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有一村民,在國家地質公園附近挖土的時候,不小心挖到了一塊奇怪的「石疙瘩」。
他覺得這石疙瘩並不簡單,隨後便通知自己的朋友前來幫忙看一下。當時,一位做雨花石生意的朋友,一眼就認出了這是個價值不菲的寶貝。
隨後他們將這塊重達1000斤左右的「寶貝1」搬回家裡。
這個石疙瘩表層身上粘著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雨花石,就像鑲嵌在石罐身上的一顆顆寶石珍珠一般。
之後,也找來了一位當地的專家鑑定,專家剛看到這塊神奇的「石罐」,一下子就想起了「金陵神罐」。
「金陵神罐」屬於醜石,因其全身密密麻麻的細碎小沙和石子。其內壁有的像一顆顆紅、黃葡萄鑲嵌,也有像雞蛋黃與其他東西攪拌。
「金陵神罐」屬於雨花石新譜系裡的奇巧類,成因據「流沙礫石流淌裹球定律」,是幾億年前火山噴發後的火山熔巖風化、脫落粉末(黃沙的古來上坂)、玄武巖、礫石等,在這些砂巖、礫石層向下流淌過程中,遇到白色火山粉末球狀物體,熔巖包裹了白色粉末形成的。
而金陵神罐和金陵礫石板狀母巖,都是雨花石礫石層誕生地,一路搬運到南京、儀徵礫石層。這才有了今日的「金陵神罐」。
之所以說其「神」,是因為它形成的玄妙過程讓人費解,「罐」是說它肚子是空的。專家現場推斷說,這塊「金陵神罐」至今最少有1000萬年,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最終這塊「金陵神罐」被一位朋友高價買走,作為其店裡的「鎮店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