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四點措施促進凝血八因子生產 年底200萬上市

2021-01-10 中國政府網

    2007年12月12日上午10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顏江瑛介紹:(1)中美籤署藥品和醫療器械安全監管合作備忘錄有關情況;(2)藥品召回管理辦法有關情況。中國政府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記者]9月中下旬時候,為了緩解血友病患者對於第八因子的需求,我國特批了拜耳公司的關於第八因子的替代品,但是這兩天的報導還是不斷,說國內的血友病患者還是沒有充足的藥品供應,藥監局對這個有什麼回應?下一步打算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您剛才也說到,中國是全世界排名一、二位的原料藥的出口國,美國也有一些報導,他們很擔心,原料藥方面,我們藥監部門怎麼樣控制原料藥生產企業的藥品安全問題,因為之前的很多措施都是針對成藥和像血製品這樣的防風險的企業來制定的。

    [顏江瑛]關於我們國家八因子的生產供應,在9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我曾經介紹過,我們國家血液製品的生產企業和疫苗企業安全監管情況,同時我也把血液生產企業特別是關於人血白蛋白和八因子的情況給大家做了介紹。在會上我曾經說過,血液製品,八因子包括人血白蛋白的缺乏最主要的是原料血漿供應不足,在原料血漿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我們的職能範圍內,仍然跟大家一樣,也是非常著急,也在積極採取一些措施,來解決八因子的生產供應問題。我們採取了以下幾個措施:

    第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行政受理中心,我們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和藥品審評中心,加快對包括八因子在內的凝血因子產品的審評和審批速度,在這方面採取優先受理、優先審評、優先檢測,一切優先安排。

    第二,我們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職責範圍內,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和支持血液製品生產企業提高原料血漿的綜合利用度。在昨天,正好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頒布了一個通知,開展對凝血因子生產用冷沉澱進行價撥的試點工作。由於現在的原料血漿供應量的下降,為了緩解八因子的短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我們組織開展調撥、價撥生產凝血八因子的半成品,就是冷沉澱,有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不具備生產凝血八因子的資質,我們從他生產血液製品的剩下來的半成品中冷沉澱,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定進行調撥以後,集中到具有生產凝血八因子製劑的企業,上海的華來和河南的華蘭等三個具有生產凝血八因子的生產企業。

第三,我們加快對註冊申請的審批。11月11日,拜耳的基因重組八因子註冊進口得到了批准。目前有75萬單位的進口的重組八因子正在通關進口,可能今年年底就馬上用到市場上來了。

    第四,我們要求具有資質生產凝血八因子的三家企業優先安排生產八因子,並且我們和衛生部共同協調了,為這三家企業緊急調撥了一些血漿。

    下面有幾組數據想跟大家分析一下,看看我們國家目前面臨的形勢。2006年,我們國家的原料血漿下降50%,八因子生產的情況,2005年八因子的年產量是3900萬單位,2006年八因子的年產量是4890萬單位,2007年八因子的年產量到現在為止是3340萬單位,這裡面還包括了70萬單位的捐贈,上次拜耳公司基因重組的捐贈,還有華蘭公司也曾經捐贈過一些,估計今年年底,還有200萬的八因子要上市。這個數據說明什麼呢?與2006年相比,我們八因子生產下降的幅度約32%左右,我們原料血漿的供應下降了50%多,說明我們對八因子生產企業的調控措施還是發揮了作用,我們要求八因子生產企業優先安排生產八因子的措施發揮了作用,八因子生產企業對血漿綜合利用率的提高,對八因子的供應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八因子供應的緊張,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原料血漿供應的不足,無米之炊不解決,我們花再大精力去採取措施,也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八因子短缺和人血白蛋白短缺的問題。

    你的第二個問題,關於原料藥的安全問題。上個月我的發布會已經提到了,中國對原料藥的安全監管,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嚴格的,我們的原料藥的監管是列入藥品管理,是必須經過註冊,企業必須獲得資質,才能生產原料藥的,所以這個問題我在這裡不再重複了。 

相關焦點

  • 諾和諾德搶先正大天晴 重組凝血因子Ⅷ國內申報上市
    近日,諾和諾德重組凝血因子Ⅷ(Turoctocog alfa,商品名:Novoeight)國內申報上市,用於治療A型血友病。之前,正大天晴已經先於諾和諾德完成臨床Ⅲ期,但諾和諾德搶先正大天晴一步,向NMPA遞交上市申請。
  • 百特第三代重組人凝血八因子登陸中國市場
    原標題:百特第三代重組人凝血八因子登陸中國市場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穎)記者從百特國際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公司生產的無添加血漿/白蛋白的重組人凝血八因子——百因止(ADVATE),正式登陸中國市場,為甲型血友病患者提供了一種安全和先進的用於控制和預防出血事件的選擇。
  • 我國重組人凝血因子Ⅷ/IX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發布
    作者:無恙、焦萌萌6月1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重組人凝血因子Ⅷ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和重組人凝血因子Ⅸ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以規範和指導重組人凝血因子Ⅷ和重組人凝血因子Ⅸ製品臨床試驗的實施,促進該類製品的良性發展。
  • 新型注射用重組八因子在我國上市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12日電(記者 李木元)1月12日,一種新型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Ⅷ(科躍奇)在中國上市,「中華慈善總會科躍奇Co-pay慈善援助項目」同時啟動。血友病是一種遺傳性的終生性疾病,大部分患者自出生體內就缺少凝血因子,正常人習以為常的觸碰就會導致出血,重症患者沒有明顯外傷也會發生「自發性」出血。85%的血友病患者是缺少凝血因子Ⅷ的A型血友病患者。
  • 2020年中國血友病藥物市場規模預測:重組凝血八因子藥物份額提高
    2014年,我國血友病患者人數為13.7萬,其中約85%為甲型血友病患者,至2018年,我國血友病患者人數增長至14.0萬,預計至2023年和2030年,我國血友病患病人數將分別達到14.4萬和14.6萬。我國甲型血友病患者的治療需求並未獲得充分滿足,一是我國甲型血友病的治療滲透率較低。
  • [喜迎十九大]「八因子」的國產之路
    其實,只要及時用上一小管「八因子」,他們就能迅速恢復正常。然而,幾十年來,全球血友病人一直面臨藥物供應嚴重不足、價格昂貴的難題。由於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國內大部分成年血友病患者都無奈致殘。「要讓中國病人買得到、用得起前沿創新藥!」15年前,謝良志從國際著名藥企默克公司高薪研發崗位辭職回國。
  • 凝血因子能否成為抗菌利器
    「利器」或就在人體內科學家們認為,體內缺乏凝血因子——例如像有凝血障礙的血友病患者那樣,與罹患敗血症、肺炎等細菌性疾病存在相關性,暗示這些凝血因子可能在凝血的同時也有抗感染的作用。來自中國四川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凝血因子VII、IX和X除了在凝血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可能還可以對抗革蘭氏陰性菌,其中包括像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鮑曼不動桿菌(Acetinobacter baumannii)這樣廣泛抗藥的細菌。
  • 神州細胞登陸科創板 開盤報價85元/股 暴漲超200%
    神州細胞的主要產品有重組八因子藥、EGFR單抗藥、PD-1單抗藥、CD20單抗藥、VEGF單抗藥、阿達木單抗藥和14價HPV疫苗。其中,已經提交上市申請的有重組八因子和CD20單抗藥。兩款藥物已提交上市申請神州細胞從2008年開始自主研發重組八因子藥物,該藥物用於治療甲型血友病,今年5月15日,神州細胞向CDE提交的首輪上市申請已獲得藥監局受理,同時重組八因子的兒童、成人及青少年預防治療III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
  • 中國團隊發現凝血因子或有助對抗「超級細菌」
    新華社倫敦8月9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中國團隊9日發布報告說,他們發現凝血因子這種人體受傷後參與血液凝固的血液成分,有潛力在對抗多重耐藥的「超級細菌」方面發揮作用。四川大學學者領銜的團隊在中國科學院與英國自然出版集團合作出版的期刊《細胞研究》上發布報告說,他們發現凝血因子VII、IX和X除了在凝血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可能還可以對抗革蘭氏陰性菌,其中包括綠膿桿菌和鮑曼不動桿菌等耐藥性極強的「超級細菌」。
  • 基因重組第八因子上市 血友病用藥短缺有望緩解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一日電 今年七月以來給中國內地血友病患者造成嚴重威脅的「救命藥」凝血第八因子短缺問題即將得到緩解——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採取快速引進的基因重組第八因子「拜科奇」今天正式批准在華上市,預計十二月初就可進入臨床使用。從拜耳公司引進的該藥是中國第一個上市的基因重組人凝血因子,目前已在五十四個國家和地區被批准使用。
  • FDA批准首個治療A型血友病單鏈凝血因子的藥物AFSTYLA
    值得一提的是,AFSTYLA是目前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獲批治療A型血友病的重組單鏈凝血因子VIII。 A型血友病是一種經典的遺傳疾病,當患者(主要是男性)的體內缺乏合成正常關鍵凝血因子VIII的基因時,就會出現嚴重凝血障礙,導致出血不止
  • 年均數億元投入研發 仍無產品獲批上市 神州細胞IPO「錢途」未卜
    所有的在研藥品種中,進展最快的是的SCT800(重組凝血八因子蛋白)和SCT400(CD20單抗),這兩款產品均已完成III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上市準備。另外,貝伐珠單抗、阿達木單抗兩種生物類似藥也在進行III期臨床研究。相關資料顯示,SCT800是神州細胞的核心產品,用於治療甲型血友病,目前尚未有國產同類產品獲批上市。
  • 蛇毒血凝酶位居促凝血止血藥用藥榜首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推出,在「嬰兒潮」的推波助瀾下,促凝血止血藥市場更是得以迅猛發展。緩解手術輸血緊張,促凝血藥功不可沒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重點城市公立醫院血液和造血系統藥物市場達到161.23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了9.85%。
  • CSL Behring全新人血白蛋白安博美中國上市
    CSL Behring 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全球生物製品公司,主要開發並生產有助於治療凝血障礙、免疫缺陷、遺傳性血管性水腫、遺傳性呼吸道疾病以及神經障礙的創新藥物。產品亦適用於心臟手術、器官移植、燒傷治療以及預防新生兒溶血性疾病等。
  •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2020)
    纖維蛋白原測定的是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的濃度,正常範圍為200~400mg/dL。ACT 測定的是暴露於活化接觸因子後全血 ( 而非血漿 ) 凝固所需的時間,與APTT一樣,該檢測評估的是內源性凝血途徑和共同凝血途徑,可確定血液所需肝素抗凝及魚精蛋白拮抗用量, ACT正常範圍為59.2~117s。當懷疑有遺傳性因素或獲得性因素致凝血功能異常時應進一步行PT、APTT混合血漿糾正試驗。
  • 抑制凝血因子可以降低腦轉移
    為了促進這一步,癌細胞會影響血液凝結,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能夠在小鼠身上證實這一點。癌細胞會主動促進血栓的形成,這有助於它們在腦部毛細血管中停滯,然後穿透血管壁。抑制凝血因子凝血酶的藥物能夠減少這種實驗模型中腦轉移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