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極冰川世界遨遊的中國科考者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在南極冰川世界遨遊的中國科考者

2019-03-17 15:52: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房家梁

  中新社蘭州3月17日電 題:在南極冰川世界遨遊的中國科考者

  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

  歷時131天,總航程超過3萬海裡……幾天前,今年50歲的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康世昌第二次由南極科考歸來。相較於幾年前第一次對南極的外圍「探險」,此次是他第一次深入南極內陸,並在當地度過了其50歲的生日,他認為「意義重大」。

    資料圖:2018年11月2日,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船離開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前往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中新社

    發 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供圖

  「越冬是對人精神和毅力的考驗,零下三十幾攝氏度的冰天雪地裡,一切都是考驗。」康世昌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近年來中國官方持續加大建設力度,南極科考的時光並非外界想像的那麼艱辛。

  據媒體公開報導,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克服複雜冰情,成功實施海冰卸貨,將1605噸物資運往中山站區域;在泰山站建成中國南極首個雪下工程,初步建成極端氣候環境下南極內陸風能—太陽能組成的新能源系統;首次在阿蒙森海東區開展綜合調查,發現可能存在磷蝦繁殖地等成果。

  深冰芯鑽機維護、表層雪樣和淺冰芯研究、冰層表面物質平衡測量、積雪密度和溫度……作為此次南極路基科考的首席科學家,康世昌承擔的科考任務繁多。他說,南極科考並不是很辛苦,只是常年冰天雪地的風景會讓置身其中的人不時感到壓抑。

  冰川是地球的年輪,裡面刻滿了時光的奧秘,而冰芯則是打開奧秘的那把鑰匙。冰芯,就是取自冰川從表面到底部的芯。冰芯中不僅保留著過往氣候環境變化的信息,還記錄著人類活動對於氣候環境的影響,因而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常人無法想像的惡劣環境下,康世昌和他的團隊數十年如一日投身於冰凍圈科學研究。此前多年,他曾數次登上珠穆朗瑪峰進行科考。

  「最恐慌的是『白化天』,大風夾雜著細雪布滿了整個空氣。」康世昌說,科考工作每天早晨五六點起床,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都很正常。他對這樣的極端惡劣天氣心有餘悸,「開車沒有任何方向感,就像閉著眼睛在黑暗裡跑步」。

  康世昌說,南極是人類研究中心,南極對全球變暖等一系列事情至關重要,「但目前中國對此領域的研究還是非常薄弱的一方面」。

  南極科考的百餘天后,康世昌瘦了十餘斤。他對此行感到很快樂,「整個過程比較享受,可以思考很多關於科研的問題,希望有機會再次前往」。(完)

相關焦點

  • 南極冰川融化後,看看中國的版圖的變化,真的太可怕了
    說道南極你會想到什麼?我想大多數人會想到企鵝!畢竟南極最出名的就是企鵝了,但你知道南極的生長環境有多艱苦嗎?在南極沒有植物有的只是無盡的冰川,如果你熟悉地理的話應該知道南極的冰川面積是世界上最大的,比中國面積還大,有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裡!不僅如此這些冰川的厚度是相當驚人的,據說這些冰川已經存在了上萬年甚至上億年,平均厚度高達2000多米!
  • 南極冰川前的生命特徵
    編者按        搭載著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於2017年11月從上海出發。根據計劃,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將在南極恩克斯堡島為中國建設繼「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後的第五個南極考察站做前期準備工作。同年,我國成功進行了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        隨著越來越多目光和腳步的匯聚,南北極兩片聖潔的土地已變得不再那麼神秘。不同身份的人進入極地,視野內定格下的影像也不盡相同。
  • 南極溫度破20度?若是南極冰川全部融化,中國會變成什麼樣?
    人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全球氣候變暖了,夏季的溫度一年比一年高,冬季的降雪也不如原來多;除了人類經常生活的區域外,還有人類不經常去到的地方也遭受到了氣候變暖的影響,例如:南極。說起南極,我們都知道,那是一個極寒之地,不適合人類居住,只有一些特別耐寒的動物,比如企鵝。
  • 南極冰川融化後,中國的版圖會有什麼變化?你敢看嗎?
    說到南極你會想到什麼?我想大多數人會想到企鵝!畢竟南極最出名的就是企鵝了,但你知道南極的生長環境有多艱苦嗎?在南極沒有植物有的只是無盡的冰川,如果你熟悉地理的話應該知道南極的冰川面積是世界上最大的,比中國面積還大,有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裡!不僅如此這些冰川的厚度是相當驚人的,據說這些冰川已經存在了上萬年甚至上億年,平均厚度高達2000多米!
  • 南極冰川融化後,中國的版圖會有什麼變化?你敢看嗎?
    在南極沒有植物有的只是無盡的冰川,如果你熟悉地理的話應該知道南極的冰川面積是世界上最大的,比中國面積還大,有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裡!不僅如此這些冰川的厚度是相當驚人的,據說這些冰川已經存在了上萬年甚至上億年,平均厚度高達2000多米!
  • ​南極冰川出現巨大縫隙!缺失的冰去哪了?專家:南極冰川或崩潰
    ,達到20.75℃,成為南極歷史最高氣溫。 這樣的氣溫對於南極來說已經十分反常了,然而南極問題卻不僅僅如此,2020年2月,在科研人員的探測下,發現南極竟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縫隙,這個縫隙位於西南極的思韋茨冰川
  • 南極大陸冰川: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冰川群,約佔全球淡水總量的72%
    世界上的冰川以分布地區劃分可以劃分為大陸冰川和山嶽冰川兩大類,大陸冰川大多分布在高緯度地區,由於緯度高年平均太陽高度角較低,終年低溫,使得冰川得以存在,大陸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上。世界上規模最大冰川群大陸冰川通常分布面積巨大,厚度巨大,並呈表面平緩,中間略厚的盾形形態,因此又被稱為冰蓋,南極大陸就是一個巨大的冰蓋,也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冰川群。
  • 萬億噸級巨型冰川從南極大陸冰架斷裂脫落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電 綜合消息:科學家們12日通過衛星觀測證實,一塊重量超過1萬億噸的巨型浮冰從南極大陸冰架斷裂脫落,形成有記錄以來最大冰川之一。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稱,南極研究所和英國斯旺西大學的科學家們證實,美國和歐洲的衛星都觀測到,一塊重量超過1萬億噸,面積約為6000平方公裡的巨型冰川已經從拉森C冰架脫離,預計將形成有記錄以來最大冰川之一。2017年7月12日,歐洲航天局發布衛星圖象顯示冰山一角,約6000平方公裡。
  • 南極「末日冰川」融化速度驚人令人困惑 元兇是誰?為什麼叫「末日冰川」?
    中新網9月13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有「末日冰川」之稱的南極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提高海平面,令人擔憂更令人困惑。英美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科學家們表示,冰川融化過快的元兇,是潛入冰川底部和基巖之間的暖流,水溫攝氏2度。
  • 南極冰川下發現世界上最深的陸地峽谷
    科學家發現了世界上最深的陸地峽谷,它位於南極冰川以下幾千米的地方。這一發現將有助於更好地預測氣候變化對大陸的影響。這個名為「BedMachine」的南極地形圖幫助專家們在南極東部的登曼冰川(Denman Glacier)下方發現了我們星球上最深的陸地峽谷。專家們使用了來自觀測冰流運動衛星的一系列數據,為南極洲下方的這塊土地提供了新的亮點。
  • 解密南極「末日冰川」融化之謎
    達斯汀·施洛德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的雷達冰川學家,他曾參與多個冰川科考研究項目,也參與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冰橋(IceBridge)科學計劃,擅長利用透地雷達研究冰川和冰層,他的研究覆蓋了南極冰川、格林蘭島冰川,以及木星的冰川衛星。
  • 南極冰川下發現活火山
    中國氣象報記者史一卓  據《星期日泰晤士報》5月11日最新消息,科學家於南極西面冰川下1.6公裡處發現新的活火山正逐漸形成,這個火山一旦爆發,將破壞南極冰層,並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 南極冰川出現空洞,冰川面積與英國相當!
    南北兩極成為了今年科學家關注的焦點,在年初的時候南極作為「末日冰川」,首次出現了20度的高溫。美國的死亡谷溫度竟然能達到54度,直接打破了數百年來的記錄,這些高溫數字無一不警示著人類,地球現在已經越來越熱了。在高溫的籠罩下,南北兩極的冰川,仍然呈現加速融化的趨勢。
  • 南極冰川驚現巨大空洞
    「冰橋行動」始於2009年,致力於研究觀測極地冰川的變化情況,收集有關極地和海冰變化的數據。 科研人員指出,思韋茨冰川是地球上最難到達的地方之一,無法從地面長期監測南極冰川。因此,他們使用飛行或衛星探冰雷達來觀察冰川的變化特徵,例如流速和表面高度。科研人員還借用義大利和德國的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數據,採用高解析度的雷達幹涉測量技術進行處理,進一步揭示冰川之下的變化。
  • 南極冰川大幅度崩裂 一個月消失一個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塊面積近300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內地一個中等規模縣的面積)的冰山,從南極松島冰川(Pine Island Glacier)中崩落。松島冰川是一條位於南極洲西部的大型冰川,面積約16萬平方公裡,與河南省面積相當。同時,松島冰川是地球上融化速度最快的冰川,其融化的冰量約佔南極洲冰損失的25%,又被稱之為「南極的軟肋」。松島冰川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融化消退,70年代中期以後,融化速度逐年加快。
  • 南極「末日冰川」正加速迎來「末日」
    兩大冰川消融或將引發大範圍冰蓋崩塌位於南極洲西部阿蒙森海沿岸的松島和思韋茨冰川,是南極最大、移動速度最快的兩個冰川,現在它們正以驚人的速度融化,已造成了全球海平面上升大約5%。其中,思韋茨冰川的厚度達4000米,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裡,面積與英國的面積大致相同。
  • 神秘的巨人輪廓出現在南極冰川之上
    南極巨人一個近二十米長的人形輪廓平躺在南極大陸的一片冰船之上,遠遠看去仿佛一位遠古的巨人。這或許是外星文明的遺蹟,此前它隱沒在冰雪之下,很多年以後,隨著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才逐漸浮現在人們眼前。」「從地圖中可以看到,這裡人跡罕至,如果不是通過谷歌地圖,恐怕很難有人發現這奇觀。」目擊者表示。
  • 南極冰川正在從下方融化 致海平面上升
    中新網4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一項新研究對南極冰蓋進行了探察,發現實際上南極冰川正以極快的速度消退,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事實上,南極可能很快超過格陵蘭島,成為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禍首"。
  • 南極「末日冰川」融化速度驚人令人困惑,元兇是誰?
    這對許多國家,包括世界上大多數沿海城市來說,將是災難性的,還會讓一些地勢低的海島消失。但是,更重大的危險在於海洋風暴的烈度將因此加劇。這種現象已經在北極發生,南極的跡象也日益清晰。哪兒來的暖流?南極洲西部是南極大陸上風暴最頻繁的地方,而這裡的冰川穩定性不如東部,受氣候和洋流的影響更大。
  • 南極「末日冰川」融化速度驚人令人困惑 元兇是誰?
    中新網9月13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有「末日冰川」之稱的南極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提高海平面,令人擔憂更令人困惑。英美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科學家們表示,冰川融化過快的元兇,是潛入冰川底部和基巖之間的暖流,水溫攝氏2度。而且,藉助最新勘測儀器,科學家繪製出暖流在冰下逡巡的路徑。