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技術發展之路

2020-12-01 儀器信息網

  FTIR技術是近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探測技術。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利用幹涉圖和光譜圖之間的對應關係,通過對麥可遜幹涉儀測量的幹涉圖進行傅立葉積分變換來測量和研究光譜圖,通過對光譜圖定量解析獲取待測氣體濃度信息。該技術具備實時、在線、連續、多組分同時監測能力,無需頻繁校準,國際上利用該技術開展了對大氣環境及大氣汙染的觀測及研究工作。

  與很多儀器相似,多年來中國市場上FTIR儀器被國外品牌長期壟斷,國內廠商尚不具備FTIR儀器相關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為了突破制約國內FTIR儀器的關鍵技術及其市場應用,國內眾多學者做出了長久的努力,其中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就有一支團隊,在劉文清院士和劉建國研究員的指導下,在高閩光研究員的帶領下,一直致力於我國FTIR技術的發展進步。近日,儀器信息網編輯採訪了其團隊成員李相賢博士,請其為我們介紹了該團隊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李相賢博士

  「科研團隊深知,掌握核心技術是打破進口設備壟斷的關鍵,FTIR技術也不例外。為了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科研團隊率先攻克了幹涉儀設計這一『卡脖子』核心技術,相繼研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雙臂掃擺式幹涉儀、叉骨式幹涉儀等一系列幹涉儀光機結構及控制技術,為國產FTIR技術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

  「目前進口FTIR設備的應用多集中在實驗室環境條件下的使用,很少涉足惡劣工業環境條件下的應用,科研團隊把滿足惡劣複雜工業環境條件下的工業應用作為國產FTIR技術的一條發展『捷徑』,科研團隊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可以確保國產FTIR設備在高振動、高溫、高溼、高粉塵等惡劣條件下仍可保持穩定運行,攻克了複雜背景、多幹擾因子條件下的光譜識別與精準解析技術。」李相賢介紹到。

  近年來,針對多種應用需求,科研團隊主要開展了環境大氣紅外光譜檢測方法與技術、工業燃燒過程氣體在線檢測方法與技術、國防和公共安全氣體檢測方法與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為國家環境大氣汙染監控和治理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工業燃燒過程分析與控制提供了技術手段,為國防和公共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

  在環境大氣汙染監測方面,開發了開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氣體分析儀(已取得中環協頒發的環保認證證書)、抽取式傅立葉紅外多組分氣體分析儀、可攜式傅立葉紅外多組分氣體分析儀、傅立葉紅外多組分遙測系統、車載汙染氣體排放通量遙測系統等一系列基於FTIR技術的汙染氣體監測技術設備。除此之外,團隊還創新性地構建了基於FTIR技術的工業園區點-線-面立體化汙染氣體高效監測體系,並獲得2017年度全國環境監測與治理優秀創新技術成果。該體系在國家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以及國家重大活動空氣品質保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該技術體系還被用於福建泉惠石化園區、山東京博工業園區、蘇州吳中化工園區、溧陽新材料園區等多個智慧園區和風險預警平臺建設。李老師所在團隊為我國開展化工園區汙染監測、VOCs調查、釐清汙染狀況提供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技術,為化工行業的汙染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李老師所在團隊不僅僅重視技術研發,也重視產學研結合,這些產品目前均有廠商進行商業化銷售,隨著儀器應用被客戶認可,銷售廠商積累了經驗、技術和資本,反過來更加願意共同開發FTIR技術的新應用,從而促進我國FTIR技術「獨有」的發展之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傅立葉轉換?如何理解傅立葉變換紅外吸收光譜(FTIR)?
    1 簡介傅立葉變換紅外(FTIR)光譜是一種技術,通過產生固體、液體或氣體的紅外吸收光譜來檢測分子中的化學鍵。我們已知,人類眼睛所看到的光只是電磁輻射光譜的小部分。可見光譜的直接高能側是紫外線,低能側是紅外。
  • 安光所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VOCs監測體系打破國外壟斷
    安光所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VOCs監測體系打破國外壟斷北極星VOCs在線訊:近日,安徽光機所環境光學中心雷射與紅外光譜研究室的「基於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的VOCs監測體系」,在2017年全國VOCs監測與治理創新成果評審中斬獲「優秀創新技術」大獎。本屆從申報的近百個項目中共評選出優秀創新技術7項。
  •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性能/參數介紹 _ 冉盛網
    它克服了色散型光譜儀分辨能力低、光能量輸出小、光譜範圍窄、測量時間長等缺點。它不僅可以測量各種氣體、固體、液體樣品的吸收、反射光譜等,而且可用於短時間化學反應測量。目前,紅外光譜儀在電子、化工、醫學等領域均有著廣泛的應用。2、光譜儀發展:第一代:稜鏡色散型光譜儀。
  • 賽默飛世爾科技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緣起、發展與展望
    賽默飛 Nicolet致力傅立葉紅外技術發展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現在的五十年,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技術發展迅速,FTIR光譜儀的更新換代很快。隨著FTIR光譜儀器技術的不斷發展,紅外採樣附件、聯機技術、應用軟體等也在不斷地發展,不斷地更新換代。使紅外光譜儀的功能、性能不斷地提高,也促使紅外光譜技術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 紅外光譜(FTIR)在材料領域的應用與分析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簡稱FTIR),大家應該都十分熟悉,
  • FTIR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
    簡介:FTIR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是利用幹涉儀幹涉調頻的工作原理,把光源發出的光經麥可遜幹涉儀變成幹涉光,再讓幹涉光照射樣品,接收器接收到帶有樣品信息的幹涉光,再由計算機軟體經傅立葉變換即可獲得樣品的光譜圖。
  • 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器與應用發展「診斷」——訪江蘇大學陳斌教授
    江蘇大學陳斌教授團隊自從1996年以來一直從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食品和農產品品質快速檢測中的應用研究。日前,儀器信息網編輯採訪了陳斌教授,探討了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器發展的現狀,陳斌教授直言了國產儀器與進口之間的差距、國產儀器發展存在的「瓶頸」,乃至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
  •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常見「套路」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FTIR也在不斷發展。
  • 傅立葉紅外FTIR測試(型號:賽默飛Nicolet iS10)
    性能指標光譜範圍4000-400 cm-1信噪比優於50000:1 解析度優於0.09cm-1 波數精度優於0.01cm-1附件可分別進行中紅外和近紅外區掃描配有超過20000張標準譜圖透射(手動/自動壓片機、可變光程液體池、石英比色皿)ATR(Ge晶體)Linkman垂直變溫透射附件
  •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FTIR)助力人臉識別技術硬體:垂直腔面發射...
    因此,表徵VCSELs的發射光譜、功率、光束輪廓、噪聲等是這些器件發展和改進的關鍵。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FTIR)用於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 在這裡,結合了步進掃描技術(StepScan)的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以其高靈敏度、寬光譜範圍、傑出的時間和光譜解析度,被證明是理想的VCSELs雷射器表徵方法。
  • 國產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如何做大做強
    為了更深入的了解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現狀,我們特別邀請了北京北分瑞利分析儀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田燕龍博士給大家分享其對國產近紅外光譜技術及應用發展的理解。  隨後北分瑞利公司在持續發展和提升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技術的同時,開始拓展紅外光譜儀器的應用範圍,於1995年開始研發國內首臺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WQF-400N型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見圖1),並於1999年通過專家鑑定,再次填補國內空白。
  • 南京大學化學機械拋光系統和真空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中標公告
    江蘇省設備採購國際招標中心受南京大學的委託,就化學機械拋光系統和真空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重新項目(項目編號:0667-174JIBEP6022/01/02)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0667-174JIBEP6022
  • 傅立葉紅外光譜儀基本原理和特點
    傅立葉紅外光譜儀是基於對幹涉後的紅外光進行傅立葉變換的原理而開發的紅外光譜儀,產品被廣泛用於醫藥化工、地礦、石油、煤炭等領域中。
  • 中科院安光所:打造國產FTIR設備的品牌效應
    十多年來,在劉文清院士和劉建國研究員的帶領下,安光所環境光學中心率先將先進光譜技術應用於環境監測。針對環境大氣立體化監測需求,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技術可以組建包括固定汙染源排放監測、無組織排放監測和排放通量監測的立體化監測體系。高閩光團隊將FTIR技術成功應用於泉州石化園區,打造了國產FTIR設備的品牌效應。
  • 我國近紅外光譜發展多方有驚喜——參加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
    會議共安排了72個報告,內容豐富,包含溫控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線近紅外光譜技術、近紅外模型的建立及轉移、近紅外光譜相關標準的制定等。此外,各位專家還介紹了近紅外光譜技術在農業及食品、疾病篩查、生物製藥、環境、半導體材料等領域取得的最新應用進展。  為期兩天的會議,與會專家學者與參會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討論,群策群力,共同助力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發展。
  • 我國工業在線近紅外光譜技術發展的關鍵問題分析
    雖然工業過程的光譜測量一般具有抗震、耐溫、防腐、防爆等要求,但經適當的設計和安裝,常用的近紅外光譜儀器,包括傅立葉變換、光柵掃描、聲光可調濾光器型,以及多種分光原理的小型光纖近紅外光譜儀器都可以用於工業在線監測中。大型高性能光譜儀在在線NIR中的應用是比較成熟的,在石油化工、製藥、菸草等領域已經有了一些比較成功的應用。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小型光纖光譜儀器的發展為在線NIR展現出美好的前景。
  • 珀金埃爾默推出全新FT 9700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
    致力於為創建更健康的世界而不懈努力的珀金埃爾默,日前宣布推出全新的FT 9700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FT 9700基於珀金埃爾默在設計和生產紅外光譜儀方面70餘載的豐富經驗研發,具有極簡的操作性、優越的性能和出色的性價比。
  • 金鑑實驗室|顯微紅外光譜儀(Miro-FTIR)
    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紅外光譜,將試樣的紅外光譜和已知的紅外光譜進行比較從而鑑別材料。顯微紅外分析就是將紅外光譜與顯微鏡結合在一起的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材料(主要是有機物)對紅外光譜不同吸收的原理,分析材料的化合物成分,再結合顯微鏡可使可見光與紅外光同光路,只要在可見的視場下,就可以尋找要分析微量的有機汙染物。如果沒有顯微鏡的結合,通常紅外光譜只能分析樣品量較多的樣品。
  • 近紅外光譜儀相關企業走訪調研
    、在線型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產品,以及來自於Polychromix公司的手持式近紅外光譜儀。瑞士步琦近紅外技術採用了專利的偏振幹涉儀,將傅立葉變換近紅外的抗震性提高了40倍;其NIRCal化學計量軟體,可自動建模、評估模型優劣。
  • 評儀器技術之「最」探國產儀器創新之路——ACCSI 2012科學儀器...
    最自豪的,也是最應扶持的儀器技術——原子螢光、微波等離子體光譜  劉明鍾高工談到,國產科學儀器技術值得自豪的不多,最自豪的、最應扶持的儀器技術應該是那些擁有核心技術的儀器技術,而中國擁有核心技術、獲得國外同行認可承認的技術非原子螢光、微波等離子體光譜莫屬。原子螢光之前發展的不錯,但是今後還需要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