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噸套套,鱷魚和恐龍化石,可能都在你家下水道裡

2021-01-08 網易

  你永遠無法想像自己所在城市的下水道裡會出現什麼奇怪的東西。20世紀30年代有個世界著名的都市傳奇「下水道的鱷魚」:美國的一位男孩用馬桶處理了自己的鱷魚寵物,多年後他因為巧合路過一處下水道,被這隻長大的鱷魚撕扯掉了一隻手臂。

  

  ▲下水道鱷魚紀念雕像

  當然,這個故事是《紐約時報》用震驚部的筆法改編而來,畢竟短吻鱷根本不可能在地下存活那麼久,不過在美國的下水道中,也確實出現過鱷魚的身影。早在1932年,就有人在布朗克斯河岸邊閒逛時發現了排水處的短吻鱷。

  

  甚至就在2015年,佛羅裡達州依然能夠發現失足進入下水道的鱷魚。

  

  之所以下水道能夠出現鱷魚這種生物,和該地區的生態環境有關,整個美國佛羅裡達州的鱷魚數量多達百萬。而且1930年代的美國,鱷魚皮革業興盛一時,工人們經常去沼澤附近捕捉小鱷魚用於飼養與加工皮革,也有很多富人家庭養鱷魚當做寵物,間接的造成了鱷魚「入侵」城市的情況。

  

  不過鱷魚雖然兇猛,在下水道中掀起的風浪卻沒有亞洲金魚大。沒錯,就是你家中人畜無害的小可愛,到了加拿大卻成了災星。

  

  下水道金魚的故事發生在現代社會,與鱷魚異曲同工,不少加拿大家庭在飼養金魚時,錯誤的選擇了「馬桶放生」,而金魚的復仇心理與災害程度卻甩了鱷魚好幾十條街。

  

  這些來自下水道的「錦鯉」並沒有給加拿大人帶來好運,強大的生命力讓它順勢遊了出去,並從寵物變成了怪物。一開始金魚只有豆丁大小,後來長到了餐盤大小,最後甚至變成了桌子那麼大,據說已發現最重的金魚已經達到19斤。

  

  如同恐怖片中的橋段,沒有天敵的制約讓它們瘋狂掠奪池塘裡的所有食物,相比之下本地魚簡直就是嬰兒,甚至已經被逼的走投無路。當地政府使用了排水、電擊、放毒等等技能,但依然無可奈何。別問為什麼不派出吃貨,下水道裡遊出的金魚,怕是誰都下不了口。

  

  然而金魚並不是下水道神秘生物的想像極限,畢竟人們還在這裡發現過恐龍。這事兒發生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勒杜克,2013年10月23日一隻建築團隊在修繕下水道時挖出了散落的骨骼化石。

  

  ▲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

  經專家鑑定,它們是亞冠龍的軀幹殘骸。這種生物生活在距今7200萬年到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體長9米,是一種食草性的大型生物。

  

  加拿大埃德蒙頓下水道中還挖出過讓人無法識別的顎骨,長約20釐米,成尖銳三角狀,殘餘牙齒並不鋒利:

  

  人們粗略判斷它可能屬於某種雜食、或者食草類動物,但目前依然無法推測出這到底是哪種生物。

  

  更令人驚奇的是在美國在北卡羅萊納州卡梅倫村下水道的發現,清潔工用攝像機拍攝到下水道中長出了一團肉瘤一般的生物,密密麻麻,還會蠕動。

  

  人們看到的一瞬間都會不由自主的聯想到《虐殺原形》、《異形》、《星際爭霸》中的寄生怪物,甚至有網友研究後認為這是中國的太歲,肉靈芝。

  

  ▲遊戲:虐殺原形

  對此國際外肛動物學協會秘書、萊特州立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伍德進行闢謠,他認為這種肉瘤應該是一大群「顫蚓」。伍德教授介紹說,顫蚓就是釣魚時常用的飼料,這種生物最愛出現在受到汙染的水源附近,並會鑽入到土壤裡。而之所以在下水道中抱團,是因為這裡沒有土壤,所以只能相互盤繞在一起。

  

  而這種收縮其實是一種連鎖反應。例如很可能是攝影機的高溫讓某一隻顫蚓感到不適進行了收縮,於是其他顫蚓在刺激下也做出了同樣的反應,造成了如同心臟在跳動一樣的蠕動動作。至於它們出現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某個樹枝伸入了下水道,並讓顫蚓攀附其中,以至於後來相互抱團的越來越多。

  

  不過當地清理部門最後決定任由顫蚓發展,畢竟這種東西沒有什麼害處。而且,鬼知道在這樣幽深、漆黑、流淌著人類文明惡臭一面的隧道裡,還會潛伏著什麼。

  

  下水道的設計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伊達拉裡亞人用他們精明的頭腦,為羅馬的百萬人口修建了一座20多平方公裡的下水道。近代的下水道先驅則是法國,巴黎在19世紀中期就修建了下水道,修繕至今巴黎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統,長達2400公裡。

  

  ▲古羅馬,馬克西姆下水道

  下水道最初的職責,當然是改善城市環境,收集和排放生活以及工業廢水,當然也包括排放雨水。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腳下這座地下宮殿的肚量早已不局限於此,只要是馬桶能夠裝下的,它都會吞入其中,然後噴向大海。這也導致下水道中簡直處處是驚喜,尤其是英國的下水道。在這裡你能撿到錢,英國艾塞克斯下水道中,曾經發現過總價值高達62萬人民幣的4塊名表,包括兩塊勞力士,一個奧米茄,一個法蘭克穆勒,把它們衝下馬桶真心暴露了資本主義的奢侈與揮霍無度。

  

  還有大到不可思議的活物,一隻綿羊,它被發現於英國薩裡的下水道。

  

  倫敦下水道中還曾發現過半輛mini cooper,很好奇它是怎麼被塞進去的。

  

  同樣在倫敦,下水道中還發現過幾枚手榴彈,我懷疑這是模仿中國小孩用鞭炮炸屎弄出的操作。

  

  而來自英國泰晤士水務公司Thames Water的分享,更是震驚了全世界:下水道中,有著重達數百噸的「套套山」。下方全程高能,請謹慎觀看。

  

  這是工作人員多年來在下水道中的發現,這種東西有個專用名叫Fatbergs,又稱作是陰溝油。

  

  這些白色的粘稠物體有的凝結成塊,有的似乎還是液態,貼在牆壁上無限蔓延,整個下水道如同恐怖小說中的「蟲洞」,又或是某種怪物的腹內。

  

  而Fatbergs的形成是因為人們對下水道的濫用。它是由套套和油脂、衛生巾、棉花等多種物質組合而成的。人類在啪啪啪後將套套衝入馬桶,接著這些套套會和無法溶解的溼紙巾形成一種沉積物。再加上飯店傾倒的油脂、油垢,最終混合出了這種噁心的產物。

  

  倫敦大概每年需要處理大約5.5萬起下水道堵塞問題,大部分都是由這些Fatbergs造成的。而目前發現最大的套套山長度為228米,重量130噸,相當於兩輛雙層巴士。

  

  

  由於地形限制,想要清除這些套套山,只能依靠手工剷除和高壓水槍的衝洗,所以英國倫敦的下水道清潔工又被稱為世界上最糟糕的工作。他們不僅要與異味、甲烷氣體做鬥爭,還要忍受各種碩大的老鼠與奇葩的垃圾。

  

  

  不過據BBC報導,Fatbergs將會變廢為寶。它們會被送到發電站,嘗試作為發電燃料,以目前Fatbergs的再生速度來看,足以滿足39000戶普通英國家庭1年的用電量。

  

  ▲Fatbergs的紀念雕像

  至此,這個都市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總算有了個光明點的故事。不過,你現在應該知道了兩件事:千萬別再把奇怪的東西扔進馬桶,以及,那些在下水道裡吃東西的動畫都是騙人的。

  

  -作者介紹-

  微信公眾號:狂丸,ID:kuangwanplay。科學、科技、機械、潮玩,這裡的知識比想像中更有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撒哈拉沙漠發現5種史前鱷魚化石
    保羅·塞利諾教授在研究8噸重「超級鱷魚」的顎骨。他手裡拿的是狗鱷頭部化石。狗鱷同塞利諾新發現的另外4種鱷魚生活在1億年前的撒哈拉沙漠 史前鱷魚化石殘骸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保羅·塞利諾(Paul Sereno)博士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的,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化石獵人」之一。 2001年,塞利諾發現了生活在恐龍時代的「超級鱷魚」(supercroc)——體長40英尺(約合12米),重達8噸。最新發現包括一些新鱷種,比如口鼻部和牙齒特徵非同尋常的鱷魚。
  •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 地震龍重100噸(圖)
    原標題: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 地震龍重100噸(圖)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地震龍重100噸(圖)   來源:新民網查看評論  地震龍是恐龍中超大恐龍的代表龍
  • 恐龍真的都滅絕了嗎?鱷魚、科莫多巨蜥和恐龍真沒一點關係?
    這也許是所有吃瓜群眾的問題,因為跟白堊紀的恐龍比起來,鱷魚和科莫多巨蜥在體形上是比較接近的,那麼兩者與恐龍之間有關係嗎?一、鱷魚和科莫多巨蜥都是進化自什麼物種?1、鱷魚其實並不是魚,它是一種變溫、卵生的爬行動物,它是最原始的爬行動物之一,也是活化石!鱷魚最早出現於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曾經與恐龍並肩生存於地球之巔,但物是人非,恐龍不知何處去,鱷魚依舊笑春風!
  • 你所不知道的四種巨型鱷魚,每一種都可以單挑霸王龍!
    這四種鱷魚的體長都超過了十米,憑藉著一口鋒利的牙齒縱橫水陸,即便是霸王龍這樣的猛獸也無法與之匹敵。第一種:帝鱷帝鱷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長最大的一種鱷魚,根據目前發現的化石來看,帝鱷的長度最長可以達到十三米,體重的理論估計值可以達到8噸。這種鱷魚實際上與恐龍基本處於同一時代。
  • 雙足鱷魚是什麼存在?和恐龍打架誰能贏?
    鱷魚,冷血動物。我對鱷魚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看BBC一個紀錄片的時候,鱷魚和老虎打架。看到鱷魚把老虎咬死我整個人都驚呆了。因為一直以來在我的印象中,鱷魚都是靜靜地等待在水裡,等有獵物出現的時候,就會猛地一口咬上去。今天發現,原來鱷魚的祖先更生猛,連恐龍都吃過,是真的王者。
  • 以恐龍為食?中生代第一大巨鱷,可能是一個「漁夫」!
    鱷魚,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兇殘和冷血的代表,在地球上至少存活了兩億三千多萬年。相比史前鱷魚,現代鱷魚可以說是小傢伙了。在眾多恐怖的史前鱷魚中,帝鱷是其中的佼佼者。《國家地理》曾用這句話來形容它——超級巨鱷,它不與恐龍同行,因為它以恐龍為食。
  • 恐龍都滅絕了,同一時期的鱷魚為何卻可以撐到現在?
    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科學家推測,此次小行星撞擊事件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00億枚廣島原子彈當量,在地球上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如:全球性的火災、火山爆發、大氣成分以及氣候急劇變化等,從而導致了地球上第五次物種大滅絕。
  • 恐龍如何「造恐龍」呢?答案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關於恐龍的謎題很多,其中一個就是,「造恐龍運動」到底是怎麼進行的?恐龍在稱霸地球的1億6000萬年間肯定經歷過無數次的交配,可惜行為、器官都難以保存成化石,因此一直是古生物學研究上少為人了解的一個地區。而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一直都十分耐人尋味。比如,康康這隻恐龍。
  • 盤點地球上出現過體型最大的恐龍 地震龍重達100噸[組圖]
    原標題:盤點地球上出現過體型最大的恐龍 地震龍重達100噸[組圖]   地震龍是恐龍中超大恐龍的代表龍,在1991年發現了第一隻地震龍化石。地震龍長著長脖子,小腦袋,以及一條細長的尾巴。鼻孔長在頭頂上。
  • 15張罕見的化石照:雙頭恐龍真的存在?圖6是《異形》靈感來源
    雖然活著的恐龍看不到了,但化石還是可以看到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組罕見的化石照,一起感受一下這些曾經地球霸主的風採吧。阿根廷龍阿根廷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它們的特點是龐大,估計後腿有4.5米,軀幹長7米,全身有30米長,估計重量約為60至100噸。
  • 美國科學家在韓國發現化石,說古鱷魚可能像鴕鳥一樣,愛用兩隻腳奔跑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科學家們剛剛驚訝地發現,一些白堊紀的鱷魚可能是用兩隻腳走路的。其證據來自韓國保存完好的化石足跡。 並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員都一定會接受這個團隊的解釋。 洛克利教授及其同事已經將踩出化石足跡的動物,用拉丁文雙名法命名為Batrachopus grandis,儘管他們目前還沒有發現這種動物的殘骸。 要確認這種生物的存在,完全取決於化石本身的印痕。從足跡來看,這些巨鱷與生活在數千萬年前的侏羅紀的巨鱷在形狀上非常相似,但要大得多。
  • 都因為恐龍是史前世界的霸主,其實,恐龍在這種動物面前就是小弟
    這個在史前堪稱「終極殺手」之一的帝鱷,擁有著令人吃驚的體型,一般情況下,成年的帝鱷身長可以達到12米,體重則在10到11噸左右。它們主要棲息在河塘邊,而只要它們在的地方,連當時稱霸白堊紀時代的恐龍都不敢輕易闖入它的領地。就算是恐龍想要到池塘邊喝水,那都要看帝鱷的臉色行事。此時的恐龍,一邊喝水一邊全神貫注地看著趴在旁邊的帝鱷。
  • 墨西哥發現最大恐龍化石 巨獸體重或已超過七十噸
    Fowler和Robert M. Sullivan描述了他們研究團隊2003年到2006年在新墨西哥州所發現的兩個巨型恐龍椎骨化石和股骨化石。這些骨頭都屬於蜥腳類恐龍(sauropod dinosaur)阿拉莫龍(Alamosaurus)中的Alamosaurus sanjuanensis:一種大型的四足植食性恐龍,它們擁有非常長的脖子,與梁龍(Diplodocus)具有一定親緣關係,主要生活在距今6900萬年前美國的西南部和墨西哥地區。
  • 15張罕見的化石照:雙頭恐龍真的存在就在中國?圖6是《異形》靈感來源
    它們的特點是龐大,估計後腿有4.5米,軀幹長7米,全身有30米長,估計重量約為60至100噸。上面的這隻恐龍長度為98英尺,大約是比薩斜塔的高度的一半,重量是普通大象的10到15倍,人類在它面前有多渺小已經不言而喻了。
  • 恐龍時代的水下霸主,棘龍當之無愧|恐龍|棘龍|化石|龍化石|恐龍時代_網易訂閱
    不得不說,棘龍的確是一種非常恐怖的史前怪獸,它們的體長可達17米,甚至超過了霸王龍,體重在6.4-7.5噸之間,略遜於霸王龍,卻在其他肉食恐龍中鶴立雞群。更可怕的是,棘龍不僅僅能夠在陸地上橫行無忌,甚至是水下霸主。研究表明,棘龍很可能擁有著在水下遊泳的能力,這使得它們成為了恐龍時代罕見的水陸兩棲霸主,使得兩個世界的生物都聞風喪膽。
  • 發現地球上最大食肉恐龍 有類似鱷魚大嘴(圖)
    有著類似鱷魚大嘴的巨型恐龍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報導,義大利科學家近日確定一種有著類似鱷魚大嘴的巨型恐龍頂替了暴龍,成為地球上曾經生存過的最大食肉動物。    義大利米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克裡斯蒂諾·戴爾·薩索和他的同事們檢測了一個在摩洛哥發現的恐龍嘴化石,經過測量竟長達1米。另外,他們還分析了以前一塊未經確認的恐龍頭骨化石。研究人員推測,這個頭骨至少有2米左右長。    新發現的恐龍遺骨表明,這種恐龍從鼻子到尾部長達19米,超過8噸重,它的競爭對手暴龍在它面前就像侏儒一樣。
  • 化石卵的發現和南極洲的發現,顯示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新發現的化石卵顯示,早期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就像海龜、蛇和蜥蜴的卵,而不是今天鳥類卵的硬殼。根據周三發表在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恐龍很可能會生硬殼蛋。自然。但是,某些類型恐龍化石記錄中缺少卵子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們是軟殼的。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恐龍早期歷史上沒有明確的硬殼恐龍蛋。
  • 那些和恐龍有關的奇特化石
    沒想到一副恐龍的化石居然貴到令人咋舌,不過這也沒什麼,因為在過去的一年裡發現的一些和恐龍有關的化石,因其獨特稀有恐怕要算是無價之寶了。  擁有天鵝脖頸的恐龍新種  如果一種恐龍擁有像天鵝一樣的脖頸和鰭一樣的前肢會是什麼樣子?在《自然》雜誌去年12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就描述了這樣一個恐龍新物種。
  • 罕見| 至少6種恐龍化石出土 食草恐龍與食肉恐龍如何分辨?看細節
    罕見 | 至少6種恐龍化石出土 食草恐龍與食肉恐龍如何分辨?看細節 原標題: 近日,吉林延吉龍山恐龍化石系統發掘工作取得了新成果。
  • 罕見 | 至少6種恐龍化石出土 食草恐龍與食肉恐龍如何分辨?看細節
    在持續近半個月的恐龍化石保護性發掘中,已獲得至少來自6種恐龍的各部分骨骼、一具完整鱷類骨骼等白堊紀古生物化石。發掘團隊在龍山化石第四層發現了長1.5米左右的完整的鱷類化石。鱷類化石從頭部到尾巴保存得很完整,可以清楚地看到鱷類的皮膚印痕,這也是國內在白堊紀地層裡非常罕見的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