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四個著力點

2020-11-30 人民網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不斷深化對意識形態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是新時代的一項重大課題。意識形態是系統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的思想體系。黨的意識形態工作,主要即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有目的的思想工作,主要通過引導思想觀念、凝聚政治認同、推動文化傳承等,以建構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的系統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做好新時代的意識形態工作,從總體框架來看尤其要在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政治自覺:意識形態工作的龐大複雜及其風險意識

經濟基礎及其活動現象是客觀存在的,意識形態及其動向也是客觀存在的。區別於個人意識和日常意識,意識形態屬於社會意識中層次較深且具有系統性的理論形態的部分;不同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意識形態主要關涉思想政治上層建築中的情感認同和價值取向問題。從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意識形態發揮著極端重要的功能。從宏觀方面來看,意識形態的功能主要包括其對於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和外交等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從微觀方面來看,意識形態的功能主要有動力功能、平衡功能、預測功能、調控功能、教育功能、引領功能和整合功能等。

意識形態是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意識形態工作內容龐大且涉及面廣。意識形態問題集中分布在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並且滲透於方方面面。意識形態工作的成敗,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意識形態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文化安全的主要內容,並且會從根基上影響社會經濟安全和政治安全。如果意識形態陣地局部失守進而逐漸全盤被動,就會從根本上威脅黨的領導,威脅國體和政體。我們必須堅持底線思維,維護意識形態安全,防止意識形態領域出現離心離德而地動山搖的局面。

回顧歷史,意識形態是我們黨「起家」和「當家」的一個重要依靠,新中國的成立也包括「意識形態立國」。毛澤東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党進行偉大政治鬥爭的中心環節」(《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頁),「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5頁)。鄧小平指出:「改善黨的領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5頁)江澤民提出:「意識形態領域是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鬥爭的重要領域……思想宣傳陣地,社會主義思想不去佔領,資本主義思想就必然會去佔領。」(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1991年7月2日)胡錦濤曾指出:「意識形態領域歷來是敵對勢力同我們激烈爭奪的重要陣地,如果這個陣地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社會動亂甚至喪失政權。」(《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318頁)蘇共垮臺啟發我們,黨的意識形態陣地一旦失守,離徹底失敗就不遠了。「新思維」搬用西方自由主義價值觀,徹底放棄革命意識形態資源,拋棄原有的意識形態話語,導致基層黨員離心化與黨組織喪失凝聚力,黨中央也失去了所能掌控的強大組織動員力。失去了意識形態合法性保護,蘇聯改革最終走向了令人惋惜的失敗和混亂。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曾指出:「蘇聯為什麼解體?蘇共為什麼垮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史達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各級黨組織幾乎沒任何作用了,軍隊都不在黨的領導之下了。」(《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13頁)

當前,意識形態領域並非波瀾不驚風平浪靜,而是既面臨外來的意識形態滲透性挑戰,也面臨內部主流意識形態的時代適應性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時刻準備迎接任何風險挑戰的意識自覺。同時,儘管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但是不能影響中心工作,這也是經過沉痛的歷史教訓得來的經驗。基於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地位功能及其風險意識的高度自覺,我們尤其應該從政治高度看待意識形態現象及其問題,堅持黨管意識形態,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把握基調:以「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為貫穿主線

黨的意識形態工作不能狹隘地理解為黨用意識形態去維護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秩序。意識形態話語權是黨的意識形態話語「權力」和人民的意識形態話語「權利」的統一。當然,完整準確地理解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決不能從某一級黨組織、某一部分黨員、某一個黨員的思想或意志來理解黨性,也不能從某一個階層、某一部分群眾、某一個人的利益和訴求來理解人民性。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我們的意識形態敘事和現代化敘事也是統一的。

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也是我們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思想理論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們的意識形態決不能塑造成為高高在上的思想理論體系和文化價值取向,而應該通過科學的途徑使其成為黨和人民大眾形成政治和文化共識的思想基礎,並以一種普遍的民族和國家的價值理念和生活嚮往的形式呈現出來。

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要求我們積極推進黨和人民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交流互動。簡單的意識形態「灌輸」或滲透,因其教育和支配的目的性過於明顯,在主體性凸顯的現代社會越來越難以奏效。個人意志先放到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框架之中再上升至國家意志,國家意志轉化為個人利益訴求並通過個人意志發揮作用,成為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合理選擇。我們既要增強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使之具有一定的彈性和自我更新能力,進而能夠適應不斷發展的時代要求和新的社會環境,又要從社會不同群體的實際狀況和利益訴求出發,注重區分宣傳思想工作的層次性,增強意識形態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黨性和人民性在意識形態上的統一,既要關注共同利益,更要注重提升共同價值。建設與新時代相適應的意識形態體系,需要改變以往意識形態工作中過於注重宣傳共同利益而一定程度上忽視共同價值的思路,將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價值基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傳承和人類文明中的價值共識結合起來,弘揚具有共同價值基礎的主旋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價值取向。在新時代的意識形態工作中,還應該有意識地吸收和容納普遍性的社會心理、情感元素和信念信仰,不斷積澱有利於推進政治認同和文化整合的價值共識。

遵循邏輯:以「實事求是,守正創新」為運行機制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思想認識來源於物質實踐。同時,作為思想政治上層建築的意識形態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反作用。當意識形態與經濟政治形態相適應時,就可以促進社會發展;反之,則會阻滯和妨礙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依據時代發展和實踐要求,把握意識形態更新的機制,不斷增強意識形態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建黨以來,我們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守正創新」,不斷推進意識形態建設的內容更新和話語創造,這也成為我們黨能夠推進事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一方面,我們沒有完全放棄革命年代傳統意識形態的一些重要元素,而是充分挖掘利用了革命意識形態的合法性資源,並保持與革命傳統和鬥爭精神的內在關聯,這就維護了意識形態的歷史連續性和權威影響力;另一方面,我們也對傳統的意識形態概念進行重新處理,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使其能夠有效地體現新的時代精神。當然,這個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過程,也是不斷試錯和漸進調適的過程。實踐證明,我們的意識形態工作,既有效地論證了改革開放的正當性和合理性,也保證了意識形態的整體性和連續性,維護了黨的歷史權威和現實地位。

從意識形態話語來看,我們既借用原有的話語並賦予其新的內容,又不斷創設新的話語表達。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12-113頁)我們有意識地從馬克思主義概念範疇庫和革命意識形態概念資源庫中,精挑細選一些既能保護黨的合法性、權威性又能容納發展性、開放性的符號元素,結合新的時代要求對其進行創造性解釋和創新性組合運用,並以之為基礎重建新的意識形態話語。在有效回應保守派和激進派的批判與挑戰中,實現了意識形態話語的不斷更新。

在新時代,一方面我們更加注重結合本民族的深層文化傳統資源,從中汲取能夠凝聚民心和煥發活力的精神精華;另一方面,我們堅定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多地從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研究的新鮮成果中,也從人類文明的共同追求和共同價值關懷中,吸收、消化和熔鑄新的意識形態成果。從追求平均主義的理想到注重社會經濟發展的實效,從偏重經濟績效和政治績效到也追求和諧美好社會和生態文明,再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的意識形態建設不斷激發時代活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從「決裂傳統,趕超躍進」到「有立有破,以立為主」,再到「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的過程中,堅守傳承與創新的統一,逐漸把握了合法擺脫激進左派話語霸權和極端右派理論主張的意識形態工作機制。

組織落實:以「黨委帶頭,齊心協力」為基本保障

黨要管黨,首先要管好黨的意識形態工作。黨管意識形態工作,首先也要求管好黨自身的意識形態建設。黨要能夠帶頭抵制封建的傳統觀念遺留,如專制主義、特權主義、官僚主義等,深入批判資本主義所宣揚的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觀念。黨員尤其黨的領導幹部自身的精神境界和精神狀態能夠對社會價值取向和精神信念信仰發揮重要的意識導引功能和道義鼓舞力量。依據《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和《黨委(黨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各級黨委應以強烈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把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的原則落到實處。領導幹部要強起來,班子要強起來,好幹部要選拔上來,以充分發揮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模範帶頭作用。

眾人拾柴火焰高。黨要善於培養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加快培養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領軍人物和具有創造活力的中青年人才,並引導具有思想鑑別力和政治敏銳性的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還要加大力度支持政治堅定、學貫中西、善於在國際舞臺上維護我國權益的外向型理論宣傳人才的成長。

此外,意識形態領域的問題不能靠壓服靠行政手段解決。黨要在深入了解各種輿情的基礎上,分析精神領域的噪音和雜音產生的原因,辨清錯誤傾向的輕重層次和處理緩急,善於引導和依靠思想理論界、學術文藝界的討論和社會層面的批判。當前,藉助網絡散發負能量的現象集中呈現為:有些假借考證歷史,編造莫須有的情節,歪曲黨的歷史和醜化黨的形象;有些嘲諷英雄模範,消解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感;有些扭曲熱門話題,汙名正面人物,炒作花邊緋聞,盲目追求點擊量,衝淡思想輿論宣傳的主旋律;有些以猜測假想代替對細節的事實考證,有意利用有些人的獵奇心理而加大負能量的釋放,使主流意識形態陣地受到擠壓和蠶食,等等。面對諸如此類的問題,要敢於運用科學的利劍和理性的批判,使汙垢暴露於陽光之下,使真相浮出水面,凝聚和組織社會力量共同建設風清氣正的意識形態環境。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來源:《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19第3期)

相關焦點

  • 從四個維度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
    原標題:從四個維度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 當前,隨著網絡信息科技的日新月異,意識形態工作呈現出從傳統領域向網絡領域延伸的特點,而網絡意識形態在國際、國家、社會、個人不同場域中所面臨的挑戰及實現的目標指向各異。因此,對網絡意識形態不同場域基本定位的正確認識,既是當前我國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的現實回應,也是有效應對網際網路風險、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前提。
  • 堅持中心工作與意識形態工作兩手抓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深刻闡明了黨的中心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的定位和關係,明確提出了正確把握這兩項工作的實踐要求,為不斷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為統籌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 維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的四個關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建設,意識形態領域一度被動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轉,總體保持向上向好態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但我們也要清醒看到,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依然嚴峻,各種敵對勢力對中國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不會改變,維護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的任務十分艱巨。
  • 伍美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 增強社會正能量
    伍美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 增強社會正能量 字號:小大 2015-02-10 13:24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伍美華講話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李響炮)2月5日下午,全市加強意識形態工作會議召開。
  • 意識形態工作強起來的戰略任務
    這一戰略任務的提出,貫穿對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體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新要求,指明了意識形態工作強起來的方向目標和關鍵要害。意識形態工作是黨帶領人民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必須同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大勢相適應,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要求相統一,在實現黨新的歷史使命中實現自身發展。當代中國發展所處的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坐標,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也變得更為緊迫、更為必要。
  • 新時代黨的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15〕基於經濟、文化、信息技術、社會結構等方面新發展、新變化所產生的影響,有學者將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面臨的挑戰總結為四個方面,即社會階層分化加大了主流意識形態社會整合難度,社會文化多元化削弱了意識形態政治凝聚力,網絡普及化降低了主流意識形態對社會輿論的引導力,以及伴隨全球化進程而不斷強化的西方意識形態滲透削弱了主流意識形態主導地位。
  •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
      從中國國內來看,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進程中,黨的意識形態工作面臨著「滿足人民美好生活訴求」的執政有效性考驗。在現代社會,政黨與意識形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守住「紅色地帶」,壓縮「黑色地帶」,爭取「灰色地帶」,需要增強陣地意識,勇敢擔當使命,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三、新時代意識形態的「中國特色」   黨中央對意識形態工作始終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意識形態戰略部署,為意識形態工作指明了方向,體現了鮮明的「中國特色」。
  • 加強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要強化哪四種思維?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和宣傳思想工作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導,積極推進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特別是在意識形態思維方法上強化牽引,實現了主流意識形態的與時俱進和意識形態主要內容的開拓創新,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不斷增強,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勁動力。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 旗幟鮮明...
    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和全局高度,就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並親力親為,主持召開了多個意識形態相關領域的座談會
  •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原標題: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黨的十九大著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調「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 ...首都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落實意識形態...
    作為分管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職能局,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在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指導下,在市委和市委宣傳部的直接領導下,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緊緊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堅持不斷改革創新,推出了一批人民喜聞樂見的時代精品。「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北京國際圖書節、北京國際電影節等活動成為首都的一張張文化名片,充分彰顯了首都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 正確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辯證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意識形態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問題,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為我們做好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指導地位的「四個轉變」
    原標題: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指導地位的「四個轉變」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立國的指導思想,是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 紮實做好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
    原標題:紮實做好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多次強調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性。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要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文明6時代介紹 文明6時代的著力點
    進入下個時代後,會選擇這個時代的著力點。1.獲得時代積分。在當前時代,每次完成了一定的歷史功績,就會增長時代分。歷史功績有:發現村落(踩蘑菇)、發現自然奇觀、首次建造高加成區域(一般+3或+4)、建造奇觀、招募偉人、創立宗教、首次建造特色區域/建築/單位/改良設施、首次成為城邦宗主國、建立特色城市(新大陸首個城市、火山城、泛濫平原城、凍土城、雪地城、沙漠城等)、首次使用戰略資源、完成特定項目(緊急項目、曼哈頓計劃、常春藤行動、發射衛星、登陸月球、殖民火星、系外星系探索等
  •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這是根據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所提出的新時代命題,具有重大思想意義。
  • ...擴大)會 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
    近日,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莊榮文主持召開中央網信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讀書班暨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主題進行集體學習,交流學習體會,對進一步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提出要求。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楊小偉,盛榮華,劉烈宏出席。
  • 貴州貴陽南明區委書記鄒傑:夯實意識形態主陣地 把握思想輿論主導權
    一是要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大命題,也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
  • 把握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 奪取意識形態鬥爭新勝利
    用「極端重要」來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總書記清醒研判改革開放以來的意識形態形勢,尤其是直面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系列挑戰、問題和考驗而做出的科學判斷,讓全黨深刻認識到了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推動著新時代意識形態領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2 馬克思、列寧、毛澤東都非常重視意識形態。
  • 從何時開始,馬克思主義認識到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極端重要性?
    首先要從根本上認清意識形態的「副本」性質,亦即認清「意識形態」作為對經濟基礎或各種實際利益的交往和競爭活動的理解與觀念表達所具有的派生性和依附性,就此而言,實際生活蓬勃向上的發展趨勢,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最強有力的支撐,是黨真正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最根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