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尾地質公園海蝕地貌獨特村民自發集資打造福州的天涯海角

2020-12-08 騰訊網

你見過面積一萬平方米的海蝕火山巖平臺嗎?

沿海絕對少有,而且它地處海岸線下,潮水從來沒淹過它!

以這塊海蝕石坪為主體,依託漫長海岸線,將崖壁峭立的海蝕巖洞、海蝕巷道等形態各異的海蝕地貌,打造成一道獨特的濱海風景線!

說幹就幹,政府引導村民集資,平流尾地質公園景區陸續投資一千五百多萬,成為福州的天涯海角!

平流尾地質公園位於苔菉鎮的東南部,黃岐半島的東北部,它在福州的最東端,距福州約百公裡,與馬祖列島最近距離僅4.96海裡!

為什麼叫平流尾?

因地處茭南村村尾,這塊萬坪的海蝕平臺對海水形成天然的隔段,沿岸海水左邊急促右邊平緩,故當地村民稱之為平流尾。

這裡海水優質,藻類繁多,礁石犬牙交錯,深溝低洼,是各種魚類、貝類理想的棲身之地,更是不可多得的海釣聖地。

這裡觀景無敵,露營基地,文體廣場,親子互動體驗館,一體化的濱海度假區,更是絕美的婚紗攝影基地。

聽濤觀浪賞海景,海釣露營趕小海、品嘗苔菉特色海鮮,滿滿的漁家風情!

平流尾公園與馬祖列島僅一水之隔,天氣晴朗時,站在平流尾公園的各個觀景平臺上,能清晰可見對岸的馬祖芹壁村的街道和房屋建築。

這裡古韻遺存

這裡海景無敵

這裡被稱為海上牧場

相關焦點

  • 洞頭海島地質公園通過評審 將現省內最大海蝕海積地貌
    2018-06-15 07:1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侯捍兵 王藝6月14日,記者從溫州市洞頭區了解到,洞頭海島地質公園項目經過省國土資源廳專家的評審,將成為浙江省級地質公園大家庭的一員。觀音訓獅海蝕柱大竹峙島海蝕溝洞頭地質遺蹟資源豐富,保存著省內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海蝕海積地貌景觀。
  • 浙江同意建立溫州洞頭海島省級地質公園,海蝕地貌景觀突出
    浙江同意建立溫州洞頭海島省級地質公園,海蝕地貌景觀突出 2018-07-0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落戶黃圃
    黃圃宣供圖   8日記者從中山市國土資源局官方網站獲悉,黃圃海蝕遺址被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這標誌著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將落戶中山黃圃。據了解,黃圃鎮現存的海蝕遺址,是廣東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海蝕遺址之一。
  • 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成因
    它屹立於「海」與「陸」的交界處,宏偉大氣,變化萬千,仿若神之造物在人間留下的驚鴻一筆,它便是位於遼寧省營口市北海經濟開發區境內的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地質奇觀。團山海洋公園海蝕地貌區,全長2.2公裡,呈南北走向,是由早元古界變質巖系歷經18億年內、外海洋地質應力共同作用而成。
  • 中山黃圃鎮海蝕遺址成省級地質公園
    原標題:黃圃鎮海蝕遺址 成省級地質公園   中山高帽黃圃鎮一塊隆起的砂巖地成為「香餑餑」,被專家譽為廣東最完整的地質標本。9日,記者從中山市國土資源局官方網站獲悉,該地塊所處的黃圃海蝕遺址被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這標誌著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將落戶中山黃圃。
  • 海蝕奇觀 團山尋龍 ——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成因
    它屹立於「海」與「陸」的交界處,宏偉大氣,變化萬千,仿若神之造物在人間留下的驚鴻一筆,它便是位於遼寧省營口市北海經濟開發區境內的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地質奇觀。團山海洋公園海蝕地貌區,全長2.2公裡,呈南北走向,是由早元古界變質巖系歷經18億年內、外海洋地質應力共同作用而成。
  • 打造平潭地質旅遊勝地 平潭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出爐
    生動稀有的奇巖怪石、豐富典型的海蝕地貌、風光秀麗的水體景觀、歷史悠久的文化遺存……平潭擁有豐富的地質資源,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這些資源,10月10日,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批覆實施《福建平潭國家地質公園規劃(2018-2032年)》(以下簡稱「
  • 在福建莆田的東南端,一座天然的地質公園,有世界罕見的海蝕地貌
    當然其中令貓貓印象最深的景點就是位於湄洲島東南端的鵝尾神石公園,它是一座天然的地質公園,其實就是一座山,由於受海蝕的作用,形似鵝尾而得名。山上有眾多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象形石,而且它還被地質學家稱為世界罕見的海蝕地貌。
  • 中國第一個海岸帶地貌國家地質公園12日正式開園
    11月12日,中國第一個海岸帶地貌國家地質公園---大連濱海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園。大連濱海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大連市東南沿海地帶,總面積216.42平方公裡,包括金石灘、大黑山、南部海岸和旅順口四大園區,是一座集地質科研、科普教育、觀光旅遊、休閒度假、避暑療養、獵奇探險於一體的綜合型城市海岸帶地質公園。
  • 泉州調查海蝕地貌景觀 發掘「跨越萬年的美」
    近日,記者從福建省閩東南地質大隊了解到,地質大隊專家在泉州海岸帶調查中,發現了數處風景獨特的海蝕地貌景觀。這是我市首次對海蝕景觀進行全面、專業調查,該發現對於泉州本土地質研究及未來的濱海生態旅遊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 中山黃圃海蝕遺址
    它不僅是廣東沿海迄今為止所發現規模最大的海蝕遺址,而且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蝕遺址之一,屬5000年前地殼變化而形成的古海地貌,屬白堊紀紅砂巖礫石地質,其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等在珠江三角洲現存海蝕遺址中,是最完整的地質標本,有著非常獨特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黃圃海蝕遺址揭開了黃圃作為廣東四大古海鎮之一,幾千年滄海桑田的神秘面紗。
  • 泉州全面調查海蝕地貌景觀 發掘跨越萬年的美
    近日,記者從福建省閩東南地質大隊了解到,地質大隊專家在泉州海岸帶調查中,發現了數處風景獨特的海蝕地貌景觀。這是泉州市首次對海蝕景觀進行全面、專業調查,該發現對於泉州本土地質研究及未來的濱海生態旅遊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 獨特濱海地貌 深圳'驢友'聖地擬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組圖)
    獨特濱海地貌 深圳'驢友'聖地擬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組圖)   也許你曾經到過七娘山遊玩,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七娘山是華南沿海地區「燕山運動」留下的一個典型的火山巖噴發地,而「燕山運動」是全球地殼演化過程中一次重大的地質歷史事件。  北京大學環境地質學博士後、深圳市地質礦產協會副會長南凌及公園籌建辦副主任胡學強等專家在多次調查後認為,七娘山是古火山噴發盆地,有侏羅紀化石群,第四紀以來海蝕、海積地貌及現象應有盡有。
  • 遼寧營口: 看特有海蝕地貌 感受魅力團山
    如果說她與別的海洋公園有什麼區別,那最值得驕傲的便是這海蝕地貌——特有的海蝕地貌形成於18億年前的早元古界變質巖系,其脈巖、析離體、捕虜體以及縱橫交錯的節理造就了獨特的海蝕風光近百個,地質遺蹟真實記錄了集中分布在高
  • 地一眼旅遊|很少有外地人知道,深圳有一座國家地質公園
    喜歡旅遊的朋友們,很多人都對地質公園有所了解,尤其是國家級的地質公園,除了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每一座都有其獨特的地質遺蹟。但是小編估計,除了深圳本地人之外,估計知道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的人很少。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 天然景觀湄洲島「鵝尾海蝕地質公園」太神奇了
    中國A5級景區湄洲島的地質公園,位於風景秀麗的湄洲島最南端,三面臨海,海拔不高僅65米,面積挺很大,佔地32公傾。因公園貌似鵝的尾巴而得名,叫鵝尾。山體由加裡東期花崗巖組成,歷經4.1億年地殼活動、海蝕作用等地貌變遷,形成"飛戟洞"、"海門"、"獅子山"和"神石岡"等形態各異、神形俱佳的自然景觀,被譽為盆景園"。
  • 靈山島藏奇觀 獨特地貌世界罕見絕無僅有(圖)
    隨著知名度的提高,靈山島逐漸成為市民、遊客觀光休閒的好去處,島上獨特的自然風景和淳樸的漁家風情也成為其招牌,但靈山島上藏有世界罕見的地質地貌構造奇觀卻一直鮮為人知。昨日上午,記者同中國石油大學地質學系教授呂洪波登島,探訪其在靈山島考察三年間搜集發現的重要獨特地質遺蹟。呂教授表示,靈山島完全可以建成省級乃至國家級的地質公園。
  • 地一眼旅遊|來深圳大鵬半島,賞侵蝕地貌景觀
    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園區面積約150平方公裡。地質遺蹟保護區範圍56.3平方公裡。半島景觀以古火山和海岸地貌為特徵。具山、海、林、天立體景觀組合,融幽、秀、奇於一體,堪稱國之瑰寶。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內主要的地貌類型是侵蝕地貌,包括有高程低山、高丘陵、低丘陵、海積地貌和海蝕地貌。
  • 洞頭海島地質公園將於2020年底開園
    記者了解到近日洞頭海島地質公園項目已通過省級地質公園評審,該公園保存著省內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海蝕海積地貌景觀,將在2020年12月底前開園。公園由洞頭和鹿西兩個園區組成,總面積32.75平方公裡,其中陸域11.06平方公裡,海域21.69平方公裡,主要地質遺蹟分布區面積2.64平方公裡(陸域),擁有3類6亞類的地質遺蹟點31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