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臺時,經常進行科研成果分享的謝良志罕見地緊張了。臺下聽眾既不是學界泰鬥,也不是政府領導,而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血友病病人和家屬,齊刷刷的熱切眼神,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作為北京義翹神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他幾乎是一字一頓地鄭重宣告了這個好消息:「很快,中國血友病人也能用得上、用得起藥了!」
一個不起眼的小小傷口就會血流不止,甚至可能會威脅生命——血友病人,是不太為普通大眾熟知的群體,也被稱為「玻璃人」。其實,只要及時用上一小管「八因子」,他們就能迅速恢復正常。
然而,幾十年來,全球血友病人一直面臨藥物供應嚴重不足、價格昂貴的難題。由於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國內大部分成年血友病患者都無奈致殘。
「要讓中國病人買得到、用得起前沿創新藥!」15年前,謝良志從國際著名藥企默克公司高薪研發崗位辭職回國。
但創新藥研發可是出了名的「周期長、投入高」,沒有10到20年,很難出成果。從回國第一天起,謝良志就做好了十幾年「打地基」的準備。創業初期,辦公家具能借就借,他甚至把自己在國內唯一的房子也抵押給了銀行。
對科研攻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早8點上班、晚8點下班,回家再幹三四個小時,一天通常只吃兩頓飯——十來年如一日。慢慢地,公司研製出了5000多種重組蛋白和6000多種抗體科研試劑。
2014年,義翹神州在血友病救命藥重組「八因子」的生產工藝上獲得突破性進展。此時,提前布局生產基地成了最大難題。「科研取得突破的時間點很難預測,可是到了那個時點,再去申請土地,已經來不及。」謝良志說,「八因子」的生產工藝要求極高,生產基地最好能就近落地。可在土地資源緊俏的亦莊乃至整個北京,都很難找到合適的地。
關鍵時刻,北京市各類資源配置向高精尖、「白菜心」產業的傾斜起了作用。為了讓「八因子」生產線這一極具民生意義的成果儘快落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多方走訪園區企業,生生從其他企業那裡「磨」出一塊地,勻給了義翹神州。
讓謝良志和不少同行愈發感到慶幸的是,經過最近五年的大發展,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的整體環境今非昔比。亦莊生物試劑物流中心的成立,為生物醫藥企業開闢了便捷的試劑進出口「綠色通道」。生物醫藥產業上下遊企業和行業生態的集聚,讓北京對生物醫藥領域人才的吸引力「滾雪球」般上升,僅僅在義翹神州一家公司,海外歸國人才就有好幾十位。厚積薄發的生物醫藥業,如今已成為與汽車、電子信息並列的北京工業三大支柱產業。
國慶節前夕,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四萬平方米的義翹神州研發生產基地,「八因子」的第一批試生產順利完成,明年年底有望正式上市,10萬中國血友病患者將率先受益。
如今,在義翹神州,還有多項像「八因子」這樣的創新藥研製即將進入收穫期。「十幾年潛心打基礎,終於要進入集中爆發期了,請大家拭目以待。」謝良志信心滿滿。
責任編輯:張琳(EN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