏色的雨花石。石罐上方有一個人為損壞的大口子,裡邊是空的。

  收購石罐的葉某介紹,有個熟人在附近方山地質公園附近的廢棄砂礦挖土時,無意間在地下1米深的地方挖到這個「石疙瘩」。他認出這石疙瘩可能是「金陵神罐」——以前他在南京雨花石館看到過類似的東西,號稱「金陵第一神罐」,但體積只有這個才出土的一半。換句話說,這個剛出土的東西更配得上「第一罐」的稱號。

  中國地科院火山礦產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陶奎元說,石罐中含有玄武巖成分,玄武巖是火山爆發時生成的一種富含鐵的巖石,經風化成碎塊,在河床裡與其他卵石形成砂巖。其間,玄武巖碎塊經過河水的過濾,一些不穩定的元素如氧化錳、氧化鈣、氧化鈉等被遷移走了,形成空腔;剩下相對穩定的元素如二氧化矽、氧化鐵,成為罐壁。據他推測,「金陵神罐」與六合的石柱林產生於同一時代,距今至少有一千萬年。

相關焦點

  • 南京挖出千斤「神罐」 系玄武巖恰巧被鑿成空心
    南京挖出千斤「神罐」 系玄武巖恰巧被鑿成空心 2015-11-20 15:05:26「金陵神罐」。他認出這石疙瘩可能是「金陵神罐」——以前他在南京雨花石館看到過類似的東西,號稱「金陵第一神罐」,但體積只有這個才出土的一半。換句話說,這個剛出土的東西更配得上「第一罐」的稱號。  葉某拿尺子量了一下,「神罐」最大直徑110釐米、高70釐米;他喊來四個朋友一起幫忙抬,都沒有抬起來,估計重量在500公斤以上。
  • 南京出土「金陵第一神罐」 至少一千萬歲(圖)
    南京出土「金陵第一神罐」 至少一千萬歲(圖) 2015-11-20 10:32:10,發現一個「神罐」,記者趕往現場時,這個被村民挖出來的神罐已經被當地橫梁雨花石館的一名老闆高價收購走,記者隨即趕到橫梁雨花石館,一探究竟。
  • 南京出土千萬年前"金陵神罐" 身上粘著多塊雨花石
    南京出土千萬年前"金陵神罐" 身上粘著多塊雨花石 2015-11-20 09:07:05  據收購石罐的葉某回憶說,有村民在附近方山地質公園附近的廢棄砂礦挖土時,無意間在地下1米深的地方挖到一個石疙瘩,並沒有在意,後來,越往下挖越挖不動,這位村民便打電話告訴了平時常來砂礦收購雨花石的他。他找來一臺挖掘機幫忙挖取,可挖掘機駕駛員是個新手,作業時不小心將石疙瘩上方的一塊碰碎了。  葉某一眼就認出眼前這個石疙瘩可能是「金陵神罐」。
  • 村民地質公園邊挖土 剷出1000萬年奇怪石疙瘩 據說是「金陵神罐」
    江蘇有一村民,在國家地質公園附近挖土的時候>而金陵神罐和金陵礫石板狀母巖,都是雨花石礫石層誕生地,一路搬運到南京、儀徵礫石層。這才有了今日的「金陵神罐」。專家現場推斷說,這塊「金陵神罐」至今最少有1000萬年,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最終這塊「金陵神罐」被一位朋友高價買走,作為其店裡的「鎮店之寶」!
  • 六合高崖邊又現「神罐王中王」
    方龍 曉林 攝   11月20日,揚子晚報A9版刊登了《千萬年機緣巧合,玄武巖被鑿成空心 六合廢砂礦挖出千斤重「金陵神罐」》,昨天,從當地又傳來好消息,六合市民楊先生和幾個石友在六合區馬鞍街道一個廢棄的砂礦撿雨花石時,無意中在懸崖邊發現一個裸露的鐵疙瘩,幾個人從當地老鄉那裡找來工具,將其慢慢挖開,發現砂石下面竟然埋著一個「天然大神罐」,居然能鑽進一個大人。
  • 假期打卡南京,認識不一樣的「金陵」,揭示金陵男女愛情故事
    不如放下所有的糾結,直接去江蘇南京開始不同的旅行。說起南京,很多人會想到南京小吃,南京板鴨,桂花糯米藕,梅花糕,牛油鍋貼等等。每一道南京菜都讓遊客無法停止對當地旅遊的期待。南京是吃貨的天堂,也是歷史悠久的古都。早在清代,作家就編戲《桃花扇》來揭示金陵男女愛情故事。雖然沒看過《桃花扇》,但是親自去南京,可以體會到劇中男女主角的獨特氣質。
  • 南京大學教授方惠群逝世,曾參與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建設
    1月11日,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官網刊發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退休教師方惠群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月10日10時55分不幸逝世,享年81歲。
  • 金陵造月《楚留香》南京超級大月亮邀君共賞
    恰逢中秋月圓圓,《楚留香》打破次元壁,在現實中的金陵——南京市打造了巨大月亮邀大家共賞,快來一探究竟。 官網地址(http://clx.163.com/) [金陵造月 摘下月亮送少俠] 2018年中秋節三天假日期間(9月22日-24日),《楚留香》在南京大學金陵學院開啟了金陵造月活動
  • 村民建牛圈挖出恐龍蛋化石 兩天挖出30多枚
    10月12日,鄖陽區譚山鎮西王村一村民修建牛圈時,挖出3枚恐龍蛋。地質專家聞訊趕到該村,於27日又挖出一窩30枚恐龍蛋化石。據專家初步鑑定,該地恐龍蛋屬扁圓蛋類,賦存地層為距今約1億年的白堊系上統時期。昨日,記者來到西王村,採訪了恐龍蛋化石發現的經過和幕後故事。開山建牛圈 驚現恐龍蛋發現恐龍蛋化石的地方叫寨溝。
  • 在家也能遊南京,「漂亮100」帶你掠影金陵之美
    你也許曾忽略的金陵之美吧!,有著「金陵獅子林」的美稱。新館是造型藝術的博物館,主要收藏近現代美術作品,其中重點收藏以「新金陵畫派」代表畫家的作品。這裡也是美術愛好者的天堂!4A級風景區,是南京郊區旅遊勝地,金陵新四十八景之凝脂沉霞。
  • 南京這座山,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歷史上五王十四帝曾登臨
    南京是江蘇省省會,是歷史悠久的古都城市,古稱金陵、建康,享有「六朝古都」的美譽。大家都知道南京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除了夫子廟、中山陵、明孝陵之外,棲霞山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旅遊景點,自古有「春牛首、秋棲霞」的說法。
  • 村民挖出罕見的野生「冬筍王」 重量3.5斤
    「溫嶠鎮白巖下村一村民在山上挖到一株冬筍,有3.5斤重,像這樣大的冬筍,我還是第一次見,這株冬筍可以稱得上是『冬筍王』了。」12月28日,台州溫嶺溫嶠鎮嶺腳村村民林衛星打進本報熱線報料說。12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溫嶠鎮白巖下村葉桂香家,她拿出一編織袋的冬筍倒在地上,果然,這株3.5市斤重的「冬筍王」明顯比其他冬筍來得大。
  • 2021年01月05日 15 :金陵晚報全資南京虎鳳蝶旅遊文化有限公司您...
    金陵晚報數字報    備案號蘇 ICP備10119344號-2金陵晚報簡介    廣告刊例價統一刊號:CN32-0087主辦:南京報業傳媒集團網址:www.jlwb.net    地址:南京市龍蟠中路233號 郵編:210002熱線  新聞熱線:025-84686500
  • 彭陽要火了,深山裡挖出神秘動物頭骨!村民稱為「龍骨」!
    5月3日,在彭陽縣新集鄉一座大山下,當地村民在取土時挖出一顆動物頭骨。
  • 村民挖出罕見「兩頭蛇」 最初以為是大蚯蚓(圖)
    ­  前日上午,天元區雷打石鎮龍巖村村民唐頂紅在田裡挖土時,突然翻出十七八條「大蚯蚓」。他細看才發現「大蚯蚓」原來是蛇,蛇身兩端都有「頭」,其中一個頭還不時吐出信子,這可把他嚇了一跳。­  [發現]10多條「大蚯蚓」扭成一團,都有兩個「頭」­  前日上午10時多,唐頂紅在自家田裡挖土。
  • 村民挖出罕見"兩頭蛇" 最初以為是大蚯蚓(圖)
    唐頂紅挖出的「兩頭蛇」(受訪者 供圖)  前日上午,天元區雷打石鎮龍巖村村民唐頂紅在田裡挖土時,突然翻出十七八條「大蚯蚓」。半個小時後,他挖出一個約半米深的土坑,突然翻出10多條扭成一團的「大蚯蚓」,每條大約有筷子粗細,長度約為12釐米。  此時,唐頂紅準備將「大蚯蚓」丟到一邊,靠近一看竟發現它們是蛇,背部有鱗呈黑褐色,腹部呈紅色,且蛇身兩端都有一個頭。「其中一個蛇頭正朝我吐信子,我不知道是毒蛇還是無毒蛇,只感到頭皮一陣發麻。」
  • 「1420:從南京到北京」展覽再現大明風華 蚌博藏品亮相金陵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市博物總館、首都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主辦的「1420:從南京到北京」文物特展於近日拉開帷幕,展期至明年4月。作為承辦單位,蚌埠市博物館與北京、南京兩地四家文博單位,共同講述600年前「太祖稱帝、永樂遷都」的戎馬往事。
  • 金壇茅麓一村民家中​挖出兩隻土白蟻蟻后
    金壇茅麓一村民家中    ​挖出兩隻土白蟻蟻后    常報全媒體訊 近日,金壇茅麓一村民在翻修房屋時意外發現了蟻巢。金壇區房地產管理處白蟻防治科工作人員幾次趕到現場,在牆下挖出了土棲白蟻的大型主巢,並成功捕獲兩隻活體白蟻蟻后。根據蟻巢和蟻后判斷,該土白蟻的巢齡至少在10年以上。
  • 膠州村民池塘挖出怪石 初步鑑定為億年木化石(圖)
    最近一段時間,膠州膠萊鎮辛莊村村民在對村南一個池塘整修挖掘時,從土層中意外發現了一塊帶黑褐色紋理的怪石。池塘整修挖出黑色怪石辛莊村位於膠州膠萊鎮南部,這裡周圍村莊大都以種植土豆、大蔥和白菜等經濟蔬菜為主,一個月前,為了能便於灌溉農田,村裡便決定對村南一個小池塘開始整修。「池塘要向下挖10多米深,這樣才能找到水,沒想到就挖出了這個怪石。
  • 金陵腫瘤學論壇在南京召開 綠葉醫療克利夫蘭醫學聯合項目廣受矚目
    南京2019年11月13日 /美通社/ -- 腫瘤治療的發展日新月異,迅速崛起的免疫療法,蓬勃發展的靶向用藥,不斷演進的放、化療方案,引領腫瘤治療進入精準醫療時代。 創新引領未來,循證指導臨床 11月9日,2019年第五屆金陵腫瘤學論壇在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400餘名專家學者聚焦腫瘤臨床學科新進展,共同探討精準醫療時代下的腫瘤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