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釋楊利偉為何沒上神舟六號

2020-12-04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酒泉10月12日電(記者白瑞雪、徐壯志)記者從中國航天員中心得知,我國第一個飛上太空的「航天英雄」楊利偉,這次沒有參加神舟六號飛行航天員乘組選拔。目前他擔任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負責航天員的訓練和選拔工作。 

    中國航天員中心主任陳善廣說,我國航天員目前都在40歲左右,是執行飛行任務的「黃金時期」。我國載人航天發射時間間隔大、任務密度低,航天員上天的機會不多。但他們個個都完全具備執行任務的能力,所以我們儘可能在有限的任務機會裡多讓幾個航天員上天。 

    陳善廣說,由於楊利偉是目前唯一有過飛天經歷的航天員,他更重要的任務是用自己的經驗指導和幫助隊友。將來隨著任務增多和事業發展的需要,楊利偉還可能再次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完)

相關焦點

  • 楊利偉首次證實:神舟二號返回時降落傘沒打開,若載人必死無疑
    前不久,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同志接受了中國青年報記者的專訪。當被問到「如果是普通正常人坐著你當時的神舟五號能活著回來嗎?」的時候,楊利偉略一思考後說:「活著,是沒問題的。」楊利偉這樣回答是由有原因的。在整個「神舟五號」飛行過程中,楊利偉經受了兩次重大考驗:一次是長達26秒的共振,全身使不上力,內臟很難受;另一次是返回時衝回稠密大氣之後,降落傘破了一些,返回艙急速落地後一下彈起,再摔下去。楊利偉整個人向右肩方向撞去,頭部猛甩過去,麥克一下把他的嘴捅破。隔14年,楊利偉嘴唇下方的白色傷疤仍清晰可見。這不是神舟飛船第一次因為降落傘問題出現重大故障了。
  • 神舟六號升空意義風險與神舟五號不一樣(資料)
    今年秋天,神舟六號上天將成為中國航天史又一個新的裡程碑,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今後的航天員出艙、建立小型空間站和天地往返系統,進行空間飛行器之間的對接和分離,實施「嫦娥工程」探月計劃等,都將得到穩步推進。
  • 普通人坐神舟5號能活著回來嗎?楊利偉回答
    [摘要]「如果是普通正常人坐著你當時的神舟5號能活著回來嗎?」楊利偉略一思考,「活著,是沒問題的。」記者看到他嘴唇下方的白色傷疤,雖時隔14年,仍清晰可見,「普通人可能會骨折。」他說。楊利偉分析,在空間站中,科學實驗大大增多,需要航天員有更多的知識儲備,「過去我們第一批航天員都是本科生,從現役空軍飛行員中選拔,而現在會更多從工程角度考慮,增加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從地方、社會上選拔工程師和科研人員,大都需要研究生以上學歷。」
  • 楊利偉在太空曾聽到神秘「敲門聲」,13年後,專家終於找到答案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號成功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這次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現由俄羅斯承繼)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獨自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在在距離地面343千米的太空,楊利偉聽到了「咚、咚、咚、咚!」的聲音,楊利偉在「神舟五號」飛船上進行太空飛行時,就會時不時聽到這個聲音,好像是有誰在敲門一樣。
  • 資料:專家證實神五返回時楊利偉滿臉鮮血出艙
    資料圖片:神舟5號返回艙艙門打開,航天員楊利偉在艙中向眾人揮手  有網友發帖稱,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我國首位「太空人」、航天員楊利偉是滿臉鮮血地打開艙門的。專家證實,楊利偉在出艙時確實受了傷。
  • 「神舟五號」大片一拍三部 楊利偉將走向前臺
    中新網6月16日電去年10月,「神舟五號」的圓滿太空之旅為中國載人航天史畫上了絢爛的一筆。  電影《太空英雄》(暫定名)、電視劇《神舟》和全景紀錄片《東方神舟》均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其中紀錄片《東方神舟》已經完成後制並送審,訴說幕後故事的電視劇作品已經落實拍攝,而電影劇本也開始進入最後的討論過程。據悉,三部作品都有意請楊利偉走上前臺。  電影《太空英雄》  科幻風格主打「神舟六號」?
  • 楊利偉出艙時嘴角流血,他經歷了什麼?專家說出真相才知多危險
    不過,有細心的網友就發現了,楊利偉出艙時嘴角殘留有血跡。這讓很多人都懷疑傳聞中說他滿臉的血液是否是真的,他到底經歷了什麼?因為人們傳播得越來越離譜,所以有專家出來澄清楊利偉嘴角上的的確是血跡。而為什麼會有血液,在楊利偉出的一本書裡就有解釋道,原來楊利偉並不是像傳聞說的滿臉是血,只是嘴角有輕微的出血,但是不嚴重。主要是因為著落時受到巨大的衝擊力,而楊利偉落地時忘記摘下戴在頭上的麥克風,麥克風又有不規則的菱角,因此被麥克風劃傷。
  • 楊利偉當年進入太空,為何一定要攜帶手槍?情況遠比想像中更危險
    ——溫鐵軍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飛船,從1999年到2016年,在這之間我們已經跨越了十七年的時間,對於太空的探索,我們從未止步。人類在陸地上生存了幾千年,可是對於遙遠的天空,我們仍舊充滿疑問,所以在升空飛行的旅程中我們也有許多的疑問,也需要處處小心。
  • 楊利偉:「天宮二號」2016年前後發射
    楊利偉在發布會上透露,中國空間站工程穩步推進,海南發射場已具備發射條件,2016年前後我國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  我國空間站建造時間表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成功,至今已於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成功對接2016年前後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隨後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及與之對接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2018年前後發射試驗核心艙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造  關於空間站  進入研製關鍵階段
  • 楊利偉稱神舟七號宇宙飛船航天員明年太空行走
    本報訊 (記者蔡文清)「明年神舟七號宇宙飛船將飛上太空,載有三名航天員。屆時這三名航天員將實現艙外行走。」今天上午,在與海澱實驗中學學生交談的過程中,航天英雄楊利偉透露。據了解,在神七上天前半年,航天員將進行系統的程序飛行,在神七模擬器中的模飛時間長達每次四小時。
  • 楊利偉滿臉鮮血出艙,11位神舟飛船太空人「飛天」背後的故事
    有網友發帖稱,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我國首位「太空人」、航天員楊利偉是滿臉鮮血地打開艙門的。對此,擔任神舟飛船應急救生分系統主任設計師的李頤黎教授表示,楊利偉在出艙時確實受了傷。當時飛船落地時有一定衝擊,楊利偉忘記取下戴在頭上的耳麥,被耳麥的稜角劃傷嘴角,「劃破了皮而已,出血並不多」。
  • 如今終於明白,為何楊利偉帶槍上太空?蘇聯教訓給世界上了一課
    圖為執行任務的楊利偉大家都知道,神舟五號是中國的第一艘載人太空飛船,而且當時楊利偉是帶槍執行任務的,那為何當年楊利偉上太空為何要帶槍呢?這實際上是有原因的,因為前蘇聯的慘痛教訓,當初蘇聯的太空飛船落在了原始森林,這讓太空人陷入了危機當中,所以如今人們終於明白,為何楊利偉要帶槍上太空,畢竟前蘇聯的教訓給全世界上了一課,中國也必須引以為戒,如果遇到前蘇聯太空人類似的突發事件,帶槍可以讓太空人無後顧之憂。
  • 【燕趙新作為致敬40年】「神舟五號」:楊利偉上天了!
    那是2003年10月15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五號飛船在長徵二號F火箭的託舉下,升騰而起,進入太空!然而直到發射前夜,楊利偉都不知道自己已被選中。凌晨3點,醫生來敲門,第一個叫醒楊利偉,其他兩名航天員立刻知道了答案;他們拿出酒杯,在白開水裡加了一滴幹紅,為楊利偉喝壯行酒,祝他旗開得勝。
  • 2005年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飛船系列之一。與「神舟五號」在外形上沒有差別,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保持在8噸左右,用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    2005年10月12日17時29分,航天員費俊龍打開神舟六號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艙門,進入軌道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
  • 楊利偉解密:某次神舟飛船發射裡面若有人,根本不能活著回來
    比如在楊利偉第一次參加載人航天實驗的時候,乘坐長徵2f火箭搭載的神舟5號飛船進入太空,就曾經遇到火箭的共振,時間長達26秒,五臟六腑如翻江倒海,那是一種讓人非常難受的情況,一度讓楊利偉「感覺要犧牲了」,而且在返回的時候,神舟5號重新進入濃厚的大氣層,巨大的降落傘拉開的時候還破了一點,然後就是在返回艙落地的時候,速度有點兒太快,導致飛船返回艙落地後又彈起,使得楊利偉在飛船中也經受了猛烈的震蕩
  •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航空專題
    白銀時代1988年底到1990年1月間,在國際市場上13個招標的衛星發射服務中,美國中標3顆,阿里亞娜中標9顆,而中國僅中標1顆。發射前的酒泉和神六神六點火發射瞬間神六自帶相機拍攝圖全國人民關注神六神舟六號廁所分解圖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的「敲門聲」是什麼?謎底終於揭開了!
    每當這響聲傳來的時候,他就趴在舷窗那裡,邊聽邊看,試圖找出響聲的來源,卻什麼也沒發現。他很確信,這裡只有他一個人。那麼,這個神秘的聲音是從哪裡來的?他是楊利偉,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在「神舟五號」飛船上進行太空飛行時,就會時不時聽到這種就像木榔頭敲擊鐵桶的「敲擊聲」。楊利偉,中國第一位航天員。
  • 神舟五號搭載楊利偉,他聽到"敲窗"聲是什麼?飛船上有哪些東西
    作為世界上首次登陸月球的超級大國,美國人排行第一沒有任何爭議。目前,美國人的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探測器早已飛出了太陽系,美國人的地平線探測器還對冥王星進行了仔細的勘察,這些成就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遙遙領先的。
  • 楊利偉回到地球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太空?比你想像的還要兇險
    說起太空人,大家都知道楊利偉是我國飛上太空的第一人,在2003年10月15日他搭乘神舟五號首次飛進太空的那一瞬間。全國人民的心情都十分激動,他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也成功的讓中國成為世界上面第三個踏入太空的國家。
  • 楊利偉返航後,為何再也沒重返太空?或許與返航途中的這件事有關
    導言:楊利偉返航後,為何再也沒重返太空?或許與返航途中的這件事有關。自古以來,人們對天空充滿了想像,眾多關於上天的神話傳說,都在向後人傳遞著一個信號,那便是人類對於天空的嚮往。在古人的想像中,有一位叫嫦娥的女子,吃了仙丹便飛上了月球,她居住在廣寒宮之中,陪伴著她的只有那隻小白兔,和外面的那一棵桂花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